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渾沌散文隨筆

渾沌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29W 次

1渾沌

渾沌散文隨筆

窗也明幾也淨,空氣也足夠新鮮。陽光也很好,它連一絲兒狐疑和怯懼都沒有,就灑脱地照進來。可我還是忽然地有了一點兒無法適從,忽然地有了一點懶散,忽然地有了一絲兒慵倦。

到外面去走走吧,到外面去走走,哪怕僅僅是邁出門檻,哪怕僅僅是把人影子落在庭院,哪怕僅僅是把屋角上的雲彩和天空看一看。

雲彩並不知道我不滿意什麼,天空也發現不了我為什麼要來看天。一低頭卻看見了院子以外的大路上,有一男一女兩個小孩。男孩七八歲,高高的,有黑黑的眉。女孩比他略略低,她的年歲,一定會比男孩,還要小了那麼一點點。

尤其是小女孩,她有齊耳的短髮,圓圓的臉。她抹着鮮紅的指甲油,她有大大的眼睛,兩眉之間,還點了一個豆瓣那麼大的紅紅的硃砂印。一走路,花裙子就轉成一個圓。

男孩子叫做瑞華,他的爸爸和媽媽,我原是認得的,且況他家離我家並不算遠。現在我想要知道的是我眼前的這個小女孩,她叫什麼名字,她從哪裏來?

我就問小男孩:“瑞華,她是誰家的孩子?她住在哪個家?”男孩回答:“是她姑姑的孩子。”這算什麼回答呢?我就又問:“她姑姑是誰?”男孩又回答:“是她舅舅。”我還是無法明白,就還緊接着問:“她舅舅是誰?”男孩依舊回答:“是她姑姑!”

她姑姑是誰?她舅舅又到底是誰?問來問去我還是不能明白,然而我的感受算不了什麼,小女孩卻瞪大了眼睛,迷惑不解地看着我,小男孩也慌張地低下了頭,甚恐怕我繼續追問。

唉,她們畢竟是個孩子,我從這麼小的孩童身上,又能挖掘到什麼呢?如果我太想知道,還不如我追蹤着已知再去找未知。比如我對小男孩是認得的呀!或者我還能循着她倆的影子,看她們究竟踏進了誰的家門,還不如我直接去看看。

小男孩屢次認真的回答,雖然除了只能增加我的懵懂以外,對我完全是毫無所獲。然而,與他的談話,卻令我那時那刻,耳目一新。以致於事隔多年後,每當一想起來,就覺得那次的談話,是我這一生中,在與孩子們的所有談話裏,那是一次最有別樣趣味的交談。

2花和蝴蝶

春天都來了,花兒們怎能不笑着盛開?花兒們都開了,我怎麼能,一個人把花苞兒關鎖着,不讓她放出鮮豔?

我在這擺弄着一個人的'時光,沐浴着一個人的雨露。我既無憂無慮,也不喜不悲。你卻向我飛來。為什麼當我的眼睛一落在你的身上,我的心就再也沒有出現過漂移,再也沒有出現過遊離?它為什麼,突然間就變得那麼安?

一直期待,就一如這樣,不説一句話,我能長長久久地盛放,你能日日天天地飛翔,就這樣一生一世相對,一生一世地相眷。那秋風偏吹起。我很明白,待那秋風一挨近我,我必將凋謝。我還明白,你若不想被秋風吹僵,就必須快快地躲開。

我若凋謝,無非是消失了這一次的形態。它又能有多少可哀?又能有多少值得掛懷?你若躲開,卻是你從那兒裏飛來,就會還向那兒裏飛還回。一想到這裏,我的天空,就無法再度晴開。

我當然知道你原本不是花,若是花兒,你自然會象我一樣,落也要傍着樹根,落也要傍着塵埃。你原本只是朵蝴蝶,你既是隻,異鄉的蝴蝶,飛回來飛回去,原本是上天給你的命運。可是你為什麼要飛到花間,為什麼要飛翔到我的眼前來?你為什麼要讓我如此地憂鬱,如此地恐懼,如此地放不開?

然而,我想要的,偏偏是就算這春天已經徹底地去了,就算是我已經凋謝了,你也要廝守在我的身邊,你也要靜靜地永不言離開。

我真想知道,當一朵花死亡之後,是不是還依然會有精魂?如若我的精魂又不能和我一齊滅亡,它是不是還依然會,固執地終日去把你找尋?而那時,因為你已經離開,我與你的距離是那麼地難以逾越,是那麼地天遙地遠?

我不知道,我為什麼會如此地把你喜歡?難道你的前身原本是花,原本和我共在同一枝梗?只不過在今生,才錯誤地變成了蝴蝶,穿上了做蝴蝶的花衣,變成了一隻蝴蝶的貌顏。

3一個人與所有人

當你無拘無束地在園子裏漫步,你本來什麼事都不具備。只是單純地散步而已。你走着走着,一抬頭就看見了一叢花,那些花非常鮮豔,非常耀目,一看見那些花,它們霎那

間,就醒了你的眼,就醒了你的心。

世間那麼大,你見過的花兒那麼多,如果這叢花依舊象你從前見過的那些花一樣平凡,使你見而不驚,那麼你是不是會於毫沒意識處,卻答應,要任由它們擅自做主了你的意識呢?因此你就一直去想,想它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最美麗的花,應該是眾花之王。你就禁不住地想把它,了知得更清楚些,更具體些,就想要去問它的名字。在這種心思狀態的作用下,後來你就終於打聽到了它們的名字叫牡丹。

因為牡丹是眾花之王,你是不是會以為一朵牡丹,就是一個完完整整的花的王國啊?你是不是會以為能擁有了牡丹花王,就再也用不着百花齊放?

若如你這般臆斷,因為是娥皇女英發明瞭養蠶,那麼到我們後世的綾羅衣繡花裳,是不是都應該歸納給娥皇女英?因為是孔子和孟子,在文化和教化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那麼到我們後世也能成為一個仁義禮智信的泱泱大國,是不是都應該歸納給孔孟?假設只有娥皇女英,而沒有與她一起共同養蠶繅絲的婦女們的加入,沒有大家共同的進步與創造,那麼有關於服飾的美麗時尚,五彩繽紛,也能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樣子嗎?如果只有孔孟,而沒有與他們一起共同弘揚智慧與義理的儒生士子的加入,沒有大家共同的發展,那麼有關於真善美的風尚,也能是我們今天所能觸及到的樣子嗎?

其實不然,每一朵花兒都在把根芽扎向大地,每一株植物都在把花兒盛開,每一個軀體,都在盡情地釋放自己生命中最甘甜的芳馨。世間那麼大,事物那麼多,其實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帶着自己的意願出發,到最後獲得的卻都是,以自體,與整個社會,互相交織互相交通之後所產生的結果。

譬如一片藍海,如果你以為大海只是由海岸弧線圈繞起來的那片遼闊的區域,和那些浩渺無際的水,你就完全錯了,因為一條小魚,是加入者,一條小蝦是加入者,甚至連一片水草,一塊暗礁,也都是加入者。你雖然只能看見大海平面,對這些生命個體全然無視,但它們甚至比海水還要深,比海域還要廣不可測量。

譬如一隻螢火蟲,如果螢火蟲一閃一閃,就已捐盡了她生命中全部力量的話,那麼它對於這個世間所做出的貢獻,就和那九重天上,太陽的昭昭之光其實是一樣的。螢火之光雖然忽明忽暗,她的個體原本就薄弱,太陽之光雖然永無衰竭,他的個體原本就盛大。

儘管在大家看來,太陽光是那麼顯明,螢火蟲是那麼微弱。如果每個人都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傾了其一生,在大家眼裏,就如太陽與螢火的比例一樣,它們的光輝程度雖然不大一樣,在自身本體與這個人類發展歷史互相交織時所產生的意義卻都是一樣的,它們全沒有高貴和卑微的差別。

由此得出,每一個人都在推動歷史的進步。如果把人類的發展,比做一座城牆的話,每一個人都是城牆上的一片磚。偉人也不過其中一個人,牡丹花也不過其中一朵花。每一個人都不必要過分張揚,每一個人都需要十分努力,是大家共同的努力,才成就了世界,才成就了青史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