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古詩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

古詩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48W 次

  《鷓鴣天·十里樓台倚翠微》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晏幾道。其古詩全文如下:

古詩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

十里樓台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前言】

《鷓鴣天·十里樓台倚翠微》是北宋詞人晏幾道的作品。這首詞表現浪跡天涯的遊子,急切盼歸卻又歸期難定的苦悶心情。上片初聞杜鵑啼叫,觸動情懷,感覺鳥兒在殷勤地與行人説話。下片寫不斷地聽杜鵑啼叫後,心情變得十分煩躁,埋怨鵑鳥在作弄人。其實作者借鵑鳥曲折地反映了生活對人的作弄,然而人是無法與命運和生活抗爭的。“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結尾説得十分直率真切,用反跌之筆,更加強化了遊子有家難歸、孤獨煩悶的心態。

  【註釋】

①翠微:青翠的山氣,此指青翠掩映的山間幽深處。

②杜鵑:又名杜宇、子規,叫聲像“不如歸去”;啼:叫。

③行人:離別在外的遊子。

④流鶯:指黃鶯。取次:隨意、任意。

⑤驚夢覺:從睡夢中驚醒;弄晴時:弄指賣弄,杜鵑在晴明的春日賣弄自己的叫聲。

⑥不如歸:杜鵑的叫聲像“不如歸去”。

⑤爭奈:怎奈。驚夢”兩句:在晴朗温和的春日,杜鵑似乎在賣弄叫聲,將客人砂夢中驚醒。未可期:未可肯定的意思。 “期“,必韻意思。

  【翻譯】

春日,詩人在偎依着青山的十里樓台邊,聽見了從盛開的百花深處傳來的'杜鵑啼叫聲。那聲聲杜鵑鳴就跟和行道中人説話似的,自與那隨意飛飛停停的流鶯不同。在晴明的春日,杜鵑不斷賣弄它那“不如歸去”的“殷勤”的叫聲,“行人”似從夢中驚醒。這“行人”豈是不想回家啊,只是回家的日子還不能期望定下啊。

  【鑑賞】

此詞吟詠詞人客中聞杜鵑啼聲而觸發的感慨,抒寫了浪跡在外、有家難歸的浩歎。詞之結尾兩句用反跌之筆表曲折之情,意境深遠,耐人尋味。

起首兩句寫鵑啼的環境和季節。翠微,青翠的山色,如何遜《仰贈從兄興寧寘南》:“高山鬱翠微”;也用以指代青山,如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與客攜壺上翠微”。此處指青山,説在靠着青山的十里樓台的旁邊,在春天百花盛開的深處,聽見了杜鵑啼叫。“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説杜鵑在花間不斷地叫着,好象對“行人”很有情感,不惜“殷勤”相告,比諸黃鶯的隨意飛動,對人漠不關心,大不相同。取次,猶隨意,黃庭堅《次韻裴仲謀同年》:“煙沙篁竹江南岸,輸與鸕鶿取次眠。”也是用這個詞來寫鳥。“行人”走在**絢爛的優美環境中,心情本來是會愉悦的,但因為離家作客,所以聽了杜鵑叫聲,不免會引起思念之情、作客之愁。那麼,詞中所寫的美麗景色,又正好為杜鵑叫聲的感人作了反襯。

杜鵑,又名子規、杜宇、布穀等,歷代詩詞中有關杜鵑的吟詠甚夥,而因其叫聲如同“不如歸去”,所以其中表現鄉思的作品尤多。也就是説,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杜鵑”可以説是鄉思的代名詞,這就是本詞為什麼要寫杜鵑啼叫聲的根本原因。其次從寫作上説,遊子在**爛漫的優美環境中,本來是應該心情舒暢愉悦的,但是因為聽到杜鵑不停的叫聲,仍然勾起了強烈的思家情緒,這樣,美麗的景色又正好為杜鵑叫聲的感人做了反襯。

詞的下片由寫景轉為抒情,寫“行人”聞鵑啼的心理變化。過片後三句寫晴明的春日,杜鵑偏又賣弄它的叫聲,“行人”從夢中驚醒,聽到的還是聲聲的“不如歸去”。前面路上初聞鵑啼,感到“殷勤”;聽得太多,睡在牀上也被叫得不安,叫的又是一句人所做不到的話,那“行人”心中自然也就變得有點煩躁了。“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直譯是:“身處天涯,哪裏是沒有回家的心思!但是回家的日子連自己都無法預料,有什麼辦法呢?”這兩句話表面上是對喋喋不休的杜鵑的埋怨,實際上可以説是遊子對於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生活遭遇的憤慨不是自己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決定回去的日期,生活不能由自己主宰,有什麼辦法呢?這是在煩躁中的思念,説是自言自語行,説是對杜鵑的回答也行。這裏表面上有埋怨鵑鳥無知、強聒難耐的意思,但歸根到底,是對真正“作弄”人的生活遭遇的憤慨。

這片詞,話説得比較直致,但內容還有曲折,特別是結句用反跌之筆表曲折之情,深婉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