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發言稿 > 各年級語文教研活動發言稿大綱

各年級語文教研活動發言稿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73W 次

  篇一:語文教研活動發言稿

低年級語文教研組發言稿

各年級語文教研活動發言稿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下午好:

今天是我們低年級語文教研組的教研活動。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如何將識字教學開展的紮實,有效,這是我們呢本次教研活動探討的一個主題。這次的教研活動我們分兩部分進行。首先由我們呢教研組的各位老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一談在識字教學方面的體會;然後結合上午。。。老師執教的《識字六》在識字方法進行交流。

下面就請我們的各位老師説一説自己在識字教學方面的感受。

(一)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是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有了這種喜歡和願望,才可以讓學習漢字變得更輕鬆,更主動。怎樣在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培養學生能力,讓學生從想學、樂學到主動學習呢?通過實踐,我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識字方法。

創設輕鬆愉快的學習情境,激發識字興趣

一年級新教材,要求首先識記一定數量的字詞,再學習拼音。這對剛入學的孩子來講,有一定的難度。在一年級的識字教學實踐中,我注意結合兒童心理特點,以靈活新穎的形式,為兒童創造了一個快樂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1)編字謎識字

兒童識字量的積累需要多次重複,強化記憶。這個過程雖不復雜,但往往枯燥。在進行一年級識字教學時,我常常根據字的形狀或意義編成字謎,讓小朋友去猜,去讀,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識字興趣。比如,我教“風”字,謎面編成“樹兒見它把頭搖,苗兒見它就彎腰,雲兒見它快快跑” 小朋友猜對後,興趣來了,我趁機教“手”字謎,編成“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説話” 字謎,小朋友猜對“手”字謎後,學習興趣更大。再如,我教“雨”字,問小朋友:“誰能給這個字出一個謎面,請大家猜猜?”這樣小朋友的思維得以發展,在“手”字謎的啟發下,很快編成“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裏看不見”的字謎等。經過不斷啟發,小朋友們編出了很多字謎,如“兩人坐在地上”,謎底“坐”;“小時四條腿,長大兩條腿,老了三條腿”,謎底“人”;“回”字,“四周不透風,口字在當中”等等,這樣快樂的教學情境,使學習生動活潑,喚起兒童的學習興趣。

(二)

談到猜字謎識字我也有自己的體會:根據二年級學生活潑好動,上課時注意力容易分散,對新鮮和有趣的事物特別感興趣等特點,在識字教學時,我常常給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營造輕鬆快樂的識字氛圍,利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他們識字的興趣。

1.創設遊戲情境。對於活潑好動的二年級學生而言,遊戲可以説是絕大多數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學生喜歡玩遊戲,教師要

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創設出豐富多彩的遊戲情境以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比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第五課《一株紫丁香》的識字時,我就創設了猜字謎的遊戲情境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牛兒躲在屋檐下,抬頭看天少一畫(牽);四四方方一間房,一根木頭放中央(困);舌頭嚐出甘蔗味(甜);一人靠在木頭旁(休)。當我念出第一句謎面時,學生們就開始積極思考,反應快的同學很快就想到是什麼字。“猜字謎”遊戲不僅能幫助孩子們輕鬆地掌握一些難記的生字,而且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三)

關於趣味識字我也説幾句:我採用的是“編兒歌識字”的方法。兒歌或謎語,內容簡單,有的押韻,讀起來琅琅上口,饒有興味,一旦記住便永久難忘。為低齡兒童喜聞樂見。我平日教學中注意抓住字的特點編一些通俗易懂的兒歌 ,如我教“問”字,編成“一個小朋友,進門瞧一瞧,見人就張嘴,等待結果到。”又如“磨”編成“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左方,一對孿生樹,長在石頭上”如此一編,易學易記,妙趣橫生。

(四)

新課標指出:識字教學要注重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每個學生也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發現者、創新者,他們喜歡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去認識新事物,得到肯定之後往往會獲得心靈上的滿足,並會用更高的情趣,更積極的方式去探求新知。

教師要想方設法地保護學生的這種熱情,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換、加、減”識字法。比如在教學“始”字時,我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用熟字換偏旁組新字的方法,即我們可以把以前學習過的熟字“治”和“抬”換掉偏旁,把“治”字的三點水換成女字旁或者把“抬”字的提手旁換成女字旁就成了“始”字。用熟字換偏旁組新字的方法不僅可以使學生分清楚生字的偏旁特點,而且可以使學生回想起以前學習過的熟字,起到複習和鞏固熟字的作用。再如學習“歎氣”的“歎”字時,學生會採用加一加的方法,一個口字加上一個又字,合起來就是“歎氣”的“歎”字了。又比如“一顆葡萄”的“顆”字,去掉頁字旁就變成了“果實”的“果”字,這就運用了減一減的方法來識字。

(五)

課內識字是識字教學的主要途徑,但並不是唯一途徑。我認為,課堂外的識字往往更加豐富、更為重要,我們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外識字,這也是課程改革的重要體現。

以故事激發識字興趣。

在每天的日常教學中,我堅持用一定時間給孩子講故事。記得第一次講故事時,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可在最精彩的地方,突然停下來不講了。看着孩子們渴求的眼睛,我告訴他們:“後面的故事只有看了故事書才講得出來”,並説只有多認字,才能看故事書,才能講出精彩的故事。在以後的時間裏,許多家長反

映他們的孩子不再沉迷於電視,而是纏着要他們講故事,也愛自己看故事書了,遇到不認識的字還會問家人。現在,班上已經有一些孩子能看着故事書,簡單地講故事了,雖然結結巴巴,但卻可以看出,他們識字的興趣很大,學習語文的熱情也越來越高漲。

(六)

自主識字就是讓學生自由選擇願意識記的字、自己選擇不同的方法來記住字形,老師的引導只是體現在恰到好處的點撥上。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隨着學生經驗的積累,我們也就逐步簡化識記生字的過程,增加學生獨立識字的機會,發揮其主體性,引導他們自己想辦法,發現行之有效的識記方法,獨立掌握生字,並在實踐中不斷運用,形成識字能力。人教社新編的實驗教材在識字的編排上形式多樣,在連、塗、畫、拼、擺等學習活動中,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自主識字,啟迪心智。

讀讀背背中自主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我根據語文園地裏學生熟悉的古詩,讓他們自己自主學習,讀讀背背古詩的內容,這樣既達到了識字的效果,有豐富了語言、積累了語言。如學生學習古詩《詠鵝》、《春曉》、《村居》這些內容,學生自主識字字,在背誦古詩時,學生能夠把字讀準確、讀流利,正確地背誦。

(七)在引導學生自主識字方面我也有自己的見解

  篇二: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經驗交流發言稿

小學語文教師經驗交流發言稿

一、 會議的意義

啟明學校語文課改已經走過了五個年頭了,大家對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認識不斷地加深,市級和鎮級小學語文教研室也組織了多輪的培訓,從課標解讀到教材培訓,從教學策略到教學評價,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教學研究活動,可以説語文課改的成績不斷走向輝煌。 但是,課程改革不是一帆風順的,特別全國掀起了對課程改革的反思,語文教學怎麼教,教什麼,語文學科教學的基本定位是什麼,引起了廣泛地的討論。前一段人民教育刊登一組文章,閆學和王曉春的關於語文教學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討論,再次引起語文界的爭議。剛剛落下帷幕的全國第六屆閲讀教學大賽,分別在山西太原和湖北武漢舉辦的。會議結束,全國小學語文委員會理事長崔巒做了總結髮言,他發言的中心議題是“閲讀教學怎樣更好地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如何提高教學的實效性?”他在發言中高度宣揚“倡簡”,既“憑藉簡明的教學目標、簡約的教學內容,簡化的教學環節,簡便的教學方法,達到真、純、實、活的教學境界;努力實現‘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想”。

今天,我們在這裏召開的是“啟明學校語文課堂教學的經驗交流會”,是落實上級及我校的工作計劃,其實也就是要研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眾所周知,現代的書都不好教,正所謂教學難,難教學,現在成為廣大教師的心病。特別課改以來,我們對語文教學存在着很多的困惑,大家也期待着召開這樣的研討會或經驗交流會。故此,我校就在本次教研會上確立了這樣的會議主題。

二、肯定的成績

本學期,我校小學也有部分語文教師經過精心構思,在校園裏展示了他們教學的風采,給大家提供了語文教研交流的機會。我們不能説是他們的教學是最好的,最完美的,但至少也留給了我們深刻的思考,那就是新課改後,語文教學要怎麼教,閲讀教學、作文教學等,到底要怎麼教才是最有效的。

三、教學的現狀

今天我主要談談作為我們語文教師最擔心的一個課題——作文教學,對於以前我校教師所進行的作文公開教學,對於他們的獲得的成績我不敢説得太恭維,對於他們所授的作文課,我聽了以後也有了清醒的認識,可以這樣説,他們跨出了作文教學的第一步,是他們教學生涯中最難走的第一步,是他們獲得成功的一半。但這樣並不意味着我們的作文教學就沒有問題了。我作為本次經驗交流會的主持人,我對於作文教學,聽課也有將近有30節了,聽了這麼多課,我很有感觸。首先我覺得這些老師能去承擔這個作文公開教學已經是很不簡單了,他們是很勇敢的。

在這30節課裏,可以説異彩紛呈,各具特色。有的課堂教學不得不讓我傾媚和讚歎。因為今天在這裏不是開作文教學的總結會,我就不作説談。

下面我針對,我校教師作文教學的情況,談一談作文教學的現狀:

1、重課內,輕課外。

課堂是教學的主渠道,作文教學追求課堂教學的效率,力求在課內完成教學任務,這是正確的,也應該遵守的。但是,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按課時計劃,每週也就是兩課時的作文教學。作文能力的提高要靠日常的積累,作文能力也不能靠單一的課堂教學,還需要學生從閲讀中積累知識和提煉技巧,還要靠生活的觀察和社會實踐等因素豐富作文的素材。作文過程實質是一個綜合性學習的過程。因此,課堂教學不是唯一的作文教學渠道。而我們現在,大多教師把作文的指導只侷限在課堂教學上,由於教學時間的有限性課堂教學也就只能做到審清題目要求和激發寫作興後,就讓學生動筆寫作文。由於脱離生活的實踐和觀察思考,學生一動筆就是套話連篇,或者枯燥無味。要寫好作文,必須把作文教學延伸到課外,如果每次作文都有觀察實踐、蒐集信息、活動體驗的基礎,那麼再回到課堂學生就會有話可説,有話可寫了,學生不會作文,很大程度上是沒有素材,沒有感悟,不知道寫什麼,這是寫作文的第一道屏障。另外作文能力的提高在於多練筆,要多練筆,光靠課堂是不行的,教師一定要提供多練筆的契機。比如,充分利用的參觀活動、意義假日、娛樂遊戲、社會公益等活動,讓學生寫見聞、寫體會、寫日記。也就是説,能讓學生動筆的活動,就讓學生動筆。這樣做是課外求發展,課內求質量,課內和課外密切合作,形成互補,才有望提高作文的能力。

2、重教材,輕自主。

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唯書唯上的觀念依然嚴重,甚至是不可動搖的。認為教材是國家下發的,教材是統編的,教材不能不用,而且是必須用,還要用好。葉聖陶説,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怎麼用教材應該有教師的自主權。特別作文教學,年復一年寫着同樣的題目,學生厭煩,教師也厭煩。教學方法多年也得不到創新,今年你是這樣教的,來年那個教師還這樣教,這樣的乏味的作文教學,怎麼能提高作文教學的水平呢?我們説,重視教材不等於完全尊重教材的作文命題。我們完全可以修訂,甚至是創新作文教學的內容。作文教學的素材非常廣泛,某個事件,某個見聞,某個活動都可以作為作文訓練的載體或內容。在今年的作文教學評比活動中,我看到很多教師,打破教材的規定,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以及自己的教學風格,設計了很有特色的作文教學。因為是自己研究的,是自己思考的,是自己選擇的,所以課堂教學很有個性。這就打破千篇一律的作文教學模式。我記得,阜蒙縣泡子中心校包青梅的一節作文教學《詩歌創作》,這節課具有挑戰性,因為從小學教材編排看,很少有詩歌寫作的訓練,而事實經過訓練學生完全有這樣的能力。包老師先從背誦詩詞入手,揭示作文內容,然後以秋天為話題,讓學生談秋天的感受。然後引導在觀察事物的時候,都有一種感受,那就好似見物生情。秋天是豐富多彩的,秋天就是一幅畫,一首詩。當你看到落葉的時候,你會想到什麼呢?讓學生拿起手中的落葉,讓學生去欣賞、去解讀、去玩味。這片落葉在學生的眼裏,不僅僅是個落葉,而是一個有生命的個體,透過落葉彷彿眼前多彩的秋天畫面,彷彿看到大雁南歸,彷彿聽到落葉的哭泣,這些富有情感的想像,激發了學生創作的慾望。

2004年春季的時候有一位教師執教的想像作文《故事新編》,這是以安徒生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為寫作背景,續編童話故事的訓練。先讓學生回顧《賣火柴的小女孩》中主人公的命運,引發學生同情心。然後假設你在某地看到了這樣遭遇的女孩,你會怎麼做?想像小女孩的心理、語

言、行動。通過課堂中的對話與交流,激發了學生真摯的情感。然後教師讓學生新遍這個童話。這節作文課,是教師獨立思考基礎上設計的作文教學,由於學生從未經歷過這樣的課堂,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濃厚。

還有教師執教的《蛋殼的堅固與脆弱》,這是一節活動作文。教師先讓學生操作一個小實驗,用尖鋭的硬物擊蛋殼凸面和凹面,然後讓學生得出結論。實驗僅是作文教學的載體,關鍵是讓學生怎麼把這個實驗過程寫出來——寫清楚,寫具體,寫條理。在寫之前,老師還給學生提供了詞語超市。從聽課者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活動作文,談不上是教學方式的穿心創新,但是,從學生角度上來看,確實給學生一種新奇的感受——原來作文也可以這樣學。

我想,作文教學不能老守一個模式,要時常給學生一種新鮮和好奇的感覺。就像我們穿衣服和吃飯一樣,總穿一件衣服,吃一樣飯,肯定覺得沒有生活的樂趣。作文教學也是一樣,時常的調調口味,改變一下教學方式,可能就會收到一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我呼籲作文教學的自主性。

3、重興趣,輕方法。

俗話説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説學生沒有作文興趣,那麼也不可能寫好作文。問題是我們重視作文興趣的同時,是不是也忽視了一些基本的訓練呢?新課改以後,小語界提出作文教學要尊重兒童的興趣,放手讓學生自由作文,提出“想怎麼説就怎麼説,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於是大家去遵從了,去實踐了。然而,我們發現學生作文和過去學生作文相比較,不但能力沒有提高,反而呈現下滑的趨勢。主要表現為文不條理,句不成段,廢話連篇,甚至是不能表達完整的意思。如果我們六年的作文都這樣搞,語文真成了憂患的語文。

興趣是重要的,方法更重要。我想學習光有熱情不行,在有熱情的基礎上還要尋找通向成功的道路。條條大路通羅馬,還要研究以下怎麼走是正確的,是高效的。那麼方法不能不教,有人説學生作文不是教出來的,是自己通過練筆感悟出來的,要讓學生寫作有個性,就不能教方法。我不贊成這樣的觀點。方法是鑰匙,方法是工具。我們已經探討出來的方法,並且是有效的方法,為什麼不教給學生呢?難道讓學生走了許多彎路,再回過頭來領悟方法就好嗎?什麼是效率,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大量信息,獲得最佳的學習方法,然後主動去獲取知識,這是才是有效的教學。作文也是這樣。我欣喜的看到,我們今天的這三節作文教學。都不失作文方法的指導——包括怎麼觀察,怎麼想像,怎麼寫具體。

我們知道作文的文體不同,寫作方法也不一樣,寫人有寫人方法,寫事有寫事的方法,寫景有寫景方法,這些基本的規律,應該在作文指導的過程讓學生體會到。

4、重大文,輕小文。

所謂大文,我指的是教材中每單元的語文園地的作文。一個學期八個單元,學生就寫八次作文。通常還有不負責的教師,八個作文也可能沒寫全。如果一個學期僅憑八次作文訓練來提高作文能力,效果甚微。

所謂小文,我指的是學生平時的小練筆。別小看是小練筆,有了小練筆,才能做大文章。由於

教師死守教材,加之教材安排小練筆相當少,所以教師就忽視了這樣訓練。小練筆可以隨時的進行的,只要學生有興趣,有時間,就可以佈置這樣的作業。寫幾句話,寫個片斷,寫一片日記,都是小練筆。另外我們要善於挖掘教材的資源,比如課文的空白處,結尾的延伸處,生活的聯繫處,文體的模仿等,都是練筆的很好契機。

5、重保守,輕創新。

所謂保守,就是延續多年作文教學的老路子,不敢放開手腳。比如,高年級作文教學課堂結構基本是:審清題目與要求——拓展寫作思路——編寫寫作提綱——動筆寫作——交流評議。我不是説這樣的教學結構不好,而是覺得太陳舊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模仿他人作文教學的套路,沒有自己個性的設計。原來在公開課《爭做推銷員》,這節作文教學給我們很大的啟示,作文教學要創新,要敢於創新,包括作文的內容和方法,以及教學的形式。

6、重指導,輕評價。

很多教師把作文教學的力量都花費在指導上,當然,沒有很好的作文指導,學生也不可能寫出好作文。但是作文的評價也很重要。葉聖陶説,好作文是改出來的。怎麼改作文,教學評價的起到反饋和規範的作用。很多老師指導完寫作就完事大吉,關於學生寫得好與壞,給個等級或分數就可以了。學生拿到教師評價的作文,多是一看等級,也就了事了。每次作文,學生必然存在共性和個性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就不是全程的作文教學。有問題,不能留給下次,否則越欠越多。 關於作文評價的方式也比較單一,比如家長參與,文章發表,網絡互動都是很好的評價方式。 問題是,教師不願意在這方面花費精力。因為作文教學牽扯精力實在是太大了。

四、我的建議

以上,我分析了作文教學的現狀,下面我簡單談談關於作文教學建議:

1、深入研讀課程標準。

我們對課程標準並陌生,幾乎是天天講,天天學。可是真正體會課程標準內涵的太少了,特別是課程標準中對作文提出的要求,沒幾個教師放在心裏。在教師的心裏,知道有這麼課程標準,但是一到教學準備的時候,或盲目地尋找教學案例,或盲目地套用的教學模式,或盲目地聽從領導的意見,或者頑固地憑自己的經驗。課程標準必須學,並且要學透,只有理解了課程標準的內涵,才不能失去語文教學的方向。

下面是摘抄語文課程標準中闡述:(課件展示)

課程總目標

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階段性目標

1- 2年(低段)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説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閲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歎號。

3- 4年(中段)

1.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3.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4.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際。

5.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6.根據表達的需要,使用冒號、引號。

7.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8.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5- 6年(高段)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

5.能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6.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範、整潔。

7.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40分鐘能完成不少於400字的習作。

教學建議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1~4年級從寫話、習作入手。是為了降低起始階段的難度,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

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要求學生説真話、實話、心裏話,不説假話,空話、套話。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

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

寫作知識的教學務必精要有用。應抓住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環節,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

2、遵循兒童認知規律

  篇三:領導參加語文教研發言稿

xx校長參加教研組活動

語文教研組發言稿

教研組是學校開展教學研究活動的主陣地,語文教研組在分管領導的指導下,每週定期開展活動,力求做到每次活動有準備,有成效。我們今後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了活動。

一、不斷學習,吸收新思想,開拓視野。

1、繼續加強學習,進一步轉變觀念。通過不斷的學習、討論、交流,教研組全體成員提高了思想認識,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以良好的師德形象立足教育。一開學,我們每位老師認真研讀了《語文課程標準解讀》,瞭解了每個年級段的教學目標和要求。為讓老師能更好的學習、實踐新課程理念,我們開展了新課程理論下的課堂教學標準討論、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論文和案例評比,以多種方式來學習新課程,把握新課程。從而幫助教師轉變觀念,形成新的課程觀、教師觀、教學觀、課堂觀、質量觀。平時正常開展備課組活動,師徒結對活動,每位積極參與教研組、備課組的公開課、研討課,積極聽課、思考,努力做到跨學科聽課,通過上課、評課、聽課,努力提高了教學水平。

2、利用光盤,學習特級教師的報告。本學年,我們全體任課教師聽取了華中師大教授楊再隋教授的報告“新理念、新教材、新策略”,對課程標準中提到的“學生是主體”有了新的認識。我們還分二次學習了竇桂梅報告《為生命奠基》。她講到了語文教改的三個方面:學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課堂,超越課堂;尊重教師,超越教師。聽了

她的報告,我們語文老師都深有同感,那就是教材是載體,作為語文老師,要通過這個載體引領學生走向更廣闊的天地。語文老師應該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一篇帶多篇,讓學生擴大篇章的積累,教師要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養成讀書的習慣,教師要引領孩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有一副好口才,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

二、充分進行研討,從更高的層次上來審視我們的語文教學。

由於我們的認識有限,平常的教研活動我們更多的是就事論事,以課評課,這樣的活動對我們的提高幫助是有一些但不是很大,為了使教研組活動的質量更進一步提高,我們嘗試着“跳出語文看語文”,試着站在更高的層次重新來審視我們的語文教學,來不斷地超越自我。

1、針對現行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研討。一直以來,我們的語文教學費時多,但收效甚微。對教材中的一些課文,語文老師花了很多時間來讀、講,但到最後,許多學生卻不會用規範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受。語文課程標準規定小學階段學生的閲讀量應達到40萬字,那麼,作為語文老師該如何引導學生閲讀,為學生拓展課外閲讀資源……,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進行了反思、分析、探討,明確了今後努力的方向。

2.討論學習學生語文學習評價辦法並進行實施。第一學期,我們一起學習了一整套的學生語文學習評價辦法。通過將零碎的語言文字列成表格式,使我們看到了現在語文考核評價的一些弊端,如一張

語文試卷,從字、詞到句、段、篇,看似完整的,其實並不能真正代表學生的實際的語文能力。因此,如何來真正有效地評價學生的語文素養就值得我們思考。從實施的情況來看,學生語文學習評價辦法可以説比較全面、公正、客觀地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實踐運用,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一次次的討論,一次次的交流,使大家對當前的語文教學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大家在各自的課堂教學中努力實踐,勇於嘗試,不斷反思,課堂教學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1、抓住契機,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研討。三年級王彩霞老師上了一堂語文課。這堂課取得了較大的成功,獲得了很好的反響。在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中,在評課中,許多老師對教材是個例子有了更直觀的認識,這堂課對我校的語文課堂教學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2、上好校級掛牌課和備課組試驗課(一課三議)。大家都能認真對待,備課組裏相互討論,相互學習,每位老師上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老師們都能認真聽課。從上的一些公開課中,我們能感受到一些老師對課堂教學的思考、探索,更能感受到一些老師課堂教學的進步、提高。通過這樣的活動,我校整體的課堂教學水平有了提高。

3、積極參加各種課堂教學活動。我們組織教師進行了語文案例的評析比賽,二位老師上了學校級骨幹教師的考核課,二位老師認真備課,參加了“五優”評比之一的課堂教學活動。

4、組織各種語文實踐活動。這學年,組織學生開展了寫字比賽,現場作文賽,成語接龍等,使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皆語文,生活也是語文學習的課堂,即“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

四、教科工作。

本學年,我們語文組以《創新性課堂教學的研究》為教研組的主課題,各備課組都確定了相應的子課題。課題的研究貫穿於平常的教育教學中,大家能圍繞課題蒐集資料,結合教學工作展開研究,做到定期交流,階段小結。許多老師有強烈的教科意識,能認真寫好教後感、週記,積極投稿,積極參加各種論文、案例的評比活動。本學年,多位教師的文章在全國級、省級、市級等獲得一、二、三等獎。

五、努力方向。

1.語文老師在學科方面的文章還要增加數量,提高質量,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有更多的文章發表。

2.引導更多的老師積極主動參與教科研究,形成一支學習型、科研型的教師科研隊伍。

我們相信,在總結本學年工作的基礎上,在各位教師的共同努力下,下學年各方面的工作會做得更好,對此,我們充滿信心。

六、建議。

我就將我校的“集體備課、嘗試走班和集體評課”的一些探索及思考向各位老師做一個彙報,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評指正以及更好的建議。

1、提出:其一,新課程理念提倡合作,不僅是指學生的學習方式,還應是教師的教研方式。發揮團隊精神,發揮每個教師的特長,互相取長補短,羣策羣力,增強了教師之間的合作關係,使原來勢單力薄的教師個體走出封閉的圈子,每個教師的個人優勢被整合為集體的智慧,會時時迸發出令人驚喜的創新思維和教學設計;其二,以往的備課,每個老師要備一本書的內容,不但花費的時間長,而且每個單元、每課內容都備得不是很精緻。費時低效,甚至有些老師為了應付檢查,就索性 “抄教案”。因此,我校於兩年前正式提出自己的集體備課方案。

2、實施:

(1) 原則: “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個人加減、課後反思”(田校長提出)

(2) 措施:其一,備課時間、地點、人員制度化:我校以教研組為單位,每週固定時間在各辦公室集體備課;其二,備課內容和主備人員制度化:教研組每人主備一至兩個單元,就這個單元的內容進行細緻、深入地備課。每週教研組活動時,按單元由負責主備的老

  篇四:xx小學六年級語文教研組集體教研活動發言稿

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是語文學習的主要手段,堅持閲讀教學,可以鞏固和擴大學生的詞彙量,會滿足學生的成就感,培養學生用語文交際的能力以及自學語文的能力。但由於各種原因,孩子的閲讀能力比較差,怎麼才讓孩子的閲讀能力更強,這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從低段開始進行閲讀教學的滲透是很有必要的,這為今後的閲讀教學作好鋪墊,進入高段閲讀教學時較容易了。

一、當前,教師依然擺脱不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困擾,課堂教學依然以教師為本,以教為中心,學生圍着教師轉,先教後學,教了再學,教學本末倒置,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缺乏合作學習意識,明知閲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語言感知,卻沒有行之有效的引導學生進行語言實踐;

二、課堂閲讀教學中依然存在以講代學、一講到底的教學模式,沒有遵循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依然把學生視為一種對象,去操縱、控制和灌輸,發號施令,是學生思維得不到拓展。

下面談一談我在小學閲讀教學中的一些方法及體會:

(一)總體感知語篇:

在小學閲讀教學中應以聽、説為主線,在教學中,老師可以藉助於圖片、簡筆畫、講故事、實物、播放錄音、多媒體展示等多種手段來引出閲讀材料,使學生初步感知、併產生閲讀興趣,為後面的教學作好準備。

(二)設計簡單問題:

由於剛學語文,學生的詞彙量不是很多,教師在提問時可以設計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讓學生仔細思考、體會。

這個故事的來由,人們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難覓或樂曲高妙,便也有《高山流水》的古箏曲。把“知音”比作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同自己有共同語言的的人。這個故事也是“知音”一詞的由來。

《高山流水》,為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傳説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鍾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有同名電視劇《高山流水》

細讀法是指為深層領會作者匠心,從而對重要語段或精美語段進行多角度、多層面的細細咀嚼的一種閲讀方法。它包含對詞語、句子含義、句式特點、修辭手法、朗讀技巧、結構層次、觀察角度、描寫順序、情感基調、意境氛圍等多層面的揣摩、品析,力求從簡約的文字材料中捕捉豐富的信息.開掘更多的美點和亮點。本文僅以蒙濟南的冬天》第三段為例,談談如何運用細讀法進行閲讀。一、讀詞將語段中富有表現力的動詞或出現得較多的具有特色的某一類詞圈出,然後加以品析,領會遣詞的妙處及美感。譬如這一語段中出現的“青黑”、“白”、“暗黃”、“微黃”、“粉色”這一組詞,就表現了極其豐富的色彩,顯示出畫面的色彩美。根據這組詞,我們不難發現,作者以薄雪覆蓋的小山為背景,以漫山遍野的雪的潔白為底色,富有層次地點染了山上葱鬱的矮鬆的“青黑”,山坡濕流的草色的“暗黃”,天邊柔和的夕陽的“微黃”,使白的越白、青的愈青、黃的更黃,色調清新。再加上雪後如洗的藍夭與似銀的白雪相映生輝,山腰的雪色與阻光.的映照融成的好看的“粉色”等光與色的映襯,為景色增加了亮度。這樣,恰到好處地構成了色彩斑斕、和諧統一的畫面。

寫作,實際上是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受、態度和看法的表述,是學生心理的表達,學生一旦產生了習作心理障礙,將會對錶達產生嚴重的影響。因此,我們在研究作文教法和學法的同時還對如何幫助學生克服習作心理障礙、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克服習作的畏懼心理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怕寫作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們覺得“沒有東西可寫”。常言道,“成竹在胸,做事不慌”,沒有東西寫,學生自然就怕寫,因此,豐富寫作素材,讓每個學生感到有話可寫,是克服學生作文畏懼心理的重要措施。

1.改革命題,拓寬題路

情緒是人的心理因素的一個重要方面。它伴隨着認識過程而產生,它是人對客觀事物態度的一種反映。學生對於作文的畏懼心理正是他們對作文態度的反映。而那些單一、死板和陳舊的命題則是引起這種心理反映的原因之一。要解放思想,少寫命題作文,提倡學生自主擬題,讓作文選題更加個性化,鼓勵他們多寫放膽文,提倡寫生活筆記、觀察筆記、隨感隨筆,讓學生寫自己想寫愛寫的內容。

2.廣泛發掘學生的生活積累,使其成為習作素材

小學生寫作文,有其特有的心態,他們認為要寫好作文,就得有“大好事”“大好人”可寫,最好是“捨己救人”“勇鬥壞蛋”等重大感人的事情,而他們能接觸到的又都是些生活中的平凡小事,由此便產生了畏懼作文的情緒。可見,解決好寫什麼的問題是幫助學生克服習作心理障礙的有效手段。要解決好這一問題,教師首先要端正教學思想,不對學生提脱離實際的要求,把“習作”和“創作”嚴格地區分開來,鼓勵寫“身邊人”“身邊事”,在實際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善於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健康的有意義的寫作內容。其次,教師要幫助學生髮現習作素材,如在“三八”婦女節前夕,教師可讓每個學生為自己的媽媽精心準備一份小禮物,在節日那天送給她,然後讓學生以《送給媽媽的禮物》為題寫一篇作文,學生就覺得有話可寫,有感可發了。當學生覺得生活中大量的事和物確實可以成為寫作素材時,他們的心境就開闊了,習作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

古詩詞鑑賞方法:

一、品味富於表現力的“詩眼”或“題眼”。

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全詞“詩眼”是“綠肥紅瘦”,極富表現力。其表現力既體現在鮮明貼切,如用“肥”字寫葉,不僅有多,大之意,還可以聯想到潤澤鮮亮之狀,非常準確、凝練;又體現在感情溶注,如用“瘦”字寫花,不僅有少、小之狀,還可以感受到惋惜憐憫之情,配合全詞情調,表達出感傷哀婉情調。

可見,要品讀詩詞,抓住“詩眼”,“題眼”是關鍵。

二、剖析詩詞的思想內容。

要正確理解古詩詞的思想內容,最根本的是要學會知人論世,正如魯迅先生所説的:“倘要論文,最好是顧及全篇,並且顧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狀態,這才較為確鑿。”如前面李清照的《如夢令》,我們必須聯繫當時的背景:李清照與趙明誠夫婦感情篤厚,但是“結縭未久,明誠即負笈遠遊,易安殊不忍別”(劉逸生《宋詞小札》),並抓住一問一答進行分析,我們就不難領悟到這首詞的感傷情懷,既有愛花惜春的遺憾,又有紅顏易老的傷感,更有惜別懷人的煩悶,幾股愁思扭結,於“短幅中藏有無數曲折”。

三、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

古詩詞常引用典故,化用詩句,以豐富的內涵,引人聯想。鑑賞古詩詞,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詩句的來源和含義,發掘典故及詩句在古詩詞中的妙用。如姜夔《揚州慢》中“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即化用杜牧“春風十里揚州路”的詩句。此處化用,使揚州城昔日繁華與眼前蕭條形成鮮明對比,傷今懷古更深一層。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是準確領悟古詩詞的基礎。

  篇五:小學語文組第 x次教研發言稿

各位老師,又到週三相聚時。感謝大家準時趕到這裏。上週,我們進行了《三字經》誦讀檢查,相信各位評委、各位老師都深切地感受到校園內書聲琅琅,班班洋溢着古典詩文的美,感受到學生讀書時,那股蓬勃向上的精氣神。我只想説,這樣讀書,真好!

這次檢查,雖然各個年級評比的標準略有不同,但每個班的評分都在90分以上,因此都被評為“盼盼小學三月班級誦讀之星”,這個小圖標請老師貼在門上,提醒、鼓勵孩子們堅持誦讀。本期,我們共評5次,最優秀的誦讀班將貼上五顆星。

從這次檢查我們也瞭解到,各班都有統一的自主誦讀教材,如32個班使用《日有所誦》,2個班使用《階梯閲讀》,8個班讀《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5首》,4個班讀《初中必背古詩詞》,還有部分班級選讀的是經典詩文,如吳笑春老師班上讀的是《再別康橋》,宋曉芳老師教的兩個班讀的都是《春江花月夜》。

確實,誦讀經典,能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提高語言能力、豐富人文素養,傳承優秀文化,《日有所誦》上有這樣8個字:琅琅書聲,朗朗乾坤,就是在提醒我們,只有書聲琅琅,才能乾坤朗朗,一個不愛讀書的孩子容易迷失方向,不愛讀書的學校不是學校,不愛讀書的民族沒有希望。所以,我們培養終身閲讀者,就從每日誦讀開始。

關於本次誦讀評比,我還想在此説明幾點。

一,每月誦讀檢查,是開學時,在語文組長、骨幹教師會議上共同商議通過的計劃,在第一次語文組會議也向全體語文教師通報了。既然大家已經達成共識,那麼開弓就沒有回頭箭,雖然我們都很忙,尤其是班主任兼語文老師,但本期我們會一直堅持做下去,但會根據各年級不同情況,對誦讀內容和檢查方式稍作調整。相信,我們會在共同研究中尋找最適合我校推廣誦讀的一條道路。也歡迎大家都能出謀劃策,讓我校誦讀更有特色,更能持續發展。

這次我參加教育強縣的資料整理,城鎮中小學校的資料我全部看了,確實感受到我校發展的壓力。正像楊志剛老師所説,硬件比不上,我們比健康,我們語文組再加一句,硬件比不上,我們就比讀書。

二、請相信我們的學生。我校學生的素質整體來説是很不錯的。我接手的班基礎並不是很好,但孩子們每天自己跟廣播讀《三字經》,我再稍加指點,學生也能讀得有模

有樣,還有些語文老師身兼數職,如粟惠、陳瑤等,根本沒有很多時間每天陪孩子誦讀,但孩子們也能在班幹部的帶領下讀得很不錯。所以,老師也不必過分焦慮檢查的結果,只要班上每天能帶讀、跟讀、誦讀,每天讀十幾分鍾,學生的朗讀差不到哪裏去。當然,低年級老師確實要辛苦一些,因為很多字是孩子們不認識,只有老師一句一句地教,你們辛苦了。這次評委老師也反映,低年級班級都誦讀得非常好,有些班的孩子還能把《三字經》的第一章背下來,有的能表演讀,有的班還統一了文件夾,都説明老師對誦讀工作的高度重視,有這樣辛苦的付出才有這樣完美的回報。

三、誦讀內容作了些調整,因為大家認為讀《百家姓》難度較大,所以4月誦讀改成了簡短有趣的小古文,對培養孩子讀文言文的語感和今後學古文都會有不少幫助。我知道長沙縣已有學校也開始讀小古文,如華夏學校就把這個做為課題申報,還請縣何建剛主任、市教研員段曉宏老師提意見,我們就把這個活動就為常態的一種誦讀活動,讓全校的孩子一起來參與,影響會更大。由於低年級孩子年齡小,所以本月誦讀檢查時,老師可以選擇繼續讀《三字經》未檢查的章節,也可以選擇讀小古文。關於《三字經》的鞏固,我們會設計一些活動,如講一講、寫一寫、畫一畫《三字經》中的故事等,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感悟經典。此後的故事老師谷希、吳英姿、胡純、向暉、彭娜、黃柳、常振芳、李燦、張帥也可以選擇給孩子們講述《三字經》中的故事,根據時間,每次可以講2-3個小故事。

上次談到要制定閲讀推廣計劃,我想,很多老師已把計劃寫在心中,並進入實施和不斷探索的階段,因此,再嘗試幾周,我們直接寫閲讀推廣經驗,並在組內交流。語文組教師讀書與教研的活動都很重要,本期讀《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的活動還會繼續。今天,我們將進行的是“ 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暨兩岸三地著名特級教師高效課堂小學語文教學觀摩活動”二次培訓,我們請到了毛丹、萬容妃、吳笑春、馮曉這四位老師擔任培訓講師,請大家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她們。請大家做好學習筆記,等會有時間的話再交流學習感受。

感謝這四位講師的辛勤付出,對於本次培訓內容,你們有哪些體會,哪些思考,誰能説一説?要麼翻牌尋找發言人。

謝謝大家的踴躍發言,希望每次教研活動,每位語文老師不僅是一位認真的聽眾,更是一位參與者、實踐者、思考者,謝謝大家。

考慮到每位講師準備資料非常不容易,所以每次講師上課,教研積分加20分。每位老師全程參與加10分,上交筆記加5分,參與討論加5分。

語文組每月將印一本《語文教研通訊》,用於資料收集,校內互相學習,發給校外人人士交流。內容有語文組活動展示、各項研究資料、教師論文、反思,學生特色語文作業、優秀作文等,現在要向大家徵集的是學生的特色語文作業和優秀作文,只會選擇特別出彩的作業和作文展示,在全校和校外交流。請老師們提供資料,也可以請語文組長推薦本年級的特色作業。將語文組最優秀的一面展示出來,大家互相學習。

對於這本教研通訊,邊做邊像,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明天五、六年級各班每班派兩名負責能幹、會寫會評作文的學生來參與童心文學社作文的評改和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