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實用的元宵節四年級作文彙編10篇

實用的元宵節四年級作文彙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31W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元宵節四年級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元宵節四年級作文彙編10篇

元宵節四年級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來臨了。在這個傳統節日裏,我們要吃湯圓,放煙火,猜燈謎。

爸爸媽媽買了許多煙花去鄉下過節。吃完湯圓,開始放煙火了。這次媽媽給我買了一個新的煙火&

——劃炮。他像一盒火柴,紅色的劃炮細細長長。開始我不敢,媽媽示範給我看,她像劃火柴一樣,只見火光一閃,媽媽猛地扔了出去,啪啪啪的三響,聲音響極了。

我鼓起勇氣,也拿了一根,一劃,沒點着,再一劃,還是沒點着就扔了出去,媽媽教我抓下面一點,用力劃。我用力一劃,閉着眼扔了出去,啪啪啪,哈哈,成功啦!但還是嚇得夠嗆。有了成功的經驗,我不再那麼害怕了。一個人劃了一個又一個,真好玩!

爸爸又點燃了一個火炬煙花,讓我拿在手上,一開始它噴出五顏六色的煙花,沒有什麼危險,我放鬆了警惕,不一會兒,他突然發出噼裏啪啦的響聲,火星四濺,嚇得我趕緊伸長手臂,儘量離他遠一點,不讓火星迸到我身上,但還是太害怕了,我飛快地繞圈跑了起來,煙花在我身後就像一條火尾巴。媽媽笑得直不起身來。

真是一個快樂的元宵節啊!

元宵節四年級作文 篇2

今天是2月6日,風和日麗、萬里無雲,為了慶祝元宵節,老媽領着我們去公園玩。

我們首先去了青銅器廣場,這裏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人們在欣賞着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花燈,忽然我的眼前一亮,我看見一隻猴子依偎在一匹馬的身旁,看上去特別幸福,我急忙告訴老媽,你屬馬, 我屬猴,這很像咱倆。老媽開心地説,馬和猴子是最好的搭檔,就像你和老媽一樣。旁邊是熱鬧的猜燈謎活動,我們也很快的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

然後我們又去了美食一條街,這裏有許多特色小吃,比如説,新疆羊肉串、湖南正宗臭豆腐、鐵板魷魚、炸串、麻辣串……真是應有盡有。這裏還有琳琅滿目的玩具以及各種各樣的圖書和影像製品。

最後我們去了鐵西公園,這裏有各式各樣的花燈。比如説,“二龍戲珠”,就是兩條長長的巨龍,中間頂着一個圓圓的大球。“龍馬精神”,就是一條栩栩如生的巨龍身旁站着形態各異的馬。“畫龍點 睛”,就是一條巨龍的頭部放着一支長長的毛筆。還有我們小朋友喜歡的卡通人物多啦A夢以及各種縮小版的魅力東勝。這些“龍”的成語是對大家的美好祝福。

天色漸漸地暗了下來,我們只好依依不捨得離開了公園,這是一個難忘的元宵節!

元宵節四年級作文 篇3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元宵節的作文。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裏、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中學生作文《元宵節的作文》。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着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於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來歷,民間還有幾種有趣的傳説: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該習俗始於宋朝。民間相傳,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説"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從此,元宵節吃元宵便成了一種歷史。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吃元宵的習俗源於何時何地,民間説法不一。一説春秋未楚昭王復國歸途中經過長江,見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黃,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眾人不知此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問孔子。孔子説:“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復興之兆。”因為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後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製此果,並用山楂做成紅色的餡煮而食之。還有一種説法,元宵原來叫湯圓,到了漢武帝時,宮中有個宮女叫元宵,做湯圓十分拿手,從此以後,世人就以這個宮女的名字來命名。這兩個傳説不見史料記載,不足為信。

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從《平園續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賦》等史料的記載看,元宵作為歡度元宵節的應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因元宵節必食“圓子”,所以人們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貴,姜白石有詩“貴客鈎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詩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現代亦有與元宵節有關的故事。袁世凱在做了大總統之後心猶未甘,還想當皇帝,因美夢不能成真,終日煩惱。一日他的姨太太説要吃元宵,話剛一出口,就被袁世凱打了一個耳光,因“元宵”與“袁消”諧音,從此袁世就給手下的人下了個命令,以後不許再説“元宵”,而只能説“湯圓”。後來有人就此事寫了一首打油詩:“詩吟圓子溯前朝,蒸化煮時水上漂。洪憲當年傳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

元宵節四年級作文 篇4

元宵節那天晚上,我跟爸爸媽媽到廣場去看煙花表演。哇,今日的廣場變成了真正的人山人海,我拉着爸爸媽媽從人羣中穿過來穿過去,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好位置。終於等到煙花開始放了,五六個煙花飛向天,將天空炸得五光十色,下來是二十五個飛天鼠嗖嗖嗖地飛上天,怕怕怕的爆炸了。有一種煙花可好看了,抬起頭感覺整個天空都被籠罩了,又一下子向人羣壓下來,頓時,人羣裏一陣尖叫。突然,我看見天空飄着幾個忽明忽暗的許願燈,我就想天上的煙花接二連三的爆炸,千萬別將許願燈給炸壞了,我就問爸爸,等了一會兒爸爸怎麼不説話呢?轉身一看,哎,爸爸不見了,我趕緊給媽媽説爸爸丟了。媽媽打通爸爸的電話,原來因為人太多,爸爸一轉身就找不見我們了,給我們打電話又打不通,只好到燈展那兒等我們。

我跟媽媽趕緊擠出人羣,到我們學校花燈那找到爸爸。爸爸媽媽認真的看每一個花燈,我的眼前卻全是五彩繽紛的煙花。媽媽拉着我,用手機給我拍了好多照片。回到家後,媽媽問我都有那些好看的花燈,我卻一個也説不上來。

今年的元宵節可真是有意思。

元宵節四年級作文 篇5

正月十五鬧元宵,今天我們學校的晴雨操場開展了賞花燈的活動。

晴雨操場上掛滿了各式各樣,五顏六色的花燈。有美麗的荷花燈,有可愛的星星燈,有精緻的宮廷燈,看得我眼花繚亂。今年是兔年,這位主角可少不了。瞧!睡覺的兔子,可愛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真是千姿百態活靈活現。

“快來呀!這裏有只小紫兔!”瞧!這隻兔子穿着紫色的外衣,眼睛像兩顆紅寶石,長長的耳朵,短短的尾巴,還有一個三瓣嘴微微張開,活靈活現,好像在説:“歡迎你!”它蹲着兩隻前腿彎着兩隻後腿好像正在準備參加跑步比賽呢!

這兒還有個小巧玲瓏的南瓜燈顯得格外特別,南瓜燈的表面刻了一個個小圓圈,像一個個小雀斑。南瓜燈的肚子裏掏空了,裏面放了一個小蠟燭。我想把這個南瓜燈送給迷路的小螞蟻照明,陪伴貓頭鷹工作。

來賞燈的同學絡繹不絕,他們三五成羣,人來人往,數都數不清。大家邊走邊看,不時發出讚歎,美麗的花燈映襯着同學們可愛的笑臉。

晴雨操場上彷彿就是燈的海洋。

元宵節四年級作文 篇6

今天是元宵節,所以爸爸媽媽帶着我出去好好的逛了一下。早晨,我們吃好鮮美可口的湯圓就出發了。

我們第一個景點是廣袤的世紀公園。到了公園,我們急急忙忙地租了一輛三人的自行車。剛開始,我們還有點不習慣,所以媽媽一直説:“你們怎麼騎的!要摔下來了……”後來,我們團結起來,越騎越快,越騎越好,越騎越開心。接着,我和爸爸一起去玩兒了遊樂場的“慣性列車”。“叮鈴鈴”,鈴聲響了,列車開始慢慢上升。哇,我看到了整個世紀公園。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列車就隨着“旋渦”往下滑,嚇得我心驚肉跳。“譁”,列車像是從浪尖掉下了谷底。唉,真是有驚無險。

第二個景點是古老而端莊的城隍廟。一進大門,就看到了一棵高大的樹,上面還有成千上萬的紅色飄帶,這是為什麼呢?哦,原來它的名字叫“許願樹”。然後,我看了一下簡介,就到對面買了兩條許願帶,使勁地往上扔。啊,我的夢想“成真”了。

隨後,我們到了九曲橋那裏看四大名著。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西遊記裏的豬八戒背媳婦兒。孫悟空變的豬八戒欣喜若狂地背媳婦兒,而在一旁的豬八戒傻了眼,哪來的另一個我?

元宵節真快樂!

元宵節四年級作文 篇7

“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來臨啦。看家家户户都洋溢着紅彤彤的笑臉來迎接元宵節的到來。有的人家掛着大紅燈籠……各式各樣、豐富多彩。把整個家屬院照的如同白天一樣。

傍晚,我來到外面,已經有好多小夥伴了,每個人都拿了許多煙花。

不知是誰放了一個飛毛腿導彈,“咚”一聲,嚇了我們一跳,隨後,在天空散開,好看極了。

沒多久,秧歌隊來了,人們穿了各種服裝,舉着花燈,有的人臉上還化了粧。在秧歌隊進院子的時候,我站在屋頂上,點燃了一個飛毛腿導彈,可誰知道,總是點不着,無奈之下,我將它扔到了一邊,點燃了一個小禮花,等到秧歌隊出去了,再去點它,點着了。這回,它不向天空中飛,開始亂竄,我趕忙把它按在地上,可誰知道,它還不亂竄了。“咚”一聲,向前飛了出去,撞在了對面的牆上,我再一次把它撿了起來,它不再搗亂了。

逗得秧歌隊的人,都心不在焉的扭秧歌,看我放的禮花。我又拿了一個飛毛腿導彈,這次一下就點着了,可它還是和我作對,我這回毫不客氣的教訓了它一頓,它開始學乖了。

秧歌隊走了。大人們都要回家了,可是我們這些小朋友,卻還在放煙花。

在大人們的笑聲當中,我們戀戀不捨的走回家。

元宵節四年級作文 篇8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和媽媽早早地吃完飯去東湖看花燈。

還沒有走到東湖,一陣陣歡呼聲、尖叫聲不斷傳入我耳內。隨着人流,我們慢慢地走到了東湖。今天的東湖格外美,我看見一盞盞孔明燈緩緩升上天空,像一顆顆星星,在天空中一閃一閃。橋下的霓虹燈,紅的,藍的,黃的,綠的,五彩紛呈,美麗極了。整個東湖沉浸在燈的世界、光的海洋中。

走進花燈會場,四周掛滿了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花燈,讓人目不暇接。最引人注目的是燈區門口的十二生肖燈了:威風凜凜的老虎燈在練武術;“超大”型的豬燈,俏皮可愛,一隻眼睛睜得大大的,另一隻卻微微地眯着;活靈活現的小狗燈,一看,會感受到它的忠厚老實又不失可愛,它全神貫注地看着你,似乎在和你親切地交流呢!金色的龍燈隨風在空中飛舞,活蹦亂跳的`猴在銀杏林中盪鞦韆……還有火紅的金魚燈,美麗開屏的孔雀燈……

隨着悠揚的樂聲響起,我的目光被引向湖中:一盞盞美麗的荷花燈像一個個美麗的仙女在翩翩起舞,一道道變化無窮的噴泉為“花燈舞”錦上添花。

東湖四周的燈籠數不勝數,我們一路走着一路欣賞,彷彿置身於燈的世界中,真讓人回味無窮!

元宵節四年級作文 篇9

元宵節那天,我和我夥伴們最期待是晚上活動。

天一黑,我們就吃飯了。元宵是少不了食品,黑芝麻味昨天就吃過了,藍梅味是在奶奶家吃,草莓味、橙子味是今天特意買,當然吃個痛快。

吃了元宵是放煙花。先是高晨晨放小飛機,點着捻子,只見嗤嗤地刺花兒,刺了一會後就飛起來,真好看。接着是大龍“火樹銀花”,説實在,在放它之前,我們誰也不知道這“火樹銀花”是什麼樣,我們都想看個究竟。誰知這傢伙還真過癮,噴真高!一邊噴花一邊炸,噼裏啪啦,我們都歡呼起來。

我是“通天炮”,也是第一次放。我讓大家閃開點,以防炸了人。這“通天炮”還真是名副其實,在地上炸一下,然後飛到天上再炸一響。滿天五彩繽紛火花,把我們歡樂叫喊聲也帶上天空。大家一個勁地叫“爽”,興奮得不知怎麼是好。

最讓我們欣賞是放孔明燈。這是我們小夥伴共同傑作。我們舉行儀式,燈飛起來開始許願,這是我們預演好願望詞語:“我們是真正鐵哥們,我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仰望着孔明燈,我們進入了另一種境界。我們彷彿真得長大了,彷彿插上了翅膀,在深藍色夜空翱翔。

孔明燈飛遠了,可我們心更近了,大家唱着、跳着、笑着,划着滑板車,揮舞着光明棒,回家準備做一個甜蜜夢。

元宵節四年級作文 篇10

今天是正月十五也是元宵節,按中國的傳統習慣,一家人要聚在一起,吃湯圓,我們全家也不例外。

媽媽和奶奶在廚房裏忙活了半天,終於,熱氣騰騰的津津樂道和湯圓端上了餐桌,而白白的湯圓裏包着白糖、、山楂、花生,吃在嘴裏甜甜的、酸酸的、香香的,包含了我們全家在新的一年裏,和和美美、快快樂樂的美好祝願。

吃完晚飯後,我們一家人來到大街上,只見馬路上到處都是人羣和兩旁各式各樣的燈籠。有象徵着吉利喜慶的大燈籠、有各色鮮豔的宮燈、八角燈、圓燈、鞭炮燈……還有許多商店、單位為自己做宣傳而設計的彩燈,有電子琴開關的、有手機開關的,還有銀行卡形狀的呢!這麼多漂亮的燈,看得我眼花繚亂。可我最喜歡的還是我們學校所製作的燈籠。那是由幾排可愛的小豬組成的燈籠,背景是我們學校的教學樓。每個小豬的肚子裏,都裝上了小彩燈,它們不停地旋轉着,亦同時還發出了優美的聲音,好像在對我們説:“豬年快樂,學習進步”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們看見一輪圓圓的月亮,從東面緩緩地長起來了,皎潔的月光,而歸照在大地和我們的身上。媽媽説:“今天的、月亮、地球都在同一條線上,沒有任何的遮擋,也特別的這。”我們在月光的籠罩下,拎着我的小貓咪燈籠,輕快地回到了家。

窗外不時有煙花、鞭炮響過,我們歡聲笑語地度過了這個難忘的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