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諺語 > 中國少數民族傳統諺語在漢語課堂中的教育價值和功能開發推薦大綱

中國少數民族傳統諺語在漢語課堂中的教育價值和功能開發推薦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5W 次

在我國民間文學寶庫中,諺語以其思想的爍爍光輝和藝術的燦燦色彩,而形成一種獨樹一幟的文學形式。蒙古族諺語經過代代相傳,其中蘊含的教育意義更是深遠與豐厚。那麼今天我們如何靈活恰當的將這些瑰寶運用到課堂中呢?針對蒙古族的中小學雙語教學的漢語課堂,適當地引用一些相關的蒙古族諺語,既可以激發蒙古族學生學漢語的興趣,又可以恰到好處地進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滲透,使漢語課堂煥發出生機和活力。

中國少數民族傳統諺語在漢語課堂中的教育價值和功能開發推薦

一、蒙古族諺語在漢語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一)提高蒙古族學生的漢語學習興趣和理解能力

蒙古族諺語以其博大精深的內涵,如果引入漢語教學中,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用於導課,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拉開課堂序幕。在給學生《生命生命》這篇課文時,用“賽馬途上駿馬,摔跤場內識好漢”“備烈性馬,才能看出好鞍;和強暴鬥,才能看出好漢。”作爲導入,選用的諺語是在表達堅強和勇敢的意思。

用於講課,作爲知識銜接的橋樑,師生互動交流的紐帶。蒙古族諺語可以用於課中的知識過度,使難懂的漢語文學邏輯得到自然的銜接,同時又可以作爲“催化劑”,催化蒙古族學生與漢語之間的情感,使學生能夠愛上漢語。在《我有一個夢想》這篇課文學習中,篇幅較長,但文章又富有很強的人文色彩,爲了學生更好的理解並體會文章作者的情感,所以引用:“好漢做事做到頭,好馬凳程跑到頭。”“馳騁,馬能走盡草原;努力,人能達到志願。”這是激勵學生要像作者一樣懷揣夢想,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像草原上的駿馬一樣,努力馳騁終究會到達草原的盡頭。

用於結尾,點石成金,昇華主題。一堂完整的漢語課應該善始善終,蒼白無力的結語可能會破壞整堂課的效果,而短小精悍的.課堂總結則會升華課堂主題,強化學生情感和思想的作用使學生更加期待下節課的內容。

綜上所述,如果能恰到好處地將蒙古族諺語應用到漢語課堂中,是有極強的說服力何感染力的,也可以改變漢語課只是照本宣科講理論的乏味局面。

(二)增強漢語課的人文色彩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應特別注意以人爲本。立足課堂,挖掘漢語教材的人文性;配合漢語課堂教學,引導學生積極使用蒙古諺語理解知識內容;鼓勵學生從漢語學習中昇華自己。

鼓勵蒙古族學生在漢語學習中昇華自己的情趣,前提是要培養並提高學生對漢語的理解能力,那麼如何更好的使蒙古族學生更好的理解漢語呢?

漢語課堂的人文關懷,也體現在老師對學生的精神和心理的關注。蒙古族學生在學習漢語遇到內容太多,語感和鑑賞能力較差等問題時候,學生會產生較強厭惡的心理,這個時候老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注意使用蒙古族諺語進行合理疏導。

(三)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蒙古族諺語來源於生活,反過來又爲生活服務。蒙古族學生從小就接觸蒙古族諺語,潛移默化中影響着他們的成長。由於蒙古族諺語在形式上的特殊審美要求,也是審美化教學的一種有效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在有序的漢語課堂學習中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首先,蒙古族諺語具有社會性,隨着社會的發展變化,以及人們認知能力的提高也會發生變化。例如,“嫁出去的女,射出去的箭”和“好馬不配雙鞍,好女不嫁二夫”,等等這些蒙古族諺語在內容上已經脫離了時代的脈搏,對人們的生活、生產已經沒有什麼教育意義了,甚至起反作用,這個時候在漢語課堂中就需要學生有辨析是非的能力。

其次,蒙古族諺語十分簡短,其中蘊含的道理也高度抽象,因此學生理解起來較難。例如,“當一次鷹,勝過當一輩子烏鴉”這條蒙古族諺語僅有12個字,而其中蘊含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類似這種高度抽象的蒙古族諺語,漢語老師在授課時要結合學情選擇恰當的諺語。

最後,蒙古族諺語的哲理性強,蒙古族諺語是蒙古族人民哲學思想的具體體現。因此,漢語老師在平時漢語授課或活動中要多讀、多學、多記一些蒙古族諺語能有效地提高我們的思辨能力,而且如果把蒙古族諺語與我們的學習聯繫起來,那更是錦上添花。

二、蒙古族諺語在教學中應用的原則

(一)科學性原則

所謂科學性原則,強調的是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爲指南,以科學實踐反覆證實的客觀規律爲基礎把蒙古族諺語應用到教學中,也必須堅持這個原則,如果違背了科學性原則,我們的教學將陷入僞科學的泥潭。

(二)思想性原則

思想性原則也是把蒙古族諺語應用到教學中必須堅持的原則之一。它要求教師應用蒙古族諺語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要挖掘其中的思想內涵,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牛”和“馬”是草原上重要的牲畜,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生產中發揮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蒙古族在轉入半牧半農經濟後,“牛”和“馬”的作用越來越大因此,在蒙古語中也有很多與二者有關的諺語,教師在應用這條蒙古族諺語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該引導學生領會其中深刻的思想內涵。

(三)適度性原則

蒙古族諺語以其同時兼有語言和文學的雙重性質及藝術魅力,成爲蒙古族民間文學寶庫中的一枝獨秀。

個人在湖南省黔陽三中做了一年的支教老師,所帶初二班級的學生大部分是少數民族,但是學生的漢語水平並不差,在進行語文授課的過程中,我也會適當的引用諺語來對語文的相關的知識點進行講解。在此過程中,我發現諺語在語文課堂上的恰當使用,的確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可以加深語文知識點的吸收,但是諺語的使用需要堅持適度性原則。

總之,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地調整,應用的蒙古族諺語過多、過難,都不利於教學工作的順利完成。

三、如何在漢語教學中應用蒙古族諺語

蒙古族諺語是蒙古族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既經過了歷史的沉澱,又經過了集體才智的反覆磨鍊,因此,在教學中也能發揮重要作用蒙古族諺語作爲一種新的教學資源,應該引起廣大教師的重視併合理應用到教學中。

結合自身支教時期,在語文課堂中引用諺語教學的經驗,我認爲教師在教給學生一些蒙古族諺語的同時,應該適當要求他們背誦並聽寫,學生在有機會使用蒙古族諺語時,大多數學生會因爲恰當使用了諺語而獲得成就感,這就讓學生有了極大的學習動力,也大大激發了他們學習漢語的興趣,長此以往,在班裏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漢語的氛圍,學生的漢語成績也可以明顯提高。

蒙古族諺語是蒙語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內容豐富多彩,它能以最通俗的語言表達出最深刻的內涵,這是蒙古族學生學習漢語很好的資源。那麼結合自身的從教經歷和與雙語教育的蒙古族學生交流後,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教學方法:

(一)巧借諺語,豐富漢語語法教學

對於大多數蒙古族學生來說,談語法色變,漢語語法更是蒙古族學生在學習漢語時的一大障礙,但是蒙古族諺語通常簡潔凝練、音韻和諧,學生易懂易記,教師可借用一些結構正確規範、語言通俗易懂的諺語將語法知識展現出來,讓學生通過學習一條諺語掌握一條語法規則。

(二)巧借諺語,突破詞彙教學

接受雙語教育的學生,在學習第二語言時更容易掌握屬於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詞彙,同時日常的生活用語也是非常重要,那麼充分理解並掌握這些日常詞彙對夯實蒙古族學生的漢語基礎知識至關重要。所以,漢語教師在漢語課堂上要巧妙借用表達日常生活的蒙古族諺語來提升學生的漢語學習興趣和動力。

(三)巧借諺語,輕鬆口語教學

蒙古族諺語體現了語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實際的漢語口語交際中,如果漢語教師能夠培養學生恰到好處地用上幾條蒙古族諺語,不僅能達到意想不到的表達效果,同時更加能提高蒙古族學生勇敢進行漢語口語交流的興趣和動力。

(四)巧借諺語,滲透品德教育

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使學生既成才又成人。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積極有效地滲透品德教育,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因此,教師在努力提高學生學業水平的同時,要時時處處注重對學生品德的培養和人格的塑造,使他們成爲社會的有用人才,同理蒙古族學生的教育也是如此。

四、結語

巧用蒙古族諺語不僅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輕鬆突破漢語教學的難點,幫助學生擴大漢語詞彙量、培養語感,提高口語表達能力,還能幫助學生更深刻地感悟生活道理和人生哲理,提高思想道德和文化修養。蒙古族諺語是漢語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的一種優質教學資源,教師若能恰到好處地運用,必能使蒙古族諺語成爲漢語教學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大大提升漢語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