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關於文明禮儀伴我行的演講稿有哪些?

關於文明禮儀伴我行的演講稿有哪些?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W 次

《文明禮儀伴我行》演講稿

關於文明禮儀伴我行的演講稿有哪些?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叫劉芷秀,來自四年三班。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禮儀伴我行》

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源遠流長。中華古人向來重視“禮儀”,把“禮儀”視爲做人、做事、治國的基礎。

“文明禮儀”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則會影響自身形象,大則會影響國家聲譽。不久前,曾看到這樣一則報道,說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菸”、“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爲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爲有這些不文明行爲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爲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爲也是國恥。”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中央電視臺曾經報道,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莊嚴形成了強烈反差。

以上的兩個事例表明,文明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爲可見文明離我們其實還有一段距離。

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爲。例如,有的同學給人起外號,打罵同學,隨地吐痰,亂扔垃圾,排路隊推擠,追逐打鬧,見到老師不打招呼,坐車不給老人讓座,不尊老愛幼,在家罵爺爺奶奶等等,這些都是不講文明、不懂禮儀的表現,這些現象,不僅影響了學校和我們每一個人的形象,而且還能影響着我們自己今後的成長。

梁啓超曾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是未來的接班人,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養成文明禮儀需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從身邊的每一個動作做起。讓我們撿起地上的紙屑、塑料袋,向老師問聲好,說文明話,做文明人。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讓文明禮儀成爲我們每個人的自覺言行,讓文明禮儀不再是外加的約束,而是內化的自律。讓我們同心攜手,爭當社會文明禮儀先鋒。

老師們,同學們,文明禮儀連着你、我、他,創造和諧社會靠大家。讓文明禮儀永駐人間,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我們的校園裏處處盛開。

《文明禮儀伴我行》演講稿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叫劉芷秀,來自四年三班。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禮儀伴我行》

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源遠流長。中華古人向來重視“禮儀”,把“禮儀”視爲做人、做事、治國的基礎。

“文明禮儀”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則會影響自身形象,大則會影響國家聲譽。不久前,曾看到這樣一則報道,說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菸”、“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爲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爲有這些不文明行爲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爲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爲也是國恥。”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中央電視臺曾經報道,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莊嚴形成了強烈反差。

以上的兩個事例表明,文明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爲可見文明離我們其實還有一段距離。

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爲。例如,有的同學給人起外號,打罵同學,隨地吐痰,亂扔垃圾,排路隊推擠,追逐打鬧,見到老師不打招呼,坐車不給老人讓座,不尊老愛幼,在家罵爺爺奶奶等等,這些都是不講文明、不懂禮儀的表現,這些現象,不僅影響了學校和我們每一個人的形象,而且還能影響着我們自己今後的成長。

梁啓超曾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是未來的接班人,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養成文明禮儀需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從身邊的每一個動作做起。讓我們撿起地上的紙屑、塑料袋,向老師問聲好,說文明話,做文明人。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讓文明禮儀成爲我們每個人的自覺言行,讓文明禮儀不再是外加的約束,而是內化的自律。讓我們同心攜手,爭當社會文明禮儀先鋒。

老師們,同學們,文明禮儀連着你、我、他,創造和諧社會靠大家。讓文明禮儀永駐人間,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我們的校園裏處處盛開。

“文明禮儀伴我行”演講稿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很高興能從各位同學那裏得到這麼多關於文明禮儀的小故事,接下來我也希望通過分享我的文明禮儀小故事,讓大家再次感受文明的芬芳。

人們常說:“學海無涯苦作舟”,在我看來,要想在知識的海洋裏揚帆遠航,光有船是不夠的,還需要有一個人爲我們掌舵,這個人就是我們的老師。我們把老師比作靈魂的工程師,比作辛勤的園丁。書山有路,老師就是我們的引路人,他們甘願奉獻,他們默默付出,他們對我們是如此的無私,那我們又該怎麼做呢?

不妨讓我們看看古人是怎麼做的。

楊時,是宋代的大學者,拜程顥爲師,爲了向老師學習,連做官都放棄了。程顥去世後,楊時又師從程顥的弟弟程頤,故事就發生在他初次登門拜見程頤的那一天。

那天,楊時與遊酢一起來到嵩陽學院拜見程頤,正巧碰上老先生在閉目養神,兩人不敢打擾,便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外等候。可是,卻突然下起雪來,兩人卻依然站在雪中,既不肯離去,也不忍吵醒老先生。後來,遊酢實在凍得受不了了,幾次想去叫醒老先生,但都被楊時攔住了,就這樣,兩人在雪中站了許久。等到老先生醒來,將兩人迎進屋時,門外的雪已有一尺多厚了。這就是流傳千古的程門立雪。

在我看來,楊時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靠的不僅是勤奮刻苦,他尊師重教的態度纔是留給我們最寶貴的遺產。《呂氏春秋》裏說:“疾學在於尊師”。意思就是說:想要很快地學到知識,最重要的就是尊敬師長了。

或許現在的我們不需要靠站在雪中來表達對老師的敬意,但日常生活中的一句您好,一句再見,節日時的一句祝福,都是我們對老師表達敬意的方法。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尊敬師長,不僅是我們對學習的態度,更是我們成長中的必修課。

借這個機會,再次向老師們表達衷心的感謝,謝謝您們。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