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集合六篇

【精品】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集合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29W 次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集合六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引導幼兒用肢體表達刷子特徵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音樂活動的愉悦。

2、在聆聽不同樂曲性質的過程中,提升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活動準備】

各種各樣的刷子、音樂。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教師與幼兒共同跳“我愛洗澡”

二、開刷子舞會,幼兒學習用各種動作表現刷子的特徵。

1、出示刷子,引起幼兒的興趣。幼兒玩刷子。

“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哎,今天我的洗刷刷專賣店開業了,店裏面專門賣各種各樣的刷子,歡迎大家來參觀。”

2、幼兒玩刷子。

3、討論刷子的用途,學習用刷子的動作。

幼兒回答問題並做出動作。

三、通過小鍋刷與雨刷的不同音樂的體驗,幼兒感受音樂節奏的快與慢。

1、教師隨三拍子音樂做小鍋刷轉圈動作。

2、幼兒猜老師表演的是哪一種刷子,並展示動作。

3、幼兒隨音樂來舞蹈。“你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動作來轉圈圈。”

4、幼兒嘗試正反轉圈。

5、“小朋友,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刷子呢?”“你知道小雨刷是怎麼工作的嗎?”幼兒編雨刷的動作,並集體學習。

6、幼兒隨喜刷刷的音樂表演小雨刷的動作。

7、請個別動作較好的幼兒上來表演。

8、比較不同“這個洗刷刷的音樂跟我們剛才聽的小鍋刷的音樂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

四、刷子寶寶找朋友與客人老師一起舞蹈。

“刷子寶寶很能幹,也很願意幫助別人,現在請刷子寶寶去找你的好,朋友,兩個好朋友在一起,互相刷,看哪個刷子寶寶跳得最棒。”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粉刷匠》歌詞簡單易懂,旋律歡快,節奏鮮明,唱起來琅琅上口,幽默風趣。雖然是首老歌,但卻深受孩子喜愛。從音樂本身來説,八分和四分組合的節奏型也正是中班幼兒需要掌握的,因此非常適合中班幼兒欣賞和學習。在設計本活動時,我針對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注意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為幼兒提供充分的表現機會,鼓勵幼兒勇於創新,大膽表現。具體的説,首先,我準備了油漆工粉刷牆壁的畫面,引出音歌曲內容《粉刷匠》,為本課的音樂欣賞、創編和表演做好鋪墊。接着我邊講述自編的故事,邊出示自制圖片,根據幼兒回答總結和朗誦了歌詞。為學習歌曲打下基礎。我示範演唱時,沒想到該歌曲家喻户曉,很多孩子就跟着我演唱起來。於是,我直接進入下一環節——學習演唱歌曲。根據孩子們演唱的情況,我分別提出了慢速唱,按歌詞內容唱出不同的情緒(如:最後一句誇張、頑皮的表情),根據歌詞邊唱邊做簡單表演動作等要求。最後,我還提供了該歌曲的演唱視頻,讓幼兒跟着演唱。因為本次活動是家長開放日,所以我還組織幼兒分組進行了表演唱,伴隨着音樂,孩子們開心地唱着、跳着,現場的氣氛非常熱烈。

通過學習《粉刷匠》這首活潑歡快的歌曲,我們引導孩子們將已有的陌生而又熟悉的零碎生活經驗整合起來。他們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扮演粉刷工人,通過動作表述,加深對歌詞的理解。特別是引導幼兒邊唱邊用肢體語言來展示活動的過程,孩子們在一次次的學唱表演中感受到活動的快樂和音樂的優美。如此的在教中學,在學中教,孩子們身臨其境,情緒充分得到調動,留下的印象也異常深刻。

在第四階段“以評促教、評價教學”學習過程中,學員結合本階段主題,撰寫實踐作業作業的正文內容:

評價就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況表現出來的評價藝術。這裏,學習狀況包括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學習信心,學習效果等。但靜下心來仔細想想現在的課堂,我聽到很多諸如:“好的。”“不錯。”“恩。”這樣的評價語。這樣的評價單調,乏味,能真正達到評價的目的.,實現評價的自身價值嗎?“教學評價是一門藝術,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首先你要學會評價學生。”

通過聽課、思考、實踐,我覺得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用適度有效的表揚進行評價,讓課堂充滿熱烈。

第二、用委婉含蓄的批評進行評價,讓課堂洋溢温情

第三、多元化進行評價,讓課堂變成“伯樂”。

在課堂教學中,評價的目的是促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使學生更明智、更理性地進行學習,而不是盲目地被表揚所驅使,一味地為表揚而學習。因此,教師不但要把握好評價的不同方式方法,而且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應該在課堂評價中,實施多元評價,積極建構多元互動的立體評價機制,多方面發現和發展學生的潛能。

1、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學會自評、運用自評、建立自信。學生自評有利於調動學生內因,啟發學生認識自我,發現自我;運用自評有利於減少對學生的傷害,使學生不斷地認識和改進自我。

2、教師要引導學生互評,促進合作,共同發展。教師在引導學生互評時,首先要幫助學生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夥伴,從夥伴的優點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激勵學生共同發展。避免學生之間相互評價時,總是挑對方的“刺”,老師的評價語言應該引導他們慢慢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夥伴,能正視自己、正視夥伴。

課堂評價必須糾正“為了課堂熱鬧好看”的浮華,必須注重人性化,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人,讓學生關注自己的發展和進步,真正體現評價所應有的教育意義。

還應注意,我們在對評價形式進行創新的時候,不要忘了一些很好的傳統評價方式。如:點頭、微笑、眼神、口頭與書面結合、當眾與個別結合等等。

總之,課堂教學評價應該是一種民主、平等的“對話”,這種“對話”過程貫穿着尊重人、愛護人、發展人的人本主義情懷。讓我們實施科學有效的評價策略,用積極的態度看待學生,從每個學生髮展的內在需要和實際狀況出發,評價他們各自的發展進程,讓每個學生都得到賞識,體驗到成功,促使他們向着更高、更美而努力!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會模仿動作並能躲避追逐

重點難點:

會模仿動作並能躲避追逐

活動準備:

《一隻小老鼠》

2.寬敞的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先慢慢地念一遍歌詞,並配合做動作,表情要誇張,請寶寶欣賞。

二、邊唱歌曲邊做動作,鼓勵寶寶跟着一起模仿小老鼠和老貓的動作。

三、播放CD,請配班老師扮演老鼠媽媽,老師扮演老貓,邊唱歌曲邊玩老貓抓老鼠的遊戲。

1.開始幾遍可以不抓住“小老鼠”,待寶寶熟悉遊戲的玩法後再抓住他們。

2.注意變換從不同的方向抓小老鼠,如慢慢走、停下來、快跑等,以增加遊戲的趣味性。

四、帶着寶寶做放鬆活動。

師:小老鼠跑得好快,老貓抓不到,要回家休息了。小老鼠也該回家啦!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體會歌曲天真美麗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麗。

2、熟悉旋律,用優美的聲音學唱歌曲《蒲公英》。

3、通過認識蒲公英,唱蒲公英,激發孩子的想象力,感受美,創造美。

4、在藝術學習中陶冶孩子的心靈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6、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説説歌曲意思。

活動重難點:

用優美的聲音學唱歌曲《蒲公英》。

體會歌曲天真的性質,感受春天的美麗。

活動準備:

1、錄音磁帶,錄音機。

2、蒲公英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複習歌曲《春雨沙沙》

要求:用不同的力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春雨的美景。

過渡語:春姑娘帶來了春雨,讓種子們發芽了,喝足了雨水的種子慢慢地長大,變成了一朵可愛漂亮的花,是什麼花?(教師出示蒲公英)

關鍵提問:

蒲公英花是什麼樣子的?吹一吹後有什麼變化?

小結:蒲公英花被風一吹就像打着小傘一樣飛起來。

過度語:蒲公英被風吹起了以後可美了,小朋友都很喜歡它,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二、欣賞歌曲

1、幼兒完整欣賞一遍。

關鍵提問:

聽完以後,你覺得這是一首怎樣的歌曲?歡快的還是優美的?你的感覺是怎麼樣?

小結:這是一首很優美的歌曲,聽了以後覺得很舒服很開心。

過度語:這麼好聽的歌曲,到底唱了什麼呢,我們再來聽一聽。

2、理解歌詞

關鍵提問:

春風吹來,蒲公英往哪裏飛?(往前飛飛)

蒲公英飛的時候像什麼?(小傘)打着小傘去幹什麼?(去旅行)

誰在後邊追?(小朋友)

教師根據歌詞總結演唱,並出示圖譜,幼兒嘗試跟唱。

過度語:聽完歌曲你們覺得美不美啊,那麼美的歌曲,我們唱得也要美一點。

關鍵提問:

被春風吹了的小傘,飛起來是慢慢的,還是快快的?(慢慢的)

小結:被風吹後,蒲公英的小傘是慢慢飛向遠方,所以在唱飛-飛-的時候要慢一點柔一點。我們一起試試看。

關鍵提問:

小朋友在後面追,越追越近還是越追越遠?

小結:小朋友越追越遠了,所以在唱“追呀追呀追追追”的時候聲音越來越小,就好像小朋友越來越遠快看不見了一樣。我們一起試試看。

3、完整演唱

幼兒跟唱歌曲,要求聲音優美,能做適當的輕響處理。

分組演唱,妹妹一組,弟弟一組。

三、表演

請幾個幼兒圍城一個圈,跟着老師做動作,其他幼兒在座位上演唱。

活動延伸:

讓爸爸媽媽帶我們去野外欣賞蒲公英。親身感受與他們零距離接觸。

活動反思: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我以歌唱、表演為中心,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孩子對此活動興趣相當高,而且對蒲公英形態變化也十分明瞭,孩子一看便知,音樂的選擇也十分符合蒲公英的生長變化,孩子學習起來比較容易。在活動中幼兒可以體驗和同伴合作的快樂,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合作對他們來説好像很難,多通過活動培養他們互相合作的精神,有利於他們以後的成長。

小百科: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華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頭狀花序,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花開後隨風飄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進一步學唱歌曲,並學會正確地處理用不同速度和不同表情演唱。

2、通過音樂體驗小馬高興與傷心的不同心情。

活動準備:雙響筒、響板、手鈴人手一幅。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拍手點頭》、《這是小兵》、《日常生活模仿動作》。

2、發聲練習:《小鳥醒來了》、《小雞叫、小貓叫、小鴨叫》。

二、複習歌曲《小馬》。

1、老師彈奏音樂旋律,引導幼兒回憶歌曲名稱。

2、老師彈奏歌曲旋律,請幼兒邊拍手邊演唱歌曲。

3、教師帶領幼兒用快慢不同的速度和表情進行演唱,注意提醒幼兒與他人速度協調一致地演唱。

4、教師帶領幼兒邊唱歌邊用手拍出均勻的節奏,以此感受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均勻節奏。

5、帶領幼兒邊唱歌邊用響板、手鈴按四分音符為一拍均勻節奏,用兩種不同速度分別跟隨兩段音樂演奏,教師提醒幼兒演奏時應與他人速度一致。

6、教師用雙響筒由弱漸強地敲奏,以示小馬由遠而近地跑來了。彈完前奏後,全體幼兒用樂器邊歌唱邊伴奏,歌曲結束後,仍由教師演奏雙響筒由強漸弱地敲奏,以示小馬由近及遠地離開了。

三、複習歌曲《閃爍的小星》。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反覆感受歌曲,知道歌曲名稱,初步瞭解內容,喜歡唱歌。

2、通過大帶小的活動過程,體驗活動的樂趣,萌發愛幼兒園的情感。

活動重點:知道歌曲名稱,初步瞭解內容。

活動難點:瞭解歌曲的內容。

活動準備:

1、大班幼兒事先排練好表演和節奏樂。

2、表現歌曲內容的掛圖一幅(小班教學掛圖上冊3號圖)。

3、木偶娃娃一個。

活動過程:

1、大班幼兒扮演小動物(小鴨、小狗),聽音樂表演小動物律動,在

教師的帶領下,啟發小班幼兒邊走邊學小動物的叫聲。

2、“我們跟着哥哥姐姐邊走邊學小鴨子叫,到幼兒園去玩嘍!”表演大膽跟着做的幼兒。

3、觀看哥哥姐姐做歌表演兩遍,感受音樂歡快的情緒。

(1)觀看第一遍表演後問:哥哥姐姐在做什麼?(唱歌、跳舞、做遊戲)

(2)觀看第二遍表演前提示:哥哥姐姐在幼兒園唱歌、跳舞、做遊戲,真快樂,我們邊看他們的表演邊給他們拍拍手吧!

4、感受歌曲的內容。

(1)教師邊演示木偶邊演唱兩遍歌曲。

我是××幼兒園的小朋友,我真喜歡我的幼兒園,我還會唱一首歌曲呢!名字就叫《我愛我的幼兒園》,你們聽聽,我們在幼兒園有些什麼高興的事。

(2)欣賞哥哥姐姐表演。

教師提問,幼兒回答後出示相應的圖片,並唱出相應的歌詞。

誰愛我的幼兒園?(我愛我的幼兒園)幼兒園裏什麼多?(朋友多)哥哥姐姐在幹什麼?(又唱歌來又跳舞)大家一起怎麼樣?(真快樂)

(3)教師邊指點圖片邊唱。

(4)哥哥姐姐演唱,並用節奏樂伴奏。

5、跟着大班幼兒表演,進一步理解內容,體驗歡快的情緒。

(1)在歌曲伴奏下,哥哥姐姐帶幼兒隨意做動作,體驗集體活動的快樂。

(2)跟隨哥哥姐姐邊唱邊表演。

6、在《我愛我的幼兒園》的音樂伴奏下,哥哥姐姐帶幼兒邊唱邊做動作歡快的走出活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