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安全教案彙總10篇

實用的幼兒園安全教案彙總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38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安全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幼兒園安全教案彙總10篇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1

活動設計

現在的馬路越來越寬,道路上的車也越來越多了,當我們牽着孩子的手逛街時,看到時走時停的車輛、忽紅忽綠的交通燈,孩子是否會好奇地問您?當我們站在那裏等綠燈亮時,心急的孩子是否會催我們快走?如何把交通安全知識告訴孩子就變成了我們的首要任務。

活動目標

1、讓孩子瞭解紅路燈,知道紅綠燈是交通安全的標誌。

2、知道人人都要遵守交通規則及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紅、綠燈道具各一個。

2、遊戲《紅燈停、綠燈行》音樂。

活動過程

1、觀看幻燈片——寬敞的馬路上小紅帽揹着書包去上學,正巧大灰狼也在路邊玩耍。

2、讓孩子猜想小紅帽遇見了大灰狼會發生什麼事情。

3、孩子們的各種討論之後,繼續觀看幻燈片——就在這時綠燈亮了,小紅帽跟着人羣走到馬路對面去了。大灰狼追過去紅燈亮了,這時十字路口的汽車像海水一樣湧了上來,大灰狼走也走不了,回也回不去,把大灰狼弄得暈頭轉向了。

4、引導幼兒討論:大灰狼接下來會怎樣?

5、看幻燈片中的大灰狼在馬路中間滾過來滾過去,被汽車的廢氣噴在了身上變成一個大黑球了。

6、引出主題——原來過馬路要遵守紅燈停、綠燈行,黃燈請注意的交通規則。

7、出示道具紅綠燈和音樂和孩子們一起玩過馬路的遊戲,在愉快的氛圍中結束本次活動。

附童謠《紅綠燈》

路上汽車轟隆隆,

你來我往急匆匆。

我可不學小糊塗,

閉着眼睛闖紅燈。

交警叔叔真威風,

教我右側來通行。

紅燈紅燈不要動,

綠燈綠燈往前行,

黃燈黃燈注意看,

叔叔讓停我就停。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2

“安全”是幼兒園及班級必須放在工作的首位。孩子的安全是一切發展的保障,只有在孩子生命健全的基礎上才能保證其身心健康發展。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不能光講道理,要利用一切機會及時對幼兒進行教育。幼兒園一日生活構成了幼兒園課程。而日常生活中的入廁是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幼兒每天都要進行的且又是必不可少的活動。它不僅是滿足幼兒生理需要的途徑,而且又是引導幼兒發展的有效途徑。

幼兒時期是人生的起點,是生理、心理迅速、連續發展的時期,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可塑性,正確的培養就可以為其將來的發展,在其身體、心理、智力和品德等素質奠定很好的基礎。入廁能力的培養,對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對幼兒智力、情感、獨立性、克服困難等能力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一、幼兒入廁教學現狀

在幼兒園領導的引導下,對《綱要》精神的深入學習和貫徹實施,本班對入廁教學管理越來越重視。教育環境中的盥洗室也就理所當然地成了幼兒教學的又一陣地。雖然,班級教師對這一教育在意識上引起了重視,並逐步在行動上得到了落實,但據自身經歷的瞭解,在入廁生活環節中,存在問題多多,困惑連連。

問題一:在對幼兒園安全事故的不完全統計中,有相當一部分事故是發生在入廁環節中。如:小朋友在入廁小便時,由於地面較濕,不小心滑了一下,摔倒在地,額頭磕在小便槽的邊角。又如:在小朋友集體小便時,一女孩在褲管拉到一半跨小便槽時,小腳踩在了便槽裏,接着整個身體摔倒在小便槽,自那次驚嚇後,以後不敢獨立小便了。 問題二:班上有一個叫喬喬的小朋友的生物鐘跟別人不一樣,每到中午進餐時"老師,我要大便",弄得老師胃口都沒了,且拿他沒辦法。這天,洗手的小朋友過來彙報:"老師,喬喬大便拉在了上面。"聽了小朋友的彙報,老師一臉的不高興,馬上拉長了臉,邊過去邊對大聲斥責喬喬説:"你怎麼大便拉在哪裏都不知道,每天這個時候拉,臭死了。"後來的幾天,小朋友的家長替孩子向老師請假説:"寶寶不喜歡幼兒園的廁所,他怕在幼兒園拉大便"。

問題三:盥洗室成了孩子們藉口逗留玩耍的場所。如:在一教學活動中,某一調皮幼兒要求小便,雖然活動前都小便過,但怕他小便在身上,就答應了幼兒的要求,然而,要求小便的幼兒一去不回,在盥洗室盡情玩耍起來,而專心於教學活動的老師也早已忘記了孩子的小便行為,結果,孩子在盥洗室裏度過了大半個活動的"快樂"時光。 問題四:一孩子正在便後擦屁股,只見他屁股翹得高高的,手裏拿着一大疊手紙,拉玩後就拿起一張紙(較大的完整的手紙)擦起了屁股,一擦,手紙中間用力被擦破了一個洞,他馬上一扔,再拿一張紙來擦,然後又有一個洞,再扔??,拉一次大便,手紙用了一大堆,屁股擦得並不乾淨,且手上也弄髒了。(在家都是家長幫助,在幼兒園裏由於對老師的陌生,所以不好意思向老師開口。)

二、原因分析

當前,我們都理解"一日活動都是課"的含義,教學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那為何仍會頻頻出現類似以上的問題呢?我細細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無系統的教育目標、計劃

儘管一日活動都是課這一理念在教師們的腦海中紮下了根。但由於教育觀念與教育行為的脱節,教師們對一日活動中的集體教學、自選遊戲等都制訂了具體明確的計劃、目標,而對於生活活動,特別是入廁教學活動,大多數教師都沒有明確的目標、具體的計劃,更沒有細化的內容。以上問題的出現都是教師忽視幼兒入廁教學、忽略幼兒入廁能力培養,對入廁教學盲目化、隨意性的反映。

2、平時缺少對幼兒的入廁技能指導

小班的孩子的入廁技能是在一次一次的學習和實踐中習得的。由於教師心中無目標,腦中無計劃,因此沒有詳細的階段性的內容實施,也就缺少了具體的可操作性的技能指導,從而導致幼兒不會正確洗手,不會正確使用手紙擦屁股,養成了不良入廁習慣,最終發生了本不該發生的入廁安全事故。如問題一、三等。

3、教師缺乏耐心,訓練方法不當

在教育中,有時候老師也較重視幼兒入廁教學管理,但由於訓練方法過於簡單或有些粗暴,缺少耐心,挫傷了幼兒的自尊心和學習的積極性。如問題二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4、家園配合不到位

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長中普遍存在重早期智力開發、學習能力培養,而忽視早期自我服務能力培養,許多孩子本該自理的事情都由家長包辦了。特別是我們小班孩子大多數是由家長代為穿脱衣服,一切生活技能不給孩子鍛鍊機會。

三、概念界定

幼兒入廁教學:是幼兒一日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的生活環節。指教師在管理幼兒大小便活動中所採取的一系列教學行為。由於大小便活動與洗手活動緊密相關,因此,本文所指的幼兒入廁教學中包含了入廁時的洗手教學管理。

四、幼兒入廁教學的實踐探索

一)制訂幼兒入廁教學的目標

1、學習安全有序入廁,學習正確的入廁方法

2、知道便後要擦屁股,會主動向老師提出要求,學習便後正確的洗手方法

3、知道入廁時不要玩耍,要注意安全

二)教學原則

1、個體差異原則

每個幼兒的能力是有差異的。這既有先天的因素,更有後天的因素。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受家庭成員不同教養觀念、行為的影響,導致了不同的能力差異。如:同樣是小班孩子,能力強的孩子能按正確的方法入廁,而能力差的孩子連褲子都不會脱。因此,老師在教學中必須在面向全體的同時加倍關注能力差的幼兒。

2、表揚鼓勵原則

積極的鼓勵和表揚是幼兒成長、建立自信的基石。在剛剛入園的小朋友中,有許多幼兒由於膽小,又不適應幼兒園的蹲廁,因此,常常害怕入廁,從而也就經常大小便在身上。還有幼兒因為不會大小便而不願上幼兒園。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親近幼兒,給予幼兒積極的鼓勵,引導幼兒運用正確的入廁方法,逐步克服害怕心理,對幼兒的點滴進步予以表揚,讓幼兒體驗到自我服務與管理的成功與喜悦。

3、隨機教育原則

在幼兒入廁活動中,常常會出現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因此,當班老師必須抓住教育契機,針對幼兒不良行為進行及時的教育。處於真實情境中的即時教育往往會收到良好的成效。如:在一次集體入廁活動時,一調皮幼兒在便後洗手時,將小手指塞進了水管裏,水花四濺,他開心極了,可旁邊的小朋友卻被水花濺濕了衣服和頭髮。這時,教師就馬上阻止其行為,在不傷害幼兒自尊心的前提下,組織幼兒討論水花四濺的原因,講解其科學道理,滿足幼兒慾望。然後再讓幼兒説説這種行為所產生的不良後果。通過教育,避免日後此行為的再次發生。

4、循序漸進原則

正確入廁方法的習慣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目標和內容的安排上必須由易到難。如在有序入廁的內容與要求上:小班的孩子要做到學習安全有序入廁(在老師的提醒下有序入廁);

三)實施入廁教學的策略

1、多樣法學習正確的入廁方法

1)童謠法

簡潔明快、琅琅上口、的童謠幼兒非常喜歡朗誦,也利於幼兒接受理解。幼兒在誦讀童謠的同時強化和約束着自己的行為。例如:在讓幼兒排隊入廁時學念兒歌:小朋友,有禮貌,一個一個排好隊,前面有人等一等,前面沒人再上去,知道排隊來入廁。在學習擦屁股時念兒歌:小手紙,手中拿;小屁股,翹起來;手紙對準小屁股;輕--輕地擦一擦,再把手紙折一折,然後再來擦一擦,屁股擦得真乾淨。在洗手時學説兒歌:小朋友,來洗手,伸出手,淋淋濕,抹上肥皂搓一搓,清清水裏洗一洗,再用毛巾擦一擦,我的小手最乾淨。

2)榜樣法

孩子常規的養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從遵守規則、執行規則到內化為自己自覺行動的過程,即是一個從他律規則轉變為自律規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榜樣、獎勵非常關鍵。因此,我們在培養幼兒良好入廁習慣時經常運用榜樣、獎勵的方法,以此提升幼兒行為品質。如在組織幼兒排隊入廁時,讓未輪到的幼兒欣賞有序小組幼兒的良好行為;在組織幼兒洗手時,組織幾名洗手方法好的幼兒進行示範,通過榜樣示範,幼兒欣賞,使他們產生要學習的心理氛圍,然後要求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良好行為,形成習慣。然後組織幼兒互相學習欣賞,使幼兒產生自豪感。

3)家園聯手法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最熟悉、最親密的人,所以家庭教育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有了家長的配合教育那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們把對孩子入廁方面的要求,通過各種形式告知家長,如:家長會、電話、家園聯繫窗等,請家長配合並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分析原因、商量對策,家園同步教育是教育取得成功的`關鍵之一,家長在家也對孩子提出同樣的要求,讓孩子學習自己主動入廁,這樣家園一致形成合力,孩子就順利地學會了自己入廁。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運動可以使身體健康。

2、瞭解簡單的運動傷害後的得自救措施。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説説鍛鍊身體是應該穿什麼樣的衣服、什麼樣的鞋子?

2、告訴幼兒進行體育鍛煉時,應該選擇平整的地方,不要在水泥地上踢足球,以免摔傷。

3、如果在運動時扭傷,應馬上停止運動,並立刻告訴老師,不能隨意亂動。

4、告訴幼兒劇烈運動後不應馬上喝水,而是應該先把汗擦乾,然後在喝水

活動目標

1、知道運動可以使身體健康。

2、瞭解簡單的運動傷害後的得自救措施。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説説鍛鍊身體是應該穿什麼樣的衣服、什麼樣的鞋子?

2、告訴幼兒進行體育鍛煉時,應該選擇平整的地方,不要在水泥地上踢足球,以免摔傷。

3、如果在運動時扭傷,應馬上停止運動,並立刻告訴老師,不能隨意亂動。

4、告訴幼兒劇烈運動後不應馬上喝水,而是應該先把汗擦乾,然後在喝水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4

藥品是幼兒日常經常接觸的物品。花花綠綠的藥品會讓幼兒誤認為是糖豆而吃進肚裏。近階段又是春季感冒多發期,幼兒園吃藥的小朋友人數進入了一個高峯期,有些幼兒看見別人吃藥也會覺得很好玩也有的幼兒感覺到老師喂藥是和老師一次親近的機會,因此出現有的小朋友在不感冒時也拿一些藥來吃。針對這些事件,我覺得有必要讓幼兒瞭解一些藥品的常識和吃藥的安全,以此來提高幼兒判斷事物的能力。從而提高幼兒對事情的預見性,預防悲劇的發生。

幼兒生活在家庭、幼兒園和社會的環境之中,意外事故的發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過學習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變消極躲避為積極預防,就能夠把各種意外傷害發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因此我設計了這個《吃藥安全》的安全活動。

活動目標:

1、瞭解隨便吃藥的危險性,懂得生病時要根據醫生的診斷服藥,不可多服或誤服,瞭解多服或誤服的危害性。

2、分享製作小藥箱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收集社會上因吃錯藥而導致不良後果的實例。

2、製作小藥箱的材料:紙,固體膠,剪刀,彩色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教師:“春天來了,天氣一會熱,一會冷,我們很多小朋友都感冒生病了,看看我們的小藥箱裏都放着各種各樣的藥品。這些藥呢,都是我們小朋友的爸爸媽媽拿來給老師的,然後老師幫小朋友們做好服藥記錄,飯後給小朋友按量服用,這樣小朋友就不會吃錯藥了,可是有一個名叫牛牛的小朋友,他卻亂吃藥,下面就讓老師給小朋友們牛牛亂吃藥的故事。

二、教師講述實例,引導幼兒分析實例1、教師講述實例:牛牛一個人在家,突然肚子不舒服,他打開家裏的小藥箱,看到了一種媽媽曾經給他吃過的藥,牛牛想:上次感冒時媽媽就是給我吃這樣的藥,病就好了,現在,我把這個藥吃下去,肚子就會舒服的,牛牛拿起藥想吃。

2、幼兒討論:牛牛能吃這種藥嗎?為什麼?

答:不能,因為(1)吃藥必須在大人的看護下吃藥(2)因為病情不一樣,上次是感冒,這次是肚子不舒服(3)吃下去會中毒的。

小結:藥物種類很多,每一種藥都有不同的用法來治療一個病。但不能亂吃藥、亂用藥,用錯了藥、吃錯了藥,不但治不好病,反而會引起更大的麻煩,甚至還有生命危險。

3、如果你是牛牛,你會怎麼辦?

(1)打電話給爸爸媽媽。

(2)叫鄰居的叔叔阿姨帶你去醫院。

(3)打 1204.

教師總結

亂吃藥而導致不良後果的實例

1、討論:生病吃藥時要注意些什麼?(要聽醫生的畫,吃藥時要有大人幫助,小朋友不能自己拿藥、自己吃藥)

2、請幼兒當醫生,説説怎樣吃藥才安全?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進餐時菜湯潑在桌子上或身上時的簡單處理方法。

2、能根據圖片大膽講述畫面內容。

活動準備:

故事《碗裏的湯潑了》

活動過程:

1、教師講故事,引起幼兒興趣,討論:湯潑了怎麼辦?

教師:午餐時,大家都在吃飯,吃着吃着,玲玲突然叫了起來:"哎呀,不好了!我的湯潑了......"玲玲的湯潑到哪裏了?(桌上)如果你的湯也潑在了桌上,你會怎麼辦?

瞭解正確的處理方法。

教師小結:吃飯時,湯潑在了桌子上,要趕緊把胳膊移開,以免湯把自己的衣服、袖子弄髒了,甚至燙傷了自己。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6

【活動設計】

我們一年一度的元旦春節即將來臨,大家都知道燃放煙花爆竹是我國傳統的民間風俗習慣。但是在燃放煙花爆竹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讓幼兒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冬季乾燥是容易發生火災的季節,孩子們要有較強的防火意識。

第二:燃放煙花爆竹存在一定的不安全,要讓幼兒知道燃放煙花爆竹的安全常識,做到能夠自我保護。通過這兩點的瞭解減少不必要的隱患。

【活動目標】

一、讓幼兒瞭解燃放煙花爆竹是我們國家傳統的民間風俗習慣,也是表達人們喜悦的心情,營造歡樂的氛圍。一般是在慶典,重大喜事,節日時然飯煙花爆竹。

二、讓幼兒知道燃放煙花爆竹的安全常識,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

【重點難點】

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孩子知道一般什麼時候燃放煙花爆竹,知道燃放煙花爆竹的安全常識。

【活動準備】

一、畫有在多個地方燃放煙花爆竹及燃放煙花爆竹燃放方法的掛圖。

二、錄有熱鬧慶典,節日的錄像帶。

三、煙花鞭炮。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熱鬧慶典,節日的錄像。

教師引導:“燃放煙花爆竹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一項很有特色的娛樂活動。人們除了辭舊迎新在春節,元旦燃放煙花爆竹外,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比如國慶節,元宵節和婚嫁,,建房開業等,都喜歡燃放煙花爆竹以示慶賀。”引導幼兒説一説大年夜燃放煙花爆竹的情景,説一説自己燃放煙花爆竹的經歷。

二、教師引導:“逢年過節,小朋友都喜歡快快樂樂地燃放煙花爆竹。可是,如果不注意安全,快樂就會變成痛苦。”

請幼兒觀察燃放煙花爆竹的掛圖,説説掛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麼,圖中的小朋友為什麼會受傷;火災是怎麼引發的,人們的生命財產受到了多大的損傷。

三、在掛圖中那些地方燃放煙花爆竹是不對的那些是可以的,那些是正確的燃放方法那些是不正確的,並説出簡單的理由。

四、教師以“健康博士”的身份,與幼兒共同交流燃放煙花爆竹時應該怎樣做才能保證安全。

五、教師帶領幼兒到户外做遊戲“放鞭炮”。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瞭解常用的家用電器的名稱、用途。

2、透過遷移生活經驗,共同討論,獲得安全使用家用電器的粗淺知識。

3、活動中能用心表述自己的意見,並認真傾聽他人講述。

活動準備:

1、家用電器的圖片:電視機、電冰箱、微波爐、洗衣機、熱水器、電腦等等。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1、逐一出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1)這是什麼?

(2)它們怎樣才能工作,它們都需要什麼?

(3)許多小朋友的家裏都有這些東西,它們都需要“電”才能工作,所以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家用電器”。

2、遷移生活經驗,共同討論安全使用家用電器的粗淺知識。

(1)使用家用電器首先要注意什麼?通電源時要注意什麼?

總結:在插插頭時要注意手不能碰到小銅片,更不能把手伸進插孔中,這樣容易觸電。

(2)組織大家討論各種家用電器的使用方法。

(3)想一想,使用家用電器時,還要注意什麼?

(4)教師引導幼兒逐一遷移生活經驗進行講述。

3、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看圖説説: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這樣做安全嗎?為什麼?

讓幼兒與同伴交流,樹立安全用電的意識。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鞏固幼兒對交通規則的認識,引導幼兒遵守交通規則,知道不亂穿馬路,增強幼兒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

2、增強幼兒與同伴合作的遊戲的意識,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錄音機、音樂磁帶《過馬路要看看燈》

2、紅綠燈指示牌,佈置有人行道和橫道線等的馬路背景。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手拉手”歌舞入座培養幼兒歡快有表情地進行。

二、欣賞歌曲《過馬路要看看燈》並熟悉歌曲內容。

1、老師彈奏樂曲一遍,讓幼兒熟悉並感受樂曲。

2、老師自彈自唱一遍,讓幼兒説説歌曲的內容,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及歌曲。

3、鼓勵幼兒説説並動態表現歌曲的內容。

4、幼兒跟着老師唱一遍。

三、組織遊戲。

1、出示紅綠燈的牌子,讓幼兒説説它們的用處等。

2、教師介紹遊戲規則

3、教師和能力強的幼兒示範遊戲

4、在老師的引導下,使幼兒形象性地進行遊戲,從中讓幼兒知道要遵守交通規則。

四、鼓勵幼兒自由結伴遊戲。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9

一、指導思想

為了進一步增強師幼的防汛意識,提高意外事故的逃生技能,切實掌握洪水來臨時的逃生方法,把洪水災害的影響和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為本園的教育事業健康、和諧發展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特制定本演練方案。

二、演練目的

1、讓幼兒熟悉逃生的路線、方法,在規定的最短時間內到達集合地。

2、檢驗幼兒園在事件突發時反應是否快速,應急措施是否合理。

三、防汛指揮領導小組

1、總 指 揮:陳志麗

2、現場指揮:黃燕(負責拉響警報)

3、工作人員:全體教師及員工

四、演練時間:

時間擬定在20xx年3月29日下午3點40分。

五、演練內容

情景模擬:全園師生在教室裏上課,突然聽到廣播裏發出防汛抗洪報警信號,教師立即帶領幼兒轉移到學校教學樓的最高處。

六、演練步驟:

1、進行學習動員。在全園進行一次汛期安全大教育活動,組織師幼生學習,提高師幼的汛期安全意識。在分管領導和安全員的組織指導下,認真學習和模擬演練我園制訂的應急預案,熟悉在突發事件中各自的職責和任務,基本的自救和逃生方法,保障幼兒和公共財產的安全。

2、成立演練領導組織機構,明確責任,嚴格組織實施演練活動,確保演練活動順利完成,達到預期效果。

3、組織演練。講解防汛知識及演練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並在總指揮的指導下進行演練。全體師幼都要參加,把演練當成實戰,認真對待。

(1)下午3點40分,聽到警報信號後,帶班老師組織幼兒有序進行疏散,並要求在4分鐘之內到達指定地點。

(2)教師領隊:帶班老師在隊伍前引領學生列隊伍,配班老師在隊伍後面

看護,一、二樓各班級沿着樓梯依次快速、安全地向綜合樓三樓大廳疏散;三樓的班級向綜合樓的四樓疏散。

(3)各班級帶隊向總指揮報告人數,檢查是否缺人。如有缺人,速派老師查找。

4、總結匯報。演練結束後,總指揮和負責人對演練進行總結,針對演練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指出並進行整改。

七、演練要求:

1、加強領導,確保演練工作達到預期目的。在總指揮的統一部署下,全校師幼要高度重視,提高認識,積極參加,確保演練效果。

2、各班級調整好工作,確保全員參加。這次演練是全面性的、較大規模的防汛演練,各班級要組織好幼兒積極參加這次演練學習,增強自己躲避災難危險的能力等防汛技能。

  大橋中心幼兒園

  20xx年3月26日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10

活動目的

1、提高安全意識,學習溺水安全有關知識。

2、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安全原則的行為的辨別能力。

3、自防自救的知識,深化防溺水安全教育,使孩子瞭解自防自救知識,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活動準備

事先準備事例,尋找一些圖片資料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教師:“小朋友們暑假快來了,那麼你覺得什麼運動適合炎熱的夏天呢?”

2、教師:“你們喜歡嗎?會遊嗎?”

二、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收集來的圖片資料請幼兒觀察討論。

2、講述案例《水庫摸,深水桑命》請幼兒説説從中知道些什麼?

3、引導幼兒瞭解水庫的危險性,自己游泳技術不佳時千萬不可逞強下水。

4、教師談談事例《深水玩耍,水草纏身而亡》這個悲劇的事實告訴我們了什麼?

(1)、這幾個小朋友違反了哪些安全規則?

(2)、我們應如何遵守安全規則?

(3)、教育幼兒知道深水中經常有高大水草或大石塊,若有水草纏身或被大石塊夾住腳就會有生命危險。

5、教師向幼兒講幾點防溺水的知識要點:

(1)、教育幼兒週末、節假日、寒暑假嚴禁到池塘、無蓋的水井邊等處戲水、游泳。不能獨自或結伴到池塘邊釣魚、游泳、玩水。

(2)、我們還小,很多小朋友都不會游泳,如果發現有朋友不慎掉進河裏、池塘、水井等,不能冒然下水營救,應大聲呼喚成年人前來相助或撥打"110"。

三、活動結束

1教師:"聽了那麼多,你懂得了什麼?"

2小結: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樂掌握在你的手裏,希望小朋友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會珍惜生命,養成自覺遵守溺水安全原則的好習慣。

四、延伸

1、教師:"要是碰到有人溺水被抬上來,這時候120沒趕來,你該怎麼救人?"

2、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3、教師出示圖示請幼兒觀察討論

4、教師講解救人步驟

5、教師示範救人步驟,幼兒觀察。

6、請個別幼兒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