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推薦】端午節五年級作文彙編六篇

【推薦】端午節五年級作文彙編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38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五年級作文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端午節五年級作文彙編六篇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1

“小娃兒穿綠衣,繫上一根綠絲條。味道有鹹也有甜,每年端午都要吃。”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麼東西呀?我想大家都已經猜出來了,這就是我們中國的特產粽子了!粽子可是我們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吃的好東西呀!讓我來説一説它的由來吧!

從前,有一個叫屈原的愛國詩人被別人陷害跳入江中,村民為了大魚不將屈原的屍體吃掉,就扔粽子下去給大魚吃。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人們就將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並且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吃,一直流傳至今。現在大家應該知道為什麼端午節要包粽子了吧!

我的外婆是一個包粽子能手,她會包許多種粽子,有豬肉粽,豆沙粽,番薯粽,蜜棗粽等等一些各種各樣的粽子。每到端午或者春節的時候,她就會包好多好多好吃的粽子送給親朋好友,祝大家健康平安。今天我就要去外婆家將這門手藝學到手。

我剛來到外婆家,就看見外婆將包粽子的東西全部準備好了,有泡好的糯米,醃好的豬肉,已經煮過的粽葉。開始包粽子了外婆先拿出一張粽葉,將它折成一個三角形,在三角里放上一層白白的糯米,然後再將手抖一抖,我問外婆為什麼要抖一抖呢?外婆説:“這樣能使粽子煮熟後不散開。最後用粽繩緊緊的繫上,就這樣,一隻肉粽子就包好了。

我也學着開始包了,看着外婆輕輕鬆鬆地包了許多個,可是我總是笨手笨腳的怎麼也包不好,不是將粽葉給包碎了,就是將米給漏出來了,好不容易包好一個,可是跟外婆包好的一比較,簡直是天差地別!外婆勸我別灰心,她説只要認真去學一定會包好的。果然,我包的越來越好,越來越快。我想我一直堅持下去一定會和外婆包的一樣好!

今天我學會了包粽子,雖然包的不怎麼好,但是我相信自己會越包越好的,只要肯努力一定會成功的!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2

端午節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告訴我包粽子呢,你瞧。

先要有包粽子的準備,原來姐姐已經準備好浸泡三個小時的糯米,同時也從樹上。在好了粽葉這樣準備就讓我已經大吃一驚了。我把糯米放在葉子裏可米全撒在了課桌上,我生氣了,姐姐對我説,你要把葉子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再把糯米放進去呀。

於是我按照姐姐説的步驟做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一旁邊那個盤子裏放的是什麼,咿,應該是紅豆。我在糯米到處挖了一個小洞,紅豆塞入糯米中,可怎麼封好呢,我看了姐姐一眼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翹起來的一片葉子按下來,並用棕葉用力的紮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個現在就要下鍋了,先是把水燒開,然後把粽子放下去,過了一會兒,粽子煮好了,大家六人坐在桌子旁吃起粽子了。我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是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粽子。白白胖胖的糯米四處包的先知可口的紅豆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太好了。

端午節就這麼過去了,嘴裏吃的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裏想着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工衣亦有名,端午被思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外濕,當屬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這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3

又是一年的端午,空氣中瀰漫這糯米和艾葉的香氣,清香寧神,層層的霧氣掩映着熱鬧的`氣息。

猶記幾千年前,那位詩人抱石投入了汨羅江,人們紛紛划船尋找,龍舟,粽香在節日裏傳承下來。今天的端午是否還似當年那樣,龍舟馳騁,糯米粽香。

是否還記得,那一年手包粽葉,糯米在手中迴旋,慢慢的繞成一個又一個喜人的粽子,蒸籠的青煙瀰漫,江南小鎮的細雨朦朧,誰手持艾葉,一曲離散,吹盡了斷橋的哀愁,喝盡了那一杯三生三世的雄黃酒。

説到端午,應該有不少人記得五色線,小小的絲線在手腕腳腕上繞來繞去,繞成一個個五彩的結,小孩子戴上去格外的喜人辟邪的説法也在其中流傳下來,下雨天時拿下來順着河水流走,總少不了雨天的詩意。

我還記得家鄉的端午節必須是要吃粽子的,那芭蕉葉包裹着的糯米,層層的香氣縈繞在鼻翼之間,小心翼翼的剝開粽葉,生怕是破壞了粽子的形狀,糯米的軟糯香氣與粽葉的清香混合在一起,令人久久回味,一口咬下去,便是無窮回味。

南方的很多地方或許還留有着端午佩香囊的行為,這香囊裏有着硃砂,雄黃和香藥,外包絲布不僅樣子玲瓏奪目,而且也是清香四溢,有着祈福安康避邪驅瘟之意,在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也是精巧至極。

手包粽子,手採艾草只有親手才能體會到端午的樂趣。粽香、五色線、艾葉、賽龍舟。這本是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如今卻能見的幾個又有誰人能知,連那粽子也都是超市裏的各色粽粽子的品種也是五花八門,各色粽子爭奇鬥豔,卻也失去了曾經的那種手包粽子的歡樂,民俗在漸漸淡去,哪個才是我們想要的節日。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4

今天是端午節,媽媽和奶奶一早就準備好燒烤的東西了,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今天我們全家自駕遊,順便燒烤!

我大喊一聲:“去鶴壁旅遊!”因為那裏有淇河,風景優美,像一幅美麗的畫卷!

中午太陽高照,我們終於到達了淇河。爸爸首先把車開到淺灘的河邊,河水非常清澈,河底有許多鵝卵石,如果不穿鞋子,會很硌腳。河水淺的地方沒過腳腕,深的地方可達我的膝上。

我們全家跳進水裏開始洗車,我洗車的時候總感覺少了什麼,我叫了聲:“爺爺!”可是沒有什麼答應,我向遠處望去,好啊!爺爺竟然偷偷溜到河對岸去釣魚了。我們把髒兮兮的車上的污泥全部都給洗掉了,可是我洗車灰塵都到我腳裏了,真難受啊!

我們洗完車爸爸説去找一個人少的河邊去燒烤,這一路一走就是一個小時,在山裏繞來繞去,不知什麼時候我就睡着了。我醒來後,發現還在繞圈,過了一會,就繞回到原來的地方。爺爺説:“就在這燒烤吧!”我説:“好呀!”

大傢伙烤東西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問題,沒有帶鹽,我心裏想之放孜然的羊肉串一定很好吃,我嚐了一口,真的很好吃,我一下子連吃了好幾串。過了一段時間爸爸到村裏買鹽回來了,還順便又買了包調料。我們吃飽之後,在河裏玩了一會,我在哪裏撿石頭,可是石頭在半路都掉了,最後一個忘在了燒烤的地方,但我心滿意足。就這樣我們開開心心的回了濮陽!

這是我拍的照片,由於玩的太投入,照片沒有拍幾張,但是你們要好好看一下哦!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5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傳統節日――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吃粽子、划龍舟、灑掃庭院、懸菖蒲。慶祝這個節日,當然我也不例外,下面請聽我一一道來。

“咚咚”,“咚咚”一大早上就聽見廚房傳來“咚咚”的聲音,起來一看原來是媽媽在剁肉,我不解地間媽媽為什麼要剁肉。媽媽説:“因為今天是端午節呀,剁肉是為了包粽子。”

“哦!今天是端午節,瞧我這記性,那我可以幫你剁肉嗎?”我説。媽媽説:“那就來吧!”“哎呦”一聲慘叫從我嘴裏脱口而出,媽媽見我手不心被刀割了一道傷口,就趕緊用創口貼,為我包紮傷口,媽媽説:“小心一點,都割傷手指了。”

過了幾分鐘,我恢復了“元氣”。接着剁肉,剁好了之後,開始泡糯米,把糯米放在水裏泡上個十分鐘,接着把香菇剪成四小半,剪五個。好了,現在只差一個粽葉了,幸好上次過端午節還剩一點。

好了,開始包粽子了,先將粽子弄成一個無底的圓錐,把糯米和肉還有香菇放入粽葉裏,再把無底的圓錐封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最後一個步驟,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鍋裏放在電磁爐上蒸,沒過多久粽子就子就蒸好了,看着香噴噴的粽子,心裏不由得湧起了包好粽子的成就感。

吃着粽子,我能體會到了屈原的亡國之痛了。啊!多麼偉大的愛國詩人,我一定要像屈原有着一顆愛國之心。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6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我的家鄉在河南省沁陽市,每年的這個時候,家鄉的人都要吃粽子、帶五色絲線、飲雄黃酒、插艾葉來紀念死去的屈原。

家鄉的端午節,家家户户都吃粽子。端午節後細菌多了,粽葉是有殺菌作用的,吃了防病。所以粽子花樣繁多:有蜜棗棕、紅豆棕、綠豆棕、黑米棕、糖棕……各具特色,其味各異。解開繩子,剝開粽葉的時候,那粽子裏藏着的蜜棗,真讓人口水一落千丈。鹹粽子裏白白的棕肉都升騰着蒸汽,散發着一種特有的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好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着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真是香極了!

家鄉的端午節,家家户户的小孩子都帶五色絲線、飲雄黃酒,拴五色絲線,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牀之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的時候,禁忌兒童開口説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夠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的時候,拋到河裏。據説,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裏,意味着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闢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喝雄黃酒,據説屈原投江之後,百姓為了避免屈原屍體被江裏的魚龍所傷,便紛紛把粽子、鹹蛋投人江中餵魚龍。一個老醫生拿來一罈雄黃酒倒人江裏,説要藥暈魚龍。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暈龍,龍鬚上還沾有一片衣襟。人們就把這條龍拉上岸,剝了皮,抽了筋,解除心頭之恨。接着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使那些毒蛇害蟲不敢傷害好像屈原一樣心靈純潔的孩子們。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悦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精神的一種欽佩,歌頌。吃着正宗的家鄉粽子心裏別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