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通用15篇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91W 次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歡迎閲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通用15篇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習辨認整點。

2、教育幼兒珍惜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3、感受時鐘的用途,體驗遊戲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5、探索、發現生活中時鐘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在日常生活中接觸過時鐘的經驗,並瞭解幼兒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

物質準備:親子活動“自制一隻可撥動時針、分針的時鐘”、大鐘模型一個、大灰狼頭飾等

重點難點:

學習辨認整點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題,認識時鐘

1、猜謎引題,激發興趣

師:有一對好兄弟,總愛圍着桌子轉。弟弟要比哥哥長,哥哥倒比弟弟短。要是一個不留心,它就會悄悄溜走了。請你猜猜它是誰?(時鐘)

2、交流經驗,理解用途

你見過時鐘嗎?在哪裏見過?它有什麼作用嗎? 幼兒相互交流,並積極發言。

3、師小結:時鐘是我們的好朋友,可以提醒我們:現在是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事情了。它是我們生活的好幫手,我們的生活少不了它。

(通過猜謎的方式,引出本次活動的主角——時鐘,幫助幼兒聯繫生活實際,初步感知下時鐘的用途,為接下來的活動打下基礎。)

  二、觀察並認識鐘面

鐘面上有什麼?(刻度、時針、分針、秒針、數字)鐘面上有什麼數字?(1~12)它們是怎樣排列的?仔細看一看,鐘面上兩根針一樣長嗎?(長短、粗細不一樣。長針叫分針,短針叫時針;時針比較粗,分針比較細)

(重點介紹分針和時針,幫助幼兒加強記憶,更好開展下面的活動)

  三、“時針分針來賽跑”遊戲,初步瞭解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

師:今天時針哥哥和分針弟弟要進行一場比賽,你們猜誰跑得快?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教師將時針撥到12點上,併為幼兒介紹這是比賽的起點和終點,教師操作鐘面,讓時鐘走一小時,引導幼兒觀察並發現。

提問:

1、分針和時針跑的時候,他們之間有什麼祕密呢?

2、它們朝哪個方向跑?跑了多遠?(朝一個方向,從數字1走到數字12)

3、你還發現了什麼?(分鐘走一圈,時針走一格)

師小結:分針跑得快,時針跑得慢,分針跑完一圈,時針走完一格,分針走一圈是一小時,時針走一格也是一小時。(豐富詞彙:順時針方向)

(該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通過指針來比賽的遊戲,引起幼兒興趣。教師操作鐘面,幫助幼兒初步感知時針和分針的運轉關係,分針轉一圈,時針轉一格,一格便是一小時。如果孩子們不能很好理解,可以再玩一次比賽遊戲,引導幼兒發現規律,幫助幼兒加深認識。)

  四、學習辨認整點。

1、重複上面的遊戲“時針分針來賽跑”,通過遊戲讓幼兒瞭解當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誰,就表示幾點整。

師:現在時針指在數字1上,分針指在數字12上,現在就是一點整。也就是我們平時説的一點鐘了。(幫助幼兒聯繫生活實際,感知整點概念)

2、通過“放炮仗”遊戲,進一步學習辨認整點。

(1)師來撥動時鐘,請一名幼兒來回答鐘面上的時間。如果回答正確,請其他幼兒通過放炮仗“嘭啪”以示鼓勵,並大聲説出來這是幾點了;如果回答不正確,請其他幼兒通過“嘶~嘶~”的聲音來提醒,並請別的幼兒嘗試回答。

(2)請若干幼兒上台來撥動時鐘,教師和其他幼兒一起做炮仗玩遊戲。

(以遊戲的方式幫助幼兒進一步加深對整點的認識。讓所有的孩子都參與其中,體現出活動的趣味性和孩子的自主性)

  五、結合幼兒自制時鐘進行練習,教育幼兒要珍惜時間。

1、師:小朋友們,快拿出你和爸爸媽媽一起做的時鐘,給大家欣賞一下吧!

(幼兒相互交流,促進彼此友誼,並體驗到親子活動——“自制時鐘”的成就感。)

2、師幫助幼兒回憶一日生活,並請幼兒根據時間撥動時鐘,鞏固對整點的認識。

“六點鐘,我起牀了!”、“九點鐘,我在上課!”、“十一點鐘,要吃飯了!”、“下午兩點,我們在睡覺!”、“下午五點鐘,放學了!”

師小結:小朋友們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情。而且你們馬上就要上小學了,會有更多的學習任務。我們可以請時鐘幫忙,提醒我們做好每天該做的事情,按時起牀、準時睡覺。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守時的好寶寶吧!

  六、遊戲體驗,複習鞏固

1、“小羊小羊幾點鐘”

教師講解遊戲規則:

老師當老狼,小朋友們當小羊。老狼出示時鐘時,“小羊小羊幾點鐘?”請小羊説出時間,“X點鐘。”等到規定的幾點鐘時,老狼就開始抓小羊。

2、“老狼老狼幾點鐘”

老師當老狼,小朋友們當小羊。老狼説幾點時,小羊就把手上的鐘撥幾點。小羊撥好了鍾就停下來,請老狼看時間。如果撥錯時間,可能會被老狼吃掉。

(最後的遊戲活動是本次活動的**部分,遊戲有兩種方式,在活動時間允許的基礎上,可以自行選擇自由遊戲。遊戲過程中要注意孩子們的安全,儘量避免跌倒事件。)

活動延伸:

收集孩子們製作精美的時鐘,放入區角中。待區角開放時,讓孩子們繼續玩“小羊小羊幾點鐘”或者“老狼老狼幾點了?”的遊戲。

小百科:時鐘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種計時器,人們通過它來記錄時間。至今為止,在中國歷史上有留下記載的四代計時器分別為:日晷、沙漏、機械鐘、石英鐘。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2

設計意圖:

我在設計本次數學活動中,以操作法為主要學習方法,通過投放幼兒自己收集、非常熟悉的大小不一的種子材料,創設問題情景,讓幼兒帶着問題去操作、思考、探索。通過豆豆排隊、球鋪路、走直線,三個層層遞進的環節,讓幼兒感知物體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之間的一種互逆關係。在這個感知過程中,將重點放在思維的練習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上,讓幼兒在探索、記錄、討論、講述中求知,並在原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感受新的體驗,獲得新的經驗。

活動目標:

1.學習將收集的豆子進行分類排列,並做記錄。

2.積極探索,分析討論,感知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3.能在操作活動中提升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紅豆、黃豆、蠶豆一份。

2.幼兒操作紙("0"是豆子的標記,紅、黃、綠分別表示紅豆、黃豆、蠶豆);畫好的驗證紙兩張。

3.鉛筆每人一支。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寶貝,會是什麼呢?聽…師;讓我們看看有哪些豆寶寶? 這三種豆豆有什麼不同?

二、第一次探索活動: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一的豆豆,排列長短不一樣。

1.講解操作要領。

師:今天我們要給這些豆寶寶分分家、排排隊(出示操作紙)。這就是豆豆排隊的標記圖。猜猜第一條線上排什麼?為什麼?

幼:紅豆,因為有紅豆標記。

師:那第二、第三條線上呢?

幼:黃豆、蠶豆。

師:在給豆寶寶排隊的時候要注意,要把豆寶寶豎着排,排的時候要從線的起點開始,一個靠着一個,不能有空隙,每種豆子排8顆,音樂停止小朋友就要停止動作,朝着前面坐好。

2.幼兒操作,用豆豆在操作紙上排隊。

3.幼兒講述排列結果師:快看看你們幫三種豆豆排的隊伍,誰的最長?誰的最短?

出示ppt1師:同樣是8顆,為什麼紅豆排的隊伍最短?蠶豆排的隊伍最長?

幼:因為紅豆最小,所以排得最短。

幼:因為蠶豆最大,所以排得最長。

幼:因為黃豆比較大,所以排的隊伍比較長。

4.小結:相同數量的豆豆,豆豆越小,排的隊伍越短;豆豆越大,排的隊伍越長。

三、第二次探索活動:感知大小不一的豆豆,排列長短相同時,數量不同。

1.再次出示操作紙師:快看,快看,豆寶寶還想在這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隊,你們願意來幫幫忙嗎?

想一想,排一樣長的隊伍,豆子的數量會不會一樣多?

2.交代要求,幼兒操作師:請小朋友把豆寶寶排滿整條直線,再數一數每種豆豆有幾顆記錄在後面的方格里,排的時候也要一個靠着一個不能有空隙。

3.講述操作結果。

師:你的每種豆寶寶排了幾顆?哪種豆子多?哪種豆子少?

出示ppt3師:看老師的豆寶寶,誰的數量最多?誰的數量最少?

討論:為什麼隊伍一樣長,紅豆用得最多,蠶豆用得最少?

5.小結:隊伍一樣長時,豆豆越小,數量越多;豆豆越大,數量越少。

四、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感知大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1.出示海洋球、乒乓球提問:這是什麼?

2.出示ppt3師:小兔有顆7海洋球,小狗有7顆乒乓球,他們想用海洋球和乒乓球來鋪兩條路,誰的路比較長?誰的路比較短?為什麼?

小結:乒乓球小,排的隊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隊伍長。

2.遊戲:"走直線"師:中間有一條直線,從起點處腳跟對腳尖走到終點老師一共走了10步,如果是小朋友們來走,你們的走的步子比老師的多還是少呢?

請一個幼兒來演示師:為什麼老師用的步子少,你們用的多呢?

小結:老師腳大,用的步子少;小朋友的腳小,用的步子多。

師:看來你們真的學到了本領。請小朋友們下課後可以到直線上去走一走,看看你走了幾步。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以自身為中心區分自己身體的左右。

2、願意與同伴交流,分清自己的左邊和右邊。

3、提高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手環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1、猜謎激趣。

“一棵小樹五個杈,不長樹葉不開花。從早到晚不講話,寫字畫畫不離它。”

2、區別自己身體的左右。

(1)區別左右手。

①請小朋友舉起拿筆的那隻手,招招手。

②交流做哪些事情需要用到右手?

③伸出左手搖一搖。

④出示手環,請把手環戴在右手。

⑤小結:戴手環的這只是右手。搖搖手的是左手

(2)區別左右腳。

①我們的身上除了左手、右手,還有什麼也分左右的?

②區分左右腳、左右眼睛、左右耳朵。

③小結:左手的這邊是左邊,右手的這邊是右邊。

3、感知左、右邊。

(1)請小朋友看看自己身邊,請問你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

(2)改變方位,區分左右。

4、遊戲:我説你做

(1)舉起你的右手;舉起你的左手

(2)抬起你的右腳;抬起你的左腳

(3)用你的右手拉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左手拉你的左耳朵

(4)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眼睛

5、競賽遊戲:我説你做

(1)按手環顏色分組進行比賽

(2)比賽中用五角星進行評價

6、評出冠軍組。

活動反思:

活動中,充分發揮孩子自身的作用,給幼兒充分互動的空間、時間與機會,達到提高幼兒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的目的,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本課的目標是通過律動、遊戲等活動,感知以主體為中心區分左右。並能正確説出自己的左邊和右邊。激發幼兒與同伴交流的關係,能準確的説出物體所在的“左”“右”方位。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能將物體按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的規律進行排序。

2.嘗試通過自己的排序活動,體驗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積木,雪花片,筆,彩紙,剪刀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尋找圖片上的規律。

1.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的東西,請你們猜一猜我可能跟你們玩什麼遊戲呢?幼兒猜測。告訴你們哦,其實我今天要跟你們來玩一個排一排的遊戲。

2.首先我們先來看幾張圖片,這個是什麼?(太陽)這是一個紅紅的太陽,那請你們看看這個太陽上的光芒按什麼規律再排呢?(長短長短)你們看出來了嗎?我們來説説看,一根長,一根短,從上面開始説。 (一根長,一根短,一根長,一根短.....)這個太陽好看吧。如果這個一根長一根短隨便排排,那這個太陽還會好看嗎?(不好看)所以它有規律,你們發現這個長和短是幾個一組的,一長一短,一長一短?(2個一組)你們來看看是不是?一長一短一長一短,2個是吧,而且還是間隔排的。

3.我們再來看看第二張圖片,這是什麼?(欄杆)仔細看好哦,這個欄杆上的顏色有什麼規律呢(紅藍紅藍)一根紅一個藍接着看一根紅一個藍,一根紅一個藍,它們又是幾個一組的?(2個一組)如果這個欄杆紅的歸紅的,隨便它一會紅一會藍整齊嗎?(不整齊)

4.再來看看最後一張圖,這是什麼地方?(花園)這個花園有圓圓的花壇,長長的凳子,我想問問看這個花壇和凳子它的排列有什麼規律?(一個凳子,中間有個花壇再接一個凳子)我們一起來看看從花壇開始,一個花壇一個長凳一個花壇一個長凳,你們猜猜看接下去會是什麼?它是兩個一組一個花壇一個長凳是吧?

5.教師小結:這幾張圖片告訴我們,欄杆有規律了就好看了,因為太陽的光芒也有規律都是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一長一短一長一短,欄杆呢一紅一藍一紅一藍,花園裏一個花壇一個長凳,一個花壇一個長凳,它們都是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的。

二、提供材料,按規律進行排列。

1.今天我給你們準備了一點東西,你們能不能把這些材料也來按這個規則排一排,行嗎?一定要像圖片上一樣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的。但是作為大班的孩子我是有規則的,聽清楚:1.隨便選材料在自己的位置上排列。2.必須按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有規律的排。行不行?有問題嗎?好,再想想第一個規則是什麼?第二規則是什麼?然後排在哪裏呢?

2.幼兒找材料排列,教師指導。

3.排出來真好看,有沒有都按兩個一組的規律來排呢?誰來説説看?彩紙是誰排的?你是怎麼排的?(一個紅一個粉)我們幫她一起來檢查一下(一張紅一張粉一張紅一張粉)有規則嗎?再來檢查花片,我們一起來説(紅藍紅藍)是不是一個一個間隔,兩個一組的?她選的是花片按照顏色來排的,花片還有嗎?你怎麼排的?(一白一紅)接着我們來説説別的?這是什麼?(水杯和筆)誰排得?(一水杯一筆)同意嗎?他選了幾種材料?(2種)但是也可以2個一組一支筆一個水杯一支筆一個水杯也可以這樣間隔。真了不起,一種材料可以按顏色,兩種材料可以按照它的名稱來説。

4.剪刀還沒有説過?誰排得?(一把粉一把藍一把粉一把藍)怎麼樣?同意嗎?如果接下去排應該是粉剪刀還是藍剪刀?我再想啊,如果今天我沒有粉剪刀,只有藍剪刀,那應該怎麼排呢?能按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排嗎?請幼兒示範(一把朝上一把朝下)如果不能朝上朝下,你們還有辦法嗎?(一把左一把右)這樣也是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的,還有辦法嗎?怎麼樣才能兩個一組?(一把開一把合)嘴巴一起説(一把開一把合一把開一把合)如果還有一把是什麼?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能按照線索推論前後的變化。

2、提高幼兒的視覺辨認能力。

3、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圖片若干(大小不同)、海洋圖一幅、魔術統計表

活動過程:

1、穩定幼兒情緒--遊戲"大家一起來"。

2、提問幼兒:你有沒有見過大海?會變魔術的大海呢?(讓我們來看看大海是怎樣變魔術的)

3、魔術"神奇的海洋"。

--教師示範魔術過程!

--小的圖片進去,大的圖片出來。

--哭的圖片進去,笑的圖片出來等。

--讓幼兒觀察原本的東西,放入海洋,會有什麼變化?

--讓幼兒根據線索推論前後的變化。

4、"我是神奇魔術手"。

--請個別幼兒按照相同的規則變魔術。

--請幼兒把變出或者推論出來的圖片繪畫出來。

5、請幼兒想一想,還可以變什麼有趣的魔術呢?

6、教師講解題目,幼兒做練習。

7、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第三個環節設置的是讓幼兒自己動手做一做,在做之前,我先將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二頁的《魔法機器》講解了一遍,我着重想他們講了第一個魔法機器發出的是每樣物品比原有的多1的指令,然後我讓幼兒觀察第二台魔法機器,看看第二台機器發出的是什麼指令,在這個點上,我處理的不夠好,因為有一部分幼兒知道了第二台機器發出的比原物多2的指令,卻不是全體幼兒,所以導致在做第二台時,仍有一部分幼兒照着第一台機器那樣,畫了比原物多了1。我應該事先在講解時,兼顧到所有的幼兒,而不只是部分幼兒。

小百科:機器是由各種金屬和非金屬部件組裝成的裝置,消耗能源,可以運轉、做功。它是用來代替人的勞動、進行能量變換、信息處理、以及產生有用功。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學會整體觀察,能按照路線規則走水果迷宮。

2.探索不同的路線,並嘗試設計有規律的路線。

3.體驗迷宮遊戲的樂趣,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迷宮圖 各種水果圖片 空白迷宮圖 課件 水彩筆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重温走迷宮經驗。

師:水果王國準備舉辦水果節。要進入水果王國,必須要走過一座迷宮。你們走過迷宮嗎?你是怎麼走的?

小結:不管什麼樣的迷宮,都有進口、出口和一定的路線規則。

2.幼兒探索,初步感知按路線規則走水果迷宮。

(1)出示水果迷宮圖,觀察、討論進口,出口、路線規則。

(2)初步嘗試按規則走水果迷宮。

(3)交流走水果迷宮的方法。

小結:迷宮圖拿到手,先找進口和出口。按照路線規則走,就能順利到出口。

3.再次操作,進一步探索迷宮不同的走法。

(1)交代操作要求:根據路線規則,比一比,看誰找到的路線多。

(2)幼兒操作。

(3)交流展示。

小結:原來在水果迷宮裏,同樣的進口和出口,按照同樣的路線規則,可以有不一樣的走法。

4.拓展思維,嘗試自己設計迷宮路線圖。

(1)提出挑戰——設計路線圖。

(2)幼兒自主設計。

(3)展示、檢查交流。

(4)感受迷宮的結構組成。

活動延伸:把水果迷宮補充完整,請好朋友走一走我們設計的水果迷宮!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四份。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3、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1、材料紙:圓形、正方形、長方形。

2、實物:餅乾

3、數學練習冊

活動過程 :

一、集體活動

1、用變魔術的形式引入課題。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魔術師,現在請魔術師為我們表演變魔術,好嗎?

2、教師出示一根繩子。

師:小朋友看,這是什麼?(繩子)多少根繩子?(一根)小朋友想學魔術師變魔術嗎?

師:魔術師可以將一根繩子變成四根,你們信嗎?

(1)請個別幼兒表演變魔術,先將一根繩子變為兩根一樣長的繩子。

(2)再請個別幼兒表演變魔術,由兩根繩子變為四根一樣長的繩子。並説説你是怎樣變來的?你是怎麼知道它們是一樣長?

3、教師示範圓形的四等分。

教師繼續以變魔術的形式出示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材料紙,請幼兒示範。

師:請小朋友比一比:等分後的部分是否一樣大,以及原來的圖形和分後的每一部分哪個大?哪個小?

4、幼兒操作,請幼兒探索各種圖形的四等分的多種不同方法。

5、教師在黑板上示範用筆將圖形四等分。

二、個別活動

師:請小朋友把練習冊打開到43、44頁。

師講述操作要求:

1、下列每組圖中的物品是四等分嗎?把正確的圈起來。

2、將下列圖形四等分,有幾種方法?用筆畫線。

三、活動評價

師:請做好的小朋友和好朋友説説你是怎麼做的?(幼兒交流)

師:真會動腦筋,講得真不錯。

四、延伸活動

師:請小朋友課後區域活動的時候可以玩一玩《賣餅乾》的遊戲。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學習將收集的種子分類,排列,並做記錄。

2、積極探索,分析討論,感知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種子(蠶豆、黃豆、紅豆各十顆)。

2、紙板。

3、海洋球、乒乓球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師:看看桌上有什麼?

幼:蠶豆、黃豆、紅豆。

師: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麼?

幼:種子。

2、第一次探索活動: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不一樣。

(1)講解操作要領。

師:現在請你們做件事,給這些種子分分家(出示圖一)。請你們猜猜第一條線上排什麼?為什麼?

幼:紅豆,因為有紅豆標記。

師:那第二、第三條線呢?

幼:黃豆、蠶豆。

師:排隊的時候要從紅線開始,一個靠着一個,讓它們站在線上。三個全排完了,不要收,數一數,把數字記到後面的格子中。

(2)幼兒操作,用種子在紙板上排隊。

(3)請幼兒講述排列結果。

師:紅豆有幾顆?(幼:十顆),黃豆有幾顆?(幼:十顆),蠶豆呢?(幼:十顆)它們都是十顆啊?那它們排的隊伍一樣長嗎?(幼:不一樣)

(4)討論為什麼都是十顆,隊伍不一樣長呢?

幼A:因為紅豆小,所以排得最短。

幼B:因為蠶豆大,所以排得最長。

幼C:因為黃豆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隊伍不長也不短。

(5)師:相同數量的種子,顆粒越小,排列越短,顆粒越大,排列越長。

3、第二次探索活動:感知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相同時,數量不同。

(1)請幼兒把紙板翻過來,觀察另一面。

師:看看紙板上有什麼?

幼:種子標記,線。

師:這三條線怎麼樣?

幼:一樣長。

(2)設疑、引導幼兒思考。

師:如果在這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

(3)隊,想想,它們用的數量會不會一樣多?

幼A:一樣,幼B:不一樣。

(4)交代探索要求,幼兒操作。

師:請你們用不同的種子分別

(5)在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列,看看它們用的數量到底會不會一樣多呢?

(6)講述操作結果。

幼A:不一樣多。幼B:紅豆用得最多,

(7)蠶豆最少。

(8)討論“為什麼排一樣長的隊伍時,紅豆用得最多,蠶豆用得最少呢?”

(9)小結:隊伍一樣長時,小種子用得多,大種子用得少。

4、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感知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1)師手拿海洋球、乒乓球。

提問a:如果用相同數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隊,誰的隊伍長,誰的隊伍短,為什麼?

幼:乒乓球小,排的隊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隊伍長。

提問b:讓它們排一樣長的隊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誰用得多?為什麼?

幼:隊伍一樣長時,大的海洋球用得少;小的乒乓球用得多。

(2)遊戲:過小橋。師:老師和幼兒一起走獨木橋從起點處腳跟

(3)對腳尖走到終點線,數數你用了幾步?(師生遊戲)

師:為什麼老師用的步子小,你們用的多呢?(老師腳大,用的步子少;幼兒腳小,用的步子多)

5、遊戲結束

師:小朋友們今天學得都很認真,也很愛動腦筋,現在我們一起去完過小橋的遊戲吧!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數學教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着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密切聯繫幼兒和生活,利用幼兒平常接觸到的、熟悉的事物來設計數學活動,是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幼兒思維具體形象性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

操作法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基本方法,我們投放幼兒自己收集、非常熟悉的大小不一的種子材料,創設問題情景,讓幼兒帶着問題去操作、思考、探索。通過種子排隊、層層遞進的環節,感知物體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一種互逆關係。本次活動,發展了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了幼兒的學習習慣。活動中,幼兒大膽説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説出自己的理解,讓每位幼兒都有自己的操作空間,讓幼兒對數學活動充滿興趣,併為入學前增添了興趣。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9

活動目標:

1、學習看路線圖,找出最合適的路線。

2、在乘車遊戲中學習8以內的加減計算。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學過8以內的加減。

2、去朋友家的路線圖(如圖,大圖一份,小圖若干。圖上的粗線表示汽車行駛的路線,圓圈裏的數字表示在這條路線上的公交車編號,格子數可以表示路程數。兩個數字放置在一起表示這裏兩路車都經過,例如①③表示1路車和3路車都要經過這裏。①路車是往左開的,如果想往前走就得換乘③路車)。

3、自制的標有數字1~7的錢幣。

4、站牌。

活動過程:

一、討論去亮亮家的方法

師:亮亮已經好幾天沒來幼兒園了,你們都很想去他家看望他。今天我們就來討論幾個問題。你們準備怎樣去亮亮家?如果乘公交車去,需要做些什麼準備工作?

二、看路線圖

1、尋找出發點和目的地。

師(出示大路線圖):這是一張公交車行車路線圖。你能看出我們在哪裏,亮亮的家在哪裏嗎?

2、觀察路線的走向。

師:這張圖上還有些什麼?你們有沒有看不懂的地方?師:你們兩個兩個結伴先在小圖上找一找,一共有幾條路線可以到達亮亮家。

(幼兒回答,教師在大路線圖邊上記錄:1、路車2、換乘、3路車4、路車換乘5、路車6、路車直達。)

三、選擇路線

1、找出最近的路線。

師:你們認為哪條路線最近?怎樣才能知道哪條路線最近?為什麼?(記錄每條路線的路程並比較。)

2、找出最省錢的路線。

a、瞭解每路車的票價:1、路車2元,2、路車2元,3、路車2元,4、路車3元,5、路車5元。

b、哪條路線最省錢?為什麼?(幼兒回答,教師記錄每條路線的價錢。)

四、模擬乘車

1、幼兒每人拿8元自制錢幣,分別站到自己選擇的路線(站牌)前。

2、每輛車上有一個幼兒當售票員,一個幼兒當司機。乘客買票上車,隨音樂做開汽車動作繞活動室一圈。換車時,售票員提醒乘客再次買票。

活動延伸:

1、請幼兒想一想原來有多少錢,算一算用去多少錢,比一比誰最省錢。

2、帶幼兒乘公交車去亮亮家。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於現實,並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0

活動準備: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圖片。

2、4朵紅花、六朵黃花的圖片。

3、數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數字頭飾兩套,小猴子頭飾若干。

5、數字小兔圖一張,有關數字卡若干。

6、數字卡10張(裝入貓頭包內),鈴鼓一個,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認識“>”和“<”

1、問:“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季)“春天來了,蜜蜂蝴蝶飛呀飛呀,飛到我們幼兒園裏來了,大家看一下,飛來了幾隻蜜蜂?幾隻蝴蝶?”教師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圖片,幼兒説出數量,教師貼上相應的數字卡。

問:“蜜蜂和蝴蝶比,誰多?誰少?”“那麼,7和5相比,哪個數字大?哪個數字小?”

師:“我們可以在7和5之間放一個符號,讓人一看就知道哪邊的數字大,哪邊的數字小。我們以前學過‘=’號,能放‘=’號嗎?”啟發引導幼兒,引出 “>”,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大於號像張着嘴巴對着大數笑,大於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後邊的數大,初步理解大於號的含義,説出“7”大於“5”。

2、問:“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裏?”(花園裏),展示紅花和黃花的圖片,讓幼兒感知其數量的不同,引出“<”,重點觀察小於號像是在向左彎腰,撅着屁股的樣子,屁股撅給小數瞧,小於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後邊的數小,説出“4小於6。”

3、師:“大於號和小於號一個開口向左,一個開口向右,很不好玩,我們得找規律記住它們。”啟發幼兒找出內在規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無論是大於號還是小於號,它們開口得方向都對着哪一個數(大數),尖尖的小屁股對着哪一個數(小數)。”

學習兒歌:大於號,開口朝着大數笑,小於號屁股撅給小數瞧。

二、表演遊戲:學做“>”“<”

找出4名幼兒做數字娃娃,戴上數字頭飾,找兩名幼兒分別站在兩個數字中間,用身體姿勢表演>”“<”,幼兒讀出“9大於7”“7小於9。”

三、猜謎語,(紅眼睛,白皮襖,長耳朵真靈巧,愛吃蘿蔔愛吃草,走起路來蹦蹦跳。)引出數字小兔。

讓幼兒觀察小兔子是由哪些數字組成的,找出後,比較大小,填上“>”或“<”。

四、遊戲:擊鼓傳包

玩法:教師搖動鈴鼓,幼兒傳貓頭包,鼓聲停止,包在誰的手裏,就和他的同桌各從包裏抽出一張卡片,比較大小,如“8”和“6&

活動目標:

1、認識“>”和“<”,理解不等式的含義,理解大小的相對性。。

2、學習把不等式轉變為等式。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可逆性,鍛鍊幼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重點認識“>”和“<”,理解不等式的含義,掌握相等與不相等的轉化;難點是掌握“>”和“<”的方向。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通過剪"春"活動,引導幼兒自主表現春天美麗的事物。

2、激發幼兒大膽的想象,自由剪出不同變化的"春"字。

3、通過幼兒自主的操作,初步理解"減法"的含義。

活動重點:

能大膽想象剪出不同變化的"春"字

活動難點:

初步理解減法的含義

材料與環境創設:

1、幼兒已經學會剪"春"字

2、工具:剪刀、固體膠、手工紙(每人數量不同)方形鉛畫紙

3、5以內的減法題(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今天,春姑娘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紙,看看春姑娘都帶來是什麼顏色的紙?那綠色代表什麼?

2、今天春姑娘又要請你們剪"春",上次你剪"春"字的時候,"春風"遇到了誰?

二、幼兒剪"春"要求:

1、在剪之前先數數春姑娘給你帶來了幾張紙?

2、每個"春"字都要不一樣。

3、將剪好的"春"字貼在鉛畫紙上。

(在幼兒剪幾張紙後老師示意停下。老師給的紙不一定剪完)三、比較"春"字1、請幼兒介紹一下,你的幾個"春"字有什麼地方不一樣?

2、教師總結幼兒變化的地方,及時肯定幼兒的大膽想象。

四、找題目:

1、師:今天春姑娘一共給你們幾張紙?現在還剩下幾張紙?是多了還是少了?我們可以用哪種計算方法來表示?為什麼用減法?

師概括:當剩下的東西比原來的總數少了時,我們就用減法來表示。

2、請幼兒根據自己剪"春"字的用紙情況找相應的題目表示,並在等號後寫上答案。

3、提問:你為什麼選這道題?(師生共同總結題目中每個數字的含義)

五、延伸:

引導幼兒向同伴、客人老師介紹自己剪的"春"字和相應的減法題。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九以內的加法。

2、在情境教學中,學會10的加法。

3、能將的10的加法運用到超市購物的遊戲中。

4、培養幼兒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準備:PPT、購物券、貼有數字的動物卡片。

  教學過程:

1、碰球遊戲。

師:小朋友,你們會玩碰球的遊戲嗎?

(會)那今天小胡老師和你們一起來玩玩這個遊戲。這裏有一個規則,就是我的球和你的球碰起來是9。你們準備好了嗎?嘿嘿,我的兩球碰幾球?(嘿嘿,你的兩球碰7球,2+7=9)... ...

2、新授10的加法。(PPT)師:剛才小朋友的表現可真好,所以我決定要給你們一些獎勵。老師準備帶你們去動物園玩,你們想去嗎?(想)好,那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師:瞧,前面是什麼小動物?(小豬)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有的站着,有的坐着)那有幾個站着的(1)?幾個坐着的呢(9)?數一數一共有幾隻小豬?(10只)那誰會根據這個圖片給我們來列個加法算式?(1+9=10)我們以前還學過可以把前面的數字調換一下位置,也就有了一個新的算式了,大家一起説好不好?(9+1=10)師:我們走呀走,來到了池塘邊,你看見了什麼?(烏龜)請你仔細數數有幾隻在岸上,幾隻在水裏呢?總共有多少隻烏龜?我要請聰明的小朋友還給這些小烏龜們列列算式了,誰來?

師:你們看,那邊有很多漂亮的鳥。請你們自己觀察,你看見了什麼?有幾隻?一共有多少隻鳥兒?你能為這些鳥兒列個算式嗎?

師:看過了美麗的小鳥,接下來會是哪個小動物呢,讓我們繼續逛下去。呀,這次來的是誰呀?(小狗)小狗怎麼樣了?(有的關在籠子裏,有的在籠子外面)數數籠子裏的有幾隻?外面的又有幾隻,一共有什麼?你來給小狗們列個算式好嗎?還可以有怎樣一個算式?

師:最後我們去美麗的花叢裏看看,這裏面也藏着小動物哦。原來是勤勞的小蜜蜂。我發現這些小蜜蜂有些不一樣哦,你發現沒有?有綠頭髮和黃頭髮的蜜蜂。數數綠色的有幾隻?黃色的幾隻?總共有多少?一共有多少?我想請你來給小蜜蜂列算式了。那這次還有沒有其他的算式呢?(沒有)為什麼?(前面的數字又是5,換位置以後也是一樣的)師: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個動物園的`小動物呀,每個種類都是10個,這就是這個動物園的特點。讓我們一起把這些有趣的10的加法一起念一下吧。

3、遊戲:動物超市1)幼兒購物遊戲師:動物園逛完了,我在動物園還找到了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動物超市。在裏面我們可以買些紀念品。看,這是我為你們準備的10元購物券,你們等會可以去超市你買你喜歡的東西。每個紀念品後面都標有價錢。在這裏呀,我有一個要求,你只能買兩樣東西,而且一定要把10元給用完了。有沒有聽明白。這是我在動物超市買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我買了什麼?你們看,我買了兩樣,這個是多少錢?這個呢?..+..=10,所以我剛好把10塊錢用完了。好,現在你們拿起自己的購物券去超市購物吧。記住你只能買兩樣東西,而且一定要把10元給用完了。

2)互相檢查師:買好的小朋友請回到位置上,現在你可以和想你的好朋友介紹一下你買到了什麼?還可以互相檢查你有沒有買對,有沒有符合老師的要求?發現錯誤的小朋友,老師再給你一次機會,自己去改正一下。

3)幼兒介紹自己的購買情況師:誰想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買了些什麼?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3

明天我們幼兒園就要進行市級以上課堂教學獲獎教師的課堂展示活動了,作為四名教師的其中一個,本次我選擇了我們大班現在進行的主題《黑夜祕語》中的一個數學活動《上月球》。

雖然針對本次活動我已經反覆修改了好幾次教案,還特別精心設計了自認為很滿意的多媒體課件,可是經過昨天的試教,還是發現存在很多的問題。於是,就引發了我對數學教學的一些思考,相比平時每逢要上公開展示活動我首先會選擇語言活動,因為對於我個人而言,語言活動相對比較擅長一點,可是這次我考慮到其他三個老師都選擇語言活動,如果自己再去選擇,這樣一個半天對於聽課的老師好象有點太過單調,再則是我想挑戰一下自己,讓自己向其他課程領域也發展一下,還信心滿滿地自認為也許我在其他領域教學中也可能不錯也不一定。於是,考慮再三下了決定--大班數學活動,這個活動之前我們在訂計劃時把它定在科學領域,可是我覺得把它定在數學活動更精確與明朗一點。

經過了昨天的試教,我滿滿的信心有一點受到打擊了,課後我反覆思考這堂課我應該改進的一些地方:一、教學活動目標單一、不夠完善,對數學教育的目標缺乏全面的認識,僅以學習數學知識為唯一目標。二、忽視了幼兒的思維特點。幼兒期思維發展和趨勢是從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發展,抽象邏輯思維尚處於萌芽狀態。每一次數學活動都必須由具體到抽象、由低級到高級逐步過渡,由於設計本次教學活動時我考慮的只是我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掌握程度,沒有想到大四班是一個新大班,幼兒的學習存在着一定的差異,而沒有考慮有些幼兒基礎還不是很踏實,就這麼跳躍着教過去。幼兒階段的思維特點決定了這樣的教學是不合適的。三、教師的語言不嚴謹。在數學教學中,數學知識本身的特點和幼兒思維的特點決定了幼兒學習和理解數學概念是有困難的。因此,教師的語言表達對幼兒正確理解數學概念及有關知識是相當重要的。而我在其中一個環節講述時的語言不嚴瑾,造成了幼兒操作時的不理解,還應該再進一步推敲。

不過昨天的課也讓我同時又增加了信心,因為幼兒對我的課件相當感興趣,學習積極性很高,雖然這是我設想到的,但是我還是很高興。畢竟他們是一羣只讀了一個學期半的新大班幼兒,明天我要開課的對象是大班其他三個班中的,相對而言應該他們知識經驗應該更豐富,思辨能力應該更強。

於是,修改教案成了我現在最要抓緊做的事,剛才看到博友"藍天"的博文,一句話很有感觸"最重要的事就是馬上去做,最重要的時間就是當下。"

期待明天的活動能夠成功!

活動目標:

1.觀察材料,嘗試藉助材料上的提示發現可以數正確的方法。

2.喜歡數數遊戲,願意感受並學習同伴的數數方法。

3.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4.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過程:

一、瞭解孩子原有的數數經驗

經常聽到小朋友們數數,你最多能數到幾?和他一樣多的舉手。老師説一個數字,接着往下數4個數。

二、數數遊戲發現正確的數數方法

1.我知道你們能數很大的數字,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數正確,能數正確嗎?把桌子上的操作紙拿起來,看看圖上有什麼?接下來會有一幅圖片,讓你們數一數房子有幾幢?樹有幾棵?兔子有幾隻?花兒有幾朵?把答案記在下面的空格里。

2.現在開始對答案

你數到的兔子有幾隻?你在哪裏找到了6只兔子?前面的山裏有六隻兔子。蘑菇房的後面有兩隻兔子,第七隻兔子在哪裏?在蘑菇房的中間。

你用什麼辦法將兔子找出來的?從上往下。

要把東西數正確,其實有方法的,從上往下,從下往上,從左往右,從右往左,從前往後,從後往前。

只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就一定能把東西數好。

看看花有幾多?這麼多花這麼能數的快呢?三個三個數。對了,三個正好是一簇一簇的。

上面得花有幾多?6朵,下面的花有幾多?6多,六朵加六朵一共是十二朵。

3.看看第二張紙上寫了什麼?條是什麼意思?一條一條,對,數一數帶魚有幾條。第二個格子裏寫的什麼?數一數蛋有幾隻?什麼是種明白嗎?數數餅乾有幾種。把你看到的答案記錄在下面的空格里。

4.告訴我帶魚是幾條?有不同答案嗎?還有第三種答案嗎?你剛剛數帶魚什麼地方,數出是十一條的?為什麼你要數帶魚的頭呢?頭比身體看的更清楚。你們也都是數頭的嗎?為什麼要數眼睛?要把一堆東西數清楚,要數特徵非常明顯的地方。

有的數帶魚的頭,有的數帶魚的眼睛,有的數帶魚的身體,那個最明顯?眼睛,我們一起來數數帶魚的眼睛。

小結:數一堆東西的時候,要數特徵非常明顯的地方。

遷移:用這種方法我們來數數這些香蕉有幾隻?你數了香蕉的哪裏?

5.蛋有幾隻?有六有八?你在哪裏數到六隻蛋的?他把所有看得見的蛋都數出來了,還有兩隻蛋在哪裏?在紙的後面也可能有蛋。你怎麼知道後面有兩隻蛋呢?他用了對應的方法,看到下面有多少蛋,來估算上面有多少蛋。

小結:這一盒蛋在放的整齊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嘗試用估算推理的方法,看第一排有幾個,算算推推後一排有幾個。

活動反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孩子的眼裏,月亮是個既熟悉又神祕的世界。本次活動就是從幼兒所感興趣的內容出發,設計登月球的遊戲,將數的組成結合到遊戲的各環節讓孩子在虛擬的遊戲中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它不但激發了幼兒的探索慾望,更讓幼兒就懂得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幫助幼兒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發展思維能力,讓數學活動更遊戲化、趣味化,深受幼兒的歡迎。

活動第一環節給星星打電話。簡單的引出部分很快就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為順利地開展下面的環節做好了鋪墊。到月球上去,先要和星星打電話。(出示五顆星星)每顆星星上面都有一個數字,數字是幾就代表是幾號星星。要求從卡片中找出兩個數字,如果兩個數字合起來和其中一顆星星上的數字一樣大,就算撥通這顆星星的電話。這一環節中,我給幼兒充分展示的機會,目的在於調動每位幼兒的積極性,幼兒的參與性是十分強烈的,也許是孩子喜歡挑戰高難度的,多數孩子都選擇了撥通10號星星,不難發現他們對10的分合掌握的還是不錯的,能把已獲得的數學經驗運用於虛擬的遊戲中去。第二環節解密上月球。(出示登月球軌道圖)要上月球需要經過一個軌道,要進入軌道必須先解開密碼,密碼是由兩個數字組成的,這兩個數字合起來都必須等於10,而且密碼不能重複。幼兒在小圖上的方框內寫出10的各種組合數字。由於有了前面環節的鋪墊,幼兒對於解密碼的興趣還是很強的,由於操作之前我讓孩子已經找出10的分成的互補規律,所以大部分孩子都能按順序順利的寫出10的九種分成方法,但由於個體的差異,個別幼兒也出現了遺漏和重複的情況。第三環節領取“通行證”。給操作正確的幼兒發放“通行證”,為了讓每位幼兒都得到愉悦的體驗,我邀請聽課老師幫助發放,“通行證”的發放使得幼兒的操作結果被得到認可,雖然有個別孩子做錯或者重複了,但老師給予的訂正機會讓他們從失落中走了出來重新煥發求知慾望,使每位孩子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

這是一堂教研組行為跟進研討課,課後組內老師給我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1.第一環節孩子們打通最多的是是10號星星,還有幾個星星沒人打,應該把沒有撥打的星星以集體形式練習,如幾和幾打通的是幾號星星。2.幼兒在操作環節,我讓先操作完的孩子找聽課老師檢查是否正確,而後又讓聽課老師幫助發放“通行證”,兩次檢查顯得多餘,其實只要發“通行證”這一次就夠了。3.最後環節應該創設一個登月球的情景讓先領取通行證的孩子等候在起飛地點等待全體幼兒一起上月球。我將聽取聽課老師的建議重新修改教案,進行第二次執教,我想會收到更好的效果的。

小百科:月球,天體名稱,人類肉眼所見稱為月亮,中國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嬋娟、玉盤,是地球的衞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衞星。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衞星,其表面佈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44萬千米,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使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掌握6以內數的組成。

2、使幼兒能熟練地説出6以內數的組成,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初步的自學能力,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

3、培養幼兒認真做練習的良好學習習慣,積極動腦思考的學習品質,及合作互助、創新意識和評價意識。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準備:

1、投影儀、數字卡片、6片雪花片、6個小方塊。

2、數字卡片、6片雪花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複習數數。前面我們學習了哪些數?誰能數給大家聽?

2、複習比較大小出示數字卡片1—6,誰能給大家提問題?

二、進行新課

1、創設遊戲情境,小組學習6的組成。

a、創設遊戲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今天老師想請大家做一個分雪花片的遊戲,想不想做?準備每人6片雪花片,看誰動作又輕又快。把6片雪花片分成兩份,看誰方法多。分完和你的同位交流一下。(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能較好地把握知識起點,採用開放教學方式,先讓幼兒動手操作擺小棒充分感知,然後再交流,使幼兒在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b、交流展示。

指名分法不同的幼兒到前面來展示。

①剛才大家想了那麼多辦法,可是看起來又有點亂,請大家開動腦筋想個好辦法:怎樣才能清楚地看出又一個也不落下?同位商量,指名展示。

②(教師巡視發現有按順序分的)老師發現這位同學有一種好辦法,下面請他來教教大家。

[在發散的基礎上組織幼兒交流,引導發現。給幼兒充分展示的機會,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作用,使幼兒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比較紮實。]

c、全班幼兒再自己邊説邊按順序分一分(板書分合式)。

d、小結。通過分雪花片我們得到了6的組成。

e、引導觀察,發現規律。

你發現了什麼?誰願意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那麼我們看到6能想到什麼呢?(推雪花片)

2、做一做

a、老師還準備了6個小方塊,想請大家一個猜一猜的遊戲,OK?

①(右手拿1個小方塊藏在背後,左手出示5個)右手有幾個?

②右手藏2個

③右手藏3個,4個,5個。

剛才大家猜的都很準。那老師要問一問你們:為什麼猜得這樣準?有什麼辦法?

b、搶答。

下面我們來比賽,看誰反應快!對口令。

3、小組自學5、4、3、和2的組成。

a、剛才我們通過分雪花片編出了6的組成。下面請你在小組中試着編出5、4、3和2的組成。

b、填方框

[把練習設計成猜一猜的遊戲,符合幼兒的特點,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了6的組成,突破了難點。5、4、3、和2的組成就可以完全放給幼兒,採取小組使用的方式學習,既培養了幼兒知識遷移的能力,又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教學層次清晰。]

4、指導看書。

邊説邊填。指名板演。

5、做一做。

a、動手操作。教師出示數字卡片6,幼兒擺學具,同桌操作。在操作的基礎上用6的組成連線。

b、對口令。

  教學反思: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首先要為幼兒營造出輕鬆、愉悦的學習情境。根據幼兒年齡特徵,為了激發幼兒學習知識的慾望,努力體現教學的開放性,這節課教師就為幼兒創設了“分雪花片”的遊戲,讓幼兒在不斷的動手操作與合作討論中自己掌握知識,並初步培養幼兒的自學能力。在這種氛圍下,幼兒的思維積極、主動,對學習內容感興趣,學習積極性高,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2、分層練習,逐步提高要求。

在練習的設計上,教師也努力體現層次性。先讓幼兒看實物猜組成,再讓幼兒看圖填組成,還要求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擺組成,最後才要求幼兒根據組成將數字卡片連起來。通過這一系列層次分明的練習讓幼兒進一步掌握6以內數的組成,是一次由操作實物過渡到抽象出數的過程。幼兒在這一過程中,動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同時發展了抽象思維能力。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5

設計意圖:

一次泥工活動,有的幼兒選的是沒用過的圓柱體的新橡皮泥,有的幼兒用的是用過的被團成球體的橡皮泥。很快孩子們之間就發生了爭執,有的説圓柱體的橡皮泥大,有的説球體的大。爭執無果,孩子求助於我。最後在我的啟發引導下,孩子們把橡皮泥都團成了球體並進行了比較,發現原來大家的橡皮泥是一樣大的。雖然解決了爭執,但由此我意識到,幼兒由於年齡小,邏輯思維能力差,對體積守恆的概念認識不夠,因而在實際生活中會出現許多認識上的錯誤,所以我設計並組織了該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生活中的物體體積的大小不會因位置、方向或形態的變化而變化。

2.嘗試用體積守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發展幼兒的判斷推理能力。

活動準備:

1.座位擺成半圓形。

2.在科學活動區擺放積木、橡皮泥、泥工板、泥工工具、水果、水果刀等以備操作。

3.大蘋果、香蕉各一個,水果刀一把。

4.圖片、筆與幼兒人數相同。

活動過程:

一、老師與幼兒一起玩遊戲“變變變”。

在指定範圍內大家邊走邊拍手説兒歌“我變我變,我變變變。”當唸到最後一個“變”字時,幼兒根據想象做任意動作並保持不變。如小兔、小狗等動物,大山、小花等自然物體,看書、做操等動態姿勢等。老師拍手,幼兒恢復立正姿勢,重複遊戲。

二、每一遍遊戲後請幼兒説説自己模仿的是什麼

並提問幼兒:雖然大家變成了大山、小兔子、房子……但還原後你覺得自己有變化嗎?有沒有長高、變矮?有沒有變胖、變瘦?你有沒有多個小腳丫?有沒有少個小耳朵呢?(每次提問孩子們都會邊哈哈大笑邊説“沒有”,還用動作證實)

小結:原來不管我們做什麼樣的動作還原後都和原來一樣,沒有變化。

三、再次和幼兒玩遊戲“變變變”,一起變成小貓輕輕走回自己的座位。

四、講故事《蘋果變多了》(故事附後)。

教師邊講故事邊操作演示切蘋果。講完後根據故事提問:小熊的蘋果真的變多了嗎?根據幼兒的回答,老師把切開的蘋果多次合起來再分開,以幫助幼兒判斷分析。

師幼一起討論、小結:雖然蘋果被切成了四塊,但合起來後還是原來那個蘋果,沒有變多,也沒有變少。

五、遊戲“變了嗎”。

1.先從正面觀察教室裏鋼琴、電視機、桌椅等,再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最後回到正面,看看他們有無變化。

2.教師用五塊大型積木先後搭建成房子、小橋、小汽車等,請幼兒判斷積木雖然搭成了不同的造型,但積木的數量、大小、多少有無變化。

3.幼兒任意玩橡皮泥,塑好一個造型後就還原,看橡皮泥是否有變化,有沒有多或少。

六、幼兒看圖玩遊戲(圖示附後)。

1.找相同。看看三排美味食物中,哪兩個食物一樣大,在一樣大的後面打√。下面有五塊積木,看看哪兩座房子是用這五塊積木搭成的,把他們圈起來。

2.數方塊。下面是用許多同樣大小的積木搭成的造型,看看哪兩組用的積木一樣多,把積木數量相同的造型連起來。

七、做完圖片遊戲的幼兒到活動區遊戲:玩橡皮泥、搭積木、切水果。在動手操作中鞏固對“體積守恆”的認識。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在家幫爸爸媽媽分蛋糕、水果等,感知體積守恆。

2.請家長引導幼兒在家裏、户外從不同角度觀察傢俱、建築、花草樹木等,感知體積守恆。

活動反思:

1.本活動的組織來源於幼兒生活,解決的是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幼兒感興趣的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及實際需要。

2.活動自始至終都是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進行的,充分體現了活動的遊戲性,體現了“玩中學”的教育教學理念。

3.活動中教師不是單純的教授,而是以啟發引導為主,引導幼兒主動探索、思考,尋求答案,使幼兒主動而非被動地參與活動。

4.活動注重幼兒的動手操作,為幼兒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讓幼兒在動手操作中自主思考,充分調動各種感官,達到活動目的。

附1:故事:蘋果變多了

小熊拿着一個紅蘋果和一個大香蕉,高高興興去找好朋友小鹿。路上遇到了饞嘴的狐狸,狐狸想把小熊的大香蕉騙來吃,他眼珠子一轉想出一個壞主意。

狐狸對小熊説:“我能把你的蘋果變得更多!你信不信?”

小熊説:“你也不是魔術師,怎麼變?”

“如果我能把你的蘋果變多,你就把香蕉送給我,怎麼樣?”狐狸説。

小熊點點頭答應了。

只見狐狸從口袋裏拿出一把水果刀,把蘋果一切兩半,問小熊:“你看現在有多少蘋果?”

“兩塊。”小熊答道。

他又把兩塊蘋果各切了一刀,問道:“現在是幾塊了?”

小熊説:“現在有四塊了。”

“原來是一個,現在是四個。我是不是把你的蘋果變多了?”狐狸又問道。

“真的變多了。”小熊開心地説。

“那你是不是應該把香蕉送給我呀?”

“好吧!”狐狸拿着小熊的大香蕉得意地走了。

小熊來到小鹿家,把發生的事講了一遍,小鹿説:“小熊,你上當了! ”

“我怎麼會上當呢?明明多了嘛!”小熊不解地撓着頭説。

小朋友,你們説小熊的蘋果變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