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八年級作文 > 清明八年級作文

清明八年級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56W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八年級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八年級作文

清明八年級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是讓人悲傷的節日。

我們開着十幾輛車浩浩蕩蕩,回到故鄉——我們祖先的墓地。祖先們的墳墓,一個在這座山的山腳,一個在那座山的山頂,還有一個在另一座山的山腰。

聽老前輩們説,我的太爺爺很聰明,富有智慧,當時所有人都安居樂業,誰又曾想過日本鬼子會來侵略我們的祖國?我太爺爺作為第一代傳教士,老日本人打過來了,糧食一天比一天少,我們陳家一個人都沒有損失。村裏整天整夜瀰漫着死人的臭味,和哭喊聲,甚至整户人都死光了,或餓到沒力氣哭喊了。而太爺爺每天都會存糧,讓我們的族人吃得飽飽的。

故事講完了,我們也到達了目的地。我們打開音響念着聖曲,音響下襬着一本聖經。我和同齡的兄弟姐妹在那裏描字,讓墓碑上的字清晰一些。頭上頂着大太陽,可我們並不覺得累,反而很有成就感。汗珠一滴滴的滴落在墓碑上。我喚我的大侄子幫我打傘,否則汗滴在了墓碑上,剛描好的字會花掉。我們與別家不一樣,字是用金油描的,別家都是紅顏料,那金油可是用來描佛像的。我們看了祖先的墓碑,每個都已描了一遍,金燦燦的,特別亮堂。我滿手沾了金油顏料像一雙妖怪的手。那金油我擦了兩天才掉光。

在這明媚的春光中花兒開了,草兒綠綠的,百花齊放,百鳥爭鳴。但所有人都苦着一張臉,沒有歡聲笑語,在這春光裏沒有人在嬉戲玩耍,唯一的遊戲就是習俗中的踏青,更多的是人們都陷入了沉思……

清明八年級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一個充滿悲痛和愁苦的日子。萬物更新後的春意盎然,對應的卻是對已逝先人的緬懷,似乎只有這不約而至的綿綿春雨才能抒發這種情緒,清明時節雨紛紛——不錯的,可真把這種情思表達得淋漓盡致。

道盡千思萬緒,剪不斷離亂愁緒……禁不住煙雨迷濛的浸潤了,我們相約在4月5日的清晨,懷着無比沉重的心,一同出發,去先人的墓前掃墓……

一路上,鮮豔的花呀,嫩綠的草呀,我無心欣賞;悦耳的鳥叫聲,清脆的蟲鳴聲,我無心聆聽,只顧着早些來到墳前。

邁着沉重的腳步,順着被濛濛細雨打濕了的泥濘小路,經過十多二十多分鐘的行程,我們來到了我太婆的墓前,繼而,還來到了我太公、奶奶的墓前。站在先人的墳墓前,我特別的哀痛,似乎有一種想哭的感覺……在他們面前,我們一一祭拜,親手插上了朵朵鮮花。希望他能保佑我全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保佑我爸媽工作順利;保佑我能好好學習,將來考個名牌大學……

掃完清明後,我們的心情舒暢了許多,希望已經逝去的幾位先人,地下安息……

猶見清明細雨,宿草春風……

清明八年級作文3

古人説: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當我想起唐代詩人這首詩時就讓人不禁的想到清明的場景。是啊!清明節到。

清明節是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歎的節日。當他們入土為安是一輩子就結束剩下的就是我們這些後人對他們的緬懷而。就是這個節日給我們緬懷的機會。4月5日是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曆史。清明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萬物復甦氣温身高正是春耕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

早上要起個大早給先人上墳,掃墓。然後吃個雞蛋,有的地方有吃煎餅的習俗。這個節日告訴我們我們不能忘記祖宗要發揚中華民族孝的傳統美德

上墳時抬頭偶望,千碑林立這就是彰顯我們不忘祖先的標杆。在這時也不免勾起心中的些許愁緒,不免感歎生死。

姥姥説清明情,年頭就好。而今年的清明就不怎麼清。這和環境有直接的關係。但是它不會違背自然規律他終會跟隨春來到人間。

看!帶有些許露珠的柳樹枝,出現微微的綠意,嫩柳枝折斷後有奇異的芬芳。這,就是春的味道吧!小草也從泥土中鑽出來,換身新衣裳。這就是春的容貌吧!氣温回升,不用在穿厚厚的棉衣,不會因寒冷而感冒,這就是春的性格吧。

清明節到,春就不遠。生機盎然,綠色動力。

清明八年級作文4

天陰沉沉的,小雨淅淅瀝瀝地飄着。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我望着窗外的濛濛細雨,不免有些傷感。

昨天媽媽就買來紙錢、紙、蠟燭和線香準備去祭奠外公。

到外婆家後和小舅媽他們匯合。我們沿着彎彎曲曲又略帶泥濘的小路來到外公墳前,點燃香。一縷縷青煙飄向天空直至消失不見,我們拿着香口中説着一些讓外公保佑我們的話。插好香,我們又將外公墳前的雜草除盡,開始燒紙錢,做完這些我們下山了。路邊的映山紅開得正豔,這一叢,那一簇,可漂亮了!

回到外婆家開始包清明果,外婆準備的餡還挺多。有鹹菜筍絲、有粉幹蘿蔔絲、有……開始包了。“先將糯米糰取一塊揉圓,再用大拇指轉出一個坑,將餡放入,最後包好時再揉一下壓扁,在底下放一張柚子葉。”外婆滔滔不絕的傳授着。躍躍欲試的姐姐開始動手了,可誰知包了個“屁股開花”。我也準備包了,按照外婆的步驟包下來,嘿!包的還真不錯,我得意極了。經過我們的努力,一個個可愛的清明果包好啦!外婆把它們放進鍋裏蒸,十五分鐘後一鍋清香怡人的清明果出鍋了!

我們一家圍着大圓桌熱熱鬧鬧地吃着親手包的清明果,不知誰大喊一聲:“下冰雹啦!快來看!”我們一窩蜂的湧出去,棋子大的冰雹劈頭蓋臉的下着。不一會兒冰雹停了,又下起了濛濛細雨,我站在窗旁不禁想起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望着窗外刷刷下的雨,這首詩迴盪在我的耳際。

清明八年級作文5

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後,終於回國作了國君。他給當年跟隨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提醒重耳,重耳非常過意不去,決定親自去請介子推。

春秋時代,有人要殺害晉國國君的大兒子重耳。重耳在介子推等人的幫助下,逃到了國外。

他們在荒山中迷了路,幾天幾夜找不到吃的東西。重耳坐在地上歎着氣説:“我死了是小事,晉國的百姓又有誰會關心他們呢?”介子推一聽這話,想到重耳在苦難中還不忘百姓,心中十分感動。他咬咬牙,偷偷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烤熟了遞給重耳吃。當重耳知道這件事時,感動得流着淚説:“你這樣待我,我將來怎麼報答你呢?”介子推説:“我不求報答,只希望你將來作個好國君,把老百姓放在心上。”

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後,終於回國作了國君。他給當年跟隨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提醒重耳,重耳非常過意不去,決定親自去請介子推。誰知,介子推早已帶着老母親躲進綿山裏去了。

重耳帶人搜山,沒有找到介子推母子。有人出主意説:“從三面放火燒山,逼他們從沒有火的一面逃出來。”重耳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就下令燒山,但始終不見介子推走出綿山。大火熄滅以後,重耳才發現,他要報答的人,已經被燒死在一棵老柳樹下了。

重耳非常後悔,他把介子推母子安葬在柳樹下,為忌煙火,他命令全國的老百姓每年的這一天,都不得點火做飯,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重耳帶領羣臣去綿山祭奠,先在山下寒食一日,第二天身穿素服,登山致哀。重耳來到墳前,發現那棵柳樹復活了。重耳望着這棵柳樹,就像看見了介子推。他恭敬地折下一根柳絲,編了一個圈戴在頭上,還把那棵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把這一天定名為“清明節”。

從此,重耳始終懷念着介子推,他勤政清明,把國家治理得很好,使老百姓們安居樂業。為此,寒食節、清明節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過節之時,人們喜歡用柳條編成圈戴在頭上,還把柳枝插在門前、溝邊的泥土裏。哪知這清明柳遇土就生根,插在哪裏活在哪裏,沒幾年,漫山遍野佈滿了柳蔭。

直到現在,清明節戴柳插柳的風俗仍然在中國民間流行着。

清明八年級作文6

今天是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們來到了墓前掃墓。大家知道為什麼要掃墓嗎?這是由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演習而來的。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温、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清明節我家也不例外,掃墓和拜祭祖先是今天很重要的任務,一大早,在外公外婆的號召下,我們向縣城的東南方向進發,我騎着自行車,飛快的到達目的地,鎖好車後,我們開始上山,大概由於剛下過雨,再加上山路是土鋪成的,所以格外濕滑,十分難走,一路上我的名牌運動鞋可遭殃了,被搞的"全身上下"都是泥土,但是,山上的景色還是不錯的,放眼望去,可以看到連綿起伏的羣山,還可以聽到潺潺的流水聲和清脆的鳥叫聲……經過了一段艱難的路途,我們來到了外公家的祖墓前,只見墓前有雜草叢生,不是去年剛剛清理過了嗎?

此時,我腦海裏突然浮現出一句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草的生命力那麼強,僅一年的工夫就把整個大墓都遮蔽起來了,看來割草的任務很艱鉅,於是我拿出鐮刀去割草。我拿起鐮刀,就往野草用力的砍去,可是野草不但沒有被砍掉,反而我的手還被割出血來。爸爸看到這情景急忙過來教我割草,爸爸對我説:"割草先得把草摟緊,然後用力把草往下壓,然後再用鐮刀用力割,這樣才能把草割掉。

於是,我按照爸爸教的方法去做,果然許多草都被我割掉了。在我和爸爸等人的努力下,終於把草割光了。我還幫助媽媽掃地,我們打掃了地,恭恭敬敬的擺上鮮花,然後打道回府。

清明八年級作文7

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種的大好時節,固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之説。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

清明節的習俗豐富有趣,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體育活動,相傳這是為了防止寒食傷身。

有關清明的詩詞有杜牧的《清明》、宋之問的《途中寒食》、王禹的《清明》……

我老家是温州的,温州過清明節時除了要掃墓,還要做清明餅。清明餅和其他餅最大的不同在於它的餅在入鍋前要在餅下墊一張柚子葉,這樣做不光是為了防止沾鍋,還能讓清明餅有一股柚子的清香。

掃墓俗稱上墳。現在去掃墓是不能燒香、燒紙錢的,因為這樣容易引發森林火災,所以我們去掃墓時,不能燒香、燒紙錢,我們可以帶一些酒啊什麼的,去獻給長輩。

清明節跟寒食節是緊密相連的,在寒食節這一天,大家可要遵守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吃冷食。

清明八年級作文8

天很藍,藍的炫目,被大片大片的白雲恰到好處地裝點着,和地上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相映成趣。

我饒有興趣地跟在大部隊身後,朝着目的前進。深吸一口氣,空氣中瀰漫着陽光的味道,幾分慵懶,幾分温馨,絲毫沒有掃墓前的莊嚴與憂傷。

一路上,滿眼都是金燦燦的油菜花,我有些興致缺錢了。

直到隨着爺爺拐進一塊田,金色瞬間從我的視野裏消失了,只剩下一大塊低矮的蠶豆。我撇了撇嘴,還不如油菜花漂亮呢!

慢吞吞地走到同樣低矮的墳前,雜草叢生,墓碑殘破的都看不見字了,聽説這是爺爺的祖父母安葬的地方。我打着哈欠漫不經心地看着紙錢飛舞。

“你看,這是什麼!”妹妹忽然扯住我的衣尖,示意我看她的手心。一片葉子孤零零地躺在那兒,不,不對!那片葉子是卷的,中間沒有一點空隙,像極了綠色的耳朵。

“這是蠶豆耳。”爸爸猛地插進來,聲音染上了絲絲笑意,“小時候可都靠它打發時間呢!”説着伸手又摘了一個蠶豆耳,得意洋洋地託在手心。

妹妹冷哼一聲,一腳踩進蠶豆地,半彎下腰,一株一株的翻找,企圖再找一兩個炫耀一把。

我擼了擼袖子,終於受不了一會兒便傳來一聲“我又找到了”的刺激,義無反顧地邁進了田裏,也開始搜尋起來。

“找蠶豆耳也要有技巧。”就在我找了來半天還一無所獲,正發愁時,耳畔響起了伯伯温厚的聲音,抬頭看看四周,不知什麼時候幾乎全家人都參加了這個沒有規則的遊戲,都半彎着腰,小心翼翼地邁步的場景成功地逗樂了我。也許在此刻,我終於明白了我們找的是快樂,而他們找的是逝去的青春。

在瘋狂地搜尋了近半小時後,我們一起攤開手,一個個小巧的蠶豆耳攤在大大小小的手中,有些褶皺,但都是充滿活力的嫩綠,我手中唯一一個蠶豆耳與其他人的一小把格格不入,緊接着我們一羣人相視而笑。時光雖在他們臉上留下痕跡,但他們的笑容,卻和我們一樣美好。

直到爺爺喊我們回去,我們才戀戀不捨地離開了蠶豆地,這個長滿回憶的地方。下一個清明,再來此地拾撿重新開放的回憶。

清明八年級作文9

春花細雨絲絲綿,瓊枝葉飄濃陰密。小園香徑、獨徘徊,幾多餘情,四月枕上、淚紛飛。

誰人華章,盛開紙上傷。一季花開,陌上香;一季悲怨,枕上傷。輕狂説與誰年華,沉醉哪陣清風下!我欲乘風江東去,奈何斷橋不歸舟,西風醉,幾度痴人淚,難守望。

朝花夕拾酒中悲,世人皆感朝花美,我笑眾生皆為塵;黃昏夕拾悽,幾人懂。

酒中花開悲中酒,生於此,何歎,逝去此,何憾。

小樓一夜聽風雨,幽風裹細雨,淋濕哪朝的古道涼亭;一曲長恨君王淚,又唱絕哪朝的帝王悲。

遙遙相望,隔江映上紅,又寄來幾縷春。

凌落春花飛無數,百花隨風香未盡,縱有殘花香隨絮,一枝斜橫牽征衣,淚滿夕陽殷勤留,那一襟幽怨,又將要向何處寄。

隔江獨相望,疏影桃花香。看雲,聽水,誰將又在詩箋的文字中流浪,誰將又在詩行裏放牧着荒蕪的思想。

水墨寫意的宣紙上,又是誰人的妙筆描下伊人的紅粧。

四月的清風吹醒眉梢上沉睡的惆悵,轉眼又是一年春之傷,

看柳絮漫天的飛翔,輕盈若蝶,轉瞬便隨着時光匆匆的消亡,剩下綠葉拂風,一絲青柳,一寸柔腸,任它花開花謝,片片,便皆成傷。

小園香徑,落滿桃花香,這一季花香,又留在誰人的旅途上,清月又照在誰人的瘦影上,幾番風雨,送走春光,任細雨淋濕歸鴻,鴻翅扇成簾上風,自古及今,多少離情與別恨,皆被寫入唐詩與宋詞中,悲情往事,要怎樣才能寫入我那不成韻的詩行。

看朱成前,碧心迷亂,放眼難覓舊衣冠,誰念江中帆。凝真凝幻,如夢如煙,獨釣寒江。何人悲我不少年,塞外月光照冷湖面竹上霜,映寒素箋上的春天!

暗香,浮動,恍如夢。一曲廬州月唱絕誰人指上憂傷的`張揚,捲簾西風,吹醒誰人午夜漫延的思緒。

任少年輕狂,也再不復當年的風氣,有情收起無情心,江山風月身相寄,浩蕩。

清明八年級作文10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一年一次的祭故掃墓,一年一回墓裏墓外人的對話。 4月4日,我們全家去了鄉下掃墓,中午到鄉下時,天開始下起了雨。春天的鄉村到處洋溢着生命的音符和泥土的芬芳,田野草木青翠欲滴,野花遍地,火紅的杜鵑花會在每個角落向你綻放笑臉。

兒子快活地奔跑在鄉間的小路上,把大人這莊重的祭祀活動,變成了一次愉悦的踏青。是啊!清明本是踏青的好時光,古人將清新明麗的春之歡樂與生離死別的人間悲酸合為一體。

其中藏有怎樣的玄機呢?也許,生與死,本來就是順應自然的輪迴,優雅相對才符合人生真諦。生與死的行走充滿詩境,生命才能獲得本有的尊嚴和高貴。

萬物復甦之際,人們傾城而出,郊遊掃墓,讓清明成為生者與逝者合歡的節日,這正是先人的大智慧啊。 婆婆在墳前燒紙時口中唸唸有詞。

大意是讓墳裏的人好好過,保佑墳外的人平安幸福,我想大多數人上墳的人都是這樣的吧。要墳裏的人保佑墳外的人,首先還是要墳外的人保佑墳裏的人;只有墳外的人過的好,才會慷慨地拿出更多的祭品來祭奠墳裏的人。

我想,陰間陽間該是一個樣吧,在哪一邊都不容易,要想活出個人樣來,靠誰都不可靠,誰都活得不輕鬆。還是老祖宗那句話説得好——自強不息。首先把自己過好,只有自己過好了才有能力去照應別人,不管是墳裏墳外的人都一樣。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

清明八年級作文11

這天,我起得很早,幫爸媽清點上墳用的物品。在出發前,我不經意間打開了窗户,天是那樣陰沉,哭喪着一張臉,雨在天地間飛舞,真可謂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我的心情同着老天一樣,也是陰沉的,彷彿這老天爺也在悼念死去的人們。

我和父母,親戚朋友們乘坐着車來到離目的地比較近的地方,便下車了。因為車開不上去了,所以只能徒步而行了。

到了我的祖祖墳前,大人們都開始忙碌起來。有的用刀在除雜草;有的在擺放供品和“幹盤子”;有的在點香蠟;有的在掛鞭炮;有的在掛墳飄;有的在……一切準備好後,我便拿起冥幣,用火把它們燒個祖祖,嘴裏還在不停地説着祈禱語:“祖祖我給你燒錢來了,你可要保佑我考上大學呀。”輪到我磕頭了,我畢恭畢敬的把頭磕了。頭磕完後,大人們便點鞭炮了。聽着這如雷般的聲響,我的思緒飛到了6年前的一天。祖祖把捨不得吃的糖,塞進我這個小饞貓的嘴中;祖祖每天都在窗邊等着我,盼着我回家的身影,漸漸漸在淚簾模糊了。依稀能想起,每當我惹父母生氣了,要打我的時候,祖祖總是會護着我,為我説話,不準父母用武力來懲罰我……淚忍不住了,從眼睛中飛了出來,淚掉個不停,像河水決堤了一般,止也止不住。淚水和着這雨,在天地間留下足跡。

忽然間我想起了一件事,想想起我曾經許諾給祖祖的誓言,説等我長大後,一會把最好的東西留給祖祖。可是她老人家卻沒有等到這個諾言實現的那一天。如果,祖祖還在這個世界上的話,我一定會用我全部的愛,像她愛我一般的去愛她。可如今,什麼都成了一句空話,我我只剩下思念,思念,無盡的思念!後來的後來,我們上完所有的墳,回到家後,我的腦海仍舊是我和祖祖一起生活的快樂,仍舊時祖祖對我深沉的愛。想起那一幕幕,我有些悲傷,有些對自己的恨,恨自己從前不懂得珍惜,人總是失去後才知道珍惜吧?想到這兒,我就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這個清明,留下我的思念,留下了無盡的思念。

清明八年級作文12

今年的清明,去往年是不同的。從前,我所掃的墓,拜的墳。那裏面的人,我只知道他是我的祖先,僅此而已。可是,這一次,那裏面所躺着的,是我的外婆。那個曾經疼我愛我的外婆,那個曾經那麼管束我的外婆。她如今卻躺在那冰冷冷的土地裏。從沒有經歷過這樣的生死離別,曾經幼稚的以為,愛我的人和我愛的是不會離開我的。記得那時,那場雨,洗刷了所有的塵埃,也如此殘忍地帶走了外婆,留給我們那無法褪去的陰霾。我不知道該怎麼樣,唯一表達心情的方式只有眼淚。那一晚,我想我這一輩子也不會忘記,我會永遠記住這一天。此時,表姐與表哥在拜外婆,希望外婆保佑能夠考上好的學校,我也這麼想着,面對着中考的我和表哥,正在向着同一個目標而不斷努力着。我明白,只有我們努力才有可能考上。我想,此時,外婆,你在暗暗為我們加油。你在的時候,總是督促我們學習的啊。其實我們的目標也是你的願望吧!你一定比我們還要緊張吧,那你就跟我們説聲加油吧!不行嗎?你還沒有看到我們倆個考上蒼一中,你看,我在偷懶啊,你為什麼不來罵我呢?

外婆,放心,在這兩個月裏,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我一定會是你的驕傲。你在那天堂也不能忘了我哦!我們有個約定好不好?如果我考上了,一定第一個告訴你。你一定要等我的好消息哦!誰也不能食言!!

清明八年級作文13

它讓平緩的心跳顫抖,勾起無數人朝朝夕夕的記憶,看透的是亙古不變的生命終點。

它慰藉世者的悲痛,成為後人祭奠先祖的時節,在宂長的時間河流裏世代流傳。

我不是豪情萬丈的詩人,無法感慨逝去的文墨騷人;不是戰爭下的倖存者,無法切膚感受血駐長城的悲愴;更不是那垂暮之年的老者,無法理解生命長河的真諦。我不過正值青春年少,懷有割捨不下的記憶。每當清明,緬懷哀思。

走上坑坑窪窪的山腰,繞過彎曲的幽徑,赫然的墳墓在那一角與自然融合,不顯蕭瑟突兀。那夜親人的哭嚎,宣告生命的流逝。想來已有八個年頭,卻讓我從童年銘記於心,彷彿昨日重現,歷歷在目。

燒紙、點香、跪拜一切繁雜過後,最樂意的便是在掃過的墓前席地而坐。看着上方的綠草嫩枝:“外婆的頭髮又長不少啊”。打破之前的肅寂,活絡着與母親交談,如往年般詢問外婆生前那種種趣事,就算那重複的故事也回味無窮,直到夕陽西落。

在這被人鮮少涉足,清幽靜謐之地,想必外婆也悠然自在。心裏於是寬慰不少。這或許是心理作祟,卻也只能如此平復愧疚的心。清明清明啊,想來也是後人自我安慰的人之常情罷。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清明八年級作文14

又是一年清明,懷念已故親人的日子。

所有節日中,唯獨清明,令人傷感。三、四月,正是萬物復甦,植物萌生新芽,動物結束漫長冬眠的時候。陽光和煦,寒風凜冽。這種天氣最糟糕,早上還暖和,下午一下就變天。晚上更是沒得説,風大,又冷,在外面通常呆不住。

我又在想,在南山,爺爺奶奶又是如何承受四季的變化?他們不冷,不餓,不孤獨嗎?那時候媽媽總是拍拍我的頭,説:“孩子,別想太多。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一定會過得很好的。”

掰指算算,他們離開我將近八年。我早已從稚氣的孩童變成懂事的少女。我漸漸開始忘記,走出悲傷。

中國的清明節,在我眼裏,極為非凡。沒有親人間的團聚與把酒言歡;沒有歡聲笑語和張燈結綵;更沒有喜慶的氣氛……甚至哭泣與沉默更多。每每去上墳,我都告誡自己不要哭。可是,又有幾次忍住?忍不住的,是對親人的思念。

爺爺很是喜歡菊花,甚至可以説愛,大約從記事起,爺爺的生活中就有菊。不論是練字還是畫國畫,字裏行間都透露着對菊花的無限熱衷。“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我認為,爺爺就像菊花一樣,潔淨,不卑不亢……他永遠是那樣平易近人。奶奶則像百合,散發着沁人的幽香。如同她的性格,總是開朗的。生活中笑聲不斷。

清明,花也同樣是寄託生者對故人的思念。見花如見人。年年掃墓,家人只拿這兩種花去看爺爺奶奶,我總是認認真真地擦墓碑,直至一塵不染。再小心翼翼地將花擺到墓前,彷彿懷中是不可侵犯的聖物。對啊,那本來就是代表爺爺奶奶的花,神聖而高貴,怎麼可能答應別人隨便玩弄。

清明,誰説是流淚、安寂的日子?我們在世界另一邊的親人,正在面帶微笑看着我們,看我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同時也為我們默默祈禱:在那邊,一定要平安、幸福、快樂!

清明八年級作文15

滿地的油菜花又開了。是清明近了,又到了該祭祖墳的時候。

我與祖母一行人拿着籃子,酒菜,鏟子趕去祭祖。父親扛着鏟子走在最前面,不知是不是季節的原因還是什麼原因,父親扛着鏟子的背影看起來有些淒涼。我扶着祖母走在父親的後面,小叔他們走在我們的後面。

一路上,去祭祖的人也十分多,都拿着祭祖的東西趕去墓地。

在我的印象裏,這似乎是我第三次去祭祖,而父親卻是第一次。往年,父親都因忙着工作,沒時間去祭祖。父親與他的小叔,(也就是我的小爺爺)的關係十分好。我想,興許是因為小爺爺在今年病逝,父親才去的吧。

我們在油菜花的陪伴下,來到了祖墳。

祖母開始擺弄起祭祖的食物來,我站在一旁看着。我們家有兩個祖墳,如今,兩個祖墳上已長滿了許多的雜草。

祖母擺好食物,又擺好蠟燭,然後慢慢起身,看向父親,祖母也感覺到了嗎?父親拿着鏟子,認真地鏟着周圍地上的泥土,一下又一下地往祖墳上添。我心中不免疑惑,為什麼要往祖墳上蓋泥土呢?

父親邊剷土邊回答,雖然目光不曾看向我,“這跟過年過節一樣是個習俗吧,表明他們不曾被我們遺忘。”果然,父親今天的回答缺了點什麼。

小叔在一旁聽了我的問題,笑着回答道:

“這泥土呢,就像被子,他們蓋上被子,冬天才不會冷了呢!”

聽了小叔的回答,我晃得明白了,父親今天缺的,呵,原來是這個。

祖母拜好祖墳,也喊我們過去拜。我學着大家的樣子,雙手合併,先對着墳墓拜了三拜,再跪着叩了三個頭,接着起身,再合手,拜三下。

祖母在我旁身説道,“好,保佑我家小夢圓一生平平安安,開心快樂!”拜好,我順手摘下了路旁的幾株油菜花,擺在的墳前。

父親許久沒出聲,這時才對着祖母説道:“媽,小叔的墳在哪裏啊?”祖母向遠處指了指,道,“喏,就在哪裏。”

父親順勢望去,開始小跑過去,我跟在父親後面。於是,見到了小爺爺的墳墓。在眾多的枝條的交錯下,在小河邊上,我突然覺得小爺爺的墳又些寂寞,眼前又浮現出了小爺爺的笑臉。父親背對着我在小爺爺的墳前佇立了很久,接着拿起鏟子,一下又一下,為小爺爺添起“衣服”來了。

風起了,滿地的油菜花,又散發出了淡淡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