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歇後語 > 有關於春天的歇後語大全大綱

有關於春天的歇後語大全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3W 次

歇後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有關於春天的歇後語,歡迎閱讀。

有關於春天的歇後語大全

1、少女的心,春天的雲——變化多端

2、花粉飄香——春天到了

3、春天裏開花——看不及

4、春天來敲門——蠢到家了

5、春天河邊——富有溼意;富有詩意

6、春天孩子臉——一天三變

7、春天孩兒臉——一日三變

8、春天的榆樹——有餘錢;有榆錢

9、春天的雪堆——靠不住

10、春天的小蔥——一天一個樣

11、春天的樹條——岔子多;叉子多

12、春天的樹尖——一天變個樣

13、春天的山茶花——一時鮮

14、春天的氣候——一天三變

15、春天的鳥兒——成雙成對

16、春天的嫩韭菜——一時鮮

17、春天的毛毛雨——貴如油

18、春天的貓——盡對兒;淨對;成雙成對

19、春天的蘿蔔——心虛;空心;心裏虛;空心啦

20、春天的老鴰——好攀高枝

21、春天的韭菜——一時新鮮

22、春天的果園——有桃李;有道理;有桃有李;有條有理

23、春天的大雁——頭朝北

24、春天打兔子——不是季節

25、春天的竹筍——節節向上;無依

26、春天的楊柳——分外親(青)

27、春天的石榴花——心紅

28、春天的蜜蜂——閒不住

29、春天的柳樹枝——落地生根

30、春天的雷,漲潮的水——留不住

31、春天的草芽——自發

【相關閱讀:歇後語】

含義

歇後語是漢語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它一般將一句話分成兩部分來表達某個含義,前一部分就是隱喻或比喻,後一部分就是意義的解釋。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後半截,這樣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稱它爲歇後語。

歇後語也叫俏皮話,可以看成就是一種漢語的文字遊戲。歇後語就是熟語的一種,熟語包括成語、諺語、慣用語和歇後語四種。

歇後語是由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創造,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歇後語幽默風趣,耐人尋味,爲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

古代的歇後語雖然很少見於文字記載,但在民間流傳肯定就是不少的,如錢大昕《恆言錄》所載:“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復齋所載宋時諺也。”這類歇後語,直到今天還繼續爲人們所使用。

最初的歇後語與現今的歇後語的表現形式並不相同,這是對當時通用的成語、成句的省略。陳望道在《修辭學發凡》中稱之爲“藏詞”。例如用“倚伏”代替“禍福”(出自《道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種歇後語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範圍受到了限制。

後來的歇後語在結構上是“比喻——說明”式的俏皮話。使用的人往往只是說出比喻部分,後面的解釋部分則讓對方自己去領悟。

歷史由來

最早出現“歇後”這一名稱就是在唐代。《舊唐書·鄭綮列傳》中就已經提到過所謂“鄭五歇後體”(一種“歇後”體詩)。但它作爲一種語言形式和語言現象,卻遠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如《戰國策·楚策四》:“亡羊補牢,未爲遲也。”意思就是說,丟失了羊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太晚。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歇後語。

《辭海》:歇後語就是熟語的一種。多爲羣衆熟識的詼諧而形象的語句,運用時可以隱去後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說“圍棋盤裏下象棋”,以示不對路子;也可以前後文並列,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中國語言文字大百科全書》:歇後語就是指說話的時候把一段常用詞語故意少說一個字或半句而構成的帶有幽默性的話語。通常有兩種。1.原始意義的歇後語,指把一句成語的末一個字省去不說,也叫“縮腳語”。如《金瓶梅》裏來旺媳婦說“你家第五的‘秋胡戲’”,就是用來影射“妻”,因爲“秋胡戲妻”這就是有名的故事、劇目。也有利用同音字的。如稱“岳父”爲“龍頭拐”,影射“杖”字,這裏代替“丈”。2.擴大意義的歇後語,在北京叫俏皮話,這是指可以把一句話的後面一半省去不說。如“馬尾拴豆腐”省去的就是“提不起了”。有時候也利用同音字。如“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在研究歇後語的淵源時,有些語言學家和語言學專著還述及其它有關名稱。如陳望道在《修辭學發凡》中,將歇後語列入"藏詞"格一節介紹;郭紹虞在《諺語的研究》中,指出歇後語源起於"射覆語"(類似猜謎的一種形式);另外一些書上又列出諸如"隱語"、"謎語"、"諺語"、"縮腳語"、"俏皮話"等名稱。加以比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處和相異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