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學會巧用課本素材扮靚考場作文

學會巧用課本素材扮靚考場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5W 次

一、名句引用法——巧用課文名句:

學會巧用課本素材扮靚考場作文

這種技法是指採擷一些課文中的名句,恰到好處地用於自己的作文之中。其優點主要有三點:一是使行文具有意蘊,使文章更顯文采;二是使行文搖曳多姿,在構思上做到“新巧”,三是張揚考生煉字煉意的能力,在發展等級上獲取更多的優勢。具體有以下幾種:

(1)用在開頭。如: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一言,道出了每個時期都有自己特有的燦爛文化的真諦。

——2012年高考廣東滿分佳作《各有千秋》

這段文字在開篇就引用趙翼的名句,引出對傳統文化的思考,爲下文的進一步展開議論作鋪墊。

陽光灑在臉上。溫暖留在心中。古人云:“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具有樂善好施的美德,“達則兼濟天下”,將博大之愛演繹得淋漓盡致。那麼,請你捧起善心,因爲善心是風吹不散的陽光,溫暖人心,造福他人。

——2012年高考湖南滿分佳作《捧起善心》

這個開頭寫得別出心裁,作者引用荀子《勸學》中的名句以及孟子的名句,闡明“捧起善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既緊扣主旨,又引發下文。

(2)用在中間。如:

我不愛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亦不喜歡歐陽修“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寄情山水,也不喜歡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的悲嘆。我愛的是孔子那“知其不可而爲之”的精神,讚的是孔子不斷努力,不斷堅持的精神。

——2012年高考浙江滿分佳作《在路上奔跑》

這是明引,即直接引用。選文引用陶淵明、歐陽修、李白等人的名句,表明自己的拒絕態度,又引用孔子的名言,表明自己的堅定選擇,顯示了作者豐厚的閱讀積累,提升了說理的內涵。

路在何方?路就在腳下,地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只要放下內心的顧慮,人生的道路將暢通無阻。世界賦予我們每個人平等的生命,只要我們用心去感悟,都可以演繹人生的精彩。衝破多餘的顧慮,一切將會變得簡單而從容。面對人生,我們要有文天祥丹心照汗青的忠誠,要有李白雲帆濟滄海的自得,要有陶淵明採菊東籬的悠然與瀟灑。放棄該放棄的,我們最終將會有所得。

——2012年高考甘肅滿分佳作《人生態度》

這是暗引,即間接引用。選文畫線處就間接引用魯迅、文天祥、李白、陶淵明等人的名句,論述要有正確的人生態度,藉以抒情說理,意蘊悠遠。

(3)用在結尾。如:

可見,我們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不能一味地認死理,更不能鑽牛角尖,而要學會轉換思路,就像那架梯子,豎着放固然可以,橫着放豈不更爲安全?只有做到“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方能在“山重水複疑無路”時,走進“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2012年高考安徽滿分佳作《從“請將梯子橫放”說起》

這個結尾引用了蘇軾和陸游的名句,闡明瞭轉換思路的重要意義,給人以深刻的啓發。

(4)用在標題、題記。如2012年高考湖北滿分佳作中就有《病樹前頭萬木春》《家書抵萬金》等以課文名句作爲標題的。前者表明新的總是要代替舊的,不適應時代要求的必將被淘汰;後者表明家書的傳統價值不應忽視,引發人們對科技和傳統的辯證思考。2012年高考天津滿分佳作《感受生活之美》就以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作爲題記。

二、名段仿擬法——巧用課文名段

這種技法就是根據作文題日,對課文中的一些有名段落進行仿擬,融入自己新的思想和感悟,給人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驚喜。如:

詩人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中說: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而面對責任,我想說:從今天起,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恪盡職守,堅守崗位;從今天起,關心環境與他人,我有一顆真誠的心,面對責任,四季如春。

——2012年高考北京滿分佳作《面對責任》

這段文字,很明顯以海了。的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進行仿擬,生動形象地詮釋了面對責任的思考與選擇,以感召的形式作結,強烈的情感溢滿其間。

“嗚呼!以奉英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獻英之財興本國之科技,併力反帝,則吾恐英人枕之不得無憂也。悲夫!自詡老大帝國,物華天寶,乃不知老者常思既往,少者常思將來。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戀心,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戀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進取:惟保守也故永舊,惟進取也故日新;惟永舊也故技窮,惟日新也故藝高。”

——2009年高考四川滿分佳作《過清論》

這段文字讀來感人至深,其古白話的語言形式固然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作者借用課文的功底特別深厚。首先作者借用了《六國論》中“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併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的句子形式,從反面來談清朝滅亡的原因。然後作者再借用《少年中國說》中“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的句子形式,進一步“過清”,指出清軍潰敗的原因是“弊在技窮”,既彰顯了文化韻味,又使文章富有力度和美感。

三、立意輸入法——巧用課文立意:

這種技法是將課本中詩文原來的立意通過加工提煉輸入到自己的文章裏,結合自己的思考,形成新的文章意蘊。根據內容或表達的需要,可以單篇輸入,也可以多篇輸入。

如:

信,是親情的紐帶。“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戰亂的年代,一個逃難的遊子,家書已成爲他生命的最後一絲牽掛。親情,跨越萬水千山不滅。

信,是愛情的見證。一封《與妻書》,一代代被人傳承,被人細讀,成爲人世的永恆。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烈士就義前對家人的安慰與不捨。

信,是人生的感悟。傅雷家書,顯然已不僅僅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教導。它將傅雷對人生的感悟以及對做人的期許,一一展露在我們眼前,後人從中可以找到自己的缺點以及面對生活瑣事的智慧。

從某種程度上說,《出師表》是信,我們讀出了諸葛亮的忠;《陳情表》是信,我們讀到了李密的孝。它們以文字的方式保留下來,而不是消失於風中。

——2012年高考湖北滿分佳作《信,也是一種迴歸》

以上文段,作者引用了杜甫的詩《春望》、林覺民的《與妻書》、傅雷的《傅雷家書》、諸葛亮的《出師表》、李密的《陳情表》等名篇的立意,分別從親情、愛情、人生、忠、孝等各個層面輸入,融合成新的意蘊,充分論述了書信的重要意義與價值。

四、事例演繹法——_巧用課文事例

這種技法是將課本中的有關人物、事件有機地融到自己的文章裏,這些事例就是議論文中的論據,可以同質組合,也可以正反對比;可以一人多用,也可以多人列舉。由於主旨不同,切入的角度也不同,組織和分析的方法也各有奧妙。有時略,有時詳;有的可以是解讀人物,有的可以是再現情景。如:

南山之下,遍地金菊,不正是激發出陶潛靈感的事物嗎?菊香瀰漫,再酌上幾杯濁酒,豈不美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景此情,夫復何求?會稽山陰蘭亭,雲天朗朗,惠風和暢。諸位文人墨客列坐水濱,流觴飲酌,歌詠唱答,不也是出自內心深處被激發出的那些許情感嗎?一篇《蘭亭集序》,唱出了“齊彭殤爲妄作,一死生爲虛誕”的感慨。還有赤壁古戰場,不知有多少人去憑弔過。蘇東坡、辛棄疾,後來者更是不計其數。赤壁在他們的頭頂上架起一道美麗的彩虹,在文壇成爲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012年高考上海滿分佳作《靈光一現》

以上文段便是課本中人事素材運用的典範,陶淵明與《飲酒》詩、王羲之與《蘭亭集序》、蘇東坡、辛棄疾與赤壁古戰場,這些素材信手拈來,寫出了生命中靈光一現的重要價值,既創造出深邃的意境,又使文章增添了豐富的意蘊。

五、結構套用法——巧用課文結構:

這種技法是以課本里的某名篇爲依託,套用其結構及表現形式,以“舊瓶裝新酒”的辦法進行作文,在令人熟悉的文體裏表現新鮮的思想內容。如:

孔雀東南飛

江蘇一考生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五歲進小學,九歲入省中,十五遊南大,二十研究生。此生條件好,工作不愁找。東家婆也誇,西家嬸也贊。姐弟笑盈盈,父母樂呵呵!好事人相承,傳遍南京城。

父母笑口開:“咱娃是塊寶,樣貌長得好。學習成績棒,獎狀沒處放。工作隨你挑,美女隨你找。”

此生脾氣牛,心志過雲頭。堂上啓父母:“兒子體質嬌,猶需多鍛造。家中條件好,滴滴父母汗;兒子要獨立,想吃自己飯。”

父母大張口,婆嬸都曰奇,姐弟不作聲,外入只相疑。父母無奈何,只得隨兒意:“孩兒已長成,應該靠自身。獨立也可以,不出南京門!”

此生不樂意,以背對雙親:“二老誤兒意。兒子想獨立,立志去西北。國家政策好,西部旺氣開。兒子肯吃苦,一定能成才。”

“西部大開發?”二老心相疑,萬分不樂意。東邊招大娘,西邊請阿婆,南邊望二爺,北邊喊三叔。親戚聚一堂,都爲此兒忙。

二爺開尊口:“西部有啥好?環境太惡劣,困難一重重。我去十五年,歸來兩袖風!”

大娘也幫腔:“小子相貌好,潘安比不了。人品沒的說,城中很難找。又是研究生,還愁沒人要?”

此生意志堅,就是不鬆口。任憑誰來說,就是不回頭。

不是此生倔,而是心高遠。他對大家說:“大爺大娘們,叔叔嬸嬸們,城中安樂窩,小子並不愛。國家搞建設,急急要人才。我想去西部,越想越應該。東西是一家,都屬大中華。東部要發達,西部不能差;如果差距大,國家就要垮。套用魯迅話:我不建西部,誰來建設她!中華要騰飛,建設是關鍵。孩兒意志堅,長輩壯我行!”

衆人聽此言,備感心靈撼。此子之選擇,令人心底嘆。心靈之選擇,實在不簡單。衆人支持他,西部去登攀。孔雀向西飛,今朝更好看。

這篇作文多年來一直被人們交口稱讚,其中一個最大的亮點,就在於作者通篇套用了“樂府三絕”之一的《孔雀東南飛》的結構形式,敘述了一個新時代熱血青年立志支援西部建設的動人故事。劉蘭芝和焦仲卿的愛情故事人們耳熟能詳,作文時作者將其構思信手拈來,內容巧妙改編,爲我所用,既省時,又高效,令人眼睛一亮,實乃明智之舉,值得我們在平時寫作或應試時借鑑。

總之,課本是一座豐富的寶藏,它所涉及的內容豐富而廣泛,名句精彩,故事生動,人物衆多鮮活,只要認真加以分類整理、歸納挖掘,就一定能夠獲得豐富的寫作素材,使之成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頭”“活水”,扮靚你的考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