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民間故事 > 山西人與唐朝興衰成敗的民間故事

山西人與唐朝興衰成敗的民間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51W 次

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其國力強大、文化繁榮,執當時世界文明之牛耳,至今,世界各國的華人、華裔仍以被稱為“唐人”而感到自豪與驕傲。縱觀唐王朝興敗盛衰的歷史過程,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唐王朝的發展與山西人緊密相連、休慼相關。山西人導演了李唐王朝這出人間歷史劇,成為唐朝興衰成敗的晴雨表。

山西人與唐朝興衰成敗的民間故事

  為唐朝創立準備人才資源的山西人

古諺曰:草蛇灰線,伏脈千里。唐王朝創立於公元618年,但在隋朝時就有人為它的建立準備和積累着人才資源,把這個未來王朝作為他的理想來勾畫。他就是隋代大儒“文中子”王通。

王通(?——617),字仲淹,河東龍門(今萬榮縣通化鎮)人。隋文帝在位時,王通曾上書陳治國安邦十二策,希圖在政治上有所作為。朝廷也任用他做過一些小官,卻始終沒有重用他的意思。隋煬帝繼位,王通看到自己在政治上已無所作為,便辭官回家。在家鄉聚徒講學,著書立説,培養人才。以便通過他的弟子來實現他的政治抱負。

王通的家族是魏晉南北朝時赫赫有名的太原王氏。這支王姓族人從春秋戰國時開始,歷秦、漢、三國到魏晉,英才俊傑,層出不窮,在社會上享有很高的威望。到王通及其後人時,太原王氏又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王通的弟弟王績,是初唐時有名的詩人;孫子王勃,更是“初唐四傑”之一,他們的詩賦膾炙人口,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

王通的學生如河南董恆、南陽程元、中山賈瓊、河東薛收、太山姚義、太原温彥博及京兆杜淹等,都是唐初社會的幹才。而王通的朋友兼學生中更有一大批興邦謀國的智能之士,如絳州通守陳叔達、陽城尉房玄齡、鉅鹿道士魏徵、馬邑郡丞李靖、太原士人温大雅、京兆人杜如晦等,後來都成為大唐王朝的開國元勛或佐世良才。唐朝興起于山西,王通又為其培養了這樣一支雄厚的人才隊伍,使得唐王朝近300年輝煌的發展史始終與山西密切相關。

  促成大唐氣象紛呈的山西人

唐朝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被歷代統治者奉為典範,堪稱中國封建王朝的極盛時期。現在人常以大唐氣象來形容唐朝的昌盛,但促成大唐氣象紛呈的卻是洇(太原道注:音因,指液體滲透)滲着一羣山西人的心血與智慧

李淵稱帝后,首先面臨着統一問題,李世民是南征北戰統一全國的主要組織者與指揮者。李淵女平陽公主嫁給臨汾人柴紹(?——638)為妻,柴紹在李淵起兵太原時,居長安組織民眾響應,為李淵取長安奠定了深厚的羣眾基礎。劉武周是山西北部割據勢力的代表,李淵攻佔長安,武週一度攻佔太原,形成對唐的極大威脅。武德三年(620),李世民率兵擊敗劉武周,收俘一勇將尉遲恭(585——658),恭字敬德,朔州善陽人,鮮卑族。自後,尉遲恭隨李世民擊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徐園朗等,戰功卓著。一次,李世民大戰王世充,被王世充驍將山西長治二賢莊人單雄信圍困,敬德躍馬大呼,橫刺單雄信墜馬,救出李世民,從此二人有生死之交。“玄武門之變”發生,尉遲恭射殺武藝高強的李元吉,收殺李建成、李元吉王府餘黨,並親自仗劍逼迫李淵讓位李世民,李淵稱敬德“有安社稷之功”。李世民登基,拜敬德為右武侯大將軍,賜爵吳國公,歷位顯職,被李世民圖形凌煙閣以示彰揚,李世民在位由其守衞,乃得安然入寢,李世民死,由其守墓,所以隨歷史的演繹,尉遲敬德便成了今天的門神形象。

唐朝完成大一統,温彥博(573——636)立有大功。温彥博,字大臨,祁縣人,温大雅弟。隋末任幽州總管羅藝司馬,在他的極力慫恿遊説下,羅藝歸唐,使唐北部、東北部兵不血刃而取得統一。貞觀四年(630),温彥博任中書令,積極協助唐太宗穩定政局,發展經濟,將大批突厥人安置於河套地區。另一個祁縣人王(王圭)(570——638),字叔(王介),李建成被殺,王(王圭)以其才幹超羣、忠事不二被李世民免殺,任為諫議大夫,王以李世民為聖明之主也忠心事之,不久拔為黃門侍郎兼太子左庶予,賜爵永寧縣男。貞觀八年,任禮部尚書,並任李世民最寵愛的兒子魏王泰師傅。唐太宗嫁女王(王圭)子,以示優寵。王(王圭)敢於犯顏直諫,是與魏徵齊名的諍臣之一,促成了貞觀之治的出現。同時,一位由隋入唐歷仕三朝的山西老臣裴矩(547——627),因犯顏直諫深得太宗稱讚,謂“裴矩廷折不肯面從,每事如此,天下何憂不治哉!”為“貞觀之治”增色不少。河津人薛仁貴(614——683)至今家喻户曉,其主要功績是協助唐太宗、唐高宗平定高麗、突厥。太宗曾言:“朕不喜得遼東,喜得虎將。”薛仁貴成為唐朝穩定邊境、揚威周邊的著名將領。

唐玄宗時有兩位山西人值得一書。一位是稷山人裴耀卿(681——743),字煥之。開元中,任户部侍郎、京兆尹,他下大力解決漕運,每年僅為關中運糧一項便為國家節約30萬緡運費,為“開元盛世”做出了貢獻。另一位是祁縣人王忠嗣(705——749),原名訓,由玄宗賜名忠嗣,是玄宗最為信賴的將領。天寶五年(746),王忠嗣一身兼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控御萬里,全國勁兵重鎮悉歸其掌握。他在邊關勵精圖治,使萬里邊塞安然,“自國初以來,未之有也”。李光弼、哥舒翰等均為其部下,是安祿山起兵反唐的主要障礙。後被奸相李林甫誣陷,被貶,加速了“安史之亂”的爆發,盛唐由此衰矣。

  使唐鼎革移的山西人

唐朝之所以興盛,是因為有唐一代出現了三代英主——唐太宗——武則天——唐明皇,山西人的參與使其更加具有了戲劇性。

唐太宗做為一代英主,其文治武功千古留傳,但他決不會想到,他的一位小小才人武則天,會在他死後革移唐鼎,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位女皇帝。太宗崩,高宗即位,武則天經過一段尼姑生活後被高宗召回宮封為昭儀。永徽六年(655),武則天被立為皇后,號天后,參與朝政。高宗因病不能理政,朝政便由武則天代理。顯慶五年(660),武則天開始全面掌握唐朝大權。武則天,幷州文水人。其時,朝內由重臣聞喜人裴炎(?——684)協助,外有聞喜人裴行儉(619——682)護持。麟德二年(665),裴行儉任安西都護,曾招撫西域諸國歸附唐。儀鳳四年(679),西突厥叛亂,他襲俘西突厥可漢都支,穩定了西北邊塞。弘道元年(683),裴炎受高宗遺詔輔中宗,炎恪盡職守。中宗要以韋皇后父韋玄貞為侍中,炎堅決反對,幾諫無效,便有廢立之意。當時高宗曾遺囑中宗“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后進止”。武則天在中宗即位後,實際上臨朝稱制。這樣裴炎便與武則天共廢中宗,立睿宗。由於武則天把持朝政,裴炎與武則天政見不和,日見疏遠。文明元年(684)秋,徐敬業以興復唐室為名起兵揚州反對武則天,裴炎上書武則天要其歸政皇帝,被武則天處死。裴炎死,武則天廢睿宗自立為帝,改國號周,自稱聖神皇帝,開始大肆誅殺李唐重臣及宗室,重用武姓。武承嗣(?——698)是武則天侄,鹹享二年(671)被立為武氏的繼承人。嗣聖元年(684)任宰相,以為“武氏當有天下”,為武則天稱帝大造輿論。武則天稱帝,武承嗣被封魏王,他授意他人上書武則天希望被立為太子,遭到狄仁傑反對,未果,乃憂鬱而死。武三思(?——707)亦是武則天侄,天授元年(690)封樑王,神功元年(697)任宰相,極力勸説武則天立其為太子,也沒有得逞。武則天之所以未敢傳位武姓。是因為太原人狄仁傑在中間起了主要作用。狄仁傑(607——700),字懷英。武則天識其才幹,於天授二年撥任宰相,契丹族攻陷冀州,狄仁傑統兵禦敵,武則天賜以紫袍、龜帶,並親筆賜“敷政術、守清勤、升顯位、勵相臣”12個金字,成為出將入相的名臣。神功元年再任宰相,引拔張柬之、桓彥範、敬暉、姚崇等一批著名將相,一方面受武則天信賴,精心治理國家,一方面又為恢復李唐王室極早運作,培養班底,還為後來玄宗“開元盛世”的出現培養了一批人才。聖歷年間,武承嗣、武三思極力勸説武則天立武姓太子,狄仁傑犯顏直諫,痛陳利弊,終於使武則天請回廢太子中宗李顯再立為太子,為恢復李唐王朝奠定了基礎。武則天常稱狄仁傑為“國老”,並説“見公拜,朕也身痛”。狄仁傑病故,武則天泣曰:“朝堂空矣!”“天奪吾國老何太早矣!”武則天晚年寵信張易之兄弟,汾陽人宋之問(?——712)不顧自己出身進士、詩名極盛的聲譽,諂附張易之兄弟及武三思,極盡阿諛逢迎之能事,又主張貢舉受賂,其人格污損墮落,為世人所不齒。睿宗時被流放。賜死。神龍元年(705),武則天病重,張柬之、敬暉、桓彥範等發動政變,擁中宗復位,尊武則天為則天大聖皇帝。武則天在位15年,執政近50年,她“勸農桑,薄賦徭”,禁止浮華,重用人才,定邊疆,開創“殿試”制度,武週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是歷史上少有的治世之才,歷來受到史家讚譽。

革李唐之命,武則天是主要實踐者,恢復李唐王室,首推狄仁傑,還有一位主要參與者是臨汾人敬暉(?——706)。敬暉,字仲曄。長安三年(703)任中台右丞,即右宰相,極力扼止武三思及張易之兄弟的胡作非為。神龍元年,宰相張柬之與敬暉、桓彥範等聯合,逼武則天退位,擁立中宗。中宗復位後,敬暉以大功進爵齊國公,享受免死罪10次的優待。中宗復位,李唐王朝仍不穩固,武三思通過勾結韋后取得中宗信任,被任用為宰相,開始糾集私黨,重用兵部尚書宗楚客及周利用、冉祖雍等“三思五狗”,將張柬之等人全部排擠出朝。後因私通韋后及上官昭容,謀廢太子重俊,被太子圍殺於景龍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