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手抄报 > 初中生中国传统文化的手抄报资料

初中生中国传统文化的手抄报资料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66W 次

  初中生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崇礼修德

初中生中国传统文化的手抄报资料

中国向来被称为“礼义之邦”,崇尚礼仪、讲求道德,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追求人格品行的高尚境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有特色的基本精神之一。

中华传统文化有着重伦理的色彩。中华的伦理文化源远流长,从其表现上可以概括为“礼义”二字。义者宜也,也就是言行适当;礼者履也,也就是言行符合规范,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要求上各有侧重。礼侧重于要求言行的形式合规中矩,义侧重于要求言行的内容正确恰当。我们的先民认为,礼义是人和动物区别的根本标志。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不学礼,无以立。”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类似的前贤教诲数不胜数。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要讲求“礼节”、“礼貌”、“礼让”、“礼敬”。人们传颂战国时期廉颇、蔺相如“将相和”,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等故事,就是因为他们的言行合乎礼义的要求。中国人素来提倡家庭和睦,朋友坦诚,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等良好的社会风气,称道“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远亲不如近邻”等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无不表现出中国人宽容忠厚,谦恭善良,彬彬有礼的文明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

“礼义”是人品质的外在表现,其内在的根据是“仁”。“仁”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旗帜,是各种道德观念中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最高的大德,是世人应普遍遵循的德性标准。孔子2500多年前创立的“仁学”,是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发源地之一。“仁”的出发点是“爱人”。“仁者爱人”的内在根据是人与人是同类。孔子曾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解释说:“言所当与同群者,斯人而已,岂可绝人逃世以为洁哉?”人只有生活在人群中才能真正过上人的生活,这是人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因此,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为人自身的生活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从“仁”的这个基本要求出发,根据不同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条件,可以派生出忠、敬、孝、友、节、义、廉、耻等一系列的道德规范。“仁”的本质是人与人相互尊重,相互关怀,善待同类,共建和谐社会。孔子依据“仁”的精神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道理,传到西方后,被尊奉为人类行为的“黄金法则”。“仁”的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无数的仁人志士在仁的精神的感召下,心忧他人,乐善不倦,胸怀天下,志济苍生,爱岗敬业,奉公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则闪光的名言则体现了中华道德观的最高境界,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崇礼修德的精神渗透到我们民族的文化生活、理性观念乃至情感表现各个方面积淀成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重要构成素质,其中有许多珍品值得我们去爱护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思想道德建设有一条宝贵的经验,就是注重让道德观念伦常化、实践化,把它融合到家庭、学校、个人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的方方面面,渗透进大众的日常意识和信念当中,成为人们立身处世的准则和信条。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提法,把个人的修养、家庭的协调、国家的管理同天下的安危,世道的治乱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上上下下、男女老少都熟悉和信奉的日常意识和行为准则,这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视道德修养的人生价值取向的一个突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