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元曲有哪些?

元曲有哪些?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9W 次

元曲的組成,包括兩類文體:一是包括小令、帶過曲和套數的散曲;二是由套數組成的曲文,間雜以賓白和科範,專爲舞臺上演出的雜劇.“散曲”是和“劇曲”相對存在的.劇曲是用於表演的劇本,寫各種角色的唱詞、道白、動作等;散曲則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詞.從形式上看,散曲和詞很相近,不過在語言上,詞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潑;在格律上,詞要求得嚴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散曲從體式分兩類:“小令”和“散套”.小令又叫葉兒,體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獨立的.曲子(少數包含二三支曲子).散套則由多支曲子組成,而且要求始終用一個韻.散曲的曲牌也有各式各樣的名稱,如《叨叨令》、《刮地風》、《喜春來》、《山坡羊》、《紅繡鞋》之類,這些名稱多很俚俗,這也說明散曲比詞更接近民歌.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現實的深刻以及題材的廣泛、語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潑、風格的清新、描繪的生動、手法的多變,在中國古代文學藝苑中放射着璀璨奪目的異彩.

元曲有哪些?

元曲的興起與發展,有着複雜的原因.首先,先代的社會現實是元曲興起的基礎,元朝疆域遼闊,城市經濟繁榮,宏大的劇場,活躍的書會和日夜不絕的觀衆,爲元曲的興起奠定了基礎;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進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詩歌本身的內在規律及文學傳統繼承、發展的必然結果.

【發展】

元曲的發展,可以分爲三個時期.

初期:元朝立國到滅南宋.這一時期元曲剛從民間的通俗俚語進入詩壇,有鮮明的通俗化口語化的特點和獷放爽朗、質樸自然的情致.作者多爲北方人,其中關漢卿、馬致遠、王實甫、王小軍、白樸等人的成就最高,比如關漢卿的雜劇寫態摹世,曲盡其妙,風格多變,小令活潑深切,晶瑩婉麗,套數豪辣灝爛,痛快淋漓.馬致遠創作題材寬廣,意境高遠,形象鮮明,語言優美,音韻和諧,被譽爲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狀元”和“秋思之祖”.

中期:從元世祖至元年間到元順帝后至元年間.這一時期的元曲創作開始向文化人、專業化全面過渡,散曲成爲詩壇的主要體裁.重要作家有鄭光祖、睢景臣、喬吉、張可久等.

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間到元末.此時的散曲作家以弄曲爲專業,他們講究格律詞藻,藝術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約細膩、典雅秀麗,代表作家有張養浩、徐再思等.

總之,元曲作爲“一代之文學”,題材豐富多樣,創作視野闊大寬廣,反映生活鮮明生動,人物形象豐滿感人,語言通俗易懂,是我國古代文化寶庫中不可缺少的寶貴遺產.

元曲四大家:一說法是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另一說法則是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白樸.還有一說法比較不靠譜是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鄭光祖.相對來講,還是第一說法比較可信. 元曲三要素:唱(唱詞),科(動作),白(對白) 元曲的代表作:竇娥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