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描寫恐龍的句子

描寫恐龍的句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4W 次

恐龍,這些奇特的動物生活在遙遠的兩億多年前,那麼,描寫恐龍的比喻句有哪些?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描寫恐龍的句子,一起來看看吧!

描寫恐龍的句子

1.脊背龍,因背上長有一個碩大的帆狀物而得名。它是最大的食肉恐龍,身長17米,體重18噸,比霸王龍還要大一半;它的兩個大爪子是它捕獵的得力武器。

2. 恐龍是所有陸生爬行動物中體格最大的一類,很適宜生活在沼澤地帶和淺水湖裏,那時的空氣溫暖而潮溼,食物也很容易找到。

3. 恐龍是中生代多樣化優勢陸棲脊椎動物,曾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恐龍最早出現在2億3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滅亡於約6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所發生的白堊紀末滅絕事件。

4. 樑龍的身體很長,從頭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來,好像是一架移動的吊橋。

5. 雷龍是個龐然大物,它的身體有六頭大象那麼重,它每踏下一步就發出一聲轟響,好似雷鳴一般。

6. 魚龍長得很象今天的海豚,翼龍展翅高飛時好像一架翱翔的飛機。

7. 霸王龍腦袋大,身子小,牙齒像鋒利的匕首。別看它的前肢短小,跑起來速度很快。

8. 說到恐龍,人們往往想到兇猛的霸王龍或者笨重、遲鈍的馬門溪龍;談起鳥類,我們頭腦中自然會浮起輕靈的.鴿子或者五彩斑斕的孔雀。二都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來發現的大量化石顯示:在中生代時期,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空翱翔的鳥兒。

9.恐龍,這些奇特的動物生活在遙遠的兩億多年前,那時地球上遍佈大片大片的沼澤,深谷裏、山坡上,到處都覆蓋着茂密的森林。在這個綠色的樂園裏,生活着不計其數、又無比奇特的動物——恐龍。當時,這些地球上的主人,它們到處漫遊,足跡遍及整個世界。

10. 目前已知最長的肉食性恐龍棘龍,身長16到19米,質量16到26.5噸。最大的植食性恐龍,易碎雙腔龍,身長可達58米,重150-180噸。

  附:恐龍的故事。

慈母龍的故事:以前人們一直認爲恐龍和今天的爬行動物一樣,都是一生下蛋就走開,根本不管它們的孩子會怎麼樣。後來,科學家們發現一些幼小恐龍化石的牙齒有明顯的磨損痕跡,這表明它已經開始吃東西了。但是這些幼龍的四肢卻還沒有發育完全,顯然還未開始真正意義上的爬行。這似乎可以說幼龍是在巢中由父母來養育的。另外,分析恐龍足跡化石表明,它們常列隊外出,大恐龍在兩側,小恐龍在隊列中間,如同今天我們看到的象羣。於是科學家給這種恐龍起了一個很有人情味的名字,慈母龍。不過,也有很多人認爲,僅憑這些證據,並不能證明恐龍是有目的志養育自己的後代。因爲現在世界上任何爬行動物都沒有表現出這樣的愛心。鱷魚算是做得最好的,也不過就是用嘴巴含起剛出殼的小鱷魚,把它們帶到水邊,就算完成任務了,至於小鱷魚會不會游水,能不能捕食,它可不管。慈母龍每次能生

25個蛋,這25只小恐龍每天要吃掉幾百斤鮮嫩的植物,慈母龍需要不辭勞苦地到處尋找食物。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它們是無愧於慈母龍這個稱號的。

人們剛發現劍龍的時候就注意到它們背上長着許多骨板。最初,科學家們估計這些骨板是像護蓋一樣平鋪在恐龍身上。後來,經過仔細的考察,最終確定骨板是豎立的。這些骨板裏面充滿空隙,表面還有很多溝槽,這些空隙和溝槽里布滿了血液。當氣溫降低時,劍龍就會張開骨板,吸收陽光的熱量,氣溫升高時,又會將骨板轉一下,利用涼風散熱。劍龍的頭小得很,腦子只有核桃大小,與它龐大的身軀極不相稱,科學家們由此認定,劍龍一定很笨。

在恐龍家族中,個子最大的要屬樑龍了。它們又高又長,簡直就像一幢樓房。按說身軀如此龐大的樑龍,體重也應該不輕,可實際上它們只有10多噸重,那些比它們個頭小許多的恐龍倒往往比它們重上好幾倍。原來,樑龍的骨頭非常特殊,不但骨頭裏邊是空心的,而且還很輕。因此,樑龍這樣的龐然大物就不會被自己巨大的身軀壓垮了。

在加拿大的雷德迪爾河沿岸,曾經生活着很多恐龍,其中有一種叫阿爾伯特龍。這種恐龍和霸王龍屬於同一個家族。與一般恐龍相比,它們的身軀要小一些,但它們卻更令其他動物害怕。因爲它們奔跑的速度極快,據估計,短距離內可達時速30多公里。阿爾伯特龍的可怕之處還在於它的嘴巴特別大,裏邊排滿了尖利的牙齒,能咬穿堅硬的骨頭,更不用說其他恐龍的厚皮了。另外它們的前爪像老鷹一樣非常尖銳,任何動物被它抓住都難以逃脫惡運。

1993年,科學家在我國河南西部的西峽縣發現了大批恐龍蛋。在這以前,人類總共才發現了500多枚恐龍蛋化石,而這次西峽出土的的恐龍蛋多達5000多枚,沒有出土的估計還有上萬枚。一時間,世界都爲之震驚。但是,爲什麼那麼多恐龍都跑到西峽來生蛋呢?科學家們推測,恐龍喜歡在水邊、向陽、地勢較高的地方下蛋。西峽恰恰就符合了這些條件。古地質時代的西峽是一個盆地,湖泊沼澤很多,氣候溫暖溼潤,適合恐龍生存。

過去,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爲恐龍像所有爬行動物一樣是冷血動物或變溫動物,但是隨着化石資料的不斷增多,人們的認識也發生了變化,有人提出,有些恐龍可能是溫血動物。首先,他們認爲有些恐龍行動極爲敏捷,也不是像蛇一樣在地上爬行,而是靠兩條後腿在地面上跑動,其速度可達每小時

20至90多公里。這就需要有強壯的心臟並且維持較高的新陳代謝,這些顯然冷血動物是做不到的。其次,恐龍的食量都相當大,據推測,一頭30噸重的蜥龍類恐龍,每天可能要吃掉近

2噸食物,只有溫血動物才需要這麼多的能量。從食肉恐龍遠遠於少於食草恐龍來看,這一點也是合理的。另外,還有一些身體較小的恐龍,它們身上很可能覆蓋着一層羽毛或毛髮,這也是爲了防止體溫散失。其它方面,如骨胳的研究,也初步表明一些恐龍是溫血動物。溫血恐龍的說法一提出,就受到強烈抨擊,但倒底結論如何,目前還難下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