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高考作文題目預估引導

高考作文題目預估引導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26W 次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Nationwide Unified Examination for Admissions to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簡稱“高考”,是合格的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考作文題目預估引導,歡迎閲讀與收藏。

高考作文題目預估引導

  命題老師喜歡出什麼樣的作文

你有猜題的招術,命題老師便有反猜題的戰術。比如去年,以鄭板橋書法為材料的材料作文,許多老師就沒有想到,沒有想到就對了,説明命題老師在反猜題方面成功了。其實出材料作文是大家都想到的,因為要看春考,春考會給秋考提供一定的信號,去年春考是材料作文:有一幅畫,畫面上有四盞燈,每盞燈的後面有一句話:第一盞燈最亮——我有一個想法,去做!第二盞燈略暗——可以做嗎?試試看吧。第三盞燈昏暗——周圍的人都不贊成去做,很難吧?第四盞燈最暗——既然這樣,那就算了吧。其實,這四盞燈都可能會出現在我們心中,你怎麼選擇呢?根據以上材抖,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體裁不限(詩歌除外)。於是許多老師猜想秋季高考的作文應該是“材料+提示”或者“材料+命題”的作文,但沒想到它是一個“裸料”作文,除了材料,任何提示都沒有,更沒有“材料+命題”,而且那材料乍看起來確實是一頭霧水。根據以下材料,選取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詩歌除外)。鄭板橋的書法,用隸書參以行楷,非隸非楷,非古非今,俗稱“板橋體”。他的作品,單個字體看似歪歪斜斜,但總體感覺錯落有致,別有韻味,有人説這種作品“不可無一,不可有二”。這道作文題一出來,很多老師和同學都傻了,説沒想到,沒想到就對了,這時候只有一種人在偷着樂,那就是命題老師,他們在慶祝自己命題成功了。

  讓考生人人有話可説

如果是反猜題成功了,結果你出的作文題,絕大多數考生無從下手,不知道怎麼寫,考試結束有考生哭着交白卷出來的,那也不能算作命題的成功。去年秋考這道作文題,乍看起來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難,但細想一想,可寫的點還是很多的,這從我們去年閲卷的實際可以看出。

材料中有三句話:第一句話是:“鄭板橋的書法,用隸書參以行楷,非隸非楷,非古非今,俗稱‘板橋體’。”這句話説的是鄭板橋書法的風格,他是用隸書參以行楷,造成非隸非楷,非古非今的效果,形成了他特有的板橋體,説明藝術需要獨創,而獨創需要有前提,那就是在自己固有的基礎上借鑑、融合他人之長,且不着痕跡,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非隸非楷,非古非今”,同時也説明“有隸有楷,有古有今”,説明“板橋體”並不是憑空創造的,它身上既借鑑了他人的長處,又繼承了前人的傳統。讀懂了這句話,我們就可以從借鑑與獨創、繼承與創新、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等角度立意。

第二句話是:“他的作品,單個字形看似歪歪斜斜,但總體感覺錯落有致,別有韻味。”這句話説明的是個體與整體、局部與全體的關係,個體與整體彷彿是一對矛盾,但實際上存在着對立統一的關係—,我們看問題不能只看局部,而是要以全局的觀念來看問題;或者我們不能只被局部的假象所迷惑,而是要透過假象看出它的實質;或者獨具個性的個體,統一在完美和諧的整體之中,因此只有將個體與整體統一起來,這樣看問題才能全面。圍繞這句話,我們從這些角度立意都可以。

第三句是:“有人説這種作品‘不可無一,不可有二’。”這句話既可以作為定評,也可以不作為定評,畢竟是“有人説”。“有人説”畢竟代表一家之言,聊備一説,供大家參考,你可以贊成,也可以反對。“不可無一,不可有二”是什麼意思呢?是説像“板橋體”這種書法作品,不可以沒有它,因為它畢竟是一種體,是在繼承前人和借鑑他人基礎上的一種創造;但既然是鄭板橋的創造,那就只能屬於鄭板橋一人,別人去競相摹仿,那就失去了藝術創造的價值。從這一角度立意,那就是強調創新,反對摹仿。當然,有人理解“板橋體”書法畢竟是不入流的,主流書法還應該是“顏柳歐趙”等,談到主流和末流的關係,也未嘗不可。如果反對這種説法,認為“板橋體”既然是一種創造,是一種總體看錯落有致,別有韻味的書法作品,是書法園地的一支奇葩,別人去摹仿,去繼承,使之後繼有人,有什麼不好?從這一角度立意,只要能自圓其説,也是能寫出不同於他人的好文章的。

  能拉開分數差距

有的同學思辨能力比較強,立意肯定就比別的同學高一些,有的同學思辨能力差一些,可能寫出的作文就很一般,比如同樣上面這道材料作文,如果一個同學能夠整體把握材料,注意到材料當中的三句話彼此並不是孤立的,不能將它們截然割裂開來,注意到材料之間內在的邏輯聯繫,那樣立意會更勝一籌。比如總的.是講鄭板橋在書法上的獨創性,而他的這種獨創性是來自繼承和借鑑,來自個體與整體的和諧,來自於他不拘泥於前人和他人的獨立個性。有這樣周密的思考,寫出的作文肯定是不一般的。這就是差距。好的作文題應該使考生能拉開差距,從去年閲卷的結果來看,一類卷的作文比例在上升,二類卷的比例也在擴大,三類卷的比例下降了,四類卷也佔一定比例,正態曲線的分佈很好看,這就拉開差距了,高考選拔的目的就達到了。這道作文的命題就是成功的,是經得住實踐檢驗的。所以今年很有可能在去年的基礎上保持一定的穩定性。

  高校老師希望看到什麼樣的作文

凡事要換角度才能把想不清楚的問題想清楚,現在把角度換到高校老師身上,假如我是高校老師,我希望招到什麼樣的學生?我希望招到有點出息、有點培養前途的學生。有些考生考分挺高,但就是沒多大出息,沒有多少培養前途,因為這些學生只會應試,其他方面,尤其自主創新的能力不強。高校老師不喜歡只會應試的學生。我就經常聽一些高校老師發牢騷,説現在的一些大學生或研究生(論壇),一篇作文都寫不好。大學生或研究生,既然能進入高校深造,怎麼會一篇作文都寫不好呢?我想這些同學可能應試作文寫得好,但就是不符合高校老師的要求。

那麼,高校老師希望看到什麼樣的作文呢?

第一,高校老師希望看到有思想創見的作文。錢學森生前感歎我們為什麼培養不出傑出人才,就是説這些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夠。這是有深刻原因的,其中應試教育是一個重要原因。一個人思想上沒有創見,人云亦云,註定是沒有前途的。所以如果一個考生在作文中如果能夠表現出有思想,有創見,是肯定會受到高校老師青睞的,覺得把這樣的學生招來會有培養前途。

第二,高校老師希望看到有個性的作文。有個性的同學將來肯定有出息。考試成績好的同學不一定有個性,有出息的多是當年學習成績不怎麼好但有個性的人。個性必然在作文中會有反映。比如對於成名成家的看法,多數同學認為不能有功名思想,要做無名英雄,為社會作奉獻,這是公共價值觀,你不能説錯,但人人都這樣想,就造成了集體無意識,如果有一位學生説“成名有什麼不好?我就想成名,成名是一個人奮鬥的動力”,這位學生就有個性,他將來就會有出息。高校老師就喜歡這樣的學生,喜歡這樣的學生寫出的作文。

高考作文閲卷中心組是由高校老師和各區教研員以及部分有經驗的中學老師組成的。具體閲卷過程,也是高校老師的願望和中學作文教學實際相結合的過程。

  作文如何迎考

作文如何迎考?我提出幾點建議:

注意關心身邊的人和事

高考複習再忙,也不要忽略身邊的風景。“文章合為時而著”,一個學生的作文充滿了時代氣息,關注現實,關注社會,是會引起閲卷老師好感的;反之,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同學,也寫不出血肉豐滿的作文,從書本到書本,會患“作文貧血症”,蒼白乏力,是得不到閲卷老師青睞的。

  依循課文去為自己準備一些作文素材

我們的課本是按照主題單元和文體單元兩條線索編排的,這裏主要説的是主題單元,一個單元的幾篇課文,基本是按照一個主題來編排的,那麼這幾篇課文就分別從不同角度為我們提供了充分的作文素材。從高一到高三的六冊語文書,依次分為生命體驗、美好親情、人我之間、樹木花卉、平民生活、傑出人物、為理想而鬥爭、亭台樓閣、讀書生活、科學與藝術、山水情思、感悟自然、名利內外、文化的制約與創造、傳統美德、思想與精神的力量、品位與格調、家園親情、藝術與審美、走向社會、浩然正氣、人生與藝術境界等主題單元,這些主題幾乎涵蓋了我們高考所要關注的所有問題。按照這些主題,結合課文來準備作文素材,基本可以一網打盡。

  寫規範的作文

畢竟一類卷的作文鳳毛麟角,具有創新意識的作文更是“千年等一回”,對於我們大多數的同學來説,還是要把規範的作文寫好。議論文畢竟是我們高中訓練的重點,複習迎考期間,寫好規範的議論文是當務之急。

發揮自己作文的個性與長處

每一位同學都有自己的個性與長處,要避實擊虛,自己不擅長的文體不要去硬寫,還是要發揮自己的長處,寫自己最擅長的文體,使自己的個性與長處在作文中得以最大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