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描寫螢火蟲的古詩

描寫螢火蟲的古詩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93W 次

導語:螢火蟲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一個符號,傳説是腐草所化,也有人説是死後的靈魂化成,因此從一誕生就帶上了濃濃的悲憫意味。下面是描寫螢火蟲的古詩,歡迎閲讀:

描寫螢火蟲的古詩

 《擬詠懷詩·十八》

  【南北朝】庾信

尋思萬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聲遍屋裏,書卷滿牀頭。

雖言夢蝴蝶,定自非莊周。

殘月如初月,新秋似舊秋。

露泣連珠下,螢飄碎火流。

樂天乃知命,何時能不憂。

鑑賞:庾信的《擬詠懷詩》是模擬阮籍《詠懷詩》所作,寄予了相似的身世之感。自己當年出入宮禁,本想為樑朝建功立業,但自從出使被留之後,功業無成。曾幻想這不過是莊生一夢,可惜這就是殘酷的現實,年復一年,憂愁不已,淚落連珠。初秋的殘螢正像風燭殘年的自己,縱然文名日重,故國卻再也回不去了。追述亂離、感歎身世、羈留北地、懷念故鄉,情感悲壯蒼涼。

  《詠螢火》

  【唐代】李白

雨打燈難滅,風吹色更明。

若非天上去,定作月邊星。

鑑賞:該詩句句寫螢火,卻未見螢字。一、二兩句以務實的筆法讚美螢火蟲,突出螢火蟲的整體視覺形象:既是雨打不滅的燈,又是風一吹就更加鮮明的光亮。三、四兩句展開想象,以務虛的筆法為螢火蟲定位:如此不怕風吹雨打的螢火,它的走向,假若不是上天去,也一定是月亮旁邊的一顆星!想象奇特,引人遐思。雖然只是一首簡單的.詠物絕句,卻能看出李白的非凡功力,詩仙名不虛傳。

 《秋宵月下有懷》

  【唐代】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鑑賞:通讀整篇,發現並無任何用詞新奇之處,但妙就妙在這意境的成功營造。詩人以流水般流暢的文筆,以“明月”“驚鵲”“飛螢”“寒影”等一組意象畫出了一幅別樣的孤清月夜圖。徜徉其中,能清楚地看見他的思痕,觸摸到他跳躍的文思,聽到他的歎息。它既沒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狂放豪邁,也沒有“一杯未盡銀闕湧,亂雲脱壞如崩濤”的威懾,它更以它的獨特的意境,清冷的情思為後人所慨歎。

《長恨歌》(節選)

  【唐代】白居易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鑑賞:戰亂初定,玄宗回宮,大好河山在叛軍蹂躪之下一片衰敗。當年金碧輝煌的大明宮,現在秋草叢生,落紅滿階。腐草化螢,若非雜草叢生,何來夕殿螢飛?物非人非,才更添傷感和思念。白天睹物傷情,夜晚“孤燈挑盡”不“成眠”,日思夜想都不能了卻纏綿悱惻的相思,寄希望於夢境,一生一死分別了多少月,可“魂魄不曾來入夢”。“長恨”之“恨”,動人心魄。

《隋宮》

  【唐代】李商隱

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無城作帝家。

玉璽不緣掃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

於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揚有幕鴉。

地下若逢陳後主,豈宜重問後庭花。

鑑賞:李商隱不止有《無題》的深情款款,也不只有《錦瑟》的淒冷幽微,也有這首《隋宮》的憂國憂民。此詩取材於前朝亡國故實,藉以諷喻當今時局,原本是常見的套路,但卻用虛實相生的手法取得了既整飭工嚴又流動活潑的藝術效果。以實詞撐住全詩,以虛詞斡旋其間,尤其是中間兩聯,句法搖曳多姿,言外有無限感歎,無限警醒,堪稱詠史懷史的極致。

 《秋夕》

  【唐代】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月色涼如水,

卧看牽牛織女星。

鑑賞:這首詩寫失意宮女孤獨的生活和淒涼的心境。前兩句已經描繪出一幅深宮生活的圖景,第二句看似隨意,卻有三重深意。腐草化螢,深宮中竟有螢火蟲飛動,可見淒涼;羅扇本是夏天所用,到了秋天,就跟這位宮女一樣被遺棄;而孤獨的宮女只能羅扇撲螢聊以取樂,她用小扇撲打着流螢,一下一下,似乎想驅趕包圍着她的孤冷與索寞。看見牛郎織女星的愛情傳説,想到自己的孤獨處境,滿懷傷感心事,都在這舉首仰望之中了。

 《早秋》

  【唐代】許渾

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

殘螢棲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

淮南一葉下,自覺洞庭波。

鑑賞:此詩描繪初秋景色。前四句寫早秋的夜景,五、六兩句寫早秋的晝景,落筆細緻而層次井然。“一葉落而知天下秋”,最後兩句運用《淮南子》與《楚辭》典故,渾然一體,神氣十足,又將身世感歎暗寓於其中。無一字脱離“早秋”的題目,處處落在“早”字,俯察、仰視、近看、遠望,從高低遠近來描繪早秋景物,真是神清氣足,悠然不盡。“盛唐餘韻”,一點不錯。

 《自興國往筠宿石田驛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宋代】蘇軾

溪上青山三百疊,快馬輕衫來一抹。

倚山修竹有人家,橫道清泉知我渴。

芒鞋竹杖自輕軟,蒲薦鬆牀亦香滑。

夜深風露滿中庭,惟見孤螢自開闔。

鑑賞:蘇軾的精神風貌是中國傳統文人的典範,他做不到范仲淹所説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境界,但也如此,才有一個真實可親的東坡老人。“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蘇軾可謂大仁大智,所以能娛情山水,自得其樂。本詩只是一首簡單的寫景詠物詩,但也就是這樣放鬆的心境才能真正展現作者的追求和才情。以孤螢自況,雖然有前面快馬青衫一抹而過的快意,卻也還帶了一絲孤寂。蘇軾畢竟還是個傳統的儒人。

 《悼亡三首之二》

  【宋代】梅堯臣

每出身如夢,逢人強意多。

歸來仍寂寞,欲語向誰何。

窗冷孤螢入,宵長一雁過。

世間無最苦,精爽此銷磨。

鑑賞:情是抽象的,必須因事因景才能寫出;至於寫得“盡意”,則尤其難得。心繫亡妻,每日渾渾噩噩如同在夢中,“出門”時有人談論,還可稍解悲慼;“歸來”時則孤寂之感更甚。人在“出門”時有所見聞,回來總想向親人講講,可是人亡室空,無人可以傾訴。一出一歸寫出了最難寫的情意。窗中飛入“孤螢”、天空一聲雁叫皆能察覺得到,正因為思念妻子,長夜難眠。言外含有不盡的思念。語近誇張,但非此寫不出鏤心刻骨之痛。

沁園春·遼鶴重來》

  【宋代】劉克莊

遼鶴重來,不見繁華,只見凋殘。

甚都無人誦,何郎詩句,也無人報,書記平安。

閭里俱非,江山略是,縱有高樓莫倚欄。

沉吟處,但螢飛草際,雁起蘆間。

不辭露宿風餐。怕萬里歸來雙鬢斑。

算這邊贏得,黑貂裘敝,那邊輸了,翡翠衾寒。

檄草流傳,吟箋倚閣,開到瓊花亦懶看。

君記取,向中州差樂,塞地無歡。

鑑賞:遼鶴是思鄉的代名詞。故園如夢,但歸鄉物是人非才更添哀愁。閭里俱非,荒草成堆,只有流螢飛舞,鴻雁南飛,一片孤寂荒涼,也一片傷感。但就算如此,也想風餐露宿歸家,只怕鬢角霜染,兒童不識,就算輕裘肥馬,鶯歌燕舞,瓊花爛漫也不如家鄉的流螢孤雁,到底有多深的感情才會這樣堅定決絕?後人無從揣度,可能他自己也説不清楚。但他知道,外面的風光再好,也不如故鄉家長裏短,或許這也是天下游子的共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