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五篇

【精華】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62W 次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五篇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椅子各部分的名稱,能按順序擦自己的小椅子。

2、知道要愛護小椅子,會輕拿輕放。

活動準備:

乾淨與髒椅子各1張,水盆1只,抹布30塊。

活動過程:

1、以遊戲口吻請幼兒用眼睛仔細看一看,兩張椅子有什麼不一樣,説一説喜歡哪一張椅子。

2、動動小腦子,説説怎樣讓髒椅子變成乾淨的小椅子呢?老師在肯定幼兒正確回答的基礎上出示抹布問:“這是什麼?有什麼用?”教師示範並用詩歌講解洗抹的方法,如“先抹桌子面,再抹桌子背,橫檔抹一抹,最後抹椅腿”。抹好後請幼兒閉上眼睛,老師將兩張椅子交換位置後問幼兒:“你喜歡哪一張小椅子?”(都喜歡)

3、操作練習:老師的兩隻手真能幹,能叫髒椅子,小朋友不喜歡的椅子變成乾淨的,大家喜歡的椅子。小朋友,你們也有兩隻手,也讓它們變能幹好嗎?那好,我們都來學習抹自己的小椅子,這裏有抹布每人一塊,抹好後將抹布丟進水盆裏以後每天都這樣,讓小朋友邊抹邊念兒歌,老師巡迴指導,對不同能力的孩子給予程適度指導,抹好後,請小朋友欣賞對自己抹過的椅子。

4、遊戲:在音樂伴奏下練習輕拿輕放椅子,做椅子搭火車遊戲。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玩具塞入器官的不良後果,指導玩具不能塞進耳朵等身體器官。

2、明白髮生意外是要去醫院。

活動準備

1、男孩木偶。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教師:

(1)小朋友們,你們玩過穿珠遊戲嗎?

(2)明明也來玩串珠,發生了什麼事呢?

2、教師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

旁白:遊戲時間到了,明明選了自己最喜歡的穿珠遊戲。明明:小珠子,真搞笑。(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裏。)

(2)教師:明明玩串珠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你們覺得明明這樣做對嗎?為什麼?

3、引導幼兒觀察掛圖,繼續講述故事。

(1)教師:我們來看看之後怎樣樣了。珠子塞在耳朵裏出不來了,老師趕緊把明明送到了哪裏?醫生是怎樣做的?

老師送明明到醫院,醫生挖出珠子。醫生還告訴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樣做耳朵和鼻孔會流血,還有可能會發生危險。

(2)教師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聲音説: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裏了。

4、拓展幼兒經驗。

(1)教師:我們身體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這些小小的孔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不能把東西塞進這些小孔裏。想想看,還有什麼東西像小珠子一樣小?什麼東西比小珠子還小?它們可千萬不能塞進我們身上的小孔孔裏呀。

(2)教師總結:教室裏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釘,家裏的小鈕釦、小橡皮都不能塞進我們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留意掉進去,必須要立刻去醫院請醫生來幫忙我們。

家園共育家長應將家裏的細小物品擺放在幼兒不易接觸到的地方,同時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藉助幼兒對遊戲的喜愛,對已有技能“傾聽”進行復習。然後通過加大遊戲難度的方式

讓幼兒學會按指示做。在活動中加深對數字1、2、3的認識,及泥工技能的訓練。使幼兒在

情景體驗、多元互動中獲得數學、藝術、社會等方面的知識和經驗,以求達到各領域的知識

整合,促進幼兒智能的全面發展。

活動目標:1、初步學習“按指示做”的社會技能,幼兒在活動中認真聽老師的指示並做出正確反應。

2、加深幼兒對相關領域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開發幼兒的智力。

3、培養幼兒能主動與人分享的情感。

活動準備:

音樂;多功能活動室,橡皮泥三組,膠泥板人手一份;小彩棍若干;紅色、黃色、藍色圓形頭飾彩膠紙各兩個;耳朵、問號圖片各一張;兔子、大象、小貓頭飾各六個,黑貓警長頭飾一個;蘿蔔、青菜、小魚、大小汽排球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複習“傾聽”的遊戲:

1、聽音樂,做動作。

2、“小朋友怎麼知道是小鳥的音樂”?老師拿出一張耳朵的圖片,引導幼兒説出耳朵的作用------傾聽。

3、根據老師的口令玩“躲迷藏”,加深幼兒對空間方位的認識。

1)出示問號圖片,讓幼兒在活動之前學會先想一想老師説了什麼。

2)男孩蹲下、女孩站到黃線上。

3)男孩爬到滑坡上,女孩鑽到山洞裏。(輕輕地)

4)小朋友快快地躲到桌子後面。

二、學習新技能:按指示做

1、 老師以“黑貓警長”的身份介紹新的遊戲玩法:按數取物(根據老師提供的數到指定位子取玩具)。

2、 幼兒自選動物頭飾戴上。

3、 提醒幼兒在老師説出“下命令了”之後再開始遊戲。

命令一:小兔子到山洞裏拔出一個蘿蔔,小花貓到桌子下釣上一條魚,小熊到跳跳牀上拿一個球。

命令二:小兔子到山洞裏拔出一個蘿蔔和一棵青菜,小花貓到桌子下釣上三條魚,小熊到跳跳牀上拿一個大球和一個小球。

4、 幼兒將自己拿到的東西與別人共同分享。

三、 製作禮物:

1、 今天來了這麼多的.客人老師,我們用自己靈巧的小手製作一樣禮物送給她們,好嗎?”

2、 幼兒找到與自己頭飾相符的組進行討論:老師提供的材料可以製作什麼禮物?

3、 幼兒確定每組的禮物形狀,開始製作。

四、按老師的指示送禮物:

幼兒製作好之後,將自己的禮物送給老師指定的客人老師(要求幼兒大膽的請客人老師“品嚐”)。如:小兔子將禮物送給戴紅色頭飾的老師,小花貓將禮物送給戴黃色頭飾的老師,小熊將禮物送給戴藍色頭飾的老師。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不同擁抱給人帶來的感受,如幸福、快樂等,並能主動擁抱別人。

2.通過遊戲,進一步體會與教師、同伴和家人親密擁抱的快樂。

3.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重難點

重點:知道擁抱在不同情境中帶給人的感受。

難點:創設不同情境體驗擁抱帶來的情感體驗。

活動準備

1.錄製不同情境下的擁抱視頻。

2.《大大的擁抱》語言CD。

3.《親親熱熱抱一抱》教學資源。

4.課前與每個孩子抱一抱。

活動過程

(一)回憶擁抱帶給自己的感受。

1.剛才我和你們做了一個什麼動作?你有什麼感受?

2.小熊嘟嘟也得到了很多擁抱,我們一起來聽聽誰會給他擁抱呢?

(二)利用教學資源欣賞故事第一段(得到別人的擁抱)。

1.提問:嘟嘟得到了誰的擁抱?嘟嘟感覺怎麼樣?

小結:原來得到大家的擁抱,我們會感到很幸福、很快樂。

2.回顧生活經驗談一談。

提問:小朋友們,你得到過誰的擁抱?(現場提問一爸一媽:你什麼時候給孩子過擁抱?)

3.欣賞師幼擁抱照片。

師:在幼兒園裏,老師也給過你們大大的擁抱,想想是在什麼時候?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師:嘟嘟得到了這麼多擁抱,嘟嘟會不會把擁抱送給別人呢?(繼續看故事)

(三)利用教學資源欣賞故事第二段(給別人的擁抱)。

1.提問:嘟嘟都把擁抱送給了誰?他們感覺怎樣?

小結:原來給別人擁抱也會讓別人變得開心、快樂。

4.回顧生活經驗談一談。

師:你會不會把你的擁抱送給別人呢?你會送給誰呢?為什麼?

小結:當小朋友不高興的時候你可以給他們一個擁抱,這樣他會很高興的。

(四)遊戲“抱一抱”,體驗擁抱帶來的快樂(播放輕音樂)。

播放舒緩的音樂,引導幼兒伴隨舒緩的音樂與自己的好朋友互相擁抱,提醒擁抱時要輕輕,不要把別人抱倒了。

1.和同伴抱一抱。

2.和老師抱一抱。

3.和家人抱一抱。

(五)一起對爸爸媽媽説一聲:謝謝爸爸媽媽。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主動與同伴擁抱,生活中習慣用擁抱表達情感。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⒈體驗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⒉懂得只有學會與人分享,才會有更多的好朋友。

活動準備:一列食品拼搭的小火車,一袋大禮包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小朋友,你們見過火車嗎?今天我們教室裏也來了一輛火車,你們看看和平時見過的有什麼不一樣?(都是吃的東西)對了,這列火車都是用好吃的東西拼成的。你們有沒有聞到香味?誰來聞一聞,它們香不香?請一幼兒來聞一聞。恩!真香啊!你們想不想吃?

二、第一次嘗試分享。

(一至二幼兒取食品)

你有沒有吃到好東西?(吃到了)你開心嗎?那他們有沒有吃到好吃的?(沒吃到)對,你們來説一説沒有吃到好東西,心裏會怎樣?(不開心)你願意分給他們一點嗎?(鼓勵幼兒和同伴分着吃)

再請幾個小朋友來取好吃的,拿到好吃的想想現在該怎樣做了呢?能不能一個人把好東西都吃了呢?有了好東西,要你吃我吃,大家一起吃,分享真快樂!大家一起吃心裏覺得怎麼樣?(大家吃,真開心)幼兒再次去吃好吃的。

三、第二次學習分享。

師:呀,你們看,這裏有一個大禮包,是我們每個小朋友從家裏帶來的各種各樣好吃的東西,你們猜猜會有什麼?

⒈ 誰來摸摸看?原來有一袋糖,你們想吃嗎?可只有一袋糖怎麼吃呢?(學習分享)大家一起吃心裏怎麼樣?(快樂)剛才,我發現有個小朋友沒有吃到糖,他的心裏會怎樣?是沒有分到快樂,那老師和他一起分享。師發給他一顆糖。現在,他的心理是怎樣的?(真快樂)

⒉ 老師也來摸摸,看裏面有什麼?(一隻大蘋果)誰想吃這個蘋果?只有一個蘋果大家都想吃怎麼辦?(切開)為什麼要切開呢?(切開了才能分着吃)

四、第三次主動分享。

⒈ 口袋裏還有好多好吃的,你們想不想再嘗一嘗?如果其他小朋友沒有拿到怎麼辦?(與同伴、老師分享)如果你拿了餅乾,該怎麼辦?拿到了糖果又該怎麼辦呢?讓幼兒説説。

⒉ 請小朋友再來説一説,在平時的生活中,你還有什麼好東西,會跟你的朋友一起來分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