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必備】中國的春節作文三篇

【必備】中國的春節作文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54W 次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國的春節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必備】中國的春節作文三篇

中國的春節作文 篇1

寒假倒計時,春節即將來臨。

每年春節到來的時候,家家户户張燈結綵,貼上了美麗的窗花,各種各樣大福字和春聯,到處都喜氣洋洋的。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們準備迎接新的一年。清晨,我一大早就被噼裏啪啦的鞭炮聲吵醒。按照我們自家的習俗,早上我們要一起吃餃子,代表團團圓圓,圖個吉祥如意的好兆頭。然後大家就開始忙碌起來,打掃衞生,洗洗涮涮,給大門口掛上了大紅燈籠,站在門口聽到到處都是新春的佳節的音樂。

中午,我們吃了團圓飯了,大圓桌上擺滿了雞、鴨、魚、肉……豐盛的`佳餚,從我記事以來我們家團圓的時候都有雞爪和魚這兩道菜。長輩都説:”吃魚吃魚年年有餘,歲歲有今朝。“媽媽都會對着爸爸説:”多吃雞爪多撈錢養家餬口就靠你了,你負責賺我負責花。“全家人樂呵呵。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聊聊近況、談談理想,有説有笑、把酒言歡,盡情享受這美食和團聚的快樂。

到了晚上一家人圍坐烤火,吃零食。準備看春節聯歡晚會,爸爸説:”今晚不可以睡覺哦!今晚要守歲。“每次我都是答應得好好的,但是第二天早上醒來都是在牀上的。接近凌晨的時候,外邊鞭炮聲、煙花聲、春節晚會的樂聲,家家户户燈火通明,空氣中瀰漫這一股濃濃的年味。

此時此刻,我望着窗外情不自禁地想起一首詩來:”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我真喜歡這樣象徵着團圓、歡樂和希望的春節!

中國的春節作文 篇2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是記事春節。每到大年三十,商場里人來人往,大家都忙着買年貨。但你知道嗎?過年還有一個美妙的神話故事,我講給你聽吧!

記得有一個傳説,在一個山谷裏住着一隻叫“年”的怪鼠,每到春節的晚上“年”都會襲擊山下的一個村子。村子裏的人非常害怕年,準備到城裏過年,在路上,他們看見一個仙人,仙人對他們講“年”最害怕紅色的東西和響聲,人們聽了以後,連忙去買了春聯和鑼鼓。到了晚上“年”又來了,它看到紅色,聽到鑼鼓聲趕緊逃跑了,從此村莊太平了。

現在我們每到過年吃完午飯的時候,就興高采烈地跑到爆竹店裏買許多禮花。到了晚上,我便迫不及待的'拿出禮花撕開包裝袋,取出禮花,用打火機小心翼翼的點燃後向天空發射,只聽一聲、“啪”,一束美麗的煙花掛在天空上,五彩繽紛,好看極了。放完禮花後,我依依不捨的回家了,和家人觀看晚會。

中國的春節作文 篇3

上下五千年,中國一路風塵僕僕走來,腳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國傳統禮儀,大多數人並沒有什麼清晰概念,甚至則一位這種傳統禮儀人化是過時的東西。因此,中國禮儀文化正在遭受着史無前例的以往與不屑。

然而,中華民族傳統禮儀文化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處理人際關係的實踐結晶,是人與人之間行為規範的準則。

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為求的正確答案一起去老師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來到程家時,適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就恭恭敬敬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過來良久,程一覺醒來,從窗口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她遍身披雪。腳下雪已有一尺多後了。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禮儀是律己,進人是一種規範,是表現了對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

東漢黃香僅僅九歲,就懂得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在冬天嚴寒之時,就用自己的身體將父母的被子温暖後,再請父母安寢;在夏日炎熱之際,則用扇子給父母扇涼驅蚊,以侍奉父母安寢。黃香温席是在中國傳統孝之禮儀,孝順父母,從小事做起。

近百年來,由於種種的原因,有些優秀的倫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今的人們已經有了比過去更為雄厚的經濟基礎來孝敬老人,心已經沒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無力,而是有力無心。

唐朝貞觀年間,西城回綸國是大唐的藩國,一次,回綸國為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帶一批珍寶見唐王,其中最珍貴的是白天鵝。途中,白天鵝不謹飛走,使者只拔下幾根鵝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使者在擔心害怕之餘吧鵝毛獻給了唐太宗,唐代宗並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他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故事幹為流傳開來。

中國傳統禮儀,應是體現精神價值的生活方式,傳錄它可以使我們的禮儀化發揚光大。

傳統禮儀畢竟是中國傳續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中國只能被稱為是一個現代國,而不能稱其為中國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國人和海外人引來容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我;沒有它,中國便只剩下一個空殼。

縱觀古今中外各國發展,世上沒有一個民族失否定自身傳統禮儀的,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會認為自己的優秀的傳統禮儀是過時的,有害的。而傳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是每個華夏兒女的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地大聲説:“我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