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集錦6篇

【實用】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集錦6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53W 次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實用】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集錦6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春天的腳步款款走來,微風吹上了我們的臉,孩子們的臉上洋溢着微笑和歡樂。因為春天來了,因為植樹節要到了,每當植樹節來的時候,天氣總是暖暖的,小鳥總是唱着歡快的歌曲。為了讓幼兒知道春天來了,植樹節要植樹的基本常識,特意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植樹節。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與同伴互相合作、激發他們愛護樹木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通過講講、看看、玩玩、種種等活動。

3、讓幼兒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加深幼兒對常見樹的認識,瞭解樹木與人類的關係。

活動準備:

1、植樹的工具,在幼兒園內開闢種植角,備好柳樹枝段。

2、製作好樹木與人類關係以及春天特徵的多媒體課件。

3、自制常見樹小紙牌人手3~4張。

 活動過程:

一、講樹

1. 觀看“風沙的危害” 多媒體課件,配以音樂解説,製造略顯緊張的氣氛。讓幼兒通過聽講解、觀看“風沙的危害”, 多媒體課件,瞭解風沙對人類的危害。

2. 避免風沙帶來的災難呢?在討論的基礎上,讓幼兒得出樹木能阻擋風沙,避免及或減少風沙造成的災害。

3. 觀看春天季節特徵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瞭解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二、誇樹(植樹對人類的益處)

觀看樹木與人類關係並結合多媒體課件討論,植樹對人類的益處:淨化空氣、調節氣温、防風遮雨、防止火災等功用。

三、玩樹牌

幼兒每人3~4張小紙牌,上面繪有各種已認識的常見樹木。幼兒自由結伴,兩人一組玩樹牌。

玩法:雙方同時出一張樹牌,先拍桌者先講:一要講出這兩種樹的樹名,二要講出每種樹的一二個主要特徵。三要講出其是常綠樹還是落葉樹。都講對了,兩張數牌就歸講者所有;講錯了,就有對方講。如雙方均未講對,就把這兩張牌擱一邊,雙方重新出牌。最後以牌多者為勝。

四、種樹

1.激發幼兒參與種樹的興趣——帶領幼兒去園內的種植角,讓幼兒説説如何種植“柳樹”

(1)種植工具

(2)種植方法

2.幼兒種植,老師巡迴指導,幫助幼兒掌握每棵樹枝的間距。

3.插上小標誌,便於日後負責照看和護理。

編後語:

植樹節在春天,植樹節的時候,我們小朋友將樹苗運來了城市的郊區,拿着手中的小鐵鍬,將一棵一棵小樹種栽了下去,等待着希望發芽,等待着長成參天大樹,這是孩子的小小願望,小樹苗,你快快長大吧!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火柴、打火機、廚房灶具等用品使用不當會有危險。

2、不碰觸易燃、易爆的用具,不玩火。

3、練習遇到火險時的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打火機、蠟燭、紙張等實驗用品一套。

2、一大鐵盆枯樹葉樹枝

3、多媒體教學資源。

活動過程:

1、猜謎導入。

謎語:紅彤彤一大捧,見風它就逞兇狂,無嘴能吃天下物,單怕雨水不怕風。(火)

2、討論:火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和危害。

教師邊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邊進行小結:

好處:可以用它來做飯、取暖等。

危害:可以引起火災。

3、觀察小實驗“紙的燃燒”。

老師用打火機將蠟燭點燃,將一張紙放在蠟燭的上方,讓幼兒觀察紙的燃燒過程,幫助幼兒瞭解有些物品很容易被引燃。

4、讓幼兒説一説生活中的易燃物品和家中的主要火源。

教師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認識火源和易燃物品。

火源:有打火機、火柴、鞭炮等。

易燃物品:有紙、衣服、玩具、煤炭、汽油等。

教師小結:火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但是如果不會正確使用火,火娃娃也會生氣,給我們帶來傷害。所以小朋友不能玩火,也不要隨便碰易燃物品。

5、讓幼兒討論如果遇到火災應該怎麼辦?火場又應怎樣逃生?

教師小結:如果發現火災,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從安全出口逃離現場,再求救大人或撥打火警電話119。

6、播放警報音樂同時點燃枯樹葉樹枝發出煙霧,引導幼兒快速撤離到安全地帶 。

活動反思:

本活動通過讓幼兒瞭解有關“火”的知識,認識到了玩火的危險性,知道了不能隨便玩火,讓幼兒掌握了更多的.自我保護、自救的方法。

(單位:東營市廣饒縣稻莊鎮實驗幼兒園)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火娃娃壞脾氣

(一)目標

1.樂意看看、聽聽、安全視頻,理解故事內容,增強防火意識。

2. 能結合生活經驗,説説對火的認識和玩火可能導致的後果。

重點難點:增強防火意識,説説對火的認識和玩火可能導致的後果。

(二)準備

1.“火娃”圖片,幼兒安全視頻《不留情的大火》、音樂《楊基歌》。

2. 笑臉和哭臉標記牌、安全用火和不安全用火、玩火的圖片。

(三)過程

1.身邊的火娃

教師:這是什麼?(出示“火娃”的圖片),你的身邊有火娃嗎?火娃可以幫助我們做些什麼事情?

教師:對,火娃的本領真大,可以幫助我們煮熟東西、給我們帶來温暖,我們的身邊離不開火娃,可是,你們知道嗎,如果人們沒有正確用火,或小朋友去玩火會發生事情呢?

2.不留情的大火

教師:是的,大火無情,我們一起來看看、聽聽故事《不留情的大火》——

教師:誰來説説故事裏發生了什麼事情?

教師:是的,如果人們不正確用火,小朋友玩火,火娃就會發脾氣!

3.安全闖關,對和錯

教師逐個出示安全用火和不安全用火、玩火的圖片,請幼兒辨別行為的對錯,同時出示笑臉和哭臉標記牌,如果認為是正確的就站到在笑臉前面,如果認為是錯誤的就站到在哭臉前面。

4.遊戲:我是小小消防員

教師:如果萬一真的發生了火災,我們就要撥打電話“119”請消防隊員來,我們來做一個“小小消防隊員”的遊戲吧!聽——消防隊員們集合了!

教師播放音樂,請幼兒感受穩健、有力的音樂風格,帶領幼兒聽音樂做做消防隊員模仿動作(戴上消防頭盔,穿上消防服、消防膠靴,集合,開着消防車出發、使用水槍滅火、救援,等等。)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樂意與同伴及他人交往,體驗交往的樂趣。

2、製作名片,以簡單的圖畫或文字符號的形式給朋友寫信,學習初步的交往技能。

活動準備:

1、收集不同的名片、各色卡紙、彩色水筆等。

2、準備學習包《健康/社會·我會交朋友》

活動過程:

1、導入:

欣賞名片,激發幼兒製作"名片"的興趣。

2、活動開始:

引導幼兒説説名片上有什麼,名片有什麼用處。比較不同名片的圖案或標記,瞭解它們所代表的含義。

討論:名片上主要應有哪些內容?(照片、姓名、屬相、生日、地址、電話、愛好、特長等)鼓勵幼兒儘可能多地提出設想。

3、製作名片:

啟發幼兒思考:你想設計怎樣的名片?

幼兒進行設計製作活動,鼓勵幼兒設計出與眾不同的名片來。

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名片,比較自己與別人的不同。

統計活動。屬相有幾種?每月過生日的小朋友有幾人?有相同愛好的小朋友有幾人?

4、活動結束:

與好朋友交換名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商場的一些常規,體驗購物的感受。(逛商場時要寄存包,在商場內不能大聲喧譁,不能見什麼拿什麼,沒付賬前不能吃,付賬要排隊,要付賬。)

2、教育幼兒要遵守一些社會公德。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1、佈置商場場景、情景表演(在商場裏一個小朋友和媽媽在購物,小朋友看見什麼都想要,而且大聲説話;一位阿姨選完商品後沒排隊擠到收銀**去結賬;一個小朋友沒付賬就把東西吃了。)

2、道具:女士包、假髮、枴杖、眼鏡、人民幣、零食、玩具

活動過程:

1、聽音樂有節奏的走進活動室。

2、觀看情景表演,引導幼兒思考。(要求幼兒看清楚,他們在商場裏幹了什麼?)教師提問:他們在商場裏幹了什麼?這樣做對不對?為什麼?應該怎樣做?

3、逛自選商場。

(1)請一組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進入自選商場購物,道具由幼兒自己選擇。提醒觀看的幼兒必須看仔細。請幼兒説説這組小朋友在商場裏做得對不對?哪些做得好?那些做得不好?

(2)再請一組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進入自選商場購物,教師提醒幼兒吸取前車之鑑。請幼兒説説這組小朋友在商場裏做得對不對?哪些做得好?那些做得不好?

(3)另請一組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進入自選商場購物,教師提醒幼兒吸取前車之鑑。請幼兒説説這組小朋友在商場裏做得對不對?哪些做得好?那些做得不好?

4、教師小結,在商場裏應該怎樣做才正確。

活動反思:

在上《自選商場》這一課之前,我讓學生蒐集食品、鞋子、飲料和各種各樣的商品包裝盒、包裝紙,專門利用一節課,用它們在教室裏像模像樣的擺起了超市(裏面有小朋友喜歡吃的東西,可以説應有盡有。),我當起了店老闆,請學生到我的超市“購買”自己喜歡的物品,在“購買”時,必須把物品上面的字認識,才可把東西帶走,還要跟同學互相交流,這樣,把識字教學置於生活的大背景中,課堂上不斷給學生展示在生活中識字的機會,學生識字的興趣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可以藉助生活中的實物、圖片等識字。教室裏有很多現成的實物,如門、窗、課桌、椅子、講台、黑板、幻燈機、錄音機,我都在上面貼上詞語卡片,讓學生看到什麼就認表示該實物的字。還分類進行識字比賽,比一比誰認識的字多。如學習用品類、水果類、蔬菜類、植物類、動物類。

小學生識字的主渠道是“基於教材識字”,如果教師能夠充分利用教材,切實提高課堂識字教學效率,學生能夠認識所有教材中的認讀字,就已經很好地完成了新課程在識字教學方面所設定的戰略性目標——大量識字。但往往學生忘得也很快,這就有必要讓學生到生活中去“鞏固”字,在大量閲讀中去“熟悉”字。

新課程倡導讓學生養成到生活中、在大量課外閲讀中識字的意識和習慣,我們老師要充分發掘語文學習的資源。

小百科:商場,指聚集在一起的各種商店組成的市場,面積較大、商品比較齊全的大商店。如:廖仲愷《禁止商團聯防總部成立佈告》:“各埠商團之設,原為自衞商場。”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守信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品質,怎樣對幼兒進行守信用教育呢?時值春暖花開的季節,萬物甦醒,小朋友們帶來了許多小蝌蚪,大家圍着小蝌蚪指指點點,我靈機一動,何不借助小蝌蚪的故事來對他們進行教育呢?於是就選擇了活動《守信用的小蝌蚪》來對幼兒進行教育,讓幼兒知道答應別人的事要努力做到,做個守信用的孩子。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明白答應別人的事要盡力做到,在生活中要做個守信用的人。

2、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3、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故事《守信用的小蝌蚪》圖片。

【活動重點】

讓幼兒理解“守信用”的含義。

【活動方法】

圖片展示法、談話法和舉例説明。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守信用的小蝌蚪》,幫助幼兒瞭解故事內容,理解“守信用”的含義。

故事的名字叫什麼?故事裏有誰?故事講了件什麼事?

巖石上的小蝌蚪是哪兒來的?(因為小哥哥的玻璃瓶碎了,所以把他們先放在這兒)

小哥哥答應了小蝌蚪什麼事?(會來接他們,並把他們放到漂亮的杯子裏)

誰來了,它要幹什麼?它怎麼對小蝌蚪説的?小蝌蚪怎麼説的?水變得怎樣了?小蝌蚪怎樣了?

小花鴨要帶走小蝌蚪,小蝌蚪開始有沒有答應?

誰來了,它要幹什麼?它怎麼對小蝌蚪説的?小蝌蚪怎麼説的?水變得怎樣了?小蝌蚪怎樣了?

小花鴨要帶走小蝌蚪,小蝌蚪開始有沒有答應?

巖石公公怎麼對小哥哥説的?小哥哥為什麼臉紅了?

(分析:利用故事引出課題,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結合圖片,幫助幼兒形象地理解故事的內容,進一步加深幼兒的印象。)

2.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讓幼兒知道應該做個守信用的人。

小蝌蚪和小哥哥誰守信用?為什麼?如果不守信用,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你認為應該守信用嗎?為什麼?

(分析:再一次為幼兒提供相互討論的機會,在又一次的經驗交流中,使他們理解守信用的含義。)

3.通過對具體事例的判斷,讓幼兒明白在生活中要做個守信用的人。

事例1:小明答應小紅第二天帶一本《黑貓警長》連環畫給她看,可他第二天什麼也沒帶。

事例2:小明上街前答應媽媽上街不要這要那,到了商店裏,小明非要媽媽買變形金剛不可,媽媽不同意,他就賴在地上不走。

事例3:小玲答應爸爸晚上只看動畫片節目,看完後就去畫畫。晚上,玲玲看完了動畫片,就自己主動關了電視,到自己的房間畫畫去了。

(分析:運用具體事例,讓幼兒能清楚的分辨人物行為的對與錯,讓幼兒學習好的榜樣。)

4.讓幼兒談談自己應該在生活中怎樣做個守信用的人。

(分析:為了幫助幼兒加深理解“守信用”的含義,讓幼兒結合自己的分享經驗來説一説,為他們提供一個在集體面前展示自己的平台。)

【活動反思】

今天開展的社會活動是《做守信用的孩子》,活動目標是理解守信用的重要性,明白在生活中答應別人的事應該做到。體驗守信用給別人帶來的愉快。

聽説“講故事”孩子們已經能馬上安靜下來,用期待的眼神注視我,故事就是有這樣的魅力。講故事的過程與聽故事的過程同樣是另人陶醉的,在靜靜的氛圍中,孩子們凝神屏息的聆聽着故事的發生、發展、結局。

我利用圖片講述故事,較好地幫助幼兒理解了故事的主要內容,接着,讓幼兒進行共同討論交流,知道了守信用的含義,在此基礎上,通過

一些具體事例的判斷,使幼兒能正確地分辨出人物行為的對錯,知道什麼行為是守信用的行為,什麼行為是不守信用的行為,不守信用會造成什麼後果等,最後,讓幼兒結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來説説怎麼做一個守信用的人,孩子們紛紛發言,交流得很熱烈,把自己的一些經驗與同伴進行了分享。

小百科:蝌蚪(英文:tadpole ) 古時寫作"科斗",是蛙、蟾蜍的幼體,又稱蛤蟆蛋蛋。剛孵化出來的蝌蚪,身體呈紡錘形,無四肢、口和內鰓,生有側扁的長尾,頭部兩側生有分枝的外鰓,吸附在水草上,靠體內殘存的卵黃供給營養。以羣居為主。當蝌蚪成熟了,它們開始脱變,漸漸長出四肢,然後(對於蛙和蟾蜍)則透過細胞凋亡(控制細胞死亡)逐漸退化了它們的尾巴。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祖國,就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親一樣,也就是説每個人都要降生在一定的地方,這個他祖祖輩輩生活、繁衍的地方,就是他的祖國。我們的祖國就是--中國。我們的祖國是中國,我們都是中國娃。使幼兒感到祖國的壯美,同時也為自己是中國娃而感到驕傲自豪。

活動目標:

1.感知中國人的典型外貌特徵,瞭解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區別。

2.知道自己是中國人,萌發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3.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5.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重點難點:

感知中國人的典型外貌特徵,瞭解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區別。

活動準備:

1.幼兒觀察過鏡子裏自己的皮膚、頭髮、眼睛的顏色;

2.PPT:中國人的圖片、外國人的圖片、中國地圖、世界地圖、幾種國家的字體;

3.音頻:一段漢語和一段英語。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比較中國小朋友和外國小朋友的不同,引導幼兒知道我們中國人是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

“請小朋友們看看這些人的外貌有什麼不同呢?”

“世界上有幾種膚質的人呢?”

“世界上有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棕種人”

“那你們知道這些人都分佈在哪些地方呢?”

二、圖片展示情境,瞭解中國的地理位置。

1.出示世界地圖。

“這是什麼地圖呢?地圖上有哪些國家呢?中國在哪呢?你是怎麼找到中國的呢?”

2.“觀察下中國地圖的輪廓,你有什麼發現呢?(看看它像什麼呢?)”

“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國家,人口很多,有誰知道中國共有多少人口呢?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誰知道中國有多少民族呢?”

三、運用生活情境,瞭解中國的語言文字

1.放兩段錄音,一段漢語、一段英語。

“請小朋友説説自己聽到了什麼?我們説的是漢語普通話。”

2.出示中國漢字和英語。

“哪是我們國家的文字?你們認識上面的字碼?觀察一下上面的字,你們有什麼發現嗎?我們寫的字是漢字,也叫方塊字。”

四、欣賞兒歌《我是中國娃》

1.教師朗誦,幼兒欣賞。

2.師幼朗誦兒歌,萌發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五、放“國歌”,增強幼兒的愛國心。

“國歌想起時,我們要起立,行注目禮,保持安靜。”

附:《我是中國娃》

我是中國娃,生着黑眼睛,長着黑頭髮。

寫的是中國字,説的是中國話。

不管在哪裏,中國都是我的家。

活動反思:

運用了各國小朋友的照片進行對比,一目瞭然,充分感受到中國娃娃和其他國家娃娃在外貌上有哪些的不同之處,從而揭示課題--我是中國娃。這樣能把握兒童的心理,創設情境激趣,為幼兒興趣昂然的思考、理解奠定基礎。

儘管活動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可是隻要我能清楚地看到這些問題,並在今後的教學中通過不斷的努力加以提升和改進,就一定會取得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