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模板彙總7篇

【精選】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模板彙總7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03W 次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選】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模板彙總7篇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圓形、方形、三角形的認識。

2、能按物體的形狀進行分類。

3、喜歡參加數學活動,在遊戲中獲得愉悦的情緒體驗。

活動準備:

1、方形、圓形、三角形卡片一張。

2、三種形狀的圖形(與幼兒人數相同),地上畫有三個形狀。

活動過程:

(一)複習圓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其簡單特徵。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小二班來了幾位圖形朋友,大家認識他們嗎?能説出它們長什麼樣嗎?老師依次出示三個圖形朋友,讓幼兒説出它們的名字和主要特徵,並向客人問好,歡迎它們的到來。

(評析:談話導入,引入主題。用小班幼兒喜歡的小客人引入主題,不僅給幼兒創設了一個思考的空間,同時也激發了幼兒的興趣。)

(二)按物體的形狀進行分類。

1、為圖形朋友找家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圖形朋友的家在哪裏呢?,我們一起來幫它們找找。我們先來告訴圓形朋友:“圓形朋友送到圓形的家”。讓幼兒練習這句話。還有兩個圖形朋友請小朋友來幫幫忙。

(評析:通過集體遊戲《圖形找家》,讓幼兒積極為圖形朋友找到相應的家,加深對幾何圖形的理解,同時讓幼兒學説一句話:“圓形朋友我送你回家的.”,讓幼兒在參加感興趣的數學活動的同時也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為圖形孩子找家

(1)師:圖形朋友都回家了,可是它們發現它們的寶寶不見了,我們來幫它們找找看,然後把它們送回家。“找呀找呀找呀找,圖形寶寶在哪裏?”

(2)師:找到了,原來躲在小朋友的椅子底下。我們來看看是誰?它們是什麼形狀?它們應該是誰的孩子呢?請小朋友象剛才送圖形媽媽回家時一樣説一句好聽的話告訴它們再把它們送回家。

(3)幼兒送圖形孩子回家,老師提醒幼兒邊送邊説一句話。

(評析:從集體教學到個別教學,用層層遞進的方法讓幼兒表現自我,瞭解他們的掌握情況。充分體現了在教學活動中應該尊重幼兒的個別差異,讓每個孩子都有表達表現的機會。)

3、驗證:圖形孩子找到自己的家了嗎?

(1)集體驗證:我們一起來看看圓形媽媽的家是不是都住着圓形寶寶?如發現有不同的形狀讓幼兒一起觀察並糾正。

(2)個別驗證:三角形媽媽的家請一個朋友去檢查;正方形媽媽的家請另一個朋友去檢查。

(評析:通過三個不同的驗證方法,讓幼兒進一步加深了對三種幾何圖形特徵的認識。)

(三)遊戲:圖形排隊。

(1)師:圖形媽媽説,請小二班的小朋友也來做它們的孩子。那你們喜歡做什麼形狀的孩子呢?請小朋友自己來選一個你最喜歡的形狀拿在手裏。

(2)請圖形寶寶按媽媽的口令回到相應的家。

(評析:孩子在能力、水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異,我在設計上採用了開放式的教學,讓幼兒自己來扮圖形娃娃來找到相應圖形的家,這個環節,既幫助幼兒複習了圖形的認識,也讓老師瞭解了班中幼兒所存在的差異,讓一些能力水平較弱的幼兒在大家的觀察發現,反覆糾正中獲得提高與認識。更激發了幼兒認圖形的興趣,整個活動幼兒基本上都能找對相應圖形的家。)

四、排好隊,邊聽《火車嘟嘟》的音樂,邊排好隊到外面去郊遊。引導幼兒按三種圖形標記排隊,排成小火車,聽着《火車嘟嘟》的音樂去郊遊。

(評析:讓幼兒排好隊在音樂的伴奏下,在遊戲情境中結束。)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內容:

認識4以內的數量

活動目的:

讓幼兒知道3添上1是4,讓幼兒學會手口一致地正確點數4個物體並説出總數。

活動準備:

活動過程

1、拍手遊戲《你説我答》讓幼兒複習2、3兩數的關係。如:

師:小朋友告訴我,比1多1就是幾?

生:比1多1就是2。

(1)比2少1就是幾?

(2)比2多1就是幾?

(3)比3少1就是幾?

2、以情境《小主人》演示取蘋果招待客人的過程,幼兒認真觀察後,啟發幼兒説一説:1個蘋果是怎樣變成2個蘋果的?2個蘋果又是怎樣變成3個蘋果的.?

3、請幼兒學當小主人,教師説出家裏來了1個客人,幼兒從籃子裏取出1個蘋果招待客人,按次序取出3個蘋果,通過操作知道1添上1變成2,2添上1變成3。

4、啟發幼兒運用知識的遷移學習3個添上1個變成4個。教師提問:3個怎樣變成4個?讓幼兒邊思考邊操作。根據操作得出結論:3添上1是4。

5、教師出示4個兒童卡片,讓幼兒手口一致地數出來了幾個小客人?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請幼兒取出相應數量的食品招待客人(4個糖果,4塊餅乾、4杯可樂……)。

6、遊戲《捉迷藏》鞏固幼兒點數4以內的數量。幼兒到活動室尋找事先放置好的卡片,數一數卡片上有幾個小朋友,並把總數告訴教師。

7、遊戲《四人手拉手》,幼兒四散活動,邊走邊念兒歌:“我們都是好朋友,走呀走呀走呀走,快快變成四人手拉手。幼兒立即四人一組手拉手圍成圈,並點數人數。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10以內數字的排列位置。

2、培養幼兒的秩序感和記憶能力。

重點難點:

1、通過學習活動,掌握10以內的序數。

2、學會從左到右進行10以內序數的操作應用

活動準備:

10個盤子、1——10數字、10種蔬菜、智慧盒。

活動過程:

1、手指操放鬆。

2、瞬間記憶。今天小動物們和蔬菜寶寶的運動會已經閉幕了,要給他們頒獎了,你們想去參加嗎?首先要先過小動物們給我們出的通行證,我們才能去。

3、出示課件。獲得本次運動會表現最好的前十名的`小動物有:熊貓、長頸鹿、貓、豹、兔子、大象、小狗、公雞、老虎、烏龜。同時出示數字1、2、 3、4、5、6、7、8、9、10。提問:排在第一名的小動物是誰?第二名是誰?

大象排第幾名?

4、下面有請蔬菜寶寶們閃亮登場。請10個小朋友托盤出來。第一個是土豆,第二個是西紅柿,第三個是黃瓜,第四個是芹菜,第五個是蘿蔔,第六個是芸豆,第七個是洋葱,第八個是姜,第九個是胡蘿蔔,第十個是香菜。

5、請幼兒給獲獎的蔬菜頒獎吧。讓幼兒在蔬菜面前放上數字。提問:第一名是誰?第五名是誰?蘿蔔排在第幾名?

6、遊戲放鬆《打害蟲》

7、請幼兒操作智慧盒,請小朋友請出種類不一樣的10個小動物插在插板上的第一行,請給小動物排排順序吧。提問:小貓排第幾?小老虎排第幾?

8、小貓釣魚。請把10只小貓插在智慧盒上的第一行,把10條魚插在第五行。黃色的棋子當魚線,我們來釣魚。聽口令:第2只貓去釣第2條魚,第3只貓釣第5條魚。

9、結束。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感知5以內的數量,手口一致點數並説出總數。

2.初步學習根據物體數量與點數進行匹配。

二、活動準備

相關PPT、小動物圖片、教具。

三、活動過程

1.PPT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出示相關PPT。師:今天天氣真好,太陽公公出來了,小蝴蝶也快樂的.飛來飛去。小動物們也來到草地上玩耍,誰來了?

2.分別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數一數、説一説。

分別出示5鐘不同數量的動物,引導幼兒一起數一數動物的數量並説出總數,並提問動物最喜歡吃的東西,一起給動物送最喜歡的食物,通過示範和自己操作讓幼兒瞭解幾隻動物就給幾個他最喜歡的食物,初步感知物物配對。

3.小動物乘火車去遊玩。

播放火車背景音樂,引導幼兒猜猜誰來了。出示火車,小動物去遊玩,讓幼兒幫助小動物安排座位。通過示範讓幼兒瞭解安排座位的方法,並通過幼兒自己的操作學會物點配對。

4.和小動物一起去旅行。

播放音樂,幼兒與小動物一起去遊玩。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讓幼兒能正確的使用方位詞:前、 後 。能用方位詞正確完整的表述,並讀準字音。

活動目標:

1、學習以自身及客體為中心,認識和區分前後。

2、形成初步的空間概念,對數學活動感興趣。

3、學習正確使用方位詞:前、後。能用方位詞正確完整地表述,並讀準字音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慢羊羊頭飾一個

2、灰太狼頭飾一個

3、喜羊羊頭飾(與男幼兒人數相同)美羊羊頭飾(與女幼兒人數相同)

4、大樹一顆(灰太狼藏在大樹後面)

5、小兔子和小狗娃娃各一個

6、玩具若干個(分別放在小兔和小狗的前面和後面)

7、創設活動情景:教師的一頭坐着孩子,中間放上小兔和小狗,小兔的前面放上點玩具,小狗的後面放上點玩具,另一頭放一顆樹,灰太狼藏在樹後面。

8、經驗準備:幼兒對灰太狼與喜羊羊的故事有所瞭解。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以自身及客體為中心,區分前面和後面。

難點:形成初步的空間概念,對數學活動感興趣,學習正確使用方位詞 前 後。能用方位詞正確完整的表述,並讀準字音。

活動過程:

1、做拍手律動,(上拍下拍 前拍 後拍)

2、小手放腿上,小手藏起來,提問小手藏在了那裏,藏在了後面。小手伸出來,現在你的小手在身體的那面,小手在身體的前面。

3、提問:老師在你們的那面,老師在我們的前面。老師轉過身去,提問:現在你們在我的那面,我們在老師的後面。

4、現在請一個小朋友上來站在老師的前面,提問:現在xx小朋友在老師的那面,xx在老師的前面,在請一個小朋友站在老師的後面。提問:他站在老師的那面,他站在老師的後面。

5、點一個小朋友,指定,請你過來站在我的前面,在請一個,請你過來站在我的後面,提問幼兒,我的前面有誰,我的後面有誰。

6、引起興趣:

談話導入遊戲,分配遊戲角色。

師:小朋友,有沒有看過喜羊羊與灰太狼啊?在喜羊羊與灰太狼裏面,你最喜歡誰啊?為什麼?

幼:我喜歡……

師:嗯,那今天啊,韓老師來扮演慢洋洋,我們小朋友來扮演小羊,我們一起來做遊戲好不好。

7、 電話鈴響,懶洋洋接電話。

師:(鈴響後)喂,你是誰啊? 哦,你是熊媽媽啊?你打電話找

我懶洋洋有什麼事? 哦,你是説你家熊寶寶的玩具被灰太狼給偷走了,你想讓我懶洋洋來幫你把玩具找回來是不是啊?那我問問我的小羊們願不願意幫你們!小樣們熊寶寶的玩具被灰太狼給偷走了,你們願不願意幫熊寶寶吧玩具找回來啊。(願意)熊媽媽,你聽到了嗎?小羊們都説願意,那現在我們就開始準備來幫助你了。

8、引導幼兒學習方位詞

師:現在這樣灰太狼非常的狡猾,我們小樣們現在要好好的教訓一下他,等會兒和一起去抓灰太狼好不好,不過在去抓灰太狼之前,我要先考考你們,你們要是通過的話我才能讓你們去抓狼,有沒有信心。(有)聽命令行動

教師發號口令:

現在所有的小羊聽着,小男孩現在是喜洋洋,小女孩是美羊羊,現在聽我口令。

1)請所有的美羊羊走到自己的椅子後面。

2)請所有的喜洋洋走到自己的椅子前面。

3)請所有的喜洋洋向前走一步。

4)請所有的美羊羊向後退兩步。

(好現在所有的小羊都回到座位上。)

9、引導幼兒正確使用方位詞

師:現在我慢洋洋要和喜洋洋一起去偵察敵情了,我們輕輕的走過去,看看灰太狼在哪裏,然後悄悄的在心裏面記着,一起出動去把它抓起來。

慢羊羊帶着喜羊羊輕輕的走去抓狼。

喜洋洋出動抓狼,要求會説:在什麼前面(後面)抓到了灰太狼。

請美羊羊在旁觀戰,思考在什麼的前面(後面)看到玩具的'蹤跡。

美羊羊出動,尋找玩具,要求會説:在什麼前面(後面)找到了玩具。

10、進一步理解和運用方位詞

師:(電話鈴第二次響)喂,是熊媽媽啊!我們已經把灰太狼他們抓來了,而且還把熊寶寶的玩具找到了,嗯!你要和我們的小樣們説謝謝啊!{熊媽媽説,謝謝小羊們}(不用謝)哦,好的,我知道了!再見!熊媽媽!

師:熊媽媽説請美羊羊們把找到玩具放在熊寶寶的前面,請喜洋洋們把抓來的狼放在熊寶寶的後面。

(幼兒上前按要求擺放。)

11、遊戲結束:我們的抓狼任務成功,表揚表揚自己。

教學反思:

這節課結束以後並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效果,為了不使整個過程看起來太亂,在去尋找玩具和抓狼的時候我沒有請完所有的小朋友,只是請個幾個,由於過於緊張還給漏掉了一些個環節,導致整節課看起來過於簡單,時間也顯得太短,評課的時候領導和老師們提出的錯誤點和建議對這節課看來都很有用,通過評課這節課也顯得條理更加清晰了,謝謝領導給了我這次機會,以後我會更加努力加油的。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辨認平面幾何圖形是小班數學教育中的難點,因為幾何圖形認識過程中往往過於單調,幼兒易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設計了此次活動《小兔的家》。結合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設計符合幼兒興趣點的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三角形、圓形、方形。

2、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3、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帶有三角形、圓形、方形坑的小路一條,三角形、圓形、方形的圖形若干。

2、小兔的家。

3、音樂三段,小兔子頭飾、仙女頭飾、魔法棒一個。

活動重點:

能分清三角形、圓形、方形。

活動難點:

知道三角形、方形的區別。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起興趣

情境:小兔子:嗚嗚嗚……

小魔仙:小兔子,你怎麼啦?

小兔子:昨天晚上颳了颱風,把我家的房子吹倒了,我沒有地方住了。

小魔仙:小兔子,你別傷心了,我用我的法力給你造一間新房子吧,説着一間新房子就變出來了。

小兔子:太謝謝你了,親愛的小仙女。

二、感知圓形、三角形、方形

1、寶寶你們看,小兔家的房頂是什麼形狀的?三角形有幾個角,幾條邊,呢?

2、那小兔家的門會是什麼形狀的呢?方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呢?

3、你們猜猜看小兔家的窗子會是什麼形狀的.呢?圓形是什麼樣子的呢?有角嗎?

4、現在我們知道小兔家的房頂是三角形的,門是方形的,窗子是圓形的,教師出示三角形、方形,你們看這兩個圖形寶寶長得一樣嗎?

5、教師小結:三角形有三個角、三條邊,方形有四個角、四條邊,方形的角和邊都比三角形多哦。而圓形的身體胖乎乎的,一個稜角也沒有。

三、遊戲—-修補路

1、小兔子要在它的新房子裏開個宴會,請寶寶們和老師一起參加,你們願意去嗎?那我們一起出發吧!去小兔子家要經過一條路,你們看這條路怎麼啦?路面有很多坑,這些坑都是什麼形狀的?小兔子和寶寶們走在都是坑的路上會怎麼樣呢?你們想想辦法,怎樣才能走在這條路上不摔跤呢?(把坑填平,路補好)

2、你們真聰明,我們一起來修補路,把壞掉的路修補好。這裏有這麼多材料,怎樣來修呢?請幼兒示範修補路。

3、教師小結:把圓形寶寶放進圓形的坑裏,把三角形寶寶放進三角形的坑裏,把方形寶寶放進方形的坑裏。(強調把坑填滿、填平)

4、幼兒操作。要求幼兒每人拿兩塊材料,根據坑的小、形狀進行修補,啟發幼

四、結束部分

1、教師帶幼兒一起驗證坑都填平了嗎?發現問題,啟發幼兒解決。

2、現在路補好了,以後小兔走在這條路上再也不會摔跤了,小兔子很感謝你們,小兔子還在家等我們到它家開宴會呢。我們出發吧,沿修補好的小路到小兔家做客。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教師以情境貫穿整個活動,如先用小仙女、小兔子情境表演導入,充分激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在第二個環節中讓幼兒感知圓形、三角形、方形,教幼兒辯認平面幾何圖形是小班數學教育中的難點。原因是幾何圖形的認識過程往往過於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這個環節中,我們以遊戲情節貫穿始終,讓幼兒和教師一起當魔法師,唸咒語一起變小兔子家的房頂和窗子,然後再辨認圓形、三角形、方形,比較三角形、方形的不同,活動中幼兒與教師的互動也很多,寶寶們都很願意表達自己的觀點,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在第三個環節中教師出示了坑坑窪窪的小路吸引幼兒,再通過修補路的遊戲讓幼兒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同時進一步鞏固了對幾何圖形的認識。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氣氛還是比較活躍的。不過活動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活動中的情境以小兔子的家前面那條路壞了,當小朋友們幫助小兔子把路修補好了,小兔子應該出來感謝一下小朋友們,這樣正好首尾呼應,不然給人有點虎頭蛇尾的感覺。對於這次開展的成熟型教師教學活動,雖然有不經人意之處,但是經過這次活動前前後後摸索學習,讓自己也得到了鍛鍊,多多鍛鍊才會更好的成長。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抽象的數學知識,讓幼兒學起來乏味無趣,為了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在思維遊戲《珍珠變變變》活動中,我試圖設計了"去小熊家做客"這一主題,讓幼兒通過"給小熊串糖葫蘆"和"穿項鍊打扮自己"等遊戲,讓幼兒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學會手口一致地點數物體數量,真正使幼兒感受到"玩中學、學中玩"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並説出總數,建立初步的數概念,培養幼兒對數數的興趣。

2、通過手眼協調地進行穿珠,培養幼兒專心操作的習慣。

3、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1、信封一個:幼兒每人一套材料(彩色珠子25顆,穿珠小棒1根,穿珠繩2根)

2、場地佈置:小河、山洞。

3、佈置小熊的家:小熊玩具一個、小熊頭飾一個、各種食物若干。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1)教師出示小熊的來信並念給小朋友聽:"親愛的小朋友們,新年快到了,我家裏給你們準備了許多好吃的東西,歡迎你們到我家來做客。小熊笨笨。""我們去小熊家,給它帶點什麼禮物呢?""哎,對了小熊最愛吃甜的食物,我們去給它買串糖葫蘆吧!"

(2)教師帶幼兒過"小河"、鑽"山洞",並引導幼兒點數"石頭"、"山洞"的數量。

2、開活動。

(1)串糖葫蘆。

教師帶幼兒來到一片空地上,教師發現許多"寶盒"(幼兒活動材料)。教師説:"我們看看能從寶盒裏發現什麼。"引導幼兒説出用小棒、彩色珠子自制"糖葫蘆"。

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珠子,逐一穿到小棒上,製成"糖葫蘆"。

幼兒製成"糖葫蘆"後,教師引導幼兒按一定的順序反覆進行手口一致地電數並説出總數。

(2)穿項鍊。

(3)教師説:"我們去小熊家做客,得打扮得漂亮些,怎樣才能讓自己變得更漂亮呢?"引導幼兒根據"寶盒"裏的`繩子、珠子,想出給自己製作項鍊、手鍊、腰鏈等來打扮自己。

幼兒用穿珠繩將珠子穿成項鍊、手鍊、腰鏈等,穿完後手口一致地進行點數。

教師幫幼兒打結,幼兒戴上項鍊、手鍊、腰鏈等。

3、結束活動。

教師帶幼兒來到小熊家,把"糖葫蘆"送給小熊。

教師扮成小熊:"歡迎小朋友到我家來做客,謝謝你們送給我糖葫蘆,我也給你們準備了許多好吃的。"引導幼兒找出與數量相對應的食物,並進行品嚐。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