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安全教案模板集錦五篇

【熱門】幼兒園安全教案模板集錦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61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安全教案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熱門】幼兒園安全教案模板集錦五篇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讓幼兒瞭解火災發生的幾種原因,懂得如何防範。

3、初步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圖片、毛巾、電話、幾種防火安全標誌。

活動過程

一、以提問方式導入活動:在哪裏看到過火,火有什麼用處,它能幹什麼?

教師小結:火有很多的用處,能燒水做飯,能照明,能取暖

二、觀看火災圖片,引導幼兒説出火災的危害。

師:可是火也有它的壞處火不僅能燒燬房子,燒傷人,還會燒燬森林,污染空氣,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三、引導幼兒説出預防火災的方法。

1、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我們的幼兒園或者家裏着火了怎麼辦?

師:如果着火了我們要找消防叔叔,並且給他們打電話119,讓他們來幫助我們。

2、那着火的時候,消防叔叔還沒到,我們自己要做些什麼呢?讓幼兒自己思考並説出自救辦法()

教師小結:①預防火災,小朋友們不能隨便玩火。 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③不能隨便燃放煙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滅的煙頭,見了沒熄滅的煙頭應及時踩滅。如果着火了我們要找消防叔叔,並且給他們打電話119,讓他們來幫助我們。如果消防叔叔還沒到,我們可以用濕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彎着腰從安全出口離開……。

四、出示防火安全標誌圖片,引導幼兒認識並初步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與技能。

五、遊戲:"安全防火自救"遊戲。通過遊戲培養幼兒遇火不懼怕、不慌張,提高幼兒防火自救的能力。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讓幼兒主動探索、尋找日常生活中不能隨便説的易引發火災的物品,並讓幼兒自主地説出不能玩的原因。體現《綱要》理念,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活動中,通過看火災錄相及貼近幼兒生活經驗的幾個片斷,使幼兒在大腦中形成表象,並讓幼兒通過觀察、思維、想象,自主做出判斷,豐富幼兒安全防火知識,從小培養安全意識,為幼兒一生可持續性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最後,採用遊戲形式,讓幼兒在遊戲中學會自救知識、技能。總之,在整個教育活動中,堅持面向全體,尊重、關注每個幼兒,給所有幼兒提供開放的環境,同他們一同探索,始終做幼兒的支持者、參與者、引導者、合作者,豐富了幼兒防火知識,提高了自我保護能力。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老師、家長每天最惦記孩子們的一件事,就是上學放學路上的安全。希望透過教學遊戲的過程,使學生正視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並具備有正確的交通安全概念。

活動目標

1、認知:通過區角遊戲活動,讓小朋友們初步瞭解一些與他們生活密切相關的交通規則,懂得自覺遵守規則的重要性及不懂交通規則所帶來的危害性,具備正確的交通安全概念。

2、情意:為了自己和大家的安全,人人都必須遵守交通規則。

3、技能:培養孩子安全行駛、安全通過和救援、自救技能。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懂得自覺遵守規則的重要性及不懂交通規則所帶來的危害性,具備正確的交通安全概念。

活動準備

準備遊戲活動所需的各種玩具車輛、紅、綠燈頭飾。

活動過程

1、在活動之前,請幼兒先看電視屏幕。

課件出現:各種車輛的喧鬧聲,接着是緊急剎車的聲音,然後是人們的尖叫聲,!屏幕由黑色逐漸變成鮮紅色,讓幼兒自由想象。

討論交流平時我們在路上怎樣安全行駛?

師:小朋友們,平時我們在路上除了紅燈停,綠燈行交通規則要牢記在心,請你説説我們還要注意哪些交通安全?

有一首交通安全的詩歌,你們想聽嗎?

朗誦: 《注意交通安全》:

小朋友,街上走,交通規則要遵守。

不追趕,不打鬧,走路要走人行道。

過馬路,走橫道,左右兩邊都要瞧。

紅燈停,綠燈行,聽從指揮不亂跑。

2、角色遊戲開始了(事先排練好,由大班幼兒表演),川川今天做出租車司機,只見他非常開心地開着小車,來來往往。突然,皓民開着車飛快地衝了過來,把川川狠狠地撞了一下。川川摔倒在地上,大聲地哭了起來。看到了剛才發生的一幕,我正要象平時一樣教育皓民不應該在教室裏跑那麼快時,突然看見皓民一副闖禍後非常緊張而後悔的表情,我一下子轉變了想法,為什麼不換一種方法幫助孩子真正認識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嚴重後果並在以後的活動中避免出現同樣的行為呢?於是,我裝做不知道剛才發生的事情,並問他們:“怎麼了?”川川邊哭邊説:“皓民剛才把車開得很快,把我撞倒了。”“什麼,是出車禍了呀!那可不得了,你一定受傷了,很痛吧?萬一有什麼問題可不是鬧着玩的。快,快讓我送你到醫院裏去檢查一下。皓民還不快來幫忙呀。”我表現出了一副非常緊張的樣子。説完,要求皓民和我一起扶着川川慢慢地來到了“娃娃醫院”,“醫生,快給他檢查一下,他剛才出車禍了,皓民把車開得太快把川川撞倒了。”於是,思宇醫生就讓川川躺在牀上給他象模象樣地檢查了起來,並不停地責怪皓民:“你呀,一點也不懂事,為什麼把車開得那麼快?川川的腿都斷了,”説着用手抬了抬川川的腿,“不行,川川要住院開刀。以後你開車可要慢一點,記住了嗎?”皓民在旁邊不住地點頭,説:“我下次一定注意,慢一點開。”

教學反思

1、當孩子在活動中出現問題時,教師要避免枯燥的説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尤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要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感受的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環境,避免單一呆板的言語説教。

小班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規則意識不是很強,經常會出現忽視規則的行為。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説教,效果恐怕是小之甚微的。這次將孩子經常出現的問題融入到角色遊戲活動中進行教育,使孩子意識到自己行為造成的“嚴重後果”,從而加強自我約束控制力。其效果強於以前多次的説教。

2、教師要嘗試用新穎、獨特的教育方法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幼兒園教育的特點要求教師必須具有教育的綜合能力,能夠靈活地運用各種教育手段和途徑來教育引導孩子。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教師應以細緻的觀察、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的理論知識為基礎,分析孩子情緒變化、行為後的原因,然後靈活地運用教育的方法、技巧進行新穎、獨特且有效的教育,幫助孩子認識問題,達到自我約束、控制的教育效果。

在遊戲中,當皓民又在教室裏奔跑並撞倒了同伴後,我對他進行了仔細地觀察,發現皓民緊張而後悔的表情,説明孩子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了,如果我再對他的行為加以批評的`話,無疑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也達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於是,我採用了不同於平常的教育方法,繼續以遊戲的情境、遊戲的口吻、借孩子同伴之口對他進行了身臨其境的實地教育,從而達到了説教所達不到的良好教育效果。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觀看木偶表演,明白戲水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2、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想象不良行為的後果。

活動準備:

1、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木偶(或教師與幼兒一齊排練情景表演)。

2、圖片:泳衣、泳褲,泳帽,救生圈,普通衣服等物品。

3、教師自備輕快的背景音樂。

4、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夏天嗎?你們喜歡在夏天玩些什麼遊戲呢?

2、在情境中討論玩水時需要穿戴的服裝和安全用具。

(1)教師:(出示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木偶)有兩個小朋友也很喜歡在夏天玩水,你們看他們來了。

(2)旁白:夏天真熱呀,浩浩和妮妮一齊去玩水嘍。

(3)教師(出示泳衣、泳褲,泳帽,救生圈,普通衣服等物品的圖片):小朋友們,你明白玩水要穿哪些衣服,帶哪些東西嗎?為什麼要帶救生圈呢?它有什麼用?不帶行不行?

3、觀看木偶表演一:不要在泳池裏推拉爭搶。

①教師:浩浩和妮妮帶上救生圈去玩水嘍。你們看都發生了些什麼事?

②妮妮:浩浩,你看,我帶了水槍,會噴水呢。

③浩浩:妮妮,我也想玩,給我玩一會兒。

④旁白:説完,浩浩就去拉妮妮,想去搶她手裏的水槍。

⑤教師:剛才發生了什麼事情?兩個小朋友去水池裏爭搶玩具,這樣做對嗎?在泳池裏拉扯推擠,可能會發生什麼危險的事?

4、觀看木偶表演二:不要在泳池邊追逐打鬧。

①旁白:浩浩搶過妮妮的水槍就跑,妮妮也爬起來要追浩浩。

②妮妮:浩浩,你別跑,還我水槍。

③浩浩:有本事你就來追我阿。

④妮妮:是我的水槍,還給我。

⑤浩浩:(滑倒跌入水池中):哎呦,我掉進水裏啦。

⑥教師:剛才發生了什麼事情?互相追跑,會發生什麼事情滑倒掉進水池中會怎樣樣?

5、教師總結,以律動結束活動。

(1)教師小結:在炎熱的夏天游泳,小朋友會感覺很舒服,但如果不注意安全,游泳戲水時也會出現危險。所以,小朋友們在游泳時要帶上救生圈,在專門給小朋友用的小泳池裏遊。不能在泳池邊推拉,追逐,水池邊有很多水,很容易滑倒,不僅僅會跌傷,碰傷,不留意掉進水裏,還很容易嗆水呢。

(2)在音樂伴奏中幼兒跟着教師隨音樂一齊做動作,動作資料:套救生圈,做準備活動,根據樂曲做不同的游泳動作(蛙泳、蝶泳、仰泳等)。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指南》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平常我們總是不忘對幼兒進行營養保健知識教育告訴他們應該注意營養均衡,卻疏於對他們進行食品安全教育,對幼兒的食品安全教育已迫在眉急。《指南》指出課題的選擇既要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利於擴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結合我班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食品安全我懂得》這個課題。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什麼是垃圾食品、"三無食品"、腐爛變質食品,知道吃了這些食品會危害身體健康。

2、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等多種感官活動,讓幼兒初步掌握辨別垃圾食品、"三無食品"、腐爛變質食品的具體方法。

3、增強幼兒對安全食品的自我意識,拒絕垃圾食品、"三無食品"、腐爛變質食品,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4、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5、培養幼兒對食品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活動重、難點:

重點:讓幼兒瞭解什麼是垃圾食品、"三無食品"、腐爛變質食品,知道這三類食品對身體的危害性。

難點:讓幼兒掌握分辨垃圾食品、"三無食品"、腐爛變質食品的具體方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根據生活經驗,讓幼兒簡單瞭解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

2、物質準備:1、PPT課件、小豬佩奇娃娃一個、垃圾食品、腐爛變質食品、"三無"食品圖片

3、安全食品若干包。裝食品的籃子若干個。

教法、學法:

教法:情境導入法、提問法、直觀教學法、遊戲競賽法等。

學法:觀察分析法、討論法、多種感官參與法。

活動過程:

(一)應邀做客,激發興趣活動小豬佩奇娃娃一開始出現,並以接到小羊蘇西的應邀做客激發幼兒興趣。

佩奇:小朋友們好,我是食品專家佩奇,我的本領可大了,今天我收到了蘇西寄來的邀請函,它邀請我跟你們一起去他家做客呢,誰願意跟我一起去?

(二)觀察討論,分析講解1、觀看PPT畫面一,認識垃圾食品。

師:蘇西為我們準備了很多好吃的東西,我們看看有什麼?請幼兒觀察並説説食品的名稱。“咦,有一塊麪包上面怎麼有灰色的斑點?”引起幼兒的好奇,隨即講解有關變質食品的知識,讓幼兒根據佩奇的講解説説生活中見過的變質食品是什麼樣的?

2、觀看多媒體課件畫面二,引導幼兒觀察食品外包裝,認識"三無"食品。

教師分發一些食品給幼兒,在佩奇的引導下讓幼兒認真觀察食品的外包裝,並進行對比,請幼兒觀察多媒體圖片衞生條件極差的食品生產小作坊後告訴幼兒在這種環境下生產出來的食品就是"三無"食品。再由佩奇通過講解進行小結,進而使幼兒明確什麼是合格和"三無"食品。

3、觀察課件畫面三,認識垃圾食品。

蘇西又拿出它最喜歡的薯片、果凍、變色飲料,油炸麻花等請客人品嚐。佩奇再一次的提出問題:"這些食物有營養嗎?"幼兒進行觀察後討論,然後佩奇進行總結:像這種零食含有添加劑、含有鉛元素且熱量高的食品,經常食用會導致小朋友厭食造成營養不良、影響智力,免疫力下降等,因此不宜食用。

(三)採購食品,遊戲鞏固創設超市貨架情境。食品架上混合放着垃圾食品、三無食品、腐爛變質食品和一些安全食品,幼兒分成三個小組進行食品分類採購比賽,看哪一組採購的食品又多又安全。教師以食品檢驗員的身份參與遊戲。

(四)延伸活動,請小朋友回家向父母展示這項新本領,和爸爸媽媽一起看一看、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食品是垃圾食品、三無食品和腐爛變質食品。

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大班的教師,班上的孩子年齡幼小,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老師就要將工作做到最細微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多學習,積累,調整。我想,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方法,那時,幼兒的安全問題不會再成為困擾我們的一個難題。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5

活動名稱:安全小衞士

背景:

城市與我們的生活是跟貼近的,城市中會有很多東西是孩子們所感興趣的,比如:房子、車子、馬路、街道、廣告等。 “生活中的標誌”這個小主題由此展開了。 我讓孩子們收集標誌,但我發現,其實,標誌的涉及面很廣,種類也很多,有禁令標誌、有警示標誌、還有指示表示等,對於中班幼兒來説,有些方面的標誌遠離了幼兒的實際生活,而我們給予幼兒的學習內容是要幼兒在平時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貼近幼兒生活的,來源於幼兒生活、有學習價值的標誌,孩子所獲得的知識經驗最終要運用到幼兒生活中,迴歸於幼兒的生活。這樣,我就想到其實在幼兒園也會發生一些不安全的情況,比如:上廁所時、上下樓梯時有些孩子會出現奔跑、推拉等現象,於是,我適時的設計了“安全小衞士”這一集體活動。

我這個活動的目標是:

1、在認識一些安全標誌的基礎上,嘗試為幼兒園設計標誌。

2、知道標誌在人們安全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這個活動主要分三個環節,認標誌——設計標誌——貼標誌

在第一個環節認標誌中,我會提供各種圖片、照片、標誌等,讓孩子找出哪些是標誌,為什麼?並説一説這些標誌表示什麼意思,在哪裏看到過的?這裏我提供的表示是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大多已經在前階段的活動中給孩子們認識過了。接着,我會出示一個預設的標誌,比如:畫了一個小朋友在樓梯上奔跑,再畫上一條斜線的標誌,然後我會問問孩子這是在什麼地方啊,小朋友在幹什麼啊,這個標誌告訴我們什麼呢?奧,這個標誌就是要提醒我們在上下樓梯時不要奔跑。我設計這個環節的意圖就是讓孩子們通過找標誌、説標誌,明確標誌的特徵。教師要幫助幼兒小結:標誌就是要能讓別人一看就知道、明白在什麼地方不能做什麼事情或者是可以做什麼事情的。其實這是為後面的環節讓孩子設計標誌作鋪墊,起到一個暗示作用。

在第二個環節設計標誌中,我會先讓孩子們看一段錄像,錄像中會有孩子們在上廁所時、上下樓梯時奔跑、推拉、打鬧的情景,還有在户外活動中孩子們做危險動作等情景,讓

幼兒找找錄像裏危險的地方。看錄象、找危險,這個環節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因為錄象中有具體的事件和直觀的場景,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載體,它能充分調動起幼兒主動發現問題的積極性。找完錄象中有危險的地方後,我還會引導孩子們進一步討論在這些地方有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還有哪些地方可能會發生危險,需不需要標誌?為什麼?比如:在上下樓梯時可能會發生不安全的情況,我就會讓孩子想一想設計標誌的話可以設計哪些標誌,要畫些什麼,讓別人一看就能明白是什麼意思。目的是為了幫助幼兒,再次暗示幼兒把握設計標誌的重點和難點,激發幼兒設計標誌的慾望。教師這時也要及時小結:你設計出來的標誌是要幫助別人一看就能明白它表示什麼意思;有的時候,同一個地方可以設計出不同的標誌;有的時候,同一個標誌可以出現在不同的地方。然後就是幼兒設計標誌了。我考慮到幼兒的個體差異性,我會提供給孩子三個層次的材料:對能力較弱的孩子,我會提供現成的、真實生活中出現的標誌,讓幼兒根據自己的需要就可以直接運用到幼兒園裏了;對能力一般的幼兒,我會提供一些簡單、常見的圖片,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剪剪貼貼或者再添畫一些內容就能完成一個標誌了;對能力較強的幼兒,我會提供蠟筆、記號筆等材料供幼兒自己畫畫設計標誌。在分享與交流的環節中,我會採用兩種方式:1、幼兒自己直接表述,説説我設計的標誌表示什麼意思可以貼在什麼地方,然後讓大家來評判我設計的標誌對不對。2、讓大家來看,猜猜這個標誌是什麼意思,可以貼在哪裏。之後教師要幫助幼兒歸納小結出安全標誌的實際意義:是要讓別人看的懂的、能提醒大家注意安全的標記。從而起到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作用。

最後一個環節貼標誌其實是一個延伸活動,我會讓孩子把設計好的標誌貼出去。還可以搞一個“安全小衞士”的宣傳活動,讓全園的小朋友都能注意安全,人人來做安全小衞士。幼兒還可以在午餐後、自由

活動時再去找找幼兒園裏可能不安全的地方,再設計標誌;甚至到家裏、到社區裏去看看,為自己的家、為社區設計標誌。

這樣一個集體活動就基本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