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十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11W 次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十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圖書館借閲圖書的基本規則。

2、通過説一説、做一做,引導幼兒遵守圖書館規則。

3、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我們的小書城》。

2、幼兒操作材料:圓形卡紙、筆、每組一張《圖書館規則》。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位神祕的新朋友,想認識嗎?

(二)觀看課件,瞭解圖書館規則

1.課件片斷一:愛護圖書。

師:你看到了什麼?他們做的對嗎?為什麼?

幼:有人看書時亂塗亂畫;不對,破壞圖書。

師: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小結:看書時要愛護圖書,一頁一頁的翻,這樣圖書才更願意和我們做朋友。

兒歌:圖書圖書人人愛,保護圖書一起來。

(課件)

師:好,跟圖書管理員接着參觀吧

2.片斷二:安靜閲讀。

師:這些小朋友看書時在做什麼?對嗎?幼:大聲講話,安靜看書。

小結:你所説的真好,要安安靜靜看書,不大吵大鬧,不影響別人。

兒歌:圖書館裏要安靜。

(課件)

師:接下來在哪兒,一起來看一看

3.片斷三:借閲圖書。

師:這些小朋友拿着書在做什麼?人多的時候他們是怎麼做的?

幼:登記,排隊

小結:在圖書館借書一定要出示借書卡,讓管理員登記你借的書名,看完了還要去登記,人多是要排隊,不然會給大家帶來麻煩。

兒歌:借書要有借書卡。

(課件)

師:這些小朋友排好隊借書看了,我們繼續參觀吧。

4.片斷四:整理圖書。

A:看完書了,小朋友是怎麼做的?對嗎?幼:亂放,不對。

B:我們應該怎麼做?幼:整理好;給圖書排個隊。

小結:

看完書要放回原處,給圖書排個隊,就象剛才那些小朋友一樣。

兒歌:看完圖書放放好,圖書回變更美麗。

(課件)

(三)師幼小結。

1、播放課件,引導幼兒念念兒歌,鞏固圖書館規則。

師:你們平時看書時候能做到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出示幻燈片、瞭解更多規則。

師:除了這些,看書時我們還應該遵守哪些規則?

幼:排隊;整理椅子、書;一頁一頁翻;安靜地看書;出示借書卡;修補。

(四)引導幼兒討論。

師:我們班也有一個休閒書屋,在這裏看書應該遵守哪些規則呢?

請幾個幼兒交流。

(五)以小組為單位,製作標誌。

1、提問:你們説的真好,那有什麼辦法讓大家一看就能明白圖書館裏的規則並自覺遵守這些規則呢?

師:我們一起幫我們班的休閒書屋製作一些標誌,好嗎?

2、操作要求

請幼兒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組長組織組員設計不一樣的標誌;相好後畫在圓形卡紙上,需要寫説明的幼兒請老師幫忙;最後組長把畫好的標誌貼在《圖書館規則》上。

活動反思

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不應僅僅侷限在教師和幼兒之間開展。幼兒的早期閲讀需要教師的引導,更需要每個家長的積極參與。我們希望通過這一親子活動,使家長意識到自己應成為孩子閲讀的啟蒙老師。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設計背景:

時至三月,全國上下掀起了學雷鋒的高潮,我便抓住雷鋒的樂於助人這一教育契機,希望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播下愛的種子,讓整個社會人人互助,更多的理解那些有困難的地人們的艱難和苦惱,教會孩子學會同情,學會關心周圍的人。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雷鋒的樂於助人的故事,感受雷鋒的高尚的品德。

2、學會關注生活周圍和社會上有困難的人,培養同情心和仁愛之心。

3、樂意向雷鋒學習,主動積極幫助別人。

活動準備:

看過或者聽過雷鋒的有關故事、雷鋒視屏一段、困難中的人圖片若干張音樂《愛的奉獻》。

活動過程:

一、開火車進活動室。

二、火車上發生的事情。

説説得到幫助的人和事,感受受助情感體驗。

1、請你們介紹一下,他們碰到了什麼困難?

2、説説誰幫助過你?別人幫助你時心裏怎麼想?

三、做好事學雷鋒,瞭解雷鋒。

簡介雷鋒,讓幼兒認識雷鋒。

1、你知道雷鋒嗎?知道3月5日是學雷鋒日,為什麼學雷鋒。

2、看視頻,知道雷鋒樂於助人。

3、老師也來介紹一下,我所瞭解到的需要幫助的人。

小結:人們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需要大家互相幫助。

四、講童謠。

有個童謠中講了關於雷鋒的事情。

身邊有關學習雷鋒的事情,怎樣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人。

五、身邊的雷鋒:

1、社會中、幼兒園裏、生活中學雷鋒的人。

2、老師用幻燈介紹人們幫助別人的辦法。討論幫助的方法,知道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我們能用什麼辦法來幫助他們解決。(讓幼兒先討論,再來説)(出示通道受災圖片)激發幼兒愛心

3、小結:當人們碰到困難時我們採取各種方法去幫助他們,捐款是一種最常用的方法。募捐捐款活動,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公益活動

1、每位幼兒一份捐款(零錢1角,5角,1元)

2、放背景音樂(愛的奉獻),幼兒依次捐款。

3、統計:鼓勵幼兒平時存下零錢,將來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

我們來統計一下,今天我們一共捐了多少?算出總數。(伴音樂《愛的奉獻》)。

六、播放圖片,結束活動。

小朋友可以看看雷鋒的圖書,聽聽雷鋒的故事,看看雷鋒還有哪些良好在品德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呢?跟着《學習雷鋒好榜樣》的音樂離開活動室。

本活動採取從幼兒調查周圍需要幫助的人入手,知道社會上還存在一些弱勢人羣和困難人羣,萌發他們的同情心。瞭解社會是一個大家庭,應該互相關心和幫助,使大家庭裏的每個人都能感受温暖。從小樹立幼兒的公民意識,培養幼兒的社會公德和責任意識。通過本活動引導幼兒關注周圍的人和事,在他們幼小的心裏播下關愛他人的種子,樂意助人,學會感恩。知道我幫人人,人人幫我的道理。

附童謠:你真是個小雷鋒

老奶奶,看外孫,

下車不認西和東,

背行李,拿信封,

遇見路人細打聽。

小朋友,好熱情,

攙扶奶奶慢慢行,

拐個彎,進衚衕,

照着地址送家中。

老奶奶,問她名,

她説“我是小學生。”

老奶奶,沒聽清,

你真是個小雷鋒。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明白微笑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表情,理解故事中小蝸牛微笑的好處,懂得微笑能讓別人快樂。

2、學會關注周圍人的微笑,初步體驗當把快樂帶給別人時,自己也能得到快樂的感覺。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表情娃娃牌(高興地、不高興的)。

活動過程:

一、觀察表情娃娃體驗微笑的魅力。

1、教師出示表情娃娃,讓幼兒選取,並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

2、體驗微笑帶來的快樂。

“微笑真的能使大家快樂嗎?我們也笑一笑。”

二、講述生活中看到的微笑,理解微笑的重要好處。

1、幼兒講述生活中、幼兒園中的微笑。讓幼兒瞭解微笑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表情。

2、教師展示生活中的不微笑圖片,並引導幼兒如何來做?

小結:生活中到處都能夠看到人們在微笑地生活着,它還能在人們之間傳遞一種快樂的情緒。”

三、猜想故事資料.懂得微笑能讓別人快樂

用猜猜、想想、説説的方式理解故事資料。

小結:微笑是一樣好東西,它能給孤單的人帶去快樂,讓難過的人高興起來。小蝸牛雖然潛力很小,只會爬,但是它有一顆愛心,它想到了讓朋友快樂,把微笑送給了大家,給大家帶去了快樂,所以大家都覺得它很了不起。

活動延伸:

幼兒沒人一張笑臉粘貼,將微笑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設計意圖:十二生肖是我們中國幾千年積累下來的傳統文化,有着豐富的歷史背景和現實意義,每年過年的時候無論是電視上還是大街上還是家裏都可以看到這一年所代表的動物肖像,大家在互相拜年的時候也不忘帶上吉祥物説幾句吉祥話,所以對於幼兒來説這些動物他們都不會陌生。每個幼兒都知道自己有一個屬相,但他們並不理解十二生肖的,另外十二生肖究竟是由哪十二個小動物組成的,自己為什麼是這個屬相,幼兒一點也不瞭解。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有必要從小了解中國有悠久歷史的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為了讓幼兒初步瞭解十二生肖,我特別設計了這節課。

活動目標:

1、感知十二生肖包括十二種動物。

2、知道十二生肖的排序。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故事導入主題。

在一片神奇的大森林裏邊,有一座動物幼兒園,美麗的大森林是動物幼兒園的大教室,幼兒園裏有許許多多的動物小朋友,他們每天在一起快樂的唱歌、跳舞和做遊戲。森林裏還有一個神仙,他的名字叫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就像森林警察一樣保護着幼兒園的動物小朋友,所以在小動物們的心目中,玉皇大帝很偉大,什麼事情都會聽玉皇大帝的安排。小朋友現在我們一起去森林幼兒園看看這些小動物吧。

基本部分

1、認識動物小朋友,播放PPT《動物圖片》

小朋友你記住了這所幼兒園裏都有哪些動物小朋友了嗎?

過度:有一天,玉皇大帝要在這所幼兒園裏選十二個動物小朋友做人的生肖,一年一個動物,定好一個日子,讓動物門來報名,選先到的十二種動物作為十二生肖。所有的小動物都報名參加了,到底誰被選為了十二生肖,誰又排到了第一,讓我們一起看看就知道了。

2、十二生肖比本領,播放視頻《十二生肖的故事》,引導幼兒認識十二生肖、記住十二生肖的排序。

過度:從此以後無論做什麼事,十二生肖班的都依照這個順序進行。可是總有幾個小動物記不住自己的排序,森林幼兒園裏亂哄哄的,小朋友快來幫幫它們吧。

3、十二生肖排序,播放PPT《十二生肖的排序》,引導幼兒通過操作記住十二生肖的排序。

過度:十二生肖非常自豪被選為十二生肖,所以大家決定一定要把十二生肖的順序記下來,可是牛伯伯、羊爺爺的年齡大了,老是會記錯。為了讓十二生肖把順序記下來,於是玉皇大帝就給十二生肖編了一套《十二生肖操》,特別有趣,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

4、舞蹈《十二生肖》操,播放多媒體《十二生肖》操。

過度:學了《十二生肖》操後,十二生肖現在都記住自己的排序了,不信你們聽聽。

5、十二生肖的聲音排序。多媒體播放《十二生肖的聲音》。

6、教師小結,播放PPT。

十二生肖有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一共十二個小動物,鼠排第一,豬排最後。

結束部分

師生相互瞭解小朋友,爸爸、媽媽的屬相。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瞭解自己特徵的基礎上,學習比較自己和他人的不同,知道每個人有很多方面的不同,例如長相、性別、身高、聲音、願望等。

2、在操作中有細緻的觀察能力和勇於探索、善於發現的積極態度。

活動重點:

在觀察、操作、遊戲中比較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並能夠清楚地表達和交流。

活動難點:

能自己或者在老師提示下發現一些隱性的不同特徵:例如聲音、愛好、優缺點等。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圓鏡或鋼琴鏡、記錄單、大白紙、勾線筆、卡通身高貼、印泥、抹布、彩筆、錄音機、磁帶

2、經驗準備:事先進行“我喜歡的……”調查,並做成彙總表。內容可以有“我喜歡的玩具、動物、食品、運動、顏色等”。在幼兒不知情的情況下,錄下孩子的對話片段,可以是晨間活動、遊戲活動、體育活動或自由活動等日常生活中的對話。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發興趣。

師:請小朋友看一看,這裏有好多的什麼?(鏡子)鏡子可以用來幹什麼?

二、照鏡子,觀察比較自己和他人面部特徵的不同。

1、請小朋友每人找一個好朋友,兩人一組,照鏡子觀察並作記錄。

師:我們一起來照一照鏡子,看看自己的長相,也瞧瞧好朋友的長相,比一比臉型、頭髮、眼睛、鼻子、嘴巴……把兩個人不同的地方在記錄單上用筆勾畫出來。

2、請兩兩個幼兒在集體中拿着記錄單説一説自己和好朋友不同的地方,並請全體幼兒驗證。

3、老師做簡單小結。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一個鋪墊性質的熱身活動,通過幼兒的兩兩互動,將臉部特徵的不同之處用記錄單簡單地勾畫出來,並在集體中做交流。本環節比較的是小範圍、比較顯見的特徵,如臉型、頭髮、眼睛等。而一些隱性的、不顯見的特徵將通過本環節的鋪墊在下一環節中進行深入發掘。)

三、在老師引導下,再次比較自己和他人其他方面的不同之處。

1、播放偷錄的幼兒對話錄音,引導幼兒討論。

師:呵呵,這是誰的聲音?你怎麼知道是×××和×××?為什麼不是×××的?×××的聲音是怎麼樣的?×××的聲音又是怎麼樣的?哦,我們每個人的聲音也是不一樣的。

2、擴展討論。

師:我們知道每個人的長相是不同的,剛才還知道了每個人的聲音也是不同的。那還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幼兒小組內交流或兩兩討論,老師參與其中,對幼兒觀察到並講述出的一些易忽略的特徵或方面,老師要及時地予以表揚和鼓勵。)

3、比較、驗證。

(1)師:我們來請一個男孩子和一個女孩子上來,看一看,比一比,説一説你們剛才説到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如性別、高矮、胖瘦、興趣、愛好等)

(2)展示“我喜歡的……”調查彙總表,看看自己喜歡的項目和班級其他孩子有什麼不同。

(3)遊戲:“猜猜他是誰?”。老師講述班上某一孩子的特徵、興趣、愛好等,請幼兒猜一猜他是誰?提問:為什麼你們猜的是×××而不是其他人呢?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的地方。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整個活動的重點部分。對一些顯見的特徵,幼兒觀察的比較仔細,但是一些不易察覺的隱性特徵,需要老師有策略地引導。在本環節中,老師準備的一些有趣、熟知的材料,如偷偷錄製的幼兒對話,事先進行的“我喜歡的……”的調查彙總等,可以讓幼兒在有趣有味中不斷地達到目標。再加上隨機進行的男孩女孩的現場比對以及猜測遊戲等,更讓幼兒在玩樂中進行更深入的瞭解。)

四、幼兒小組操作活動

1、老師介紹每組操作活動的材料和使用方法,提出操作活動的要求,鼓勵幼兒勇於探索,在實際比較中發現較多不一樣的地方。

2、幼兒分小組自由操作,比較異同。

第一組:身體印畫。用大白紙鋪在地上,幼兒用統一的姿勢躺在紙上,其他幼兒幫助在他的身體外輪廓畫出身體輪廓線,比較每個人的異同。

第二組:量身高,比高矮。幼兒用卡通身高貼來量身高,用筆在身高貼上做記錄,比較異同。

第三組:印手印,比不同。幼兒蘸上印泥,在白紙上印下手掌的紋路,比較每個人手掌上紋路的不同和指紋的不同。

第四組:照鏡子畫像。幼兒照鏡子畫出自己的臉部特徵,和其他孩子比較異同。

第五組:畫腳印,找不同。幼兒脱掉自己的鞋子,將腳放在白紙上,用筆畫出輪廓,比較異同。

第六組:錄音比不同。小組幼兒每人在錄音機前説一句話,錄下後,聽聽是誰的聲音,分辨聲音的不同。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整個活動的**部分。幼兒在以上幾個環節中得到了一定的經驗,本環節將通過幼兒的實際操作來進行真正的比較。在操作材料的.準備上,六個組的活動有難有易 ,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在本環節中,幼兒將自由分組,自己找尋同伴,在操作中還要尋求同伴的合作和幫助,自主性將得到充分發揮。)

3、老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新的本領,知道了自己和別人是不一樣的。我們每個人都有特別的地方,有優點,也有缺點。大家在一起要互相學習、友好相處,愛自己,也要愛別人,這樣才會擁有更多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體驗故事中角色的情感變化,懂得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2、理解故事內容,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理解。

3、嘗試複述故事,理解反問句的真正含義。

活動準備

1、小花貓、小黃狗、小熊貓、大象、小老虎、小獅子、小松鼠等故事中角色的頭飾以及蒲扇等道具;教學課件。

2、教學CD《等車》。

活動過程

1、提問導入,激發興趣。

(1)教師提問:一隻大象在等車時沒有排隊,但後來小動物們都很感謝它,你們猜一猜這是怎麼回事呢?

(2)鼓勵幼兒自由説一説自己的想法。

2、完整欣賞故事。

(1)教師生動的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2)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麼?小動物們為什麼感謝大象?大象是怎樣幫助小動物的?

3、邊講故事邊演示多媒體,幼兒再次完整欣賞故事,理解內容。提問:

(1)這一天天氣怎麼樣?你們怎麼知道的?(引導幼兒用故事中的語言回答,並表演小動物熱得難受的樣子)

(2)大象沒有排隊上車,小動物們有什麼想法?(啟發幼兒從反問句“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誰有那麼大的力氣,能把大象拖開呢?”中找出答案)

(3)後來,大象幫助了小動物們,小動物又有什麼想法呢?為什麼小動物要大象先上車?(啟發幼兒從反問句“可誰有那麼大的力氣,把大象推上車呢?”中找出答案)小結:故事中的大象是因為要幫助小動物而插到隊伍中間,但平時生活中等車時要依次排隊,每個人都要遵守社會規則。

4、幼兒分組討論,跟講故事。

(1)教師提問:大象沒有上車,而是“離開車站,慢慢向池塘走去。”為什麼?它接下來想幹什麼呢?

(2)幼兒分組討論後,請幼兒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

(3)教師肯定幼兒的不同想法,並請幼兒邊看多媒體課件邊跟隨講述故事。

附故事等車太陽像個大火球高高地掛在空中,天上沒有一朵雲,沒有一絲風。

這兒是一個沒有樹蔭也沒有涼棚的汽車站。小松樹和小花貓正在等車。他們一邊擦着汗水,一邊用芭蕉扇啪嗒地扇着,心裏想:要是能刮陣風就好了。

小黃狗和小熊貓也來等車了。火辣辣的太陽烤得他倆直喘氣。他倆心裏盼,要是能下陣雨就好了。

小老虎和小獅子也來等車了。他倆吃着冰棍,抬頭看看火紅的太陽,心裏想,要是烏雲能出來遮住太陽就好了。這時,一頭大象從池塘邊走來。嘿,大象也來等車了。

大象走到車站,看了看排隊的小夥伴,就往小松鼠前面一站。

“大象哥,請排隊乘車!”

“大象哥,乘車要排隊!”

大夥兒都嚷嚷着。大象好像故意沒聽見一樣,站在最前面,還故意挺了挺高高的身子。大夥兒很不高興,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誰有那麼大的力氣,能把大象拖開呢?

靜靜的,大家都在等車。忽然,小老虎和小獅子覺得太陽真的被烏雲擋住了,陰涼涼的。他倆抬頭一看,哈,不是烏雲,是大象的身體,象一座小山,把太陽遮住了。

“沙沙沙,沙沙沙”,咦,哪來的雨啊,淋在身上真舒服。小黃狗、小熊貓抬頭一看,喲,原來於是從大象哥哥的鼻子裏灑出來的。

——“呼呼呼,呼呼呼。”咦,哪兒來的風啊,吹到身上真涼快。小花貓,小松鼠抬頭一看,原來,風是大象哥哥用大耳朵扇出來的。

大夥兒看着大象,都樂了,他們覺得剛才真不該對大象哥哥嚷嚷。

“嘟嘟”——汽車來了。大家讓大象先上。大象説:“我沒有排隊。你們先上吧!”大夥兒都不好意思。可誰有那麼大的力氣,把大象推上車呢?

夥伴們一個個都上了車,大象還是沒有上車。車門關了,他對車上的小夥伴們揚揚長鼻子,離開車站,慢慢向池塘走去。

車上的夥伴們這才明白大象哥哥的好意。他們伸出頭,揮手大喊:“大象哥哥,謝謝你!”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背景

在關於"家鄉好"(如上海旅遊節、大連服裝節等)社會大背景下,我們可以通過與社會融合的方式,進行愛家鄉教育。

本活動在上海旅遊節的背景下,恰逢有外地的同行來聽課,於是,"為客人老師當導遊"這個角色身份,促使孩子積極主動地瞭解自己的家鄉上海,從而激發了愛家鄉的情感。

另外,大班的孩子開始有比較理性的合作行為,活動中教師應該引導和關注孩子的優勢互補式的合作,勵孩子共同完成導遊活動。

內容與要求

1、通過做導遊,把自己喜愛的上海介紹給大家。

2、嘗試合作地開展旅遊活動,相互學習一些簡單符號表現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本地(上海)有名地方的圖片(照片)。

2、本地地圖(2~3張)貼在周圍。

3、有關上海旅遊名勝的VCD。

過程與指導

一、介紹上海的名勝

1.老師:最近,我們上海正好有一個關於旅遊的節日,是什麼?(上海旅遊節)上海旅遊節是什麼?上海為什麼要開旅遊節?

--讓孩子瞭解旅遊節的意義。

活動中,孩子從電視、報紙、圖片或生活中,以自己的感受理解着家鄉的旅遊節:"上海有許多好地方,讓別人來玩"、"旅遊節可以讓別人知道上海是個好地方"、"上海的旅遊節,有許多人來,上海就更熱鬧了"、"是啊,我們上海可以賺許多錢,又可以造許多好看好玩的地方了"……

老師:旅遊節就是讓人們知道上海是個好地方,而且會越來越好。

2、老師:我們都是上海人,你喜歡上海嗎?你喜歡上海的理由是什麼?

--從孩子的視角來談論家鄉的好處。

活動中,可以接着以上的小結:"我們生活在上海,你覺得上海好在哪裏?"

3、老師:是啊,上海的……都讓人覺得上海真好。這些老師都是外地來的,請你告訴這些老師,上海有哪些很好玩、很好看的地方值得他們去走一走,玩一玩?周圍有一些照片、圖片,你可以拿來邊看邊講。

--孩子在講述中既有自己的生活經驗,又有自己的想象,如,傑傑對客人説:"東方明珠為什麼造成幾個球的樣子呢?除了好看,還有就是萬一地震,那幾個球滾到黃浦江裏不會沉下去,保護了裏面的東西和人。"讓人忍俊不禁。

二、合作製作導遊計劃

1、你們説了那麼多的好地方,客人老師很想去玩玩。但是他們不知道怎麼走啊?你能為客人老師當導遊嗎?

2、你們知道導遊是幹什麼的?他要做哪些事情?

--孩子們根據自己外出遊玩的經驗,相互補充地形成了"導遊"的工作內容,老師的引導可以是:"我們上次春遊的時候,上哪裏去玩了"、"去這些地方怎麼玩更方便呢?這裏有地圖"、"你出去旅遊的時候除了遊玩看風景,還有些什麼事呢"等等。

3、好,今天我們就來做導遊,給客人老師安排一下游玩上海。你可以一個人做導遊,也可以和朋友一起商量做導遊,把你們請客人老師遊玩的打算記下來,做成計劃。一會兒告訴大家,看客人老師願意跟哪個導遊玩?

説到記錄,你們想想怎麼記,才又快又讓人看明白?

4.孩子合作製作,老師關注合作和記錄的符號問題:記錄要簡單、要有代表性、要快。

--這時,老師看見合作得好的孩子要及時發揚,如"×××他們好快啊,原來他們有分工的……"。對沒有合作行為的孩子,老師應引導:"×××畫畫很好,他做什麼合適呢?×××你認識許多漢字,你做什麼事好呢"等等,引導發揮自己的特長,在合作中培養自信心。

三、講述自己的計劃

1、説説旅遊計劃的合理性。

--討論:旅遊的路線、密度是否合理。活動中,孩子們還討論到價格的問題。

2、説説旅遊記錄方式的特點和長處,給同伴以啟發。

--孩子的記錄有完全的圖形符號,也有形似的文字(有的字多一橫)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欣賞中國古典建築和外國的建築,初步瞭解中外建築的風格與特點。

2、通過收集各種建築圖片以及佈置展覽,豐富對中外建築特徵的認識,並用語言大膽地講述自己的感受。

關注各種經典建築物,對豐富多樣的建築開始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人手一冊,實物展示儀一台

活動過程:

一、音樂活動“數高樓”引出主題

1、教師帶領幼兒隨着音樂開展音樂遊戲“數高樓”

2、師:剛才,我們小朋友數了許多高樓,這裏還有許多有趣的建築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分別感知中國和外國的建築。

1、看圖説説:圖片上建築是什麼樣子的?你喜歡哪一座建築物?喜他什麼地方?

2、引導幼兒觀察外國建築,説説,外國建築是怎麼樣的?

三、討論活動;外國建築與中國建築有什麼不同?

四、教師重點介紹中國古建築的5個特點:

1、中國古典建築以木材、磚瓦為主要建築材料,以木結構結構為主要的結構方式。

2、中國古代建築的平面佈局具有一種簡明的組織規律。

3、中國古代建築造型優美。

4、中國古代建築的裝飾豐富多彩。

5、中國古代建築特別注意跟周圍自然環境的協調。

五、師生共同佈置“各種各樣的建築”專欄,感知交流不同風格的建築藝術。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通過實際活動,充分鍛鍊幼兒選擇決定的能力,使幼兒懂得作出決定需要考慮諸多方面的問題。

活動準備

錄像、圖片、油畫棒、雙面膠、字卡等。

活動過程

1.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到人民公園去玩。因為地方大、時間有限,我們只選擇公園中的一處地方。下面放錄像(內容為公園中的動物園、遊樂場、和平廣場),請小朋友自己決定。教師貼上動物園、遊樂場、和平廣場的名稱,並準備好油畫棒,以便幼兒決定後在名稱下做一個記號。

2.現在請小朋友闡述作出決定的理由。問題:為什麼決定去遊樂場?參考理由:①喜歡玩;②好久沒去了;③想和好朋友一起玩蹺蹺板;④玩好高的滑梯;⑤裏面有沒玩過的玩具。問題:為什麼決定去動物園?參考理由:①喜歡小動物;②聽故事裏説的某種動物,想去看真的;③聽説來了新動物;④想看看小猴子長大了沒有;⑤去看孔雀開屏。問題:為什麼決定去和平廣場?參考理由:①一次還沒去過;②沒餵過廣場的和平鴿;③想離近點聽鴿子叫,想和它説悄悄話;④好玩、喜歡。

3.小朋友都決定好了,並且説出了自己的理由。從幼兒園到公園去有兩條路,一條是出門向右拐,走小路(貼圖示),路雖窄,但比較近;另一條是出門向左拐,走中路(貼圖示),路雖寬,但比較遠。請小朋友決定,走哪一條路好,想好了做標記。

4.現在請小朋友闡述作出決定的理由。走大路:①好走;②不擁擠;③可以看許多平時看不到的東西;④看風景。走小路:①近,能很快到;②走小土坡好玩;③沒汽車安全。

5.剛才,小朋友選了不同路線,並且説明了原因。看來,作決定的時候,還要考慮很多問題。下面還要請小朋友作一個決定,選擇去公園的方式:公交車、出租車、步行(貼圖示)。如果選擇不合適,路上會耽誤很多時間,請小朋友認真考慮並做出標記。

6.現在請小朋友闡述作出決定的理由。選擇公交車參考理由:①因為選的是大路;②省錢;③快;④坐8路車直接到公園;⑤省力氣。選擇出租車參考理由:①因為選的是大路;②比公交車快。選擇步行參考理由:①因為選的是小路,適合步行;②汽車不適合走小路;③安全。

7.看來,作決定時不僅要考慮很多事情,還要考慮它們之間的聯繫。今天小朋友作決定時考慮得就很周到,並且自己作了三個決定,真能幹。我們來表揚表揚自己吧。(豎起大拇指)嘿!嘿!我真棒!

8.教師結合幼兒的意見,作出最終決定,並説出根據。

9.準備出發去公園。

提示 :相關圖片請點擊幼教圖庫,更多內容在素材寶庫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0

【活動目的】

1.讓幼兒自我嘗試操作,知道手的用處很大,不僅能感知物體的屬性,還可以用手做許多事情。

2.培養幼兒勤快、熱愛勞動的優良品質。

3.學會注意保護自己的小手。

【活動準備】

1.把幼兒分成六組,為每組幼兒提供一種操作內容。

(剝豆、皮球、套圈、繪畫工具、泥工、抹布)

2.活動前收集用手做事情的照片。

3.錄音機一台,磁帶一盒。

【活動過程】

一、放《新的小手歌》錄音磁帶,做手的模仿遊戲,引出課題

二、讓幼兒嘗試操作各種材料,感知手的作用

1.我們的手不僅能做模仿遊戲,它還具有許多本領,請你們摸摸桌上的物體,有什麼感覺?幼兒自由觸摸,感知物體的屬性。

小結:我們的手能通過觸摸,感知物體的冷、熱、軟、硬、光滑、粗糙等。

2.出示照片,讓幼兒仔細觀看照片,和同伴大膽討論後回答,手能做哪些事?

小結:手的用處很大,能做許多的事。

3.每組幼兒自選操作材料,用手操作。

(操作內容有:剝豆、繪畫、做泥工、拍皮球、套圈)

提出要求:邊操作邊觀察,你是怎樣用手來做事的?

4.每位幼兒操作後,教師請2~3名幼兒到集體面前邊用手操作,邊講解用手操作的過程。進一步感知怎樣正確地用手來操作物體。

5.集體討論:假如沒有手會怎樣?

6.討論: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手?

小結:不玩尖鋭的東西,不做危險的事,並注意保持手的衞生。

三、讓幼兒用勤快的手,為集體做好事

1.小朋友都有一雙勤快的手,請你們用手把我們的教室打掃乾淨。(用抹布等)

2.組織幼兒勞動。(放歡快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