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諺語 > 諺語的作文彙編7篇示例

諺語的作文彙編7篇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6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諺語的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諺語的作文彙編7篇

諺語的作文 篇1

生活中有許多有趣的現象,比如說:螞蟻搬家晴必雨,蜘蛛結網雨必晴。真的是特別準呢!

有一次,我在外面玩,天氣特別好,晴空萬里,突然發現有一羣螞蟻在忙着搬家,我想:“不會這麼靈吧!我帶着這一連串的問題回家問奶奶,奶奶對我笑着說:”傻孩子這是古人觀察天氣氣象,總結出來的經驗,這說明要下雨了。

我有點不太相信,就又去廣場玩了,不一會就下起了毛毛雨,然後細細的雨絲就落在我在身上了。我以爲只下毛毛雨就沒當回事,一直在那玩,最後漸漸地下起了大雨,把我淋成了落湯雞。

於是我回家告訴了奶奶,奶奶生氣地說:“我不讓你出去玩,偏出去玩,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吧!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要多積累諺語啊!

諺語的作文 篇2

這天晚上,媽媽煮了一碗麪,濃濃的香味透過熱騰騰的白氣撲散過來,讓我的耳邊不禁想起了一句句熟悉的話語:“吃飯多渴湯,老了不受傷……”這些俗語,彷彿又讓我看到了一張慈祥的臉——我親愛的外婆。

外婆雖然不識字,可那些被她改進過的諺語卻是張口就來,像什麼“燕子低悄蛇過道,大雨不久就來到”等等。就是外婆的這一句句淳樸而真實的諺語,讓我從中得到了無限的快樂。

因爲我小的時候,爸媽爲了掙錢,每天早晨不到四點鐘就得起牀,出去收棉花。所以爸媽就把我交給了外婆和外公。在我的那個年齡階段正是最調皮、最不聽話的時候,所以外婆便常用那一句句俗語來嚇唬我。

有一次,我剛剛吃了飯,由於不聽話,外婆便讓我跟着外公出去玩。我不去,外婆就說了句“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那時我還小,很幼稚,不知道外婆在哄我,便高興地說:“好啊,好啊!”並一邊走一邊數數,一直數到一百步才停了下來。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很有意思。

還有一次,我因爲洗澡感冒了,躺在牀上什麼都不願意吃。外婆便給我煮了一碗稀飯,我卻嫌飯煮得稀不喝,外婆便說:“稀飯爛飯不傷人”,逗得我哈哈大笑了起來……

擁有一份心靈的財富,使的.生活充滿了希望。每當有煩心事的時候,想起了這一件件往事,便總會讓我變得快樂起來。

諺語的作文 篇3

“一戩豬,二打鐵,三釣黃鱔,四捉鱉”,這條諺語家鄉獨有。說的是四種人,戩豬即閹豬,舊時是一門叫重要的手藝。打鐵,小鎮上鐵匠鋪有好幾家,上街頭一家常年爐火通紅,鐵花四濺,有一個年老的師傅和一個20多歲的徒弟,常見他們赤着膊披一條變了顏色的白老布,很賣力地一來一去地捶打燒得通紅的鐵塊。他們製作的基本是農具——鐮刀、鋤頭、釘耙等。每天早市時有上街賣菜的農人來挑選購買,農忙時生意尤好。下街頭河邊也有一家打鐵的,是我高中好友小芳的小叔經營的。讀世說新語,讀到鍾會去拜訪嵇康,“康方大樹下鍛,向子期爲佐鼓排。康揚槌不輟,傍若無人,移時不交一言”,想象身長七尺八寸有龍章鳳姿的嵇康於大樹下揚槌不輟打鐵的情景,那真是帥呆了!酷斃了!小鎮水道縱橫,河網密佈,孔城河就是當地四大幹流之一,河水匯聚到菜子湖,流往長江,所以水產資源很豐富。釣黃鱔,一般叫通黃鱔,就是把手伸到黃鱔窩裏捉黃鱔,有經驗的捉鱔人說黃鱔窩和蛇窩不同在於,黃鱔窩裏是溫的,洞口是光滑的,而蛇窩冰涼刺骨,洞口毛糙。捉鱉不是用手捉,而是用篾片卡,篾片上放上豬肝,放在鱉窩旁邊,鱉喜歡腥味大的食物,一聞到豬肝味十有八九會上鉤。

我問爸媽這條諺語有什麼深層含義,爸媽說意思是這四種人比較難纏。我又請教當地民俗專家,他的回答是,這條諺語說的是這四種人來錢快。我想他們說的可能都有道理。

“十個椒椒抵不上一個老子,十件褂子抵不上一件襖子”,我們那裏的方言稱“叔叔”爲“椒椒”,這還有個有趣的傳說。當年大學士張英宰相有一次跟康熙皇帝聊天時,不小心把“叔叔”說成“椒椒”,當時皇上很驚奇,問爲什麼,張英急中生智,說這是我們老家特有的說法。退朝後,張宰相越想越害怕,他擔心皇上知道真相後問罪,便連夜派人騎馬疾馳回老家,告訴鄉民以後“叔叔”一律改稱“椒椒”,自此以後,就有了“椒椒”這個獨特而奇怪的稱呼了。

諺語的作文 篇4

生活中有許多有趣的氣象諺語,我們學過的有“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燕子低飛蛇過道,大雨不久就來到”等等,老師還讓我們自己積累一些,所以我們的知識更豐富了。

有一次,我們在外面玩,來到湖邊,看到燕子貼着水面飛翔,有一條蛇從我們身邊飛快地爬過去,我大聲說:“要下雨了,我們快走。”可是他們不相信,這時,我們又看見一羣忙着搬家的螞蟻,“快走吧,再不走就沒時間啦!”我們又看見河裏的魚打花,我又說:“快走吧,再晚就來不及了。”結果,我沒有淋到雨,而他們個個成了落湯雞。

雨後,他們來問我,“你是怎麼知道要下雨的?”“我是通過諺語知道的,你們要多多學習啊!”

諺語的作文 篇5

翻開史冊,氣象萬千,風起雲涌,人才輩出。在戰角悠悠的年代,在烽火連天的歲月,怎一個“亂”字了得!

大千世界,萬千氣象。回首展望,哪一個繁榮昌盛的朝代不是建立在毀滅前朝的基礎上?哪一個千古明君不是滿身血腥的穿起明黃的黃袍?蘇洵的《六國論》論的是六朝氣象,李世民的玄武門事兵變,有了後世的“貞觀之治”,趙匡胤的黃袍加身與杯酒釋兵權爲的是宋朝的強大與安穩。在歷史上,氣象是變,氣象是新,氣象會給人帶來新的希望。

變化的氣象還讓人難以捉摸,然而能夠預知氣象的人就可成爲主宰。預知氣象需要智慧,需要機遇,需要對生活的認識足夠深刻。諸葛孔明是三國奇葩,讓周瑜無奈,讓曹操憤怒,讓劉備千古垂青。這些功績無外乎是諸葛亮擁有預知氣象的能力。在人才濟濟的二十一世紀,想要出人頭地,想要一鳴驚人,沒有預知和把握氣象的能力是不行的。若時代變,格局變,則人的知識才能也要做適當的調整。“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只有不斷地充實自己,改變自己才能領略氣象的美,才能在無常的氣象中獨領風騷,感嘆氣象的莫測。

悠悠華夏文明,在千年前,我們是讓人難以望其項背的泱泱大國,而如今,我們卻是有着太多的無可奈何的發展中國家,戰爭留下的傷痕依然存在,它會激勵我們依然向前,會始終提醒我們變幻的氣象會淘汰弱者,在釣魚島問題上,中日雙方的關係日益僵化,政局的變化也變幻莫測。作爲每一箇中國人都有權利更有義務去了解,去分析氣象的變化,而不是到處鬧事,到處頂着“愛國”的幌子去做破壞社會和諧,所以我們對待社會中的氣象的變化,要懂得以靜制動,懂得以不變應萬變。

藉助高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氣象的內涵更加被拓展了,上窮碧落下黃泉,“神州”、“蛟龍”顯神威。新新人類要透過氣象看本質,國家的發展與日益強大,帶來天地新氣象,爲國人創造完美的新生活,爲強國之路添一株長青之樹。

把握氣象之變,在激流中勇進,對待氣象之變,以不變應萬變,感嘆氣象之變,用知識武裝自己,爲生活添一份彩,爲他人謀一份福。

諺語的作文 篇6

中有許多的氣象諺語,我們學過的有“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燕子低飛蛇過道,大不久就來到”等等,還讓我們積累一些,所以我們的知識更豐富了。

有一次,我們在外面玩,來到湖邊,看到燕子貼着水面飛翔,有一條蛇從我們身邊飛快地爬過去,我大聲說:“要下了,我們快走。”可是他們不相信,這時,我們又看見一羣忙着搬家的螞蟻,“快走吧,再不走就沒時間啦!”我們又看見河裏的魚打花,我又說:“快走吧,再晚就來不及了。”結果,我沒有淋到雨,而他們個個成了落湯雞。

雨後,他們來問我,“你是怎麼知道要下雨的?”“我是通過諺語知道的,你們要多多啊!”

諺語的作文 篇7

1、芒種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

2、夏至雨點值千金

3、芒種夏至常雨,颱風遲來;芒種夏至少雨,颱風早來。

4、不過夏至不熱

5、夏至食個荔,一年都無弊

6、夏至無雨乾斷河 (貴)

7、夏至無雨六月旱 (湘)

8、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

9、愛玩夏至日,愛眠冬至夜

10、芒種火燒天,夏至水滿田。

11、夏至東風搖,麥子坐水牢

12、冬至一場風,夏至一場暴

13、冬至餃子夏至面

14、芒種夏至是水節,如若無雨是旱天。

15、芒種火燒天,夏至雨漣漣。

16、夏至三庚數頭伏

17、日長長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18、夏至東南風,平地把船撐

19、芒種栽秧日管日,夏至栽秧時管時

20、芒種不下雨,夏至十八河。

21、芒種雨漣漣,夏至火燒天。

22、芒種怕雷公,夏至怕北風。

23、夏至下雨十八河 (湘、貴)

24、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

25、夏至大爛,梅雨當飯

26、夏至無雨熱 (川)

27、夏至狗無處走

28、嬉,要嬉夏至日;困,要困冬至夜。

29、不到冬至不寒,不至夏至不熱

30、夏至落,八月漲大水 (湘)

31、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

32、冬至江南風短,夏至天氣旱

33、芒種火燒天,夏至雨淋頭。

34、夏至有雷三伏熱

35、愛玩夏至,愛眠冬至夜

36、冬至始打霜,夏至幹長江

37、初頭夏至十頭割,十頭夏至兩頭割,兩頭夏至騎拉着割

38、夏至楊梅滿山紅,小暑楊梅要生蟲

39、夏至楊梅滿山紅,小暑楊梅要出蟲

40、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伏裏鋤一遍,賽過水澆園

41、夏至有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

42、芒種火燒雞,夏至爛草鞋

43、過了夏至節,夫妻各自歇

44、夏至無雨三伏熱

45、芒種雨漣漣,夏至旱燥田。

46、夏至東風搖,麥子水裏撈

47、夏至風從西邊起,瓜菜園中受熬煎

48、夏至一場雨一滴值千金

49、夏至大爛,梅雨當飯 (浙)

50、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

51、夏至不雨天要旱 (皖)

52、芒種西南風,夏至雨連天。

53、夏至悶熱汛來早(.)

54、夏至無雲三伏燒 (陝)

55、夏至餛飩免疰夏

56、夏至落雨,九場大水 (鄂)

57、夏至東南風十八天後大雨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