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朱光潛《談作文》教案設計示例

朱光潛《談作文》教案設計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W 次

 教學目標

朱光潛《談作文》教案設計

1.知識與能力:提煉文章觀點,並進行分析評價,借鑑吸收。

2.過程與方法:小組交流、探討、質疑思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敢於挑戰權威、樂於創新的精神。養成刻苦推敲祖國語言文字“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的習慣。

教學重點

深入體會文章內容,從中獲得寫作上的啟示。

 教學難點

品味作者關於如何作文所提出的主張,並進行質疑思辨。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準備:把班級學生分成三組,分設三位負責人。第一組負責蒐集整理介紹關於作者的相關資料;第二組負責從整體上解析課文;第三組負責針對作者在文中所提出的觀點進行質疑思辨。)

  一、導入新課。

一提到“咬文嚼字”這個詞,人們往往會覺得這是對有些人為了賣弄學問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糾纏的極大諷刺,很少會想到有什麼積極意義。的確,如果你查詞典,你會發現詞典上的三個解釋無一不含貶義。而今天,當你讀過了朱光潛先生這篇《談作文》,你會發現,這個成語被賦予了一種新的含義,它對我們養成好的寫作習慣有着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介紹作者。

為了便於我們更好地理解文章,下面有請第一小組的同學,為我們介紹作者朱光潛。

自然情況:朱光潛(1897—1986),中國美學家。筆名孟實、盟石。安徽桐城人(今樅陽縣麒麟鎮岱鰲村朱家老屋人)。青年時期在桐城中學、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學習,後肄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1925年出國留學,先後肄業於英國愛丁堡大學、倫敦大學,法國巴黎大學、斯塔斯堡大學,獲文學碩士、博士學位。1933年回國,先後在國立北京大學、國立四川大學、國立武漢大學任教。歷任全國政協委員、常委,民盟中央委員,中國美學學會會長、名譽會長,中國作協顧問,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

創作情況:朱光潛從學生時代起,就開始發表作品,一生學習研究不輟,著述甚豐。主要編著有《文藝心理學》《悲劇心理學》《談美》《詩論》《談文學》《克羅齊哲學述評》《西方美學史》《美學批判論文集》《談美書簡》《美學拾穗集》等。他熟練地掌握英、法、德語,幾十年來,翻譯了300多萬字的作品。其中對黑格爾110萬字的鉅著《美學》的翻譯,為他贏得了歷史性的崇高聲譽。他出版的譯著還有愛克曼的《歌德談話錄》、萊辛的《拉奧孔》、克羅齊的《美學原理》、路易哈拉普的《藝術的社會根源》和《柏拉圖文藝對話集》等。此外,他通過系統認真的研究,對馬克思主義經典《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資本論》《自然辯證法》的一些譯文提出了具有重大價值的修改意見。

社會評價:朱光潛學貫中西,博古通今。具有崇高的治學精神和高尚的學術品格。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溝通了西方美學和中國傳統美學,溝通了舊的唯心主義美學和馬克思主義美學,溝通了“五四”以來中國現代美學和當代美學。他是中國美學史上一座橫跨古今、溝通中外的“橋樑”,是我國現當代最負盛名並贏得崇高國際聲譽的美學大師。

  三、解析文章——質疑思辨——借鑑吸收。

聽了同學們對作者的介紹,驚歎佩服之餘,我們不禁對他那平實質樸、言近旨遠的文章有些心馳神往了。下面就請第二組的同學,引領我們走進他的文章——《談作文》,並請第三組的同學隨時進行質疑思辨,全班同學都可以參加到交流討論中。

1.感知課文。

(1)寫什麼(內容)——作者認為寫文章一定要經過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訓練,要不厭其煩地咬文嚼字,指出初學作文的途徑是臨帖和寫生,並且二者都不可偏廢。另外寫生還要從描寫文和記敍文練起。簡言之就是寫作文要注重積累、反覆修改、不斷實踐。

(2)怎麼寫(寫法)——作者以與讀者平等的姿態、借書信交談的方式,憑着信手拈來的大量例證,詳略突出地為我們娓娓道出了作文的真諦。

(3)為什麼寫(目的)——這是作者在旅歐期間寫給青年讀者的回信,作者旨在就如何作文問題,給處在困惑中的青年朋友提供一些幫助。

2.互動交流——質疑釋疑——教師歸納提升。

(1)文章前六段用相當一部分篇幅列舉了眾位名家的事例意在説明什麼問題?

在一切藝術裏,天資和人力都不可偏廢,而且主要在人力。古今許多第一流作者大半都經過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訓練。

質疑:按照作者的觀點,那中國古代也有許多人落筆即成美文且不刊一字,這樣的事情該作何解釋呢?

教師歸納提升:大家能夠不迷信權威,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這非常難得,但請同學們認真讀文本“古今許多第一流作者大半都經過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訓練”,作者在這裏用詞很嚴密謹慎,他並沒有否定極個別天才的意思。其實,人們在驚歎於《滕王閣序》的一氣呵成,字字珠璣,句句精妙的同時,誰又能否認天資聰穎的王勃自幼便勤奮好學這一點呢?

(2)透過文字,你能解讀出作者為什麼大力主張對文章的修改要“咬文嚼字”嗎?

因為在作者看來,“咬文嚼字”,不只是在表面上斟酌文字的分量,而實際上也是調整思想和情感,因為從來沒有一句話換一個説法而意味仍完全不變。作者曾在其他的文章中説過這樣一句話,“文學是艱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勵,推陳翻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你才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質疑:我覺得對於文字的錘鍊,那是一輩子的事,對於初學寫作的中學生來説應不必拼命追求“推”和“敲”之間的差異。只要把自己的內心感受寫出來,把自己最想説的話説出來,把自己的真實狀態寫出來,哪怕文學粗疏一點也沒關係,哪怕段落模糊一點也沒關係。

教師歸納提升: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對於文中作者的觀點,可贊成,也可反對,也可兩種觀點雜糅,也就是説,在初學作文時語言要力爭真實、準確,一定要下“咬文嚼字”的功夫,這是寫好文章的基礎。但要適可而止,不能在此耽誤過多的時間,因為文字和情感的完全吻合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人一輩子的積澱和錘鍊的。

(3)文章提到,中學生應該從描寫文和記敍文入手練起,這兩種文做好了,議論文是很容易辦的。你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這句話是説記敍和描寫是議論文寫作的基礎,因為使用事實論據,讓事實説話,是寫議論文章常用的基本方法,而使用好事實論據的前提是具備相當的記敍和描寫能力,所以只要記敍和描寫這兩種文做好了,議論文是很容易辦的。

質疑:只要記敍和描寫這兩種文做好了,議論文真的就很容易寫好了嗎?

教師歸納提升:那倒未必,寫好議論文並非易事,除了有記敍和描寫的良好基礎外,其觀點必須正確。作者所持的觀點應該符合人類進步發展的大趨勢,要切合實際,實事求是,不能絕對、片面。這就要加強思想修養、努力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要學會從人生的意義和國家、人類發展的層面思考問題;還要養成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説自己真心想説的話。另外,議論文還講究論證要有嚴密的邏輯性,這實質上還是認識和思維的問題。同學們還要在深入認識事物、認真思考問題上下很大的工夫。

  四、口語訓練。

請幾個同學談談學過本文的收穫,在借鑑吸收作者觀點的基礎上反觀自己的習作,揚長避短,為寫出一流的文章而努力。

 五、閲讀推薦。

課外閲讀朱光潛的《談文學》,這是他專門寫給青少年朋友的文學啟蒙讀本。從運思到選擇與安排,從內容形式與表現到體裁與風格,將文學層層展開,一個例證、一個典故鋪展開去,深入淺出,平易自然,引領讀者不知不覺走進文學的殿堂。他談文學如“行雲流水,自由自在,像談話似的一層一層領着你走進高深和複雜裏”,從深入淺出的話語中你可以瞭解到一些文學的基本知識,還可以感受到春風化雨般的薰陶。

 六、佈置作業。

學習並吸收作者的觀點,做好讀書筆記,持續讀書積累。並寫一篇寫人的記敍文,要求將修改貫穿於作文的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