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語錄 > 曾國藩名人警句說說彙總70句

曾國藩名人警句說說彙總70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9W 次

蒼天不忍沒斯樓,全仗那國手神工,再造千秋名勝;黃鶴依然來此地,願借得仙人玉笛,長吹一片承平。本篇文章是小編特意爲各位讀者準備的曾國藩名人警句說說,歡迎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曾國藩名人警句說說彙總70句

1、一個忍字,消了無窮禍患,一個足字,省了無限營求。

2、禮義廉恥,可以律己,不可以繩人……爲子孫做富貴計者,十敗其九。爲人做善方便者,其後受惠……爲善最樂,是不求人知。爲惡最苦,是惟恐人知。

3、無論治世亂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興者,不勤不敬,未有不敗者。

4、君子貴通天下之志,疾惡太嚴則傷公明之體。

5、常存一不敢爲先之心。

6、打仗要不慌不忙,先求得穩當,再來講求變化;做事要無聲無息,既要精明老到,又要簡單便捷。

7、死與生,我已置之於度外,但求臨死的時候,心中沒有悔憾之事,這就大幸了。

8、我們今天倘若有所發現,又想作傳之久遠的打算,能不早早地預備堅實的車子嗎?

9、忍耐冷清忍耐艱苦,忍耐勞累忍耐寂寞。

10、以儉樸來養護廉潔,性格耿直且能忍耐。

11、居心不循天理,則畏天怒;作事不順人情,則畏人言。——《曾國藩書信》。

12、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身到者,如吏則親驗命盜案,親查鄉里;治軍則親巡營壘,親冒矢石是也。心到者,凡事苦心剖析,大條理,小條理,始條理,終條理,先要擘得開,後要括得攏是也。眼到者,着意看人,認真看公牘是也。手到者,於人之短長,事之關鍵,隨筆寫記,以備遺忘是也。口到者,於使人之事,警衆之辭,既有公文,又不憚再三苦口叮嚀是也。——《曾國藩書信》。

13、事事順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遠之。——《曾國藩書信》。

14、勝仗不能加賞,敗挫亦難於言罰。——《曾國藩書信》。

15、凡軍行太速,氣太銳,其中必有不整不齊之處,惟有一靜字可以勝之。不出隊,不吶喊,槍炮不能命中者不許敵放一聲,穩住一二日,則大局已定。——《曾國藩書信》。

16、胸襟必能自養其淡定之天,而後發於外者有一段和平虛明之味。——《曾國藩家書》

17、胸中不宜太苦,須活潑潑地養得一段生機,亦去惱怒之道也。既戒惱怒,又知節嗇,養生之道,已盡其在我者矣。——《曾國藩家書》

18、爲善者常受福,爲利者常受禍,心安爲福,心勞爲禍。——《曾國藩家書》

19、少剛勁之氣,須用一番工夫,切莫把天分自棄了。——《曾國藩家書》

20、決不可存苟且心,決不可做偷薄事,決不可學輕狂態,決不可做憊賴人。——《曾國藩家書》

21、兄弟之間,一言欺詐,終不可久。盡行揭破,雖目前嫌其太直,而日久終能相諒。——《曾國藩家書》

22、風盛衰在氣象。氣象盛,則雖飢亦樂,氣象衰,則雖飽亦憂。——《曾國藩家書》

23、富貴之家不可敬遠親而慢近鄰也。——《曾國藩家書》

24、凡他人所束手無策、計無復之者,得祖父善爲調停,旋乾轉坤,無不立即解危。——《曾國藩家書》

25、要與世間撐持事業,須先立定腳跟始得。——《曾國藩家書》。

26、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曾國藩自箴聯》。

27、天地之所以不息,國之所以立,聖賢之德業所以可大可久,皆誠爲之也。故日:"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曾國藩書信》。

28、誠無悔,恕無怨,和無仇,忍無辱。——《曾國藩筆記》。

29、治將亂之國,當用重典。治久亂之國,宜予生路。——曾國藩

30、須有寧拙毋巧之意,而後可以持久。——曾國藩

31、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順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馬牛爲人穿着鼻孔,要行則行,要止則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爲馬牛者幾何?哀哉!——曾國藩

32、能食淡飯者方許嘗異味,能溷市囂者方許遊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許處功名。——曾國藩

33、未有根本不正,而枝葉發生,能自暢茂者也。——曾國藩

34、霹靂手段,方先菩薩心腸。——曾國藩

35、責備賢者,須全得愛惜裁成之意。若於君子身上,一味吹毛求疵,則爲小人者,反極便宜。

36、小人其心,君子其飾,名是而實非,其天下之大害乎?

37、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飾己以要譽。所以古人臨大節而不奪,今人見小利而易守。 ——曾國藩

38、守篤實,戒機巧,守強毅,戒剛愎。 ——曾國藩

39、萬里關山睡夢中,今朝始洗眼朦朧。雲頭齊擁劍門上,峯勢欲隨江水東。楚客初來詢物俗,蜀人從古足英雄。臥龍躍馬今安在?極目天邊意未窮。 ——曾國藩 《初入四川境喜晴》

40、君子與小人鬥,小人必勝。

41、謙而又謙,方是載福之道。

42、君子之道,莫善於能下人,莫不善於矜。

43、知天之長而吾所歷者短,則遇憂患橫逆之來,當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則遇榮利爭奪之境,當退讓以守其雌;知書籍之多而吾所見者寡,則不敢以一得自喜,而當思擇善而約守之;知事變之多而吾所辦者少,則不敢以功名自矜,而當思舉賢而共圖之。夫如是,則自私自滿之見可漸漸蠲除矣。

44、勤以養生,勤以致富——"人敗,離不得個‘逸’字""天下百病,生於懶也""人不勤則萬事俱廢""千古之聖賢豪傑,即奸雄欲有立於世者,不外一個勤字"

45、惡莫大於毀人之善,德莫大於白人之冤。

46、見面前之千里,不若見背後之一寸。故達觀非難,而反觀爲難。見見非難,而見不見爲難。此舉世之所迷,而智者之所獨覺也。

47、天物愚者真,智者僞;愚者完,智者喪。

48、按本色做人,按角色辦事。

49、身體雖弱,卻不過於愛惜;精神越是用還越精神;陽氣越提越盛;每天做事越多,晚上睡覺時越快活。如果存一個愛惜精神的念頭,想進又想退,奄奄沒有中氣,決難成事。 ——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50、自立志自新以來,至今無聲餘日,未曾改得一過。——曾國藩

51、"世事癡聾百不識,笑置詩書如埃塵。

52、人皆可以至聖人,而君子之學則必至於聖人而後已。不至於聖人而後己者,皆自棄也。孝其所以當孝,弟其所當弟,自是而推之,則亦聖人而已矣。

53、積善在身,猶長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積惡在身,猶火之銷膏,而人不見也。非明乎性情,察乎流俗者,孰能知之?

54、慎能遠禍,勤能濟貧。諸葛長青:謹慎、勤奮、關愛他人,即是活菩薩。

55、天下事未有不由艱苦中來,而可大可久者也。 ——曾國藩

56、責己厚而責人薄耳。 ——曾國藩

57、世不若不求利,即無害。若不求福,即無禍。 —— 曾國藩

58、聞人之善而疑,聞人之惡而信,其人生平必有惡而無善。故不知世間復有作善之人也,若夫造作全傅會以誣善良,鬼神必殛之。 —— 曾國藩

59、儉以養廉,譽洽鄉黨;直而能忍,慶流子孫。—— 曾國藩語錄

60、惟儉可以養廉,惟勤可以生明。此二語者是做好官的祕訣,即是做好人的命脈。《曾文正公全集》

61、有詩書,有田園,家風半讀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澤;無官守,無言責,時事不聞不問,只將艱鉅付兒曹。——曾國藩語錄

62、"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歷史常以驚人的相似重複上演過去的一幕幕悲喜劇,達到事業頂峯的曾國藩同樣不得不面臨中國古代歷史的盲點與困局。

63、自立立人,自達達人,莫問收穫,但問耕耘——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64、恆言平穩二字極可玩,蓋天下之事,惟平則穩。行險亦有得的,終是不穩,故君子居易。——曾國藩

65、君子有高世獨立之志,而不與人以易窺,有藐萬乘卻三軍之氣,而未嘗輕於一發。君子欲有所樹立,必自不妄求人知始。古人患難憂虞之際,正是德業長進之時,其功在於胸懷坦夷,其效在於身體康健。聖賢之所以爲聖賢,佛家之所以成佛,所經皆在大難摩難之日,將此心放得實,養得靈,有活潑之胸襟,有坦蕩之意境,則身體雖有外感,必不至於內傷。

66、易責人而樂譏俗,其亦弗思也已。夫己無遺行,後可責人;家罔闕事,後可譏俗。

67、治軍之道,總以能戰爲第一義,能愛民爲第二義,能和協上下爲第三義。

68、刻薄語稱快一時,當之者終身怨恨。

69、有伎倆,定要表示之。

70、學問之道無窮,而總以有恆爲主。不以昨日延誤目前日補做,不以嫡有事目前日預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