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西遊記》讀後感(熱門)

《西遊記》讀後感(熱門)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12W 次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西遊記》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西遊記》讀後感(熱門)

《西遊記》讀後感1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吳承恩。這本書的主要人物有:法力無邊的`孫悟空,不識好壞的唐僧、好吃懶做的豬八戒和吃苦耐勞的沙和尚。接下來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這本書。

這本書主要講了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一起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途中發生了許多事,如: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悟空智鬥金銀角、火雲洞戰紅孩兒、悟空三借芭蕉扇等,他們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孫悟空。因為他有七十二變,而且一個筋斗雲就是十萬八千里,還有火眼金睛,簡直不要太厲害!我還有點同情孫悟空,因為孫悟空一直忠心耿耿地對待唐僧,可換來的卻是一陣緊箍咒。我最討厭的就是唐僧,因為他不識好壞,悟空幫他趕走妖怪,可唐僧把悟空趕回花果山,最終他自己也被妖怪抓走了。

我最喜歡的章節是三打白骨精。它主要講了白骨精聽説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就去抓唐僧。第一次變成了一個村姑,第二次變成了老婆婆,第三次變成了老公公,可是三次都被孫悟空識破,最後打死了白骨精。

《西遊記》這本書像燈塔一樣,指引我人生的道路,也告訴了我們:我們要像孫悟空一樣可以辯好壞,學習唐僧的善良,但不能學習唐僧不識好壞,忠奸不分。

《西遊記》讀後感2

茫茫大海雖看不到邊際,但卻有指明方向的燈塔,航行在夜空中的我們不需要光芒萬丈,只需一點點微弱的光,便可穩健前行,漫漫的旅途雖看不到目標,但卻有到達目的地的信念,有西遊的意志,不需到達更遠,只要有一絲念想,便可暢通無阻;我們的人生也是如此,而《西遊記》則告訴了我們的燈塔在何處,目的怎樣達到。

不放棄,堅持到底

凡是成功的人」都離不開"堅持”二字。堅持到底,才能追求脱穎而出的`成功。旃檀功德佛之所以成功,決不是因為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半途而廢。

不浮躁,寧靜致遠

就如歌德所説:“才能是在寂靜中造就的”,諸曹亮的《誡子書》中也有提到:“淡泊名志”。想要走得更遠,走得更好,就應如鬥戰勝佛一樣,不能浮躁。雖然孫悟空原本是個急性子,但他的成功,也離不開唐僧教導的寧靜,淡泊。

不逃避勇往直前

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的,每一處絢麗的光彩都離不開人生的歷練,九九八十一難的艱辛,仍改變不了師徒四人的決心,淨壇使者與金身羅漢雖有過無能為力之時,但都永不離棄,這種信念也是成功的要素。

努力固然重要,但方向卻至關緊要,而找到正確的方向的方法則是千鈞一髮之際時,打開寶藏的鑰匙,我的人生啟蒙老師便是《西遊記》。

《西遊記》讀後感3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吳承恩編寫而成,我最喜歡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我以前看的是《西遊記》漫畫,也聽過《西遊記》的簡版,這個暑假,我看了《西遊記》的原著,才真正感受到裏面的感情。

故事講了:唐僧四人去西天取經的途中,遇到白虎嶺中的一個屍魔白骨精,白骨精為了長生不老,想吃唐僧肉,它變成一位村姑送齋飯,卻被孫悟空識破,被悟空一棒打死。妖精用靈魂出竅逃走了。後來妖怪又變成一位老婦人從山坡裏閃出,手拄着枴杖,一步一聲地哭着走來,又被悟空一棒打死。妖精又跑了。妖怪又變成老頭又被悟空識破,統統都被悟空打死。唐僧肉眼凡胎看不出是妖精,又加上豬八戒一再挑撥,不分青紅皂白趕走了孫悟空,還寫下了貶書,最後孫悟空給唐僧拜了一拜就回花果山了。

在三打白骨精中,孫悟空三次識破白骨精的.詭計,可見孫悟空的火眼睛睛能看透一切,那金箍棒也威力無窮。在師傅兩次誤會下,忍受緊箍咒也要降妖除魔,在被師傅趕走了情況下,也要拜一下師傅,這最後一拜可以看出孫悟空對師傅的情深意重,我非常喜歡孫悟空這個角色,在我的心中他也是無敵和正義的化身。

我看到唐僧因為分不清善惡對妖怪講慈悲,錯把孫悟空打死的白骨精當成好人,並將孫悟空趕出師門時,我憤恨唐僧真糊塗。

當看到白骨精的三次變化,讓孫悟空和唐僧分開了,可見她是一個狡猾、陰險和善於變化的妖魔,她還抓住了唐僧的善良。

在現實生活中也一樣,大家千萬不要被表面現象和虛情假意所矇騙,我還從《西遊記》這個故事中體會到:只要有堅定的意志和一顆永不放棄、堅持不懈的心,我們就會離目標越來越近,直到實現自己的理想。

《西遊記》讀後感4

從古至今,有許多名言讚美書中的知識,如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又如高爾基所説的:“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等等,因此我喜歡書、喜歡閲讀!我最喜歡的書莫過於《西遊記》,書中曲折而又光怪陸離的情節、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遊記》主要講述唐太宗委託玄奘法師去西天取經的故事,玄奘法師在取經途中收了三個徒弟,師徒四人一路上除魔降妖、齊心協力、戰勝困難,最終到達西天取得了真經。

這本書裏,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孫悟空,因為他嫉惡如仇,神通廣大,法力無邊,他可是取經路上的好幫手呢!有一回,取經途中遇到一個妖怪,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後變幻成村姑、婦女、老爺爺,唐僧和豬八戒都被她的'假相給矇騙了,多虧孫悟空火眼金眼識破,三次棒打白骨精,不然唐僧和豬八戒早就沒命了。

寫到這兒,我回想起去年的一件事,有一次我看見舞台上在表演跆拳道,覺得很酷,特別想學,於是叫媽媽報名了。剛開始練習的時候都還好,壓壓腿,彎彎腰,打打拳,我並不覺得難,練了一年多,我感到練習越來越累,真想放棄。後來,我讀到了《西遊記》,這本書改變了我的想法,唐僧師徒四人西行取經不僅路途遙遠,最難的是一路上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面對各種各樣的妖魔鬼怪,各種各樣的真假善惡。有時下雨沒地方住,還得住在破寺廟裏,風餐露宿,那麼多困難他們都沒有怨言,而我只遇到一點點困難就堅持不了,真是慚愧極了!於是我答應媽媽好好練跆拳道,不半途而廢!

通過這本書我更加明白,遇到任何困難,只要堅持不放棄,就一定能到達勝利的彼岸!

《西遊記》讀後感5

一説起《西遊記》,大家一定能背的滾瓜爛熟,當我從新拿起這本書的時候,我愛不釋手,還沒翻開幾頁,跟着吳承恩爺爺的精彩的描寫,我的目光也揹着活靈活現的人物所吸引了。

孫悟空———是這部神魔小説的一號人物,他的出生便給人了一個奇妙的幻境,然後他大鬧天空,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500年,後經觀音菩薩的指點,隨着唐僧西天取經,一路降妖除魔,忠心為唐僧降妖,為西天取經的路上立下汗馬功勞,後稱“鬥戰勝佛”。

唐僧———是這部神魔小説的二號人物,他原是如來佛祖的弟子金蟬子,下界投胎為陳光蕊的狀子,他心底善良,心懷慈悲,但常常不明是非,在悟空降妖時總覺得他在濫殺無辜,便念緊箍咒,使悟空無法戰鬥,到最後讓妖怪把自已抓走,讓悟空來救。

豬八戒———,他原來是天空中的`天蓬元帥,因喜歡嫦娥,被貶下凡,他而的本領比悟空差遠了。他好吃懶做,迷戀女色,佔小便宜,心裏總想散夥,老想着高老莊的那位女子,他還有時挑唆唐僧,使唐僧念緊箍咒人讓悟空受苦,偶爾還藏點銀子,但是他心地善良,憨厚老實,有力氣,總是幫悟空打妖怪,為西天取經的路上也立下了不少的功勞,後稱“淨壇使者”。

沙和尚———,他原是天上的捲簾大將,應喝醉酒,打碎了琉璃盞,被貶下界,在流沙河為妖,在西天取經的路途上,任勞任怨,幫助孫悟空打水下妖怪,後修成正果,稱為”金身羅漢”

在這篇《西遊記》中,我學會了凡事只要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去做,那麼你的目標就會實現。只要大家努力,成功的大門就將會離你不遠了。大家一起加油吧!

《西遊記》讀後感6

讀名著,發感想。自古至今名著一直是一種文化的延續,不同時期的大家都對名著有所解讀。然而我們寫的讀後感可能達不到那麼高的境界,但是可以從名著中吸取到一些自己受用的東西就好了,這也是名著傳遞給我們的.思想。

《西遊記》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大家都十分了解。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啦!因為他總是聰明過人、助人為樂、能分辨好人與壞人,來守護唐僧和弟兄們。他就像我們現在的人民警察一樣,火眼金睛,抓壞人救好人,時刻保衞着我們。或許由於唐僧遇到麻煩的事情就不動腦筋,盲目地接受別人的幫助的緣故吧,有時才會不聽孫悟空的好心勸告,掉入妖怪的手中。這足夠説明了遇到麻煩的事情要動腦筋,如果不動腦筋,聽了別人不好的意見,反而會更糟糕。不過我還認為唐僧過於善良,哪怕對待壞人也十分好,因為他只看表面,不瞭解人的本質。

我也很喜歡豬八戒。我覺得他是個性格單純但很可愛的人。他不會想出一些好方法,但卻有正義感。只要他想做的事,他就一定會去做。他會奮不顧身地保護師傅的安全,而不考慮自己的安危。看上去他有些笨不動腦筋,但是人們覺得他笨的可愛。我們要學習他那種不怕敵人的膽量。不過有些事在做之前要仔細考慮,分清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要憑自己的實力去做。

總之,師徒四人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長處,哪怕是他們的短處也必須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話,要努力改正,成為一個完美的人!

《西遊記》讀後感7

《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的吳承恩。《西遊記》這本書裏面講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故事。在花果山裏,有一塊仙石裏蹦出了一個石猴,而這個猴子跳進瀑布找到水簾洞,被猴羣稱之為“美猴王”。美猴王為了使自己長生不老,就去拜師學藝。美猴王的師父為它起名“孫悟空”,因為孫悟空調皮、搗亂,所以被趕了出來。

孫悟空去東海龍王那借武器,最後拿走了定海神針——如意金箍棒。孫悟空想要練就火眼金睛,就去了天宮偷吃了仙丹,太上老君發現後,將它關在煉丹爐裏七七四十九天,掙脱之後大鬧天宮,結果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唐僧是東皇大帝的弟子:金蟬子轉世。在取經路上,救下被壓在五行山下的孫悟空,變成了他的師父。因為孫悟空為了救被村民搶走的`唐僧,被唐僧趕走。唐僧被妖精捉走,孫悟空去救他,他們又踏上了取經之路。他們路過高老莊,唐僧又收了一個徒弟:豬八戒。他們取經路上遇到各種妖怪,孫悟空打死白骨精。差點又被唐僧趕走。

東海龍王的兒子龍王三太子吃了他們的馬,就自己化身唐僧的小白。他們路過流沙河,遇到了沙悟淨,最終沙悟淨也成了唐僧的徒弟。取經之路困難重重,孫悟空三打紅孩兒、三借芭蕉扇……

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唐僧師徒四人成功來到佛祖那取得真經。唐僧、孫悟空他們成了佛;豬悟能和沙悟淨成了使者;白龍馬成了菩薩,在大雷音寺的擎天華表柱上盤繞着。

《西遊記》讀後感8

這一部由射陽山人撰寫的神魔小説,出神入化,師徒四人的九九八十一難,使我身臨其境。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是最能振奮我的了。

“俺乃是齊天大聖孫悟空,身如玄鐵,火眼金睛,長生不老還有七十二變……”他話音未落,我早已蹦了起來,瞪大眼睛,攥緊雙拳,屏住呼吸,彷彿心都停止了跳動,我站在電視機前注視着那金箍棒。我也渴望有一個可以變化自如的金箍棒,更想要他那通三界的本領。維妙維肖的孫悟空也給了我很大的鼓舞。

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孫悟空便會首先從我腦海中浮現——他告訴我,生活中的困難或許有很多,但如果我們足夠努力,那就沒有什麼攻不破的堅石。頂天立地的他也使我有所改變。從一個幼稚的小孩變成一個懂事的青年;從一個調皮的小孩兒變成一個穩重的青年;從一個無知的小孩兒變成一個成熟的青年。總而言之,這本書陪伴了我的.成長。

人生不會因為生來完美就順風順水,也不會因為生來不完美就此生無望。轉瞬即逝的初中三年,中考的腳步聲越來越近,這是我們人生的第一次“面試”,或許我們有許多疑問,這些都交給時間吧,時間從來不語,卻回答了所有問題。

孫悟空雖然是個神話人物,是虛無的,但人人都可以做孫悟空。我們不免會做錯事,但只要你改正過來,腳踏實地,就能像孫悟空一樣勇敢無畏。這真是走出個“通天大道寬又闊”!

《西遊記》一書鼓舞了我他告訴了我:人生就要有所追求,為了實現理想而披荊斬棘,不畏任何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直至勝利的彼岸。

《西遊記》一書使我受益終生!

《西遊記》讀後感9

他,將一根如意金箍棒揮舞得出神入化,令各洞妖魔聞風喪膽;他,拿一把九齒釘耙,讓妖怪命喪黃泉;他,用一根降妖寶杖與自己的憨厚老實,當起了任勞任怨的腳伕;他持一支九環錫杖,披着寶袈裟,以自己對於目標的堅定信念以及勇氣,在徒兒的保護下歷盡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修成正果。他們,就是西天取經四人組,誕生於文學百花園中怒放的一朵奇葩——《西遊記》我初讀《西遊記》時,最不理解的是唐三藏,他坐擁了九環錫杖和寶袈裟兩件稀世珍寶,最起碼可以賣萬兩白銀,他本可以異國他鄉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他卻偏要歷盡艱險地去取真經。唉,真搞不懂這個唐僧吶……時光飛逝,當第二次看到“《西遊記》至此終”時,我的腦海裏掀起了驚濤駭浪。這二讀《西遊記》,不但解決了我初讀時的.諸多不解,對唐僧這個人物有了新的認識,唐僧常懷大慈大悲之心,責任心也十分強烈。責任心是他取經緣由之一,大慈大悲之心是其二,以及不被九九八十一難嚇倒,這種不被困難嚇倒的精神也是難得可貴的。從何處看出唐僧的責任心?九九八十一難,難難都體現出他的責任心,在此我略舉幾個:車遲國,三妖師中的虎力大仙與他比坐禪,用妖法干擾唐僧,使唐僧險些命喪黃泉;盤絲洞七妖女千方百計的將唐僧引入洞內,使得唐僧又差點成為七妖女的口中餐;白骨精,紅孩兒,黑風怪……那個不想吃他?那次被悟空救出後有退卻之心?

最美的雪蓮開在最陡峭的冰崖,不歷盡九九八十一難,怎能取得真經?正如那句詩句所説“不僅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西遊記》,你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讀後感10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書,乃是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

《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書中講的`故事是:唐僧受唐太宗李世民所託,前往西天去取經,途中分別在五行山、高老莊、流沙河收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三個徒弟。師徒四人一路打殺妖魔,四處行善,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了真經,還成為了天上的神仙。

這四人中我最喜歡的便是齊天大聖——孫悟空!他嫉惡如仇,神機妙算,但是他也容易驕傲。他私改生死薄,搶走了東海龍王的鎮海之寶金箍棒,惹怒了玉帝。玉帝派十萬天兵天將來收服孫悟空,最後都被孫悟空打敗了,因此封孫悟空為“齊天大聖”。可孫悟空還不知足,不僅大鬧蟠桃會,偷吃仙丹,大鬧天宮,還被勝利的喜悦衝昏了頭腦,與如來佛祖鬥法,結果被如來壓在了五行山下整整500年,真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啊!

孫悟空沒有正確認識自己,盲目自信,所以導致了他的失敗。我也有驕傲自滿的時候。上學期第一單元測試我考了100分,高興得手舞足蹈,認為自己很厲害,隨隨便便就能考一百分,不禁變得洋洋得意起來。於是,在第二單元測驗時,我就不那麼認真仔細,結果錯了兩道本不應該錯的題。這時,我才開始後悔不應該這麼自大,如果當時我能認真仔細地審題就好了,但此時再後悔也已經晚了。

毛澤東説過:“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在此,我勸告大家:不要像我和孫悟空一樣驕傲自大,只有謙虛謹慎,做事才能成功!

《西遊記》讀後感11

《西遊記》是一篇長篇神魔小説,前七回講孫悟空的身世和大鬧天宮的故事,第八回介紹唐僧,交代西天取經這一中心事件的由來,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小説的主題,講述唐僧師徒取經路上戰勝無數妖魔鬼怪,歷經重重磨難,終於到達西天,取回真經的故事。

小説中,孫悟空不怕困難,無所畏懼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獨臂女孩張超凡因為天生不完整的左臂,她告訴我們:“我必須優秀,即使比別人付出多幾倍的努力,也要活出個樣兒來!”受父親影響的張超凡,從小學習國畫和書法,年少時便開始嶄露頭角,有一個星期她帶回四個獲獎證書,後來她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學,研習寫意畫鳥專業,如今的張超凡是周圍人眼中的“天使”和“達人”,有人甚至稱她為“東方維納斯”。作為一個天生殘疾的女孩,她骨子裏的那份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無所畏懼遠遠超過了常人,一份信念,讓她成為自信的標杆。

每一個人的人生經歷有所不同,所以每個人看《西遊記》的感悟也會不同。如果把唐僧師徒四人取經之路比作我們的成長之路,那九九八十一難一定就是我們成長道路上遇到的挫折與磨難,而那些妖魔鬼怪就好比我們心中不好的念想,如果稍一鬆懈,就會誤入歧途,既影響了自己,又影響了他人,而那九九八十一難的成功通過,就好比我們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我們成長路上的種種困難與磨難。

在拋開西遊記的宗教外衣下,對今天的青少年來説,這部小説也許更像一個勵志故事:人生就要有所追求,為實現理想而披荊斬棘,不畏任何艱難險阻,以超強的韌勁和鬥志戰勝一切困難,直至勝利的終點。

《西遊記》讀後感12

《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人物特點鮮明,唐僧、八戒、悟空、沙僧已是家喻户曉的人物,情節曲折離奇,令人百看不厭。

從小就聽人説孫悟空神通廣大,長大後一看卻不以為然。孫悟空多半是自己降服妖怪少,請眾神幫忙除妖多。我們常常講求自力更生!常常鄙視那些藉助他人力量的人!總覺得他們靠別人成功――不算好漢!但現在一想,孫悟空的本領確實大,大就大在他能利用外界的力量幫助自己成功。

其實在生活中也有許多事情需要像孫悟空一樣學會利用外界的力量幫助自己,可以讓我們少碰很多壁,少走很多彎路!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例子:

有一個小男孩,在沙灘上想要移走一塊對他而言是非常巨大的石頭!可惜,他用盡了各種辦法!都沒有移走那塊石頭!就在他坐在沙灘上嚎啕大哭的時候!他的父親走過來問他,為什麼不用上他所有的力量!

小男孩哭着説,“爸爸,我用了我所有的力氣,我已經盡力了”

小男孩的爸爸説道“不,你沒有!因為,你沒有請求我的幫助!”説完,小男孩的爸爸彎下腰,輕而易舉的就把那塊對小男孩來説是“巨大”的石頭移走了!

我自己出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道數學題,百思不得其解。我絞盡腦汁,怎麼也解不出。於是捧着數學題去找爸爸。爸爸看後思考了一會兒,用手指着這題目,給我分析了他的'思路,我茅塞頓開,很快解出了那道題。

確實,當自己遇到困難時,外界的力量會向你伸出援助之手,這時的你就要有孫悟空的本領,緊緊地抓住這隻有力的大手,助自己解決所處的困境。所以,朋友!好好藉助你的資源吧!―――借他人之力,助幾成功!

《西遊記》讀後感13

今年暑假,爸爸買了一本古典名著《西遊記》給我看。暑假裏雖然天氣熱,但是我捧着他就不覺得熱了。我越看越想看,後來看的我甚至連吃飯睡覺都不知道啦。

這本書裏有專門降妖伏魔的孫悟空,好吃懶做的豬八戒,忠厚老實的沙吳靜怡心向佛,好壞不分的'唐僧。還有白龍馬,詭計多端的。白骨精等好多故事。這本書講了孫悟空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等好多故事。我特別喜歡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一段故事。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簡直能夠把這一個故事一字不漏地背出來講給你聽。

孫悟空為了保護唐僧西天取經,識破白骨精的陰謀,一次又一次的想把它打死。後來,唐僧還把孫悟空趕跑了,結果,唐僧反而被抓到妖怪洞裏,妖怪想請自己的母親前來一起吃唐僧肉。豬八戒打不過妖怪,只得跑到花果山請孫悟空出山就師傅。孫悟空不計前嫌,前去救師傅。孫悟空運用計謀不但救出師傅,還讓唐僧明白都是妖怪。使的計策,是妖就得打的道理。

我看到孫悟空愛憎分明是妖就打。就像現在社會上有些人看到不發分子做壞事,不但不不管,反而助威,真是太不應該了。平時我看到有些同學有了缺點,或着錯誤就大膽的去管,去勸告。我們不應該像唐僧那是非不分,好壞不分,我們也不要像豬八戒那樣好吃懶做,我要提醒大家,我們只有人人像孫悟空那樣愛憎分明,才能搞好一切事情,才能夠使我們的祖國強大,繁榮昌盛。

《西遊記》讀後感14

我覺得《西遊記》是四大名著中最適合少年兒童讀的了。《紅樓》過於纏綿,《三國》太多欺詐,《水滸》太過沖動。它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歷盡艱難西天取經的故事。

俗話説:好書不厭百回讀。暑假我又重温了一遍《西遊記》。孫悟空的機靈的忠心,唐僧的善良仁慈,豬八戒貪吃可愛,沙和尚忠誠老實讓我記憶猶新。其中的章節縈繞於心: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三件芭蕉扇、盤絲洞除妖、收服紅孩兒…… 最吸引我的還是三打白骨精,這個故事情節生動曲折,白骨精先後變成農家姑娘、老婆婆、老公公來欺騙唐僧,但每次都被孫悟空識破,最後落得個一命嗚呼的`下場。當讀到唐僧因為聽了豬八戒的挑唆誤會悟空,念起緊箍咒,悟空痛得直求饒時,我既着急又氣憤,急的是唐僧的善良仁慈被人利用,氣的是豬八戒的是非不分、好色貪吃;讀到白骨精終於現了原形,我情不自禁地大叫一聲“好”。生活中也有不少假象,不要被表面現象和虛情假意,偽善的一面矇騙,特別在如今社會裏,有些人的表面是虛偽的,內心是陰暗的,常常想方設法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卻使用各種卑鄙手段。有些人常常用某種利益引誘你,又可能挑撥你和朋友之間的交情。所以人時時刻刻都要擦亮眼睛,要知道“害人之心不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書中師徒四人遇到的種種困難在我看來就像是一個人在人生路上的挫折,人生有許多的困難,這些也許不是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克服的。所以我們需要朋友,需要有知心人一起分擔,這些困難也許是自己能克服的,所以我們要鍛鍊自己不怕困難,以及堅定的不後退的信心

《西遊記》讀後感15

芒種,如墨的深夜,自從捧起了《西遊記》,我就宛若一塊磁石愛鐵礦一般,怎麼拉也拉不開了。

《西遊記》是一部神魔章回小説,主要寫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和白龍馬,去西天取經,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斬妖除魔的驚險旅程。

讓我腦子陷入流沙之中的故事是“大鬧天宮”:孫悟空得知玉帝給他的官只是豐收田地裏殘留的一粒芝麻,便大發怒火,大鬧天宮。如來佛祖駕到後,用一個賭約將孫悟空哄上了自己的.掌心。狂妄自大的孫悟空無理撒野,不僅在如來佛祖的手指上寫下“齊天大聖,到此一遊”,還撒了一泡猴尿……面對頑猴的無理挑釁,如來佛祖並未取他性命,只是淡淡一笑,按計劃將他壓入五行山之下……看到這裏,我不禁讚歎如來佛祖的沉着冷靜、寬宏大量。

曾經,我就是一個衝動易怒的人。猶記得那次,我與一名低年級同學發生肢體碰撞,原本可以大事化小,可他卻頻頻對我出言不遜。我頓時怒髮衝冠,朝他奮力揮出一記”鐵拳頭“,將他下巴打出一隻“肉包子”,結果回到家,母親也請我吃了一頓大餐“竹筍炒肉”!

當天夜裏,我摸着身上的傷痕暗自後悔:真是證實了“衝動是魔鬼”這句話呀!冷靜與衝動是火車的轉轍器,一頭通向懸崖,一頭開往平安。如果當時我看過《西遊記》,懂得運用如來佛祖的沉着冷靜,便可避免受皮肉之苦了。

我愛《西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