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造句 > 惡俗怎麼造句

惡俗怎麼造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8W 次

【詞語】:

惡俗怎麼造句

惡俗

【拼音】:

[è sú]

【解釋】:

所謂惡俗,是指某種虛假、粗陋、毫無智慧、沒有才氣、空洞而令人厭惡的東西,但是,有很多人竟錯誤的相信它們是純正、高雅、明智或迷人的。

【出處】:

1、醜陋庸俗。

《墨子·魯問》:“君喜則賞其父,豈不惡俗哉!”

清趙翼《甌北詩話·杜少陵詩》:“《戲惱郝使君》雲:‘願攜 王 趙 兩紅顏,再騁肌膚如素練。’則更惡俗,殺風景矣。”

阿英《山居小札》:“午飯後,先到眼鏡湖,惡俗不堪,稱不上風景。”

2. 不良的風俗;陋俗

《荀子·王霸》:“無國而不有美俗,無國而不有惡俗。”

《書·多士》:“明致天罰,移爾遐逖。” 孔 傳:“今移徙汝於 洛邑 ,使汝遠於惡俗。”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貶妖穴爲罪隸論》:“其中之頹風惡俗,即罄南山。

【造句】:

(1)問她爲什麼好久沒有音信,她回了一句惡俗的臺灣愛情詩:有時關切是問,有時關切是不問。這樣水波不興,你好我也好。山還是山,水還是水,生活和工作終會照舊。

(2)如果國民道德不提升,這種惡俗終會死灰復燃。

(3)我們不能形成一種惡俗的定式,如果想要嘈雜熱鬧,女作家一定要靠裸露下半身,男作家一定要一死了之。我們已經紅了衛慧紅了九丹,我們已經死了小波死了海子,這四件事,沒一件是好事。馮唐

(4)他最愛開的惡俗玩笑就是想要奶油的時候說是要車軸潤滑油.

(5)她生氣的時候竟然能罵出那麼惡俗的話來.

(6)“我喜歡上其他人了。”,從未想過,這般惡俗的臺詞會從他口中說出。卻在出口的那一瞬,他恍然間明白了什麼,覺得胸腔有一處驀地脹滿。彷彿埋藏在心底很久的,被巨石傾軋了很久的種子,終於掙破堅石發了芽。夜隨bi

(7)自己這段新聞纔是登極加冕的惡俗,臭氣薰得讀者要按住鼻子。錢鍾書

(8)並且,在被漫遊費忽悠了許多年後,人們對於壟斷等惡俗的把戲,已經逐漸開始失去耐心。

(9)好的科諢要通俗曉暢而不是惡俗下流,要與人物身份、故事情節相適宜。

(10)目前社會上流行一種“繁榮娼盛”的惡俗說法,似乎哪裏的色情活動越猖獗,哪裏的經濟就越發達。

(11)疲勞轟炸惡俗不堪讓觀衆非常反感。

(12)像“貼身舞”、“綠軍裝”之類的惡俗“創意”,是以醜爲榮、嗜痂成癖,是對傳統道德觀念的侮辱和挑釁。

(13)這纔是嘛,不在意陋規和惡俗,我看你很有高僧的風範,就像《崑崙》裏的花生,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

(14)但不可置疑的是,“貼身舞”、“綠軍裝”之類純系惡俗“創意”,是以醜爲榮、嗜痂成癖,是對傳統道德觀念的叫板和挑釁。

(15)這挨挨擠擠之下難免會有女的要吃虧,當然王雲淵沒有惡俗狗血地碰到某美女或者啥的。

(16)不是嗎?甚至這種以惡伐善、以卑鄙、惡俗之行戕害純真心靈、踐踏心靈淨土的行爲,在法律上還不用負任何責任。

(17)這身豔藍色的花紋連衣裙讓蕭亞軒穿的實在太惡俗,胸前的碩大項鍊閃的`讓人更加頭暈了,再配上她叉腰的老氣pose真的不能再醜。

(18)第六,雙寡頭型的平臺競鬥日趨惡性化及惡俗化。

(19)一些奸商利用風塵女郎進行惡俗攻關,充當各種“託”,甚至色情陪侍。

(20)多虧那兩次戰爭,克里米亞戰爭使南丁格爾出了客廳,而將近六十年後,歐戰又爲一般婦女打開了門扉。那些惡俗舊習逐漸改善,否則你們今天晚上哪能在這裏呢?

(21)在歐洲文化薰陶下的童話故事,無論開頭悲慘得如何驚天動地,也往往逃不了一個惡俗的結局;由亞洲文化滋生出的浪漫情緣,則無論結局憂傷得如何有創造力,也往往逃不了一個狗血的開始。

(22)龍呀:你不知道我怎樣深刻的期望你勇猛的上進,怎樣的相信你確有能力發展潛在的天賦,怎樣的私下禱祝有啊一天叫這淺薄的惡俗的勢利的“一般人”開着眼驚訝,閉着眼慚愧——等到那一天實現時,那不僅你的勝利也是我的榮耀哩!聰明的小曼:千萬爭這口氣纔是!徐志摩

(23)從來不覺得愛應該多麼百轉千回,也不覺得愛應該多麼浩浩蕩蕩,好的愛情,就是你認真看他的時候,就知道那就是你要找的人,你心裏明白,無論艱難險阻,你都不會因爲什麼狗屁惡俗的理由退縮。苑子豪

(24)非支流原意自己是一個很小資和小衆的圈子代表詞,但在中國被倉皇惡俗化了。

(25)天涯社區娛樂版主編高英俊表示:“小月月之所以在網絡上引起如此大的轟動,是因爲她真的夠醜陋、夠惡俗。”。

(26)至於什麼消費都想到可以買幾本書,看起來很愛知識,卻是一個非常壞的思維,被它麻醉的人,結局就是很惡俗地以爲自己很脫俗。一摞一摞買書的人不見得很有知識,一本一本耐心看完的人,纔有知識,也才愛書。連嶽

(27)冷豔的小姑娘說話都像是在用鼻孔,看那雙趾高氣昂,蔑視萬物的眼睛,王天尤其惡俗。

(28)但僅是這幾家掰着手指都能數清的書店裏,六年下來,江郎、三聯兩家徹底消失,南華被惡俗的“特價書超市”收購,楓林晚、文史、教育三家搬離原址。

(29)吳曉波在文中提到,集中爆發的物流配送造成巨大的混亂和社會資源浪費,形成如“春運”一樣新的公共危機,而雙寡頭型的平臺競鬥日趨惡性化和惡俗化。

(30)有些作品高舉厚黑旗幟,有些作品打着勵志的名義愚弄人,更有些作品大肆渲染色情、暴力、惡俗……給青少年讀者造成了極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