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範文彙總6篇

【實用】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範文彙總6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48W 次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範文彙總6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球體和圓柱體,知道他們的名稱和基本特徵。能從周圍環境中找出相似的物體。

2、能區別平面圖形和幾何圖形以及幾何圖形之間的不同,發展幼兒的辨別力。

3、發展幼兒空間概念想象和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課件《認識球體與圓柱體》、電腦.

2、學具:每人一隻球、五隻一圓的硬幣、一隻簍子、一張有圓形或球體或圓柱體的圖片。各類廢舊報紙、毛線等。

3、座位安排:兩個半圓行、每人一隻墊子,席地而座。

4、三處有圓形、球體、圓柱體娃娃的標誌。

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引起興趣。

小朋友,今天來了這麼多客人老師,開心嗎?姜老師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還有一位客人要來做客呢,你們看,他來了。

(出示課件一:硬幣來了。通過硬幣的介紹,進一步感知圓形,初步感知球形。)

這是誰呀?他是什麼形狀的?轉起來呢又是怎樣的?

二、通過硬幣的引見,導出球體,體現圓與球的特徵。

1、球和硬幣有什麼區別。

(出示課件二:球和硬幣的區別)

2、請幼兒看一看,球與硬幣在外形上有什麼區別。

3、請幼兒比一比,球與硬幣誰滾的快。

4、請幼兒講一講,球與硬幣的特徵。

5、小結:對,小朋友講的真好。我們來聽聽硬幣和球體是怎麼説的?

(課件三:通過硬幣與球的比賽,以及形象的講解進一步瞭解硬幣與球的特

徵:硬幣圓圓的`、扁扁的,就象一張紙;球不管從哪個方面看都是圓的,不管從哪個方向滾都可以。)

三、認識球體與圓柱體。

1、通過課件四,引出圓柱體。(五個硬幣疊在一起變成圓柱體。)

2、擺一擺,(把五個一圓的硬幣疊在一起,看看變成了什麼?)

3、球體和圓柱體比賽滾。(課件五比滾)

A、請個別幼兒上來滾一滾老師疊起來的圓柱體與球體,看看他們誰快誰慢?

B、講講為什麼?

4、球體和圓柱體比疊高。(課件五比疊高)

A、請小朋友把你疊的圓柱體和好朋友再疊一疊,可以嗎?把兩個球也疊一疊,可以嗎?

B、為什麼?

四、通過講講生活中的圓形、圓柱體、球體,發展幼兒的擴散性思維。

1、象硬幣這樣的圓形,你們還在哪裏見到過?硬幣疊起來就是圓柱體,那你還在哪裏看到過圓柱體呢?

2、哪裏看到過球體?比一比誰想的最多。

3、硬幣疊起來就是圓柱體,那你還在哪裏看到過圓柱體呢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飲料色彩。

2、學習按顏色給飲料分類。

3、通過自制飲料體驗到自己動手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佈置飲料超市,榨汁機三台,洗淨切成小塊的新鮮水果三盆,各色皺紙每組一份,膠水每組一盒,抹布,音樂磁帶兩盒。

三、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感知飲料色彩。

1、(帶幼兒到室外)師:“今天天氣真好,寶寶們,我們一起到飲料超市去玩吧,現在我們出發吧。”(開火車,放音樂)

2、“超市裏有各種各樣的飲料,寶寶們看看有些什麼?它們是什麼顏色的?(指導幼兒説出蘋果汁、橙汁,紅色、黃色……)

3、“請每個寶寶挑選一瓶自己喜歡的飲料坐好,和你旁邊的小朋友介紹一下你的飲料。”(幼兒相互交流)

4、“哪個寶寶願意來告訴大家你拿的是什麼顏色的.飲料?寶寶們説得真好現在我們把飲料送到他們家裏去吧。”

(二)學習按顏色給飲料分類1、“快看,哇、這些飲料真漂亮,它們是五顏六色的,寶寶們,你們能不能把一樣顏色的飲料放在一起呢?(能)那我們來擺擺好吧。”

2、“呀,寶寶們真能幹。你們把飲料排得這麼整齊,而且還把一樣顏色的飲料放在一起。我們來説説看,這些是什麼顏色的飲料?(幼兒説)

3、“你們想不想給這些不同顏色的飲料做標記?(想)(貼上水果卡)這些標記沒有顏色,今天就請寶寶們來給這些標記貼上顏色。(教師出示一張紙)這是什麼顏色?(紅色)紅色的標記送給那種飲料?(紅飲料)我們可以用手撕、用小剪刀剪,哪個寶寶來試試?(某某真能幹,大家鼓鼓掌)我們一起來給飲料做標記吧。(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教師:“寶寶真能幹,給紅飲料做了紅標記,給藍飲料做了什麼?(藍標記)給橙色飲料做了什麼標記?(橘紅色標記),給綠色飲料做了什麼?(綠標記)”

(三)自制飲料,體驗自己動手的樂趣。

1、師:“飲料可以買,也可以做。水果還可以變成飲料,你們看,媽媽為你們準備了許多水果塊。這是什麼呀?(出示三種水果)什麼顏色的?呆會兒來看,這些水果回變成什麼顏色的飲料?(同時榨黃瓜、西瓜、桔子)放音樂。

2、寶寶真能幹,我們一起做好了飲料。你們看,剛才超市裏的飲料老師已經給倒出來了,我們每人拿一根吸管去喝不同的飲料,看看什麼顏色?嚐嚐什麼味道?(一邊問一邊説)我們再把這些飲料帶給其他的小朋友嚐嚐。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⒈、發現生活中的數字,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⒉、激發對數字的興趣,體驗活動的樂趣,培養幼兒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度。

活動準備:電話機 遙控器 手錶 鬧鐘

計算器 掛曆 直尺等

多媒體 卡片

活動過程

1、導入

每個小朋友找一個位置,看看桌子上都有些什麼。

2、幼兒講述自己看到的東西

①小朋友你看到了什麼東西,上面有什麼?(數字)

②數字中最小的是幾,[老師把幼兒説的數字貼到黑板上]以及這些東西上的數字有什麼作用。(換頻道、撥號碼、量長度等)

3、拓展到身邊的數字

想一想,在什麼地方還看到過數字,如汽車、馬路。

4、出示教師在馬路上拍到的數字,幼兒説出這些數字有什麼意義。

(可以找到住址,可以知道坐車路線)

5、幼兒操作

請小朋友拿出放在凳下的數字卡片,説到數字幾,幾就站起來,組合成身邊常用的數字(110 音階 電話號碼等)

6、活動延伸

我們的小朋友真能幹,拼出了這麼多圖形,小朋友也可以回教室再進行自由組合,看還能拼出什麼不一樣的'號碼。

評:

老師讓幼兒去發現、講述,有助於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認識一些特殊號碼可以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讓幼兒明白了數字與生活的關係。

老師的教態很親切,而且老師的眼神一直在跟幼兒進行交流,鼓勵幼兒大膽地發言。

老師出示的多媒體圖片有很多幼兒講到,對幼兒的啟發作用不是很大。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一.情況分析

數學是抽象性、思維性很強的一門學科。指導幼兒粗淺的數學基礎知識,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創造精神和各種能力,促進其智力發展。通過指導幼兒初步感知時間這個概念,發展幼兒的“時間感”。建立幼兒的時間觀念,是在豐富的感性經驗基礎之上逐步形成。

根據大一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幼兒識字較多,知道了昨天、今天、明天的時間概念,知道了一星期的形成。為此,我在活動設計中,將“年月日”融入故事中,使數字和故事巧妙結合,使原本抽象、複雜的概念變得具體、簡明、易於理解,為幼兒主動探究學習留下餘地。

二.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係;運用不同的數數法探究:一年有12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引導幼兒知道有記錄時間“年月日”的叫做日曆。日曆有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活動重點:運用不同的數數法探究:一年有12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活動難點:大小月分別是哪幾個月?頂小月又是哪個月?

三.活動準備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張;自制外形似房子狀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曆(大月、小月、2月數房子大小有區分);小字卡(年月日)數字卡(12、30、31、28、365)幼兒人手一份。

2.各類掛曆、枱曆、月曆。

四.活動過程

1.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

2.出示數字卡(12、30、31、365、28),猜猜與“房子”有什麼聯繫,明確探索任務。

3.講述故事,回答問題,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瞭解數字之間的關係。

數學教案-認識年月日

標籤: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數學教案-認識年月日,

4.引導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字卡,探究回答問題:年媽媽的孩子叫什麼?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大月房子有哪幾個月?小月房子有哪幾個月?大月有多少日?小月有多少日?頂小的月是幾個?有多少日?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用不同的數數法瞭解)。

5. 猜謎。引導幼兒知道有記錄時間“年月日”的叫做日曆。瞭解日曆有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6.參觀展覽會。引導幼兒觀察展品是哪一年的,枱曆、掛曆、日曆的區別在哪裏,你會用嗎?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學習查看日曆的方法。

2.組織幼兒觀察閏年掛曆,引導他們發現二月,從而瞭解到了“特殊”一年就會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學習:

=、≠,知道它們的意義。

準備:

1.貼絨圖片6幅:

1)4個圓,平均排成兩行,上下對齊。

2)4個圓,一行1個,另1行3個。

3)3個圓,排成“品”字形,注意:以上3幅圖中的圓一樣大。

4)金魚3條。

5)金魚2條,排成一行。

6)金魚2條,排成一列。注意:以上3幅圖中的金魚一樣大。

2.數卡1―6,=、≠號每個幼兒2套。

活動與指導:

1.出示圖片1和2,讓幼兒説出圖上各有幾個圓?(4個)它們一樣多嗎?(一樣多)告訴幼兒,我們把一樣多叫相等。讓幼兒跟着説:它們相等。怎樣表示相等呢?把等號放在兩幅圖之間。教幼兒認識等號:兩條線一樣長,兩條線之間的`距離一樣寬。

2.把圖2和等號拿掉,換上圖3。讓幼兒説出兩張圖上的圓數,它們相等嗎? (不相等)我們用不等號表示兩邊不一樣,教師邊説邊放上不等號,教幼兒認識不等號:等號上畫一條斜槓。

3.用同樣的方法演示講解圖4、5、6。

4.發給幼兒數卡和符號。教師報數字,幼兒舉符號。

5.教師報一數字和符號(並出示)讓幼兒舉出另一數卡。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對所抓的物體進行分類和記錄。

2、願意傾聽並嘗試用別人的方法,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教具:紅棗、芸豆、花生;記錄單、筆、黑板。

學具:小碗(內裝紅棗、花生、芸豆若干)、記錄單、筆。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今天,有三個好朋友要和我們玩遊戲了。都有誰呢?(依次出示花生、芸豆、紅棗實物)它是誰啊?出示記錄紙,花生寶寶藏在哪?(在記錄紙上找出花生、芸豆、紅棗圖片)

2、介紹遊戲玩法

師:我們來玩個遊戲吧,名字叫“抓抓樂”。怎麼玩呢?抓一把,數一數,記一記,記在哪呢?(記在對應的格子裏)怎麼記呢?用什麼符號記呢?(用小圓圈記)想不想玩呢?

3、幼兒自主遊戲

師:每人試着抓一把,數一數,記一記。

幼兒進行抓抓樂,數清楚並記錄。

4、交流操作方法

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方法。

師:你是怎麼玩這個遊戲的,誰願意把你的好方法介紹?

師:有的小朋友先分類,把花生放在一起,芸豆放在一起,紅棗放在一起。再數花生有幾粒,芸豆有幾粒,紅棗有幾粒。有的小朋友抓一把後先把花生都找出來數一數有幾粒,接着把芸豆找出來數數有幾粒,最後數剩下的.紅棗有幾粒。

5、幼兒再次遊戲

(1)師:請小朋友再玩一次,試着用別人的方法去數清楚,抓出的每種東西各有多少?

幼兒再次遊戲,鼓勵幼兒樂意嘗試用別人的方法來數。

(2)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操作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