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名人事蹟素材勵志故事

名人事蹟素材勵志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2W 次

同學們平時應該多看一些名人事蹟素材勵志故事,總沒有壞處的,那麼名人事蹟素材勵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名人事蹟素材勵志故事

 名人事蹟素材勵志故事篇1:莫言妙言

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宣佈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作爲中國第一位問鼎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莫言不僅才華了得,口才更是了得,每每在採訪時妙語連珠,侃侃而談,讓人爆笑不已。

答非所問,閃避有術:“這個獎給我帶來了數百條賀信”

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以後,莫言便成了人們追捧的對象。有記者問莫言:“一個優秀的作家應該帶有怎樣的特徵?”莫言答道:“得了獎之後要用10分鐘忘掉它。即使10分鐘忘不掉,也不能超過10天。”記者又問他:“請問這個獎能給你帶來什麼?此獎有多大的意義?”莫言故技重施地答道:“這個獎給我帶來了數百條祝賀短信。真正的意義就是獲獎並不代表能力最高,僅是讓我今後的作品必須保持與這個獎一樣的質量,甚至比其更高。”

點評:作爲中國大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第一人,莫言的火熱程度可想而知。然而,面對記者們的讚美,莫言並沒有對自己吐露半句溢美之詞,反而是接連施展閃避之術,可見其面對榮譽的清醒和謙遜敦厚的高尚品格。而這樣的閃避妙語中,同樣不乏幽默之詞,讓人滋生一種“千言萬語,何若莫言”之欣喜!

正話反說,話裏有話:“它簡直就是‘反人類’‘反社會’”

2012年,央視熱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引起了社會強烈反響。在一次採訪中,有記者問莫言談談《舌尖上的中國》的感想。莫言說道:“我對這個片子的評價就是兩個字——‘討厭’。爲什麼說它討厭呢?因爲它總在夜深人靜,馬上要入睡,而且肚子裏已經消化得差不多的時候,它給你講美食,它簡直就是‘反人類’‘反社會’”。此言一出,場下的掌聲經久不息。

點評:正話反說,說話者故意從反處說起,用意思相反的話來表達本意,運用了,令話語含蓄風趣,別具趣味。莫言明明對紀錄片欣賞萬分,卻用“討厭”等反義詞來評價,形貶實褒,跌宕起伏,不僅吊足了現場觀衆的胃口,提升了現場的互動氛圍,更是彰顯了自己高超的語言駕馭能力。

巧用對比,不卑不亢:“我就是中國的莫言”

莫言曾被冠上“中國的馬爾克斯”名號。對此,莫言幽默地說道:“其實每個作家都有師承,馬爾克斯也不是從天而降的,他也有師承——馬爾克斯從卡夫卡和福克納那裏汲取了許多靈感。我覺得我們就像是冰塊,如果離他們太近,就很容易被迫融化。但是這兩位風格化的作家,就像一樣,一旦吸到之後,很容易上癮。他們會產生極大的磁性,吸引你去模仿。這就像是《百年孤獨》中,吉卜賽人帶到馬貢多的磁鐵一樣,會吸走許多東西。以前說我是中國的馬爾克斯,我無所謂;但現在我會不高興,因爲我就是中國的莫言!”此語一出,臺下報以經久不息的掌聲。

點評:面對“中國馬爾克斯”這一讚譽,莫言並未接納,而是巧用馬爾克斯師承卡夫卡和福克納這個例子來對比,言語中透露出自己作爲一個作家的唯一性和自我性;接着,又巧用比喻,坦承自己受了馬爾克斯的許多影響;最後,更是不卑不亢地表示,自己是中國的莫言,是一個文品和人品都獨立於世的作者,十足的底氣與自信讓人拍手稱讚。

妙用曲解,閃轉騰挪:“莫言也沒有睡着”

2009年6月19日,莫言登上“農行金鑰匙·讀書論壇”。講座後的互動階段,有讀者問:“有人說‘中國的作家除了餘華之外,別的都睡着了’,您怎麼看?”莫言捋了捋頭髮,機警地答道:“餘華前一段時間確實失眠了,於是我告訴他我凌晨2點鐘就醒了,這讓他獲得了極大的精神安慰。從這個意義上講,除了餘華,莫言也沒有睡着。”莫言這一自信而又幽默的回答,引得全場鬨堂大笑,隨之更是掌聲如雷。

點評:讀者刁問中國的作家除了餘華之外都睡着了,實則是暗諷大多數作家對底層百姓生存狀態關注不夠。如果莫言生硬辯解,一來難以讓對方信服,二來可能會造成言語衝突。對此,莫言巧妙地曲解了“睡”字,說餘華沒有睡着是失眠,更是受自己的點撥才讓對方獲得精神安慰,讀來不僅讓人捧腹大笑,更是在笑聲中將一場本來難以避免的口角衝突化爲無形,讓人歎服不已。

這就是莫言,文采斐然,出語不凡。作爲一名文學大家,莫言的幽默之語,完全沒有大師的架子,更沒有咄咄逼人的傲氣,而是隻要人靜心便可聽聞。也許正是因爲如此,莫言在文學界取得了驕人成績的同時,也贏得了“德藝雙馨”的讚譽。

名人事蹟素材勵志故事篇2:逆天40秒

他已經是個當紅主持人,但出於工作的需要,他不得不在某檔欄目裏出任串場主持人,而且留給他的位置非常尷尬。由於節目結構的限制,主持人可以發揮的時間和空間其實極其有限,不客氣地說,他的作用約等於一個報幕員,或者戲言一句,這純屬“打醬油”的差事。然而,這還不是最壞的,隨着這檔欄目收視率越來越高,廣告商越來越多,他被逼加快語速念臺詞——1分鐘內,要念完幾頁的贊助商名單。

一個不尷不尬的角色,卻接下了一個令人望而卻步的任務。要知道,普通人說話,語速一般不超過每分鐘140字;按照播音員的專業考覈標準,也不過是一分鐘200字;就算是比較著名的快嘴節目,如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主持人語速達每分鐘350字,已經接近極限了。而他,要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就只能超越極限。

沒有人知道他在後臺經過了多少苦練,人們只是在節目裏看到他的驚豔亮相——以每分鐘400多字的語速,在40秒內,播完了長達幾頁的廣告臺詞,而且毫不卡殼!於是,有人驚呼他“逆天”了,隨着這檔名爲《中國好聲音》節目的熱播,他也順理成章地被尊爲“中國好舌頭”,由於這40秒太過經典,竟招來衆多網友的模仿,他進一步在網絡裏爆紅。

40秒,他竟然把一個打醬油的角色,演繹成了“醬油帝”!而且,是在劉歡、庾澄慶、那英、楊坤等星光四射的大腕做主角,他只是一個小小的配角的情況下。

但是,如果你瞭解他的過去,瞭解他的奮鬥史,你就不會覺得奇怪,因爲,他一直就是一個勤奮和認真的人。

那時,他還是個在校大學生,在所參加的一場主持人選拔大賽中進入前十,獲得了到電視臺做嘉賓主持的機會。學校在郊區,而主持節目的地點在市中心,每天來回在路上的時間就要4個小時,爲了趕時間,他連續兩年的晚飯都是三塊錢的蛋炒飯。

然後,他成爲一名電臺主持人,但給他的工作量遠遠超過主持人的本職,要策劃,要組織,要拉贊助,要推廣。面對如此苛刻的要求,換做別人,或者拒絕,或者雖然接受,但只能說是勉爲其難地接受。而他,既沒有拒絕,也沒有勉爲其難,甚至是欣欣然地接受了。後來,他說自己是幸運的,電臺需要一個全能的主持人,也把他打造成了一個全能的主持人,從而給他的事業發展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而幸運,難道不是靠他的勤奮和認真換來的嗎?

後來,他轉行去了電視臺。一開始他非常不適應,面部表情僵硬,沒有鏡頭感。爲了改變自己,他多看、多練、多揣摩。自己的節目每期都會重看,只要有時間,一天至少要看4檔綜藝節目。在錄節目時,他可以從下午一直到凌晨,足足7個小時不休息,有時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靠着自己搏命一般的努力,他終於華麗轉身,成爲一個電視主持人。

他在博客中曾寫過一句話:“上天眷顧勤奮和認真的孩子。”其實,這也是他的真實寫照。

他叫胡喬華,別名華少。現在他有多火,甚至已無需贅述。他只是用他的經歷告訴每一個人:

只要足夠努力,40秒也可以如煙花一般絢爛!

 名人事蹟素材勵志故事篇3:活着就要再次出發

她征服過無數的高山。任何一個看到李蘭的人都不會相信,這麼一個弱質纖纖的女子,竟然是一個職業登山人。在她多年的登山生涯中,她征服過無數險峯,兩次目睹隊友遇難的她,也沒有就此止步。爲了紀念隊友,她打造了一部獨一無二的登山電影——《巔峯記憶》,以此勉勵自己和其他登山人:活着就要再次出發,挑戰極限、超越自我。

兩次直面隊友遇難,夢魘

揮之不去

1996年9月,李蘭考入北京大學廣告專業。開學後,各種各樣的社團均在招新。李蘭直奔全國聞名的登山社團——山鷹社。

1999年年初,山鷹社組建第一支女子登山隊,征戰5588米高的四川名山雪寶頂。李蘭立即報名參加,並順利入選。

一路上的行動都算順利,眼見登頂在即,意外卻突然發生。隊友周慧霞體力嚴重透支,身體失去平衡,手沒抓牢,一下子跌進幾百米深的懸崖。李蘭眼睜睜看着隊友在身邊遇難,想伸手去救,卻無能爲力。

李蘭完全蒙了,不知道自己怎麼從山上下來,又是怎麼回到北京的。一閉上眼睛,周慧霞可愛的笑容就浮現在眼前,直到畢業,除了給社友們做後勤工作和訓練新隊員,李蘭不再提登山的事。

2002年5月,山鷹社向李蘭發出邀請:他們將組織登山隊,征戰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的8000米山峯——希夏邦馬峯的西峯。“希夏邦馬”是藏語,意爲“氣候嚴寒、天氣惡劣多變”,縱橫交錯的冰雪裂縫和時而發生的巨冰雪崩,爲登山者設置了重重困難。

李蘭委婉地拒絕。隊員們誠懇地說:“這次登山困難艱鉅,我們需要一位經驗豐富的老隊員在路上時刻指點,減少風險。”好友深知李蘭的猶豫:“這兩年你的生活雖然平靜,但我們許久沒有見過你燦爛的笑容。你還年輕,如果登山可以煥發你對生活的激情,我們支持你。”李蘭心動,答應同行。

2002年8月,由15人組成的登山隊抵達西藏。

8月7日,A組隊員先行出發,向頂峯邁進。11時許,A組隊員翻過一座6700米高的大雪坡後,突然中斷聯繫。根據他們遺留的痕跡,李蘭等人尋找了一天一夜,並且向西藏登山協會求援,卻始終找不到5名隊員的身影。

第二天上午10時許,在A組隊員翻越的那座大雪坡下,發現了雪崩的跡象。李蘭快速衝上去俯瞰,只看見兩個小黑影:A組的兩名隊員靜靜地被埋在冰冷的雪下,永遠停止了呼吸。經過搜索,5名隊員的遺體先後被找到。

昨天還在一起說話、一起嬉笑的隊友又一次離自己而去,李蘭備受打擊,思維一直處於呆滯狀態。直到超度的誦經唱起,清脆的搖鈴聲響起,她才痛哭失聲。

成爲職業登山人,父母

不解心難捨

回到北京後,李蘭常被噩夢驚醒,她變得浮躁易怒,工作也經常出錯。她辭去工作,成爲一名自由職業者,參加各地山友組織的登山活動。站在山頂,李蘭才覺得心臟有了活力,渾身的血液有了熱度。

李蘭一直持續着周而復始矛盾的生活,一方面,她強烈地渴望登山,另一方面又走不出兩次隊友遇難的陰影。

有一次,她從雲南登山回來,父母把她的行李和證件藏起來,他們下定決心把女兒留在身邊,不再讓她出去玩命。

面對女兒的固執,李母傷心不已。

2009年,30歲的李蘭依然孑然一身。這期間李蘭又去了很多地方。走着走着,她常有一種恍惚感,今後的日子就一直這樣過下去?她腦子裏閃現出一個想法:拍一部關於登山的電影。如果可以,她想重登希夏邦馬峯,這部電影不是爲她而拍,是爲那些在登山中犧牲的隊友而拍,爲那些摯愛登山事業的人而拍。

活着就要再次出發,

永不放棄超越自我

電影被命名爲《巔峯記憶》,故事以李蘭爲原型,隊友的兩次遇難爲背景,真實還原她這些年的心路歷程,展現一個熱愛登山的女性矛盾而糾結的山鷹夢。李蘭和5名登山隊員孫斌、白福利、饒劍峯、侯賢懿、嚴冬冬一起,向海拔8000米的希夏邦馬峯發起挑戰,攝製組全程跟拍。

一些前期的拍攝必須在登山前完成。李蘭天生是對鏡頭有距離感的人,面對鏡頭,她總是不自然,一個鏡頭需要重拍好幾次。李蘭獨自“放逐”了自己幾天,躺在藍天白雲下,任往事一遍又一遍侵蝕自己的心,在痛苦中尋找過去的感覺。李蘭再次回到劇組時,大家都發現她變了,那種濃濃的憂鬱悲傷打動了所有人。

2009年9月20日,李蘭等人出發了,身後是幾名精挑細選的攝製人員。剛開始,路還算好走,同行的每個人都勁頭十足。慢慢地,海拔逐漸增高,大家越走越吃力,在氧氣稀薄的山峯上,有些人呼吸都變得費勁。

2009年9月29日,距頂峯僅有百餘米。李蘭望着遠處的西峯,鼻子一酸,那裏曾經是她和隊友們7年前渴望到達的地方。孫斌看着停下腳步的李蘭,明白她此刻複雜的心情,提醒道:“平靜心情,千萬別大意。”10米、9米、8米……李蘭第一個登上希夏邦馬峯主峯,其他隊友隨後而上。站在山頂俯瞰遠處,一片蒼茫。李蘭想大聲呼喚,可她不能,她靜靜地站在山頂上遙望遠方,摸着自己的心臟,感受它強而有力的跳動。“希望他們5個人的靈魂和我們一起回家……”李蘭在心中暗暗祈禱。

2010年中旬,《巔峯記憶》製作完成。李蘭和孫斌等人靜靜地觀看,影片結束後,大家緊緊擁抱在一起。他們並沒打算把它作爲商業電影對外推出,只是在各大登山社裏播放。

“只要活着,我就會再次出發。從無知的嚮往到知道代價的堅持之間,山高水長。”李蘭相信,對於她摯愛的登山事業,父母總有一天會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