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關於茶的主題散文

關於茶的主題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17W 次

茶文化是中國的一種獨特文化,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關於茶的主題散文,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關於茶的主題散文

  關於茶的主題散文一

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要改變自己固有的觀念,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去嘗試新的事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最近正好是新茶上市,前不久收到竹葉青給我定製的春茶,於是我就帶到辦公室給同事們嚐鮮。幾個老外圍觀了我泡茶的全過程,看着杯子裏豎立的茶芽,都發出嘖嘖的驚歎聲。我告訴他們,看茶就如同紅酒裏的品香一樣,是中國茶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

可是,當我把泡好的茶端給他們請他們品嚐時,他們猶豫着接過,聞了又聞,就是不敢張口去喝。因為在他們的認知裏,茶應該是茶粉、茶包。

眼前這杯水,充滿神祕魔幻的東方氣息,美則美矣,但真要嚥下肚子,卻有點勉為其難。

我一再堅持,告訴他們喝綠茶追求的是新鮮,中國人喜歡用每年春季最新鮮的茶葉招待朋友,所謂“新茶老友”。

出於禮貌,他們小啜了幾口,就放在了一邊。下班的時候,每個人的辦公桌上都還放着滿滿的一杯茶。

對我來説,在“推廣”中國文化時遭受這樣的挫敗,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有一次和同事聊天,幾個人都誇口自己喜歡吃中餐,我對他們説,你們吃的中餐都不是真正的中餐,而是經過改良的美式中餐,在中國根本沒有人吃,下次我帶你們去吃真正的中餐。

看着他們一臉神往,我一下子來了勁頭。第二天中午,我拉着這幫人去了一家很正宗的川菜館,點了夫妻肺片、蒜泥白肉、水煮魚、回鍋肉和螞蟻上樹。

等菜一盤盤上桌,我的同事們臉上的表情也在慢慢變得詫異。他們小心翼翼地舉起筷子,小心翼翼地夾起菜放進嘴裏。雖然出於禮貌不停地説很好吃,可是他們的胃沒法撒謊,吃了半個小時,大部分的菜都還是滿滿的一盤。

於心不忍的我只好又善解人意地點了左宗棠雞和芝麻牛肉。看着他們如釋重負又歡欣鼓舞地把這兩道美式中餐裏最常見的菜一掃而光,我在心裏哭笑不得。

在紐約這樣的城市,每個人都標榜自己願意接受新鮮事物,他們誇張地標榜自己熱愛中國菜、熱愛韓國菜、熱愛尼泊爾菜——熱愛任何一個國家的菜,就連用筷子都是人人掌握的基本技能。可是很多人這樣做,其實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社交虛榮心,對他們來説,能夠接受的中國菜也就僅限於改良後迎合了他們口味的美式中餐而已。

到過美國的人大概都知道美式中餐是怎麼一回事。全美各地一共有4萬多家中式餐廳,比麥當勞、肯德基和漢堡王加在一起還要多,大城市裏街頭巷尾幾乎隨處可見,如果你開車上路,即使在最荒無人煙的偏僻角落,也能看到中式餐廳像燈塔一樣頑強地矗立在路旁,這些中式餐廳大多是中國移民開的小型家庭餐廳。我在地圖裏搜了一下Chinese Restaurant,結果密密麻麻。

這些中式餐廳裏最著名的菜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左宗棠雞。這個名字其實是誤傳,它真正的名稱是General Tso's Chicken,意思是“左將軍的雞肉”,左將軍就是清朝將領左宗棠。這道菜是用大塊去皮的雞肉裹上面粉,油炸後澆上濃稠的糖醋醬,味道又酸又甜,口感有點像咕咾肉。此外,還有芝麻雞和陳皮雞,味道都差不多。

美式中餐裏最常見的配菜是西蘭花,肉類一般是雞肉和牛肉,由此就誕生了另外兩道美式中餐:西蘭花炒牛肉和西蘭花炒雞肉。這裏用“炒”有點不恰當,因為所謂的炒,其實無非是把肉弄熟了澆點湯汁,至於西蘭花,則沿襲美國人的習慣,幾乎是生的。

此外,還有雞肉、牛肉以及蝦肉和其他幾種蔬菜的`組合,但也不外乎青椒、豌豆和蘑菇這幾種。所有這些菜的味道也都差不多。

美國人不太吃豬肉,所以中式餐廳幾乎沒有豬肉,不過一部分中式餐廳會提供叉燒,當然味道和中國的叉燒是完全不一樣的。

還有一道名菜芙蓉蛋,就是把雞蛋和蔬菜拌在一起油炸,根據顧客口味的不同還會加上牛肉、雞肉或者蝦,另外附送一份不知道怎麼弄出來的濃醬蘸着吃。這道菜各個餐廳的口味差別極大,主要區別在於醬,有些餐廳調製的醬味道還算不錯,雖然口味奇特,但是挺好吃的。

還有用了很多澱粉勾芡的黏糊糊的蛋花湯,酸辣湯也很普遍。

美國人吃完中餐,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結賬時店員會給每個人發一個籤語餅,用雞蛋和麪粉做的,味道有點像蛋卷。打開后里面藏着一張小紙條,一面寫着一句勵志的“心靈雞湯”和幸運數字,另一面則會有一箇中文詞語,配上英文解釋。沒有人知道在中國完全不存在的籤語餅是如何在美國起源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幾十年前想出這個主意的人是個天才,因為這個小把戲在早期美式中餐流行的過程中功不可沒。

這些小中式餐廳彼此之間沒有任何關係,但每一家看起來都非常相似,就像是連鎖餐廳一樣,幾乎都有一樣的店面、一樣風格的燈箱招牌和重複率極高的店名。

菜單也都長得很像。

甚至連外賣盒都幾乎一模一樣,在美劇裏經常能看到。

從某種意義上來説,美國的幾萬家中式餐廳就是美國版的沙縣小吃——定位低端,價格低廉,開店極多,風格統一,並且都在唱着一首忠誠的讚歌。

接受度頗高的美式沙縣小吃是快餐,並非中國美食的正統。茶在中國飲食文化中佔有重要一席,在美國的接受度卻不高。不過,看到同事們留下的、幾乎沒動過的竹葉青,我也不會覺得失望。眾口難調是普遍現象,更何況是兩種飲食文化的碰撞。真正有特色的無一不是個性的,但凡奢侈的都是需要時間的,例如一年只有一次的新茶。

所以我寧願這一杯早春綠茶,依舊以根根豎立的茶芽和神祕鮮嫩的東方綠,讓老外好奇又猶豫,甚至暫時被“嫌棄”,也不願它為了快速迎合老外的習慣而變成茶粉、茶包,軟趴趴的一坨,沒了原來的精氣神,然後還要跟其他的茶包競爭。

  關於茶的主題散文二

我愛人對茶葉一向情有獨鍾,平生最大的嗜好就是喝茶、品茶。一年四季茶杯不離手,只要一有空閒時間,便要沏上一杯熱茶,觀青青的茶葉在杯子裏上下飄浮,望一縷縷茶煙從杯子裏緩緩升起,散發出淡淡的青香,聞之心醉,不論出差還是旅遊,愛人總要到茶市上逛一逛,到茶店裏選上一些精品茶葉,送給親戚、朋友,與他們分享,在單位或在家裏,茶櫃裏也總是擺着各種各樣的茶葉,有普洱茶、碧螺春、龍井茶、鐵觀音、信陽毛尖等,為了喝茶品茶,家裏的開支花銷增添了不少,於是的我老嘮叨他説:你就那麼愛喝茶嗎?茶就那麼好喝嗎?可每到這時候,他總能給我講出一大堆喝茶的好處,什麼喝茶能養生,能防老祛病;喝茶能修身養性,陶冶情操;最可貴的是女人喝茶能美容養顏,青春永駐等等,伶牙俐齒的我一時間被他説得啞口無言。

我愛人是一個極其內向的人,平時老不愛説話,但只要提到茶,話閘一下子就被打開了,他就滔滔不絕,説個沒完沒了,每逢來客人的時候,他總是拿出家裏最好的茶招待人家,與客人談討喝茶的種種益處,談論一年四季,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春夏秋冬,根據天氣不同,所飲的茶也各有不同,諸如此類。平日裏他也時不時地給我講,入秋以來,天高雲淡,金風蕭瑟,花木凋落,氣候乾燥,容易出現“上火”、皮膚乾澀、鼻燥、咽痛、頭痛等症狀,這是天氣由熱轉涼季節所致,讓我多喝清茶,來平衡機體內氣血代謝狀態;還告訴我到了春季,天氣轉暖,百花盛開,喝一些諸如茉莉花、金銀花、玫瑰花和菊花等花茶,不僅美容還可養顏,而且更有益於身體健康;到了夏天,天氣炎熱,暑氣逼人,就應該多喝綠茶,等等,細微之處見真情,愛人的關心體貼猶如茶品的甘甜醇美讓人幸福陶醉,在他的勸慰和鼓動下,一向從不喝水又不喝茶的我為了美麗,為了健康,為了愛人的這份愛,不由自主地端起了茶杯,小飲一口,頓時,清苦的茶汁由苦到甜,幽香四溢,齒間留香,回味無窮,斗轉星移,漸漸的我喜歡上飲茶,並學會了備茶的技藝、品飲的方法,學會了細細地去品茶的品性、內涵和精髓,更深的去了解中國的茶文化,茶歷史。

人有人品,茶有茶道。早在唐朝就有了茶道一説,中華茶道追求的是雅緻,開闊的是胸襟,茶道如人道,其共同的核心就是一個“和”字,在當今社會,和諧發展,和平共處,是人類發展的永恆主題,茶品如人品,品茶品人生,人們在品茶的過程中,細細地品茶之苦澀,茶之清香,茶之醇美,茶之淡雅,茶之爽遠,體會着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經歷風雨洗禮,怎麼能見到彩虹的絢麗,不經歷挫折磨難,怎能懂得生活的真諦,不勵志發憤圖強,怎能享受苦盡甘來的幸福生活,人生亦如茶品。 在這紛繁喧囂的年代,一人品茶,“獨品得神”,兩人對品,“意在得趣”,眾人聚品,“意在得慧”,修養人品,修身養性,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像茶品一樣始終保持着清香益人和甘甜的天賦本色,讓浮躁的心逐漸地平靜下來。

如今,我也喜愛上了喝茶,品茶,並在喝茶、品茶的過程中去尋求一份安逸、寧靜。在空閒時,我和愛人坐在窗前的搖椅上,在陽光的透射下,沏一壺熱茶,嗅一嗅茶的芳香,品一品茶的甘甜,回味一下過去的人生,暢想一下未來的生活,讓茶的品格、茶的精神、茶的文化伴着我們一路前行!

  關於茶的主題散文三

喜歡在靜幽的夜裏,靜品一壺香茗,伴着氤氲的茶香,梳理章亂的思緒。靜靜的看着一片片葉子,在杯中一次次的翻滾,沉澱,一杯水由濃到淡,也品着一壺茶從馨香到無味的過程。

白落梅説“將一盞茶,喝到無味,將一首歌,聽到無韻,將一本書,讀到無字,將一個人愛到無心。”清淡光陰,就着一盞清茶,落棋敲子,吟詩作畫,讓平淡如水的日子,在馥郁的馨香裏清閒雅緻。

古往今來,季節更迭,花開花落,歲月山河在朝夕的輪迴中,早已找不到往日顏色,唯有一縷茶香飄過秦時明月漢時關,依然在一杯水中安然。

一盞茶,不分高低貴賤,名流權貴,鄉村野夫,均可在閒暇時光手捧一杯香茗,看庭前花開花落,賞天上雲捲雲舒,閒話家常,談古論今。細品慢斟的功夫茶,粗口豪飲的大碗茶,都讓淡雅的日子,氤氲着淡淡的香。

茶和水的緣分,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彷彿是來赴一場千年的邀約,茶是水最美的風景,水是茶久等的歸人,見面時,無須言歡春花秋月,亦無需傾訴久別重逢的喜悦,只是默默無聞的相依相融,茶為水釋放生命中最美的馨香,水陪茶同甘共苦,冷暖不棄。

生命中的相遇相知,或許是尋了前世的約定,兩個人之間的重逢,是為了三生石上篆刻的誓言。人海中,一個眉眼的碰觸,心靈有了交匯,沒有相見恨晚,也沒有失之交臂,碰巧你來時,我也在。簡簡單單的相遇,簡簡單單的相處,一起把風雨看透,把滄桑共浴。

一盞茶,濃了略顯苦澀,淡了便是無味。濃淡相宜的一杯,總能讓人回味無窮。伴一心儀之人,把盞臨風,仰或是西樓邀月,不用音樂悦耳,亦無須富貴繁華,相對無言,把手中的一盞香茗,慢慢品透,品出茶與水的機遇,彼此榮辱共存的真諦。

茶的一生,坎坎坷坷,歷經風雨的侵襲,接受採摘時的分離之痛,經過高温的烘烤,日光下的晾曬,方得在一杯沸騰的水中,釋放自己的馨香。裊裊香味給唐詩宋詞添了韻味,也給春花秋月增了馨香。

春秋冬夏,花開花落,跋涉在紅塵中,免不了滾打爬摸,跌跌撞撞,一路聚散離合難免,榮辱成敗亦是家常。唯有用一顆素雅之心,看淡塵世浮華,笑納風雨坎坷,不管是鮮衣怒馬還是枯燈殘荷,都該從容面對,不驚不乍,沉穩如水。

一程山水一程人生,每一程人生的路途,命運都給我們安排了不一樣的風景和機遇。生命的路上不會永遠天高雲淡,亦不會永遠遍植春天。不管怎樣的遇見和磨難,相信都是命運為了我們的成長做的最好的安排。

茶素來與禪有約,禪堂寺廟,清靜之地,容不下酒肉,卻唯獨對茶情有獨鍾。香客旅人,上香拜佛,皆可在寺廟禪堂討得一碗清茶。焚香裊裊,木魚聲聲,虔誠的善心,在佛前纖塵不染,飲一杯清淡素茶,修心養性,與世無爭。

煙火人家,凡夫俗子,日子清淡如茶,苦中回甘。平靜的日子,在一壺茶裏安穩着,早出晚歸之時,泡一壺茶,享享兒女繞膝的天倫,孝敬高堂含辛茹苦的撫養。不用山珍海味,富麗堂皇,幸福已把眉眼間寫滿。

把盞對茶,不論莫逆之交,還是萍水相逢,有茶,有水,一方茶几,幾個板凳,世事風雲,家長裏短,過往恩怨,都在脣齒間裊裊生香。

清末的蒲松齡,在繁華的路口,用一盞茶,招待往來賓客,地北天南,前朝舊事,都在一杯茶裏迤邐而來。或許那些妖魔鬼怪,狐狸仙子,皆是尋了那一縷清淡茶香,與夜色寧靜之時,乘月華清風,遁入蒲老先生的杯中,才有的聊齋志異那流芳天下的佳話故事。

閒時,飲一杯清茶,無關風月,不爭名利。在氤氲的茶香裏,品一品前塵往事,讓恩怨得失隨茶水翻滾之後,歸於平淡,細品一杯香茗,最終明白,繁華似夢最終迴歸平靜,且讓人生隨一杯茶水,濃濃淡淡中散發自己的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