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辛棄疾作文素材(精選30篇)

辛棄疾作文素材(精選3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1W 次

辛棄疾是中國古代頗爲獨特的作家。這位傑出的民族英雄和抗戰實踐家.在文學上創造的成就同他在功業上的建樹一樣轟動.時人以“卓犖奇材,疏通遠識,經綸事業,有股肱王室之心,遊戲文章,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辛棄疾作文素材,歡迎來參考!

辛棄疾作文素材(精選30篇)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1

縱觀中國文學史,或許再也找不到第二個文人能像辛棄疾那樣。

他莊重沉痛:“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他詼諧幽默:“將止酒,戒灑杯使勿近”;他沉靜悠閒:“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他辛辣老練:“學人言語,未會十分巧。看他們,得人憐,秦吉了”;他纏綿悱惻:“別來應是,眉峯翠減,腕玉香消”他能文,詩詞的豪放與蘇東坡並論;他也武,曾“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他一生鬱郁卻從不言悔,認定“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他“萬字平戎策”,卻只能拿去“換得東家種樹書”;他志在抗金,卻“名因文章著”,只能“目斷秋霄落雁,醉來時響空弦”

他,辛稼軒,的確特別得讓你無從忽略。

他有一段傳奇般的輕狂年少時光。高宗紹興中,北金佔區耿京起義,年僅二十二歲的他也組織了二千多人的隊伍加入其中,叛徒張安國殺耿降金,義軍潰散,他只帶50人直趨張的駐地要求與張會面,出其不意將張縛置馬上,並令張部所屬的上萬軍隊歸順,之後他到臨安,將張交予朝廷正法可是,再之後呢?

再之後,便是做官,先在江陰任職,之後是建康、江西、湖南、湖北就職地離前線越來越遠,稼軒離他的抗金北伐夢也越來越遠。直到42歲,他遭饞落職,之後就賦閒了二十年之久,64歲時又當了短時間的鎮江知府,68歲病逝。

那樣的英雄年少,卻只能那樣碌碌的一生!

稼軒之苦,想必不足爲外人道。

所以,他悲痛、悲憤、悲壯、悲涼、悲嘆但他在極度鬱郁之中還懂得“自娛自樂”,以苦爲樂,並時常賦詞抒解鬱悶,他曾自嘲:“醉裏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短短十幾字,盡道辛酸。

稼軒之詞新。詞風新,豪放不失俊美,即所謂“肝腸似火,面目如花”者。內容也新,要戒酒,作詞;與人閒談,作詞;嘲諷小人,也作詞。而作詞罵兒子,更是曠古絕今之舉。我不知是寫出了這種詞的稼軒的不羈個性導致了他的鬱郁,還是鬱郁的稼軒爲了遣懷而寫了這種笑中含淚的詞。

稼軒學識淵博,故詞多用典。最多時一首詞六十多字竟用典九個,幾乎一句一個。但他的詞又絕非泛泛之輩的“掉書袋”,用典用得恰到好處,畫龍點睛,簡直讓人覺得不用不行,直叫人拍案稱奇。這份廣博的學識,可不是後世效顰之輩學得到的。

稼軒、稼軒稼軒之妙處,豈是這短短幹字能道得完麼? 但拙作已成,只得以此貽笑大方之作,聊祭稼軒先賢之靈。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2

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的少年時代,是在國運衰頹、兵禍連綿的情況下度過的。他剛滿十六歲,家鄉濟南就被金兵佔領了。他目睹烽煙翻滾,山河破碎,仇恨的種子深深地埋藏在心間。

有一天,金人貴族中的一箇中下級軍官完顏千戶耀武揚威地來到辛家,硬逼着辛棄疾的祖父辛贊用酒肉款待他。辛贊是個老實人,憋着一肚子氣,勉強擺了一座酒席。驕橫的完顏千戶幾杯酒下肚後,更加得意洋洋,竟當衆侮辱起敬酒的小僮來了。

這一來,年少氣盛的辛棄疾再也忍不住了。他“嗖”地從牆上抽出一把寶劍,“噔、噔、噔”幾步走到完顏千戶面前,激昂地說:“趁諸位酒酣耳熱,讓我舞劍給大家開心助興!”說罷,便揮劍起舞。只見他有時輕似燕子點水,有時重如泰山壓頂。舞到興頭上,劍人合而爲一,只有劍光閃閃,不知人在何處。正在這時,忽聽辛棄疾猛喝一聲:“看劍!”一個大鵬展翅,寶劍直指完顏千戶的腦門。“啊!——”完顏千戶嚇得面如土色,“撲通”。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3

辛詞以其內容上的愛國思想,藝術上有創新精神,在文學史上產生了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以詞唱和的陳亮、劉過等,或稍後的劉克莊、劉辰翁等,都與他的創作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葉以後聲勢浩大的愛國詞派。後世每當國家、民族危急之時,不少作家從辛詞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

辛棄疾作爲南宋朝臣而寫的《議練民兵守淮疏》,表達了其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對戰爭形勢的精闢入裏的深刻分析和鮮明而又具體的對策。辛棄疾就是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文體,從不同方面來表達了他慷慨激昂的愛國感情,反映出憂國憂民“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的壯志豪情和以身報國的高尚理想。

平生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一生力主抗戰,所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顯示其卓越軍事才能與愛國熱忱,又與南宋志士陳亮及理學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誼,與之砥礪氣節,切磋學問。抗金復國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嘆與壯士閒置的憤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還以生動細膩的筆觸描繪江南農村四時的田園風光、世情民俗。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在蘇軾的基礎上,大大開拓了詞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後人遂以“蘇辛”並稱。

辛棄疾有許多與陸游相似之處:他始終把洗雪國恥、收復失地作爲自己的畢生事業,並在自己的文學創作中寫出了時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熱情與憤慨。在文學創作方面,他不像陸游喜歡寫作詩歌尤其是格式嚴整的七律,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詞這一更宜於表達激盪多變的情緒的體裁。

辛棄疾在詞史上的一個重大貢獻,就在於內容的擴大,題材的拓寬。他現存的六百多首詞作,寫政治,寫哲理,寫朋友之情、戀人之情,寫田園風光、民俗人情,寫日常生活、讀書感受,可以說,凡當時能寫入其他任何文學樣式的東西,他都寫入詞中,範圍比蘇詞還要廣泛得多。而隨着內容、題材的變化和感情基調的變化,辛詞的藝術風格也有各種變化。雖說他的詞主要以雄偉奔放、富有力度爲長,但寫起傳統的婉媚風格的詞,卻也十分得心應手。如著名的《摸魚兒·淳熙亥己》,上闋寫惜春,下闋寫宮怨,借一個女子的口吻,把一種落寞悵惘的心情一層層地寫得十分曲折委婉、迴腸蕩氣,用筆極爲細膩。他的許多描述鄉村風光和農人生活的作品,又是那樣樸素清麗、生機盎然。辛棄疾總是以熾熱的感情與崇高的理想來擁抱人生,表現出英雄的豪情與英雄的悲憤。因此,主觀情感的濃烈、主觀理念的執着,構成了辛詞的一大特色。

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鬥精神是辛詞的基本思想內容,這首先表現在他的詞中,他不斷重複對北方的懷念。另外,在《賀新郎》、《摸魚兒》等詞中,他用“剩水殘山”、“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等詞句諷刺苟延殘喘的南宋小朝廷,表達他對偏安一角不思北上的不滿。胸懷壯志無處可用,表現在詞裏就是難以掩飾的不平之情。他擅長的懷古之作中《水龍吟》,面對如畫江山和英雄人物,在豪情壯志被激發的同時,他也大發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慨。理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爲他的詞構成悲壯的基調。辛詞在蘇軾詞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了題材範圍,他幾乎達到了無事、無意不可入詞的地步。

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上層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進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爲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並稱爲“蘇辛”。《破陣子·爲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負不能實現而產生的消極情緒。

在辛棄疾的詞中,如“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賀新郎》),“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南共北,正分裂”(《賀新郎》),乃至“恨之極,恨極銷磨不得。萇弘事、人道後來,其血三年化爲碧”(《蘭陵王》),都是激憤不能自已的悲怨心聲,如“天風海雨”,以極強烈的力度震撼着讀者的心靈。辛棄疾也信奉老莊,在詞中作曠達語,但他並不能把衝動的感情由此化爲平靜,而是從低沉甚至絕望的方向上宣泄內心的悲憤,如“元龍老矣,不妨高臥,冰壺涼簟。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水龍吟》),“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賀新郎》),“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古來三五個英雄,雨打風吹何處是,漢殿秦宮”(《浪淘沙》),這些表面看來似曠達又似頹廢的句子,卻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極高期望破滅成爲絕望時無法銷磨的痛苦。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4

金主完顏亮遷都燕京之後,一些長期受奴役和壓迫的漢人再也忍無可忍,終於扛起了反金大旗,其中聲勢最浩大的一支隊伍是山東境內揭竿起義的一支隊伍,領頭的耿京是一位農民出身的濟南人。爲了響應義軍的反金義舉,時年二十二歲的辛棄疾,也乘機拉起了兩千人的隊伍投奔耿京。但耿京對這個前來投軍的秀才並沒有過多的青睞,只命他做了一名無足輕重的文官,掌管文書和帥印。在此年中發生的一件事,令耿京對辛棄疾從此刮目相看。

當初和辛棄疾一塊兒來投奔義軍的還有一位叫義端的和尚。義端本身就是個守不了清規戒律的花和尚,因爲受不了在義軍裏當差的苦頭,竟偷偷的盜走了經由辛棄疾保管的帥印,準備去金營裏邀功。義端本身也是一小股義軍的首領,是被辛棄疾說服一起投奔耿京帳下的,耿京盛怒之下,只得拿辛棄疾問罪。辛棄疾理屈詞窮,自知交友不慎,羞愧難當,當場向耿京立下了軍令狀,追回帥印。

當晚,辛棄疾帶了一小隊人馬埋伏在了去往金營必經的路上,果然,天快亮了的時候,義端真的騎馬來到,辛棄疾不由分說,一刀將義端砍下馬來。義端見是辛棄疾,嚇得魂飛魄散,當即跪地求饒說:“我知道您的真身是一頭青兕,您力大能拔山,將來定有大造化。您饒了我的小命吧!”面對這樣貪生怕死的變節份子,嫉惡如仇的辛棄疾哪裏肯聽,不由分說,手起刀落,義端身首異處。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5

辛棄疾是南宋著名豪放派詩人,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合稱“濟南二安”。他字幼安,號稼軒。

辛棄疾這個名字很奇怪,意思是“辛不要生病”,和霍去病的意思一模一樣。這個名字和他的出生地點和出生年代有很大關係,“靖康之變”發生以後,宋朝就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金兵佔領了濟南,正好辛棄疾就出生在濟南,生活得很悲慘。他的長輩就希望他可以帶兵打走金兵。而霍去病是一名赫赫有名的大將軍,他的長輩希望他能像霍去病一樣。

長大以後,辛棄疾才知道他一個人是打不敗金兵的,於是,他投奔了耿京。不想金兵用金錢讓張安國當了叛徒,殺了耿京。辛棄疾怒火中燒。最後只用了50人就打敗了張安國的50000軍隊,還把張安國活捉了回來。

辛棄疾把一份特別的禮物張安國送給了南宋。可南宋只給了他從八品的小官。

當官之後,辛棄疾平茶寇,用自己的錢建飛虎軍。結果被誤會欺壓百姓得到錢建軍隊。被皇帝趕回家。

回家之後,他建造了一個莊園,叫做稼軒,他的號就來自於這片莊園。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6

宋代風雨飄搖,無論是汴京的喧囂還是臨安的苟且,都籠罩在陰雲密佈的灰藍色之中。那灰瓦的天空下,宋朝月沉西子湖。我將走進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看望我們的朋友——幼安。

我在起義軍中找到了他,這時金人內部矛盾爆發,完顏亮在前線爲部下所殺,金軍向北撤退時,他聯絡朝廷。正當他沉浸在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喜悅中時,義軍潰散,他失落至極。所謂“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倩誰喚、流鶯聲住?”這是他的第一次受挫。

我在朝堂上找到了他,只見他對皇帝發表《美芹十論》,“今日之事,朝廷一於持重以爲成謀,虜人利於嘗試以爲得計,故和戰之權常出於敵,而我特從而應之。”他不忘結合歷史勸說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可惜皇上依然畏懼靖康之變中,錯失良機,而他也只被派往地方做官,遠離戰場。鷓鴣天欲上高樓去避愁,愁還隨我上高樓。經行幾處江山改,多少親朋盡白頭!這是他的第二次受挫。

我在他的鄉間田園找到了他,閒居鄉野同他的人生觀並非沒有契合之處;而且,由於過去的地位,他的生活也儘可以過得頗爲奢華。但是,作爲一個熱血男兒、一個風雲人物,在正是大有作爲的壯年被迫離開政治舞臺,曾經的一身轉戰三百里,一劍曾擋百萬師。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便化爲泡影。這又使他難以忍受,“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這是他的第三次受挫。

我在北固亭找到了他。他看穿了南宋小朝廷偏安的懦夫相,明白身前身後名不過是可憐白髮生。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看着歷史的興亡,想着自己的經歷,不禁感慨憑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最終也沒能實現心願,這是他的最後的挫折。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7

悽風,苦雨,天昏,地暗。

南宋灰飛煙滅了,留下一段悽楚的夢。夢裏依稀,一代愛國詞人辛棄疾仗劍走邊關,執筆抒豪情,“吹角連營,挑燈看劍”。

很多人只知道他是一介文人,一個境界很高的文人,沒有陳詞濫調,沒有華麗辭藻,唯有一腔熱血,浩然正氣。想當年,他還是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郎,率義軍,抵金寇,保國土,征戰於崇山峻嶺間,與萬千熱血男兒一起將青春揮灑於刀光劍影中。動亂時期,刀筆相隨,一字一詞均是兵勇。可惜,他手中的筆能繪出千古美文,卻不能力挽朝廷於狂瀾之中,使之免於戰火,免於崩裂。

他的筆端,除了豪邁奔放以外,更多了一份沉鬱悲壯。腐敗頹廢的朝廷,千瘡百孔的疆土,水深火熱的民衆,凝結成他心中恆久的憂傷與悽楚,沉鬱與悲涼。一腔報國良願最終只能化爲鏗鏘文字,響徹歷史長空。

無奈,除卻無奈還是無奈。他不願學晉代的張翰,貪戀家鄉鱸魚味美就選擇歸隱,更鄙夷三國時的許汜,專爲個人打算而不管國家大事,他一心想着何日方能剷除頑敵,恢復中原,建功立業。然而,歲月流逝,恢復中原之夢終究成空,空餘下文人的一腔遺憾。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或許他在這個世間留下的,是無窮無盡的苦悶。

他眷戀他所眷戀的一切,他憎恨他所憎恨的一切,他選擇他所要選擇的,他摒棄他想摒棄的。

“閒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他感到一種無限的悲涼。他的夢似水,在流淌,他的心思在天涯飄蕩,思緒無常,“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

一個字:愁!

愁得無以言說。

細細想來,眼看着萬里江山化爲焦土,這憂國憂民的優美詩詞自是字字含“愁”。歷史,如洪濤滾滾而來,轉瞬之間又滾滾東去。歲月碾走的只是往日塵煙,留下的卻是詞人永恆的精魂——豪放悲壯之詞,千百年來,迴響不絕。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歷史的風雲隱隱淡去,我依然聽見他內心的鏗鏘吶喊,依稀看見他披甲上陣衝鋒於刀光劍影之中。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8

我是誰?我在哪兒?我在幹什麼?我怎麼被綁起來啦?

眼前的光刺的我眼睛也睜不開,突然,聽到粗獷的聲音,定睛一看:一位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的將軍對我喊:“張安國,你爲什麼要殺的首領?”我納悶了,左右看看確認是和我說話,便答到:“認錯人了吧?我不是張安國,我是白梓驁。”只見那位將軍眼睛瞪大,臉憋的通紅,仔細端詳了我半天又和左右耳語確認後,纔不好意思的對我說:“對不起,我們抓錯人啦!”

回到帳篷喝了一大碗水之後,才問清楚情況!原來,辛棄疾一心想要抗金,然而抗金的道路曲折又漫長,好不容易投奔了耿京一起抗金,眼看終於要實現抱負了,卻驚聞張安國投敵設計殺害了耿京,怎一個心痛了得?我激動異常主動請示和他們一起去追張安國!沒想到辛棄疾居然不答應,他誰也不帶就要自己去!我們只能偷偷跟上去保護他!可沒走多遠,我們看到了一大隊敵軍士兵。那些士兵飛奔而來大聲說。:“哪裏逃!”我被嚇得落荒而逃。突然,一把箭朝我射過來,我大叫了一聲,被嚇起來了。

原來是我睡着了,是在夢裏見到了辛棄疾!真英雄!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9

有壯志未酬的憂傷,有孤憤抗爭的淒涼!是他,辛棄疾。

血戰沙場的豪邁,超拔衆生的氣度。這似乎與一個詞人毫無關聯。但,辛棄疾卻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終生愛國,國家於他來說,不只是一片深愛的土地,更是他一生所追求的目標。

他與同鄉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不同於李氏的婉約優美,辛棄疾向來以豪放著稱。在他的詞句中,張揚的是他最真實的情,然而細究字裏行間,卻又有難以言語的悲傷。

“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元夕佳節,熱鬧非凡。衆生狂歡,卻只有他獨自在寥落的燈光下,獨自傷懷。也許他不願意同流合污,但註定了他將孤苦伶仃。

他一直想着收復北方,他的抱負成了畢生的追求,一生都未曾止息。然而,在南宋小朝廷特有的氛圍下,也只能含恨而終,在六十八歲的年紀,臨死前還喊着殺敵。

今天,辛棄疾最爲人所稱道的是他無以倫比的信念。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青山下,江水緩緩流走,縱使有濃陰阻礙,江水依舊向東流。

縱觀辛棄疾的一生,他是惆悵的,但又是鮮亮的;心情黯然卻又充滿力量。在他的內心深處,他肯定充滿遺憾;可在他的詩句裏,卻滿是豪情壯志。

一生風雲激盪,勇立潮頭;是他,辛棄疾。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10

邂逅是美好的,是懷戀的;邂逅也是淒冷的、悲傷的,但邂逅辛棄疾,卻是難以名狀的。

以武起事,以文爲業,偉大詞人,棄棄疾也。

辛棄疾是快刀利劍殺過人的。他天生高大,從小苦修劍法,在他22歲時,金人侵略宋朝,而他不滿朝廷的主和苟安,拉起一支數千騎的義軍。一次,義軍中出了叛徒,不但偷走了印信,還準備投金,辛棄疾手提利劍,單槍匹馬追賊兩日,提回了一顆人頭。

邂逅至此,大義凜然的辛棄疾在我的腦海中迴盪。爲了光復大業,辛棄疾說服耿京南歸,又南下臨安親自聯絡,可事事難料,正當他完成任務返回時,部將叛變,耿京被殺,營地一片狼藉。辛棄疾怒髮衝冠,躍馬橫刀,僅率數騎,突入敵營,生擒叛將,這種氣勢,關公都自愧不如。之後,又奔突千里,親自將叛將押解至臨安正法,並率萬人南下歸宋。而當時,他還只是一個血氣方剛的英雄少年,欲爲朝廷痛殺賊寇,收復失地的少年。

邂逅至此,磅礴正氣、義薄雲天的辛棄疾在我腦海中浮現。

然而蒼天弄人,南歸之後,他失去了鋼刀利劍,只剩一隻羊毫軟筆,他再也無法奔走沙場,血濺戰袍,只得揮毫潑墨,淚灑宣紙,爲歷史留下一聲聲悲壯的呼喊,一聲聲遺憾的嘆息,一聲聲無奈的自嘲。

爲何辛棄疾屢屢被朝廷厭棄?在他吟出“怨無大小生於所愛無美惡,過則成災”時,結局早已註定。

的確,他太盡職了,他任湖南安撫使時,本只是一個地方的行政長宮,他卻創辦了一支二千五百人的“飛虛軍”,真是鐵甲烈馬,威風凜凜,雄鎮江南。又是造房,又是招兵,又是買馬,可就是因爲他憂民情,復國志太過,惹來了許多誹意,使得皇帝對他時用時棄。可他,卻一直忠君報國。

邂逅至此,忠心爲國的辛棄疾在我的腦海中縈繞。

他被九蒸九曬,水煮油炸,千錘百煉。歷史之風雲,民族之憂恨,正邪之搏擊,愛恨之纏繞,知識之積累,感情之洗鑄,藝術之昇華,文字之捶打,這一切,都在我腦海中,在腦海中翻騰,激盪,讓人難以名狀。

邂逅辛棄疾,是邂逅歷史之錯失,人民之遺憾,又怎能讓人名狀。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11

我的父親是一名人民教師,所以我小的時候家裏就有很多書,這大大培養了我的興趣愛好——讀書品詩,我最喜歡的兩個詞人一位是被稱爲“易安居士”的李清照,另一位便是字幼安的辛棄疾了,說來也巧,這二位也被合稱爲“濟南二安”,只不過詞風大有不同,辛棄疾是豪放派的代表,而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代表,一位直抒胸臆,氣質豪放,另一位則委委婉婉,字字句句溢滿柔情。但這篇重點寫辛棄疾,所以我便便敘一敘我與這“稼軒體”的奇緣。

我喜歡辛棄疾的詩,他的詩豪邁奔放,我初次對他感興趣,應是來自他的一首小詞,那天我在上網,突然被一句“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而驚豔,我被提了興趣,滿網絡的搜這句話以及有關這句話的一切,後來尋尋覓覓,看着一小帖,頓時明瞭,原來這句話出自南宋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而後又有其他事影響,也沒閒心關注,便漸漸忘了這事。

讓我重新提起對辛棄疾興趣的是一首歌,我也不曉得你們聽過沒有,那歌名爲《狂浪生》,我聽時,深深被歌詞吸引,只聽那人唱道“醉裏挑燈看劍卻無戰鼓狼煙昨夜誰趁東風樓閣輕聲嘆揚鞭策馬問天爲何敢怒不敢言憑誰問我把五嶽懸憑誰問我把五嶽懸”,動感的旋律加上部分恰到好處的戲腔,演唱人慵懶的音色,都讓我爲之着迷,我看着歌詞,不禁猜想一番,我有無意間得知那個是爲辛棄疾所創,我便覺得要了解他的生平經歷。

此後,我也摘抄了他不少的詞,如“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又比如《賀新郎·甚矣吾衰矣》中的“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又或者對他的《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朗朗上口,心愛不已,尤是那句“少年不識愁滋味”亦或是末處的“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大多都是愛國的情誼。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12

有誰能懂得你這位遊子實際上有着亡國浪子的悲憤之心,我知道你的詞並不是用墨書寫成的,而是用刀劍沾着你的血與淚塗抹而成的。建康賞心亭,你拍遍所有的欄杆,只恨刀劍不在手,戰場不在旁,只能發出一聲聲空有熱情卻無人響應的呼喊。

你本可以安於自己的職位,安享晚年,可你總是不願意這樣苟且的活着,縱使被國家閒置,你內心對於祖國的熱情卻從未退減,你那顆愛國的熾熱的赤子之心,總在不停的跳動,激起你一身報國熱血。你不懼在刀尖上滾過,你不在乎於千人之中取上將首級,你不怕戰場金戈鐵馬生死只在一念之間,可是你心心念唸的朝廷,你願意爲之拋頭顱灑熱血的朝廷連這樣無人敢做,也無人能做的事也不願派遣給你,你內心的痛楚,又有誰能體會呢?

你總說,堂堂九尺男兒,就該保家衛國戰死沙場,你從小就使槍舞劍,只爲報效國家,你沒有別的心願,只是心痛於金甌缺,月未圓,山河碎,你若上了戰場,說不定又是一個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岳飛。只是可惜,你從未有過機會,你對國家民族的那顆放不下,關不住,比天大,比火熱的心從未冷卻,而你那一身早練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勁,卻無處用。

你明明有一身報國志,卻陰差陽錯以詞而聞名,不同於那些風花雪月和無病呻吟,你的詞總是不忘國家,不忘民族,不忘大義。從愛國將士到愛國詞人,你從“沙場秋點兵”到“天涼好個秋”,從決心爲國棄疾去病到最後是的辛字含義,縱然一生不能上戰場廝殺,你也不後悔,你也願意爲守護疆土奉獻自己一生的熱情與精力。我無法想象你內心走過怎樣艱辛的歷程,做一個筆與劍並用的人,你用鮮血染紅了刀,蘸滿了筆,在中華大地上書寫你心酸卻傳奇的一生。

想到一句話“陽光總在風雨後”,我曾經對這句話深信不疑,但你的出現,我對你逐漸深入的瞭解讓我對這句話的信任產生了裂紋,爲何你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無人感動,爲何你兢兢業業,力求做到最好的表現無人賞識,爲何…對於你,我有太多太多的疑問,你是被遺忘的那個人,你的默默耕耘卻從來沒有收穫過。不過我相信,你的才華雖不被當代人理解,你的名字卻會永遠刻在我們的心中,你是永恆的英雄——辛棄疾。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13

你就像一盞燈,但卻無人尋覓,欲要綻放光明,卻無人欣賞,直到漸漸認可,你卻走到盡頭,無力閃耀。無力反駁世間輿論,卻在筆下流露真情,淡然,豪放,這是真正的你:

元宵佳節,燈火閃耀,你走在京城的大街上,望着“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追尋着記憶深處的那份美好。

戰場陣營中,你在醉酒之中挑亮油燈,端詳自己手中的寶劍,不知不覺,自己早已熱淚盈眶,心中的夢想又何時成真?

夜幕降臨,明月鑲嵌在墨藍色的夜空中,在習習晚風中,傳來了隱隱約約的蟬鳴聲和蛙鳴聲。自己身處於自然之中,怡然,自得……

過去的夢想不再實現,可卻在無意間成爲了一代文豪,淡然,豪放的你依舊在我們心中。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14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橋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讀着辛棄疾的《水龍吟》,我遇到了一篇文章,也遇到了辛棄疾。

小時候,曾經學習過《清平樂村居》,欣賞過如畫般和諧的鄉村美景,便一直認爲辛棄疾是位優雅的田園詩人,但讀過了《把欄杆拍遍》我才知道我錯了。

其實辛棄疾並不是一直都是詩人,他是以武起事,最終以文爲業的大詩人。我認爲。在宋朝裏,辛棄疾與岳飛頗有幾分相似,一位是家喻戶曉的詩人,一位是英勇善戰的勇將,一位也曾衝入沙場英勇殺敵,一位也曾涌出膾炙人口的名句……還記得辛棄疾的那首著名的《破陣子》,那是辛棄疾被閒置時所作,但卻生動地再現了戰場殺敵之景。我所瞭解的辛棄疾至少也痛痛快快、利刀利劍地殺過敵的,他生於宋金亂世,不滿金人的無情踐踏,起義抗金也曾多次勝利,而且,他幹這些壯舉時還只是個少年,卻爲朝廷痛殺賊冠,稱得上爲英雄。

與岳飛一樣,辛棄疾的命運也是坎坎坷坷。他作爲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多年,倒有近20年被閒置一旁,而在斷斷續續的20年中又有37次頻繁調動,官職是一降再降,但他卻沒有被命運所擊垮,反而熱情地迎接每份官職,認真地做好。他那種不畏艱難險阻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和領會。

是啊,人生在世,無論是誰都會遇上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沒有人能說自己的路途永遠是一帆風順的,這些困難有大有小,而且無論大小,只要你肯努力,還有一顆像辛棄疾一樣的不畏艱難險阻的心,就一定能夠戰勝困難,超越困難。

心裏突然間涌上一股力量,那便是辛棄疾的忠告:不畏艱難險阻,一定會取得成功。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15

親愛的觀衆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本期的《中華古代名詩人》,我是今晚的主持人。

他是中國歷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終以文爲業的第一,他能在沙場點兵間意氣風發,能在劍拔駑張下破陣殺敵,也能寫下“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樣情意綿綿的詞句,他就是辛棄疾。

辛棄疾是個奇男子,滿腹詩書,才華橫溢,卻不是個文氣書生,反倒一身軍人硬氣,雄肝義膽威震四方。但誰成想,他這本該發光發熱的傳奇人生,最後卻落的“可惜”二字。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辛棄疾的故事吧。

在公元1140年的夏天,此時的南宋仍偏安一隅,金勢力正盛,抗金名將岳飛被小人誣陷入獄,這時,辛棄疾在山東出生了。從小就在敵國長大的他,目睹了國家分裂的慘狀,漢人在金人統治之下的屈辱與痛苦。辛棄疾的祖父雖仕於金國,卻一直希望能拿起武器,收復失地,他常常帶着辛棄疾登高望遠,指畫山河。這一切使辛棄疾在少年時代就立下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他日日鑽研兵法,勤練武術,只能說他真是天命所歸的將才。前有投奔起義軍,單槍匹馬殺異端,後有夜闖敵軍軍營,成功手擒叛徒。於是,辛棄疾終於被南宋朝廷看到,年僅22歲的他一戰封神,從此走上了仕途。

我們很難想象,這種似乎只會在武俠小說裏發生的情節,竟然映照進了現實。我們也體會不到,在戰火連天、水深火熱中成長是什麼滋味,但辛棄疾卻做到了,即使身處異族之中,也不忘自己的根和本,一腔愛國熱情全部化作他收復南宋失地的決心。事實上,辛棄疾也的確從未放棄過他的願望。

辛棄疾南歸以後,他被迫離開了戰場,再無用武之地,他不明白爲什麼朝廷只圖苟安而不願收復本屬於自己的國土,他只好不停地上書,請求帶兵出戰,但一封封書信如石沉大海,沒有迴音。在這期間,他被頻繁的調任近40次,或許是因爲他由異族之地歸來,又或許是疑惑於辛棄疾過度的打仗熱情,朝廷對他始終心存芥蒂。日子一天天地流逝,而辛棄疾也不再年少,他在那首《破陣子》中寫道:“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他多想金戈鐵馬般再上一次戰場啊,由他的經歷,我們不難聯想到現實生活,爲了夢想,我們都說我們可以奮不顧身,可以勇往直前,現實中的難題卻無一例外地絆住了我們的腳步,學習的枯燥,工作的勞累,家庭的矛盾,生活的艱難我們都曾是少年,滿腔的熱忱與雄心壯志,但沒有人永遠少年,當某一天忽然回想起那個塵封的夢想,發現自己早已不再年輕。

如果我們每個人也像辛棄疾一樣,曾被命運玩弄於股掌之間,空有一腔才華抱負卻無處施展,又有誰能一直保留堅持下去的勇氣呢?但辛棄疾可以。

他自始至終都保持着他那顆赤熱的愛國之心,我想這是他固執的一面,卻也正是他性格中難能可貴的一部分,“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他不停地被起用與放棄,不停地把欄杆拍遍,但辛棄疾至死也沒能完成理想,終其一生,滿是遺憾。

我想,真正的辛棄疾就是這樣,無論現實多麼不堪,他依舊對理想堅定如一,願爲國家九死不悔。我們從他身上學到的,是那種堅守初心的精神和品格,哪怕有一絲希望,也要去嘗試,經受了血淚的洗禮,刀槍的雕琢,歷盡滄桑,知世故而不世故,就是走過一生最寶貴的財富辛棄疾沒能實現他的願望,而正值年少的少年,更應該無畏前路漫長,勇敢且堅定地飛向遠方。

也不知是幸還是不幸,正因爲辛棄疾的懷才不遇,纔給後人留下無數傳世之作,從豪放到婉約,從戰場到田園,他全都信手拈來。但如果可以選擇,我更希望在南宋的疆場上能看到一個勇猛的熱血男兒,騎馬持槍,大手揮落間,全他等了一生的英雄夢。

這,就是辛棄疾的故事。本期節目到此結束,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週同一時間再見!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16

八百年前,一位豪情萬丈的錚錚男兒目睹國家興亡,含恨而終。八百年前,一位心繫天下,胸懷大志的鐵血漢子,慘遭世人唾棄,孤獨終老。八百年前,一位馳騁了二十年沙場,鐵血豪邁的儒將,卻死在了戰場之外的田家小院。

八百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再念起他的名字時,總有無限哀嘆,“想當年,金戈鐵馬[注:戈閃耀着金光,馬配備了鐵甲。比喻戰爭。也形容戰士持槍馳馬的雄姿。],氣吞山河[注:氣勢可以吞沒山河。形容氣魄很大。]如虎”的他,卻落了個“憂憤而卒”。辛棄疾啊辛棄疾,奈何你窮盡一生勵志報國,可如此紙醉金迷[注:原意是讓閃光的金紙把人弄迷糊了。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華環境。]的南宋王朝,怎容你一展抱負?

二十年戎馬生涯,起起伏伏。貶!貶!再貶!辛棄疾早已默然,但“精忠報國”的熱血卻絲毫沒有減退。無名小吏,卻敢直言進諫;一介草民,卻讓“儒士爲之興起,聖天子三嘆息”。然則歲月不留情,年老體邁的他——無奈褪去戰袍,歸隱山間。“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晚年的真實寫照,道出了多少落寞、悔恨。縱觀辛棄疾一生,我們看到的只是“何人爲我楚舞,聽我楚狂聲?”的無奈麼?不!還有那一片爲國爲民的赤子之心[注:赤子:初生的嬰兒。比喻人心地純潔善良。!而試問當今社會,又有多少“辛棄疾”呢?有!有很多,我們爲之自豪的中華民族是,當代每個人都是活生生的“辛棄疾”。

三年前的春天,那個令世界顫抖的地方,汶川。當山巒崩塌,當樓房傾倒,中國人的心被牽動起來了。數億聲問候溫暖了那個春天,萬衆一心[注:千萬人一條心。形容團結一致。]的中國人,用他們的團結築起了一道不倒的長城!三年前的夏天,那個全世界矚目的地方,北京。當聖火熊熊燃起,當紅旗高高飄揚,中國人的心再一次一同跳動。數萬志願者紛至沓來[注:紛:衆多,雜亂;沓:多,重複。形容接連不斷的到來。],熱情高漲的青年學生們,用他們的行動證明着他們的一片赤誠!是的,很慶幸在八百年後的今天,不再只是一個、兩個“辛棄疾”,不再是迂腐糜爛的朝廷,不再有“壯志未酬[注:酬:實現。舊指潦倒的一生,志向沒有實現就衰老了。也指抱負沒有實現就去世了。]身先死”的悔恨……當我們再想起辛棄疾的遭遇時,不免嘆息,卻又不得不爲他的赤誠所折服,“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注:國家大事每個人都有責任。]”。在這個充滿未知的時代,惟有上下一致的中國才能在未來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好。

在八百年後的今天,我想我可以自豪的向你告慰了。在這個時代,不再是烽火硝煙,不再是孤膽英雄。中國人的團結讓我由衷地感嘆:古人不遠,“精忠報國”的心,不遠!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17

閱讀着辛棄疾的詩詞,閉上眼,彷彿在追溯着他的一生,與他在交談。

忽然眼前一現這不同的景色: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遠方的夕陽將畫布一般的天地鋪染,大雁從頭頂悲鳴着一掠而過,草木中浸透着深秋的寒意,高高的望江亭立在江邊,一位男子站在亭中,環顧四周,他手握佩劍,身後是那匹的盧馬,馬背上掛着那張硬弓。他正眺望着汴梁,獨自一人在喝酒。這不正是偉大的愛國詞人辛棄疾嗎?秋風蕭索,他身上的長袍隨風飛舞。

我移步上前,心中早已浮現他的詞句:“衆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一個一生都在爲國憂思而又無法報效國家的詞人,他內心該有多麼痛苦啊……我懷着深深的敬意,卻不知該如何表達,只是輕輕地叫道:“辛幼安先生?”

他轉身望我,我彷彿看到了他那深入骨髓的悲哀,我也說出了我一直想說的話:“朝廷如此枉費您的一腔熱血,難道您就沒有想過要遠離政治,歸隱田園,像陶淵明先生一樣,豈不逍遙自在?而是要與岳飛一般,誓死孝忠?”他又目視遠方,堅定地說:“罷了,只因我爲大宋子民,孝忠國家是理所當然。國生我,我忠國,即使身死國亡,也不應忘記自己的國家,哪怕朝廷負我,我也不能與亂臣賊子一樣苟且偷安,也許我這一生雖不能‘贏得生前身後名’,但我依然堅持!”

辛先生,您的愛國情懷如“不破樓蘭終不還”一般決絕;在你生命將逝之時,還希望精忠報國,在戰場上“氣吞吐萬里如虎”,凱旋而歸,就連在夢裏都魂牽吹角連營。

辛棄疾的不幸,緣於身不逢時,遇人不淑,倘若你能遇到劉邦、李世民這樣識才的君王,或許您的命運就會發生改變吧。

歷史在隱隱淡去,我依然能聽到他在戰場上的吶喊聲,依然能看到他高奏凱歌,把酒賦詞的豪邁。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18

滔滔江水東去,南方柔弱的花朵開遍,縱使千嬌百媚,哪能抵得上燕北的狼煙大漠。望北斗之星,觀滄滄之海,此豪情壯志,南方胭脂俗粉,安能比之?

登高望遠,指畫山河。少年的你,早已和祖父跨滔滔之河,登巍巍之峯,望金人國都,覽民生疾苦。祖父雖在金國任職,卻早已和金國立下了不共戴天之仇,誓要與金國兵戎相接,手刃金賊。你看到漢人在金兵統治下所受到的種種屈辱和痛苦,看到南宋皇室次次逃走的懦弱和膽小,看到城下屍橫遍野、馬革裹屍、血流成河的悲慘和無奈……雖未親身體驗過,但作爲一名立誓要“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英勇無畏的漢人,早早地就在少年時期埋下了復仇的種子。

時機終於來了。紹興三十一年,金主完顏亮竟貪得無厭大舉南侵,不堪忍受欺壓的漢族人民奮起反抗。二十一歲的你,正值青春年華,一心正直,也聚集了兩千餘人,參加了由耿京領導的一支聲勢浩大的起義軍,擔任掌書記,並捉拿了出賣耿京的叛徒。

勇敢的人,智慧的心,你入仕途,江陰籤判,仕宦生涯,這時的你才二十五歲。

只可惜,南宋的皇室軟弱,又甚缺慧眼識人的“伯樂”,你這匹千里馬,怎能行萬里路?

趙構下位,趙昚上臺,你爲君主宋孝宗的賢明和善用賢才而喜,卻因爲宋孝宗的不信任而感到憂傷。你當年興沖沖地南下,只爲以南宋之名,衝鋒陷陣,北伐殺敵,可天不遂人願,你竟落得了被冷落的地步,心裏不由的:“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你厭惡官場中那些狼狽爲奸、阿諛奉承、趨炎附勢的奸臣,這些人苟且偷安,將南宋引上了一條不歸路,你更爲自己而感到惋惜,便有了:“卮酒向人時,和氣先傾倒。最要然然可可,萬事稱好。”

你任鎮江知府,登北固亭,嘆報國無門,憑高望遠,撫今追昔,寫下了:“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你自嘆自己不如曹操和劉備,這份自怨自艾,怕是對朝廷的失望,對形勢的無奈,對國主的憤怒吧!

可事實總是那麼的出乎意料,你到晚年,依舊不被重用,報國的心願一直未能實現,只好在夢裏:“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表現出了一個古代詞人報國無門的情感。

金戈鐵馬,一陣風流,鐵血名將,兩袖清風……你壯志難酬,面對山河破碎,往昔之夢,都一朝破碎……

辛棄疾,夏日的光景那麼的誘人,小池塘裏的水小心翼翼地託着荷葉,生怕那荷葉上小巧的露珠滾了下去。只可惜,這俏麗的南方光景你已經見不到了。北方的朔氣,在你的夢中,也漸漸遠去……

辛棄疾,山東歷城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你不僅是鐵血名將,更有“詞中之龍”之稱。你一生以恢復爲志,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備受排擠、壯志難酬。但你的愛國信念始終沒有動搖,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你的一生,不僅留下了《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賀新郎》《浪淘沙》等六百多首抒發慷慨激昂的愛國之情的不休名作,爲後人傳頌,也鼓勵着我們要樹立愛國情操,以國爲家,精忠報國,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19

初識這首詞,是在小學課本上: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當時看到這首詞,先是被旁邊的插圖吸引了。鋪天蓋地的淺綠色,老人,孩子。覺得辛棄疾真是一位坦率的武將,溫暖幸福的感覺從詞中透出。

但是詞未變,讀詞人未變,只是心境會隨着時光年輪的刻畫慢慢對詞融入不同情感的體會。

孑然一座小茅屋,不蔽風日,茅草上烘焙着母親胸脯一樣的溫熱。屋檐低小,是微卷的睫毛。溪邊的草豎起長耳朵,等候着遠遠傳來的吳儂軟語向青草更青處漫溯。簡單的幾筆卻勾勒出了一幅飽含深情的畫面。只覺得翻滾的溫情衝破了腳下的泥土直上霄漢,再如煙花般散落下來。星星點點的暖意浸透着。

一生戎馬的辛棄疾描繪這樣的和美時想必會眼眶溼潤吧!金戈鐵馬數載,滿心國計民生的他心中也一定會有一個小小的角落留給自己的家人。也曾像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般的決絕嗎?也曾策馬揚鞭回望卻雙袖龍鍾嗎?對這樣恬淡快樂生活的嚮往與萬分遺憾的複雜情感,在旁觀黃髮垂髫的那一瞬揳入了筆尖。

想到辛棄疾的遺憾,想到家人,如今再反覆讀這首詞,也沒了當年初讀時輕快的心情。白髮誰家翁媼。自己卻沒有機會看到爺爺滿頭白髮的樣子。詞裏那樣一家人在一起的生活總是讓我恍惚間回憶起小時候的畫面。爺爺常在場院裏拉着胡琴搖頭晃腦地唱着《珍珠塔》,和在長凳上嗑着瓜子的奶奶一同看着我和弟弟妹妹滿世界亂跑,打打鬧鬧。我們總是搶着到爺爺面前互相告狀,爲了一點小事便不歡而散,轉了一圈回來又和好了。那時的爺爺看我們,心裏也會有“最喜小兒無賴”的相同感受嗎?……一切都不得而知了。溪上依然青青草,可惜墳前卻也已青青草了。

人就是這麼奇怪,追憶一個人的時候,無論看到什麼,無論在什麼場合,總會有意無意地覺得裏面滲着些許有關那個人的特別情感,於是有了觸景生情,有了睹物思人。就像而今的自己,每每看到這首《清平樂》,總是有種悵惘的感覺,好像裏面有着曾經的爺爺和曾經的自己。

如果讓我選擇,只希望不要做辛棄疾吧。不想遠離家人數載偶然擡頭看見一家人幸福的場面而滿心複雜地寫下優美的詞作。只希望自己和家人會是幸福的主角。即使也是茅檐低小。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20

那臺古老的歷史放映機,投影着那位古人陳舊的身影,但見把欄杆拍遍。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爲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樣一位古人,少年的他不諳世事,中年的他遍識愁味,老年的他回首一身,坎坷多磨難。他以武起事,以文成業,讓歷史不折不扣地記住了這位漸識人生苦味的武將——辛棄疾。

歷史將記住辛棄疾,記住唯願馬裹屍,以身以許國的辛棄疾。辛棄疾有一顆心,一顆忠義的愛園之心。滿腔熱血在胸中游走,勃鬱的豪情在血脈中噴張。他拿起信仰的利刃快刀利劍地過關殺敵。年少輕狂,氣焰高盛,二十二歲的他就盛出了一支數千人的義軍。爲的是挑戰金宋亂世,完成光復大業一展鴻圖之志。他曾遇部將叛變,好友被殺,單槍匹馬直闖敵營,生擒判將,以判將之血祭自己的忠肝義膽,祭國家未收回的大好河山。

滿腔熱血的辛棄疾,並不只是空有武術的莽夫,他行事果斷,雷厲風行。卻被朝廷呼之即來,揮之即去。歷史將記住辛棄疾,記住認真,執着的工作人辛棄疾。儘管南歸後的辛棄疾不爲朝廷所喜,二十年的任職,就有三十七次的調職,但是工作狂人辛棄疾不曾因頻繁調動而虛與僞蛇,也不曾因地方官小就棄之不任。他新官上任的火,雄赳赳的燃起了一支“飛虎軍”,金戈鐵馬,威風凜凜這氣勢不像地方長官,到像京城禁衛軍之首了。他與生俱來的幹練風氣讓,他操練兵馬,修建營房做起來得心應手如魚得水。建房材料稀缺,他便命人送來瓦6片,即送即付銀,難聽迎刃而解。但南宋的政治泥沼非議他,皇帝也對他時棄時用。歷史記錄下了他的波折,歷史記下認真,執着的工作狂人辛棄疾。

辛棄疾滿腹詩書,是武將,是狂人,亦是詩人。

歷史記住辛棄疾,記住詩書滿腹氣自華的辛棄疾。“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到盡他心中豪情,那一腔熱血不言而喻。“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登樓憑弔,看吳鉤,拍欄杆也,難遣的憂與憤躍然紙上。“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傾然而出的,是他願奮戰殺場地心。歷史記住了,記住了辛棄疾的筆墨,也記住了執筆的辛棄疾。

滾滾的歷史長河永不枯竭,投影下了辛棄疾的一生;轟隆滾動的歷史車輪,刻下了辛棄疾的'奮鬥足跡;哪一頁書香盈繞的歷史,書寫下辛棄疾的悲與喜,愛與恨;那一幅歷史丹青,描繪了辛棄疾奔走呼號的身影。

歷史,終將記住辛棄疾!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21

念他,一萬年的時光,滄海桑田仍然不改的胸膛。

風流客

他是他們口中的俠,江南折花,江北飲馬。

他以劍爲路,以酒爲歌,時常漫步於都城林郊的石橋流水間,聞着那青瓦白牆裏傳來的陣陣香華。

他是飲酒對詩的俠,看東都霞色,賞西湖煙波。

三分酒氣開月華,濃醉五更不還家,他細數門前落葉,傾聽窗外風雨,看春花開滿天下,嗅菡萏香徹天涯。

他就這樣沉醉於塵世的山水之間,詩山河錦繡,歌風物九州。

不謂俠

他喜登高望遠,繡口一吐,字字珠璣。

他本以爲可以平淡安穩地度過一生,策馬逍遙,卻又怎料山河瀟瀟。

當朝廷潰不成兵,當敵人軍臨城下,他看見飄滿都城的徵兵告示,看見百姓無助惶恐地四處逃竄,他不忍看鐵騎踏破這一場盛世的煙花,不忍目睹漢人在金的統治下所受的屈辱和痛苦。於是,他遠走南宋,來到江南,見識了一處繁華,又幸得國君賞識,召他入朝爲官,允他高官厚祿,似錦前程。

他雖知他癡情于山水,癡情於俠,他亦知他用兵如神,豪情若畫。他明白,身爲男子即便不能立於朝堂之上,也該馳騁於沙場。

於是他放下腰間佩劍和手中羽扇,他放棄了做俠,披鎧掛甲,長槍直指雲霄,誓守山河多嬌。

戰四方

他雖出生於金國,卻選擇抗金歸宋,他帶兵征戰四方,醉臥沙場,嚐盡了邊關冷月和西北黃沙,但是他依舊鞠躬盡瘁,壯志凌雲,血染鎧甲,屠賊如麻。在無數個寒冷且孤獨的夜色中,他依舊吟詩作曲,愛上層樓,爲賦新詞強說愁。

但是他命運多舛,南下歸宋,小人讒言,他不久便備受排擠,解除了一身軍裝。褪去軍裝的他,一襲青衫,手捧半紙畫卷,還是當年那個翩翩少年郎,骨子裏有抹不掉的墨香和熱血難涼,他堅信男兒該志在四方,縱有一時不濟,虎落平陽,亦有重見天日,把酒臨風之時。

幾十年間,他到遙遠惡劣的邊塞吃過黃沙,在戰事頻繁的關口守過要地;幾經貶謫,他心中依舊有熊熊烈火,他高舉酒樽敬同僚,今生願結爲生死同袍,待一飲而盡,他看向碗底,滿眼都是天涯。八百里,他分麾下炙;五十弦,奏起了悲壯粗獷的戰歇。他清楚地知道,國不在,何談家。

可惜歲月是一指流沙,蒼老了他一段年華,待到青絲落滿了白髮,那個當年不識愁滋味的少年郎,在風霜和歲月的洗禮下,早已嚐盡世間苦楚。他只能將愁緒寫在紙上,悲憤且憂傷。早歲怎知世事之艱,往昔的意氣風發,曾經的豪氣如山,如今空成一片長嘆。

他感人事浮沉,嘆世事淒涼,成王敗寇,不過一念之差。在落日樓頭,在斷鴻聲裏,他把吳鉤看了,把欄杆拍遍,即便如此,他依舊心懷天下,用絲毫不減當年的氣魄和聲調,吟出那首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只可憐,白髮已生。

成佳話

他不再是俠,因爲他是萬人敬仰的英雄。

即便是大材小用,即便是壯志未酬,他還是力守一方淨土,護一朝國泰民安,他把功過榮辱皆忘,讓詩詞美曲流傳。

他在歷史的卷書上落下重重的一筆,正如昔日在戰場上執槍橫戈,他讓美名伴隨着忠骨,吟一腔壯志豪情,在千古中流芳。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22

半醉半醒中,你將長劍輕放於膝上。燭火在劍上跳動,映出了你眼中的炙熱。

我好像看見了你的軍營生活。將士們或坐於木樁之上,或席地而坐,圍着篝火,刀尖上烤着大塊大塊的肉,手中彈撥着五十弦,大口大口地喝酒。嘹亮的歌聲劃破夜幕,被颯颯秋風一帶就帶出了萬丈豪情。然後被推向深處,推向渺遠。而你,辛棄疾就在期間。

於刀光劍影中,我好像又見到了你。你臉頰上濺着斑斑點點的血跡,手執長劍,心持愛國情,鮮衣怒馬,少年意氣風發,奮勇殺敵。正如你所說的那般,“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身先士卒,奮勇上前,廝殺聲響徹天際,鎧甲與刀劍在烈日下閃着報國的光影。

少年,你的夢,不,是你一生的夢就是殺敵報國。可是,夢終是夢,夢醒一切便散了。手執長劍,身騎戰馬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你被困在這小小的田地間,被世事所磨折,壯士再難酬。可你心中名爲報國的光從未熄滅,你便以劍爲筆,以雪爲墨,瀝血成詩。

你寫《破陣子》寫《南鄉子》寫《水龍吟》寫……你在後來改號爲稼軒。可我知你心中的“幼(佑)安”報國,從未改變。你登上北固亭,看着遠方,“何處望神州?”疑問一出,心中早已血流成河。一陣風吹來,將你的思緒吹散,吹向遠方。你想起了你的劍,想起了你的白髮,失落惆悵,悲傷嘆息,“了卻君王天下事”,完不成了,一身傲骨被折彎碾碎,轉而又重組。你大抵也是想:大宋還需要我吧?!你便和着熱血,寫下“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執筆直呼:“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你從未放棄,也從不想放棄。

我有些不解,朝廷如此,負你一腔熱血。爲何你就不曾想遠離?讀你一首首的詞讓我明白:世事磨折仍不悔,瀝血爲詩終報國。這就是你,這纔是你——南宋偉大愛國詞人!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23

“終留下,萬古嘆,生子該當如孫仲謀”。幼時初識辛棄疾,是在《權御天下》的幾句唱詞中。

辛棄疾並不只是史料上幾百個冷冰冰的文字,它更是歷史上的一個奇人,一個心在疆場、一心爲國的偉大愛國詞人。

他的父母爲他取名爲“棄疾”,其中定是蘊含了無限的期望——希望他能夠像霍去病一樣,光復大宋王朝,驅除韃虜,收復失地,重振昔日榮耀。他也確實有戎馬之心,青年時參與耿京起義,擒殺叛徒張安國。迴歸南宋後,獻《美芹十論》、《九議》等,條陳戰守之策。可主戰思想不被主和派接受,故屢遭彈劾,數次起落,最終退隱山居。

戎馬之心,被烏合之衆嘈雜混亂的聲音所掩蓋。

初讀“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生子當如孫仲謀”“,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時,難以想象他已經要逐漸步入生命的盡頭。這幾句所勾勒出的辛棄疾,分明是一個意氣風發、鮮衣怒馬的少年郎。他不僅晃了我的眼,還晃了世人的眼,甚至高高在上的太陽都要羞澀地捏着衣角,遮住自己的臉。

身已老,心不老,他一直是那個意氣風發、鮮衣怒馬的少年郎。少年心中自有丘壑。他不是神人,他也是肉體凡胎,他也會嘆“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在表達自己愛國之情之餘,他也會流露感慨,可他不會因此沉寂。他一定想重新拿起長劍,胯下騎匹烈馬,單槍匹馬殺入敵陣中,再立戰功。但這也只能是他“夢迴吹角連營”的一個熱烈、雄壯卻有虛無的夢。在我眼中,他是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是“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是一位說出“愛國”不會變味的偉大的愛國詞人。他更教會了我:

若現實冰冷,那就眼含熱淚;若現實黑暗,那就心有微光。

生活吻我以痛,我要報之以歌。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24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南宋著名愛國詞人。

他胸懷大志,年少成名,21歲便率兵抗擊,戎馬半生後迴歸南宋,卻不被朝廷重用,多次遷職。餘生在鄉下田園間度過,最終只落得壯志難酬,報國無門。在歷史洪流中,他的一生大起大落,最終歸於沉寂,卻爲我們譜寫了一部蕩氣迴腸的英雄絕唱。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彼時的辛棄疾,正鮮衣怒馬,血氣方剛。他心中有巍巍浩然正氣。馳騁繮場,以雷霆萬鈞之勢於萬人之中,取敵將首級,如入無人之境,從此名聲大振,威震一方。飛沙走石,刀光劍影間,熱血與意志終鑄成一代驚世英雄。他在戰場上的崢嶸歲月,不禁令人憶起他的那首《破陣子》,亦雄壯,亦悲憤。壯的是“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嘆的是華髮已生,頌的是君王天下事,悲的是大夢一場,枉然一切已成空。

現如今,“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戎馬半生,當放下刀刃,卸下盔甲之時,他心中仍是南平的報國之志。於是,他提筆代劍,將心中鬱鬱不平的憤懣與報效祖國的渴望讀注入筆尖。筆墨揮灑間,一首首絕世佳作橫空出世。而今的他憂國憂民,識盡了愁滋味,欲說還休,便在斷鴻聲裏,欄杆拍遍,憑欄遙望,懷古傷今。

之後20年歸隱,他自號稼軒,每日悠閒度日,報國之志卻絲毫未減,直至病榻前,“殺賊”“殺賊”仍是他一生夙願,可如今油盡燈枯,耗盡畢生,也未能了卻他心中的天下事。

我眼中的辛棄疾,“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他忠貞,正義,心懷壯志,憂國憂民,可生不逢時,晚年落寞,卻是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他武藝高超,年少有爲,文采斐然,才華橫溢,。他的一生坎坷波折,卻充滿熱血與激情,輝煌與落寞交織着他的一生,在千古悠悠滾滾洪流中,他的一生,他的詩將永垂不朽,流芳千古。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25

辛棄疾生於北宋末年,年幼的他親眼目睹了繁華盛世的落幕和亂世人民的悽苦。從此,他明確了自己一生中最宏大最豪邁的理想:驅逐金賊,血染疆場。

自幼習武的他,是一個少年英雄,二十二歲就組建起了一支千人的義軍,與金人勇敢抗爭。他曾單人獨馬手刃過叛徒,也曾率區區五十士兵於萬人敵營中生擒叛徒張安國。“少年自有凌雲志,不負黃河萬古流”,歷史上這樣久經沙場的文人鳳毛麟角,辛棄疾可謂首屈一指。

後來,他滿懷期望地南下歸宋,但南宋朝廷的懦弱和對義軍的忌憚讓他立刻失去了手中的寶劍鋼刀,他再也不能爲朝庭痛殺賊寇收復失地,只能以一根羊毫軟筆抒發自己的憤懣,發出一聲聲悲壯的呼喊,留下一聲聲無奈的自嘲。

“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當他獨臨高樓,憑欄遠眺,那一刻,落日熔金,暮雲合璧,北雁南來,他不由啞然失笑:“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北地的人民,此刻還在金人的鐵蹄踐踏之下啊。可誰懂他滿心的憂憤和無奈。

“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青玉案?元夕》中這一句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頗具爭議。有人說稼軒想要尋找的這個“他”是指北宋舊都開封,上元燈節那夜他也許在幻想如果能在汴京度過這美好的佳節時光該多好啊。有人說這是他對繁華景象下危機重重的時代的時刻警覺。但我認爲稼軒尋找的人是像他一樣有實幹精神、有報國之志、有愛國之心的清醒之人。無論何種解讀,他許多的詩句中所充溢的拳拳愛國之熱情,試手補天之雄心從來無需懷疑。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回想當年馳騁疆場的場景,再看看當下,稼軒將所有的壯志難酬化作一句苦澀的調侃:“卻將萬卷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明明是文韜武略俠客一般的人物,明明是刀光劍影裏突圍的英雄,在江南的煙柳深處,本可成爲衛霍般名將的稼軒,奈何生生被逼成一代詞宗。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夢迴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命運如貓捕鼠一般戲弄他,當他雙腳一躍,撲向那殺身救國的難得機遇時,卻重重地落地,抓得兩手空空。他夢中都喊着“殺敵、殺敵、儒冠多誤身”,到頭來落得“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的尷尬處境。

辛棄疾,殺過最狠的敵人,寫過最溫柔的詞句。讀他的詞,讀他的人,恍然間如穿越千年。他那文采瑰麗的詞作和波瀾壯闊的一生,造就了千年來獨一無二的傳奇。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26

黑暗中枯坐,誰點一盞青燈照亮你斑白的發?月色下獨飲,誰攜一壺杜康斟滿你已空的杯?紫黑色的血液,從你那未乾的傷口悄悄滲出,生怕你看到自己年邁的軀幹;蘸滿墨的羊毫,在那慘白的紙上奮力書寫,只爲抒發你心中滿腔的哀怨!走近你——辛棄疾,我開始懂你。

走近你,我開始懂你滿腔的悲哀。

青煙在黃沙彌漫的大漠上騰空直上,落日在全世界的死寂中緩緩降下。那是一派蒼涼的邊塞景象!而你——我崇拜的辛棄疾便在這裏,施展自自己早已有的抱負。施展?恐怕只是一個好聽的修飾罷了!因爲主張抗敵,竭力爭辯,自己與朝中大臣結下了仇怨;因爲爲人過於耿直,難逃於小人譏言,你被髮配邊疆,做了一個有名無權的小官。不被理解,不被重用,每天面對的是冷眼,你每天聽到的,是譏笑。在封建沉重世俗的壓迫下,你想過反抗,但單憑自己赤手空拳,奈他幾何?壓抑、彷徨、失落、無助化作一壺悶酒,醉到心頭。嘆“可憐白髮生”。憶往昔無崢嶸歲月也無一帆風順。愁啊!你有滿腔的悲哀。

走近你,我懂得你急欲噴薄的熱血。

一場雨,一場夢,不知是雨打溼了眼眶,還是昨夜夢中淚流?醒來時,又是空空如也,可誰曾想到你夢中的輝煌!“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是你渴望的壯闊;“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玄驚”,是你夢想的豪放。夢一回,仍是國事在心中,醉一回,仍是報國我爲先。想“了卻君王天下事”,亦求“贏得生前身後名”,可現實的冷水又偏偏要澆滅你心頭的火。“你不能再等了”,我想,“我不能再等了”,你想!因爲白髮已生,因爲歲月不再,辛老頭報國的熱血,更是急欲噴薄。上天,給他一個機會吧,讓他再重溫一下當前“沙場秋點兵”的意氣風發。渴望啊,你有急欲噴薄的熱血。

走近你,我懂得你個性的豪邁灑脫。

沒有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大無畏;沒有李商隱“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纏綿悱惻;更沒有李清照“月上柳眉頭,人約黃昏後”的婉約甜美。相反,辛棄疾代表的是中國豪邁奔放的美!雖然你的豪邁是爲了排遣,是爲了解脫,但那不會遮擋你灑脫的個性。別人排擠你,你照樣樂活,別人譏笑你,你仍舊做自己。就連那昏庸的君主派你到邊關戍守,你心中報國的信念,仍舊永存!棒啊,你個性的豪邁與灑脫。

悲劇式命運的人,總是讓人難忘,雖然你死在邊關,雖然你夙願未完。但,我知道,你死而無憾。功未成,名爲就,又能怎樣?哪個敢抹去你用血染成的報國勳章;國未救,夢未現,奈你幾何?哪個敢說你不盡力報國。因爲你付出了,因爲你努力過了,你,無悔!

又一次夢迴那吹角連營;

又一次嘆息那國事未了;

又一次爲白髮新生而落淚;

又一次揮筆寫壯志難酬之類。

走近你,我懂得了你,一個硬漢,一個王者。付出無悔,不懂的人不會了解!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27

守望復國成爲一生的志願,將輾轉遷徙的生活燦然守望成一朵斑斕的花,何嘗不痛並快樂着?

——題記

少年不知愁滋味愛上層樓

彼時,你尚年少,滿腹經綸,學識過人。書生意氣,雄姿英發,你全然不知愁爲何物,不知你的身上,承載着父輩沉甸甸的希望?雖身處中原淪陷之地,然不經世事,閱歷淺薄,如何知“愁”爲何物?自然可以登樓賞玩,守望,帶着年少的輕狂和滿腔的熱血。

愛上層樓爲賦新詞強說愁

你用樂觀的眼光守望前方,看到的不過是南宋鮮花覆蓋着的墳墓。於是年僅二十一歲,你就參加了抗金義軍,從此百經沙場,披荊斬棘。“燕兵夜娖銀胡革錄,漢箭朝飛金僕姑”是多麼的英姿颯爽!之後,你便受任了湖北、江西等地的撫使等職,你召集流亡,訓練軍隊,守望出了不一般的文韜武略。

而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

“美芹十論”是你書生意氣的全部心血,你以爲寂寞的獨放不如轟轟烈烈的死,你飛蛾撲火般張揚,換來的不是重用,而是被猜忌被中傷被排斥被打擊,你瞬時悲從中來,不再是“氣吞萬里如虎”的辛棄疾了,“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溫英雄淚?”你守望成了他英雄失意的最好感嘆。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你看着滿目瘡痍的南宋江山,回憶起當初沙場秋點兵,弓如霹靂弦驚的豪情,痛苦矛盾悲憤溢於言表,萬般愁緒皆堵於心,於是你張口也只能嘆秋之悲涼了吧,再也譜不出盛世之歌。目斷秋霄落雁,醉醒來卻也只是響空弦。

我爲辛棄疾“追往事,嘆吾今,春風不染白髭鬚”的滄桑而惆悵,爲辛棄疾“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的愁苦而憂傷;爲辛棄疾“去不解帶將愁”的擔憂而感動。你的守望成了英雄末路的悲涼。

於是我驀然回首,但見你在崢嶸歲月背後抗金與燈火最爲闌珊之處,你的守望終成爲千古絕望。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28

宋朝時代,北方的遊牧民族崛起。極富野心的金人佔領宋朝北方,導致宋朝國土盡失,山河破碎,朝廷昏庸無能,當局者也懦弱不堪。但正是在這樣的艱難境況下造就了一位偉大的詩人——辛棄疾。

辛棄疾,出身於行伍之間,以武起事,卻最終以文爲業。他自小苦練劍法,在國家飽受磨難之際,22歲的他便拉起一支數千人的義軍抵抗金人。

他,本欲大展抱負,爲國而死,卻最終被困於一方天地之中。失去了手中的鋼刀利劍,辛棄疾只能被迫拿起羊毫軟筆。在我的理解中,辛詞是用刀和劍混着心中的抱負和血淚刻成的,讀他的詞能聽到字裏行間的無聲哭訴,能感受到心有不甘的無奈,能看見沙場上的浴血奮戰。比如他這一首著名的《破陣子》: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做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辛棄疾在夢裏都夢見自己馳騁沙場,大殺金人,可見他即使是在被棄用之時,照樣也心繫國家。本想保衛國家,守住自己的一身功績,可憐的卻是自己已有白髮長出,但辛棄疾又怎會向命運低頭。“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這是何等的愛國情深啊!

“怨無大小,生於所愛;物無美惡,過則成災”,辛棄疾太愛國家、愛朝廷、愛百姓了,但愛得太深就成災招災。40年間,辛棄疾被不停地使用、閒置,但他卻毫無怨言,每每得到爲國家效力的機會便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即使在被閒置期間也時時刻刻關注國情民生。“過,則成災”他終於招來許多誹謗,南宋朝廷也總共閒置了他近20年,辛棄疾無奈,只好自我嘲笑道“君恩重,且教種芙蓉”!

辛棄疾,對待國家有一顆放不下、關不住的心,抵抗金人有一股憋不住、使不完的勁。他,不貪圖小利,不重權貴,也不謀名利,但,卻求爲國效力,守衛江河,體恤民生。

當胸中的抱負難以實現之時,就只能將其在腦海中翻騰、激盪,最終化作一縷縷詞魂注入進詩詞之中,而這就歷練出了真正的詞人。

歷史產生了辛棄疾,歷史也將記住辛棄疾。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29

我心有猛虎,卻細嗅薔薇。——題記

一個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成爲真正的男子漢?一隻白鴿要飛越過多少片大海,才能在沙灘上得到安眠?辛棄疾,你就是這樣的一個男子漢。

你文武雙全,曾經率領五十騎兵殺入敵人十萬大軍,活捉了叛徒又親自奔馳千里,押赴臨安。你的軍事才能一次次的顯露出來,可沉浸在歡樂中的南宋王朝卻收回了你的軍隊,只給了你一支柔弱的筆。你這隻猛虎,受盡了打擊,你只能吶喊“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時光在不經意間過去,你的青春也被時光替換,可你的意志經過歲月的洗禮卻絲毫不變,你渴望再次回到疆場,卻報國無門“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如虎。”可朝廷的腐敗容不得你的心思,你只得感嘆“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這是猛虎來自內心的感慨。

漸漸得,流年染白了雙鬢,知道此生壯志難酬,你懷着滿腔報負卻報國無門“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你現在仍是猛虎,只不過是一隻醉倒的猛虎“昨夜鬆邊醉倒,問鬆我醉何如?只疑鬆到要來扶,以手推鬆曰:去!”

你選擇了歸隱田園,想在田園生活中陶冶情操。在“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中體會田園生活的悠閒;在“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中體會農村質樸的溫馨。

當然,猛虎也有溫柔的一面“羅帳燈昏,哽咽夢中語,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

在你六十歲時,朝廷決定再次啓用你,可你卻病倒了,只好辭官,從此臥牀不起。

我知道,你壯志未酬。據說你在臨死前大喊“殺賊,殺賊!”我知道這是一隻孤獨而蒼涼的老虎最後的呼喊。

辛棄疾,你那猛虎般的聲音響徹中原大地,永遠,在我耳畔迴響

辛棄疾作文素材 篇30

作爲南宋最爲有名的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可謂家喻戶曉。但知道他還是一位曾統帥過千軍萬馬的將軍的人,卻不多。

沒錯,是他,曾帶領五十餘人闖入金兵幾萬大營依然全身而退;是他,帶領家鄉父老2000餘人,渡過長江,堅決豎起抗金大旗;還是他,以一介文人,寫下《美芹十論》這樣的軍事方略。想必這樣一個文武雙全的人才,定會被南宋朝廷所重用吧?

然而,現實是辛棄疾一生都不爲朝廷所重用。部分原因是他大聲呼籲抗金時,大部分人卻選擇與金人講和。以至於他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感傷自己的處境。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元宵佳節,春風吹得百樹繁花似錦,煙火如雨點紛紛飄落,香車寶馬,滿路芬香。但是,“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有人認爲這句寫的就是辛棄疾本人。在大部分人醉生夢死的情況下,辛棄疾仍然保有自己的理想,獨自尋覓着自己的抗金之路。

抗金之路不成功。或許在開端時就已“失敗”。因爲辛棄疾出生於當時的金國,南宋小朝廷一度認爲他是金國人派來的臥底,他與主和派意見不合也倍受排擠。等他再次披上戰袍時已經年老了。但他始終沒有動搖收復中原的信念,於是便將滿腔的熱血與報國之心投入到對詩詞的創作中。

無與倫比的文采,始終如一的愛國心,就是這樣的一個辛棄疾,以無比堅定的信念,值得我們後人永遠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