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麋鹿生物手抄報內容

麋鹿生物手抄報內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W 次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手抄報吧,手抄報能有效幫助我們獲得信息,培養綜合能力。手抄報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手抄報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麋鹿生物手抄報,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麋鹿生物手抄報內容

  麋鹿介紹

麋鹿屬於鹿科,又名大衛神父鹿,因爲它頭臉像馬、角像鹿、頸像駱駝、尾像驢,因此又稱四不像,原產於中國長江中下游沼澤地帶,以青草和水草爲食物,有時到海中銜食海藻。體長達兩米,重300千克。

麋鹿(學名:Elaphurus davidianus)是鹿科、麋鹿屬唯一的鹿類動物。因爲它頭臉狹長像馬、角像鹿又與其它鹿略有不同、蹄子寬大像牛、尾細長像驢,因此又名四不像。它的角形獨特,形狀與其它鹿的犄角正好相反,前杈再分小杈,而後杈幾乎不分叉。頭大,吻部狹長,鼻端裸露部分寬大,眼小,眶下腺非常顯著。四肢粗壯,主蹄寬大、多肉,有很發達的懸蹄,行走時帶有響亮的磕碰聲。麋鹿喜好沼澤溼地生境,以青草和水草爲食物。性好合羣,善游泳,喜歡以嫩草和水生植物爲食。夏季求偶發情,比其它大多數鹿類都早一個季度。

麋鹿曾廣佈於東亞地區,後來由於自然氣候變化和人爲因素,在漢朝末年就近乎絕種,最後的麋鹿種羣殘存於長江中下游溼地。元朝時,爲了供遊獵,殘餘的麋鹿被捕捉運到皇家獵苑內飼養。到19世紀時,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獵苑內一羣。在西方發現後不久被八國聯軍捕捉並從此在中國消失。直到1898年被英國購買並繁殖到255頭,並在1983年將部分個體送回中國。之後有更多的麋鹿迴歸家鄉,並有部分被放生野外。

截至2021年,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麋鹿在中國的種羣數量上萬頭,已有24個省份引進麋鹿,飼養點和放歸地總共84個。

歷史分佈

據科學家考證,早在3千多年前,中國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就有麋鹿,漢朝以後逐漸減少。它們曾在中國生活了數百萬年,已出土的野生麋鹿化石表明,麋鹿起源於距今200多萬年前,距今約1萬年前到距今約3000年時最爲昌盛,數量達到上億頭,中國境內無論是麋鹿化石點的數目或某個化石點的標本數量都極爲豐富,但在距今約3000年的商周時期以後卻迅速衰落,直到清朝初年野生麋鹿最後絕跡。

麋鹿

野生麋鹿的最後棲息地是長江口附近沿海地區。儘管麋鹿曾廣泛分佈於中國東部及中部地區的長江南北,但主要分佈中心仍在長江三角洲的沿海地區。它們十分喜愛溫暖溼潤的沼澤水域,甚至喜歡接觸海水,銜食海藻。從1967年至1998年先後出土麋鹿化石12處。考古發現,1萬年至4000年前人類遺址中出土的麋鹿骨骼數量,大致與家豬骨骼數量相當。

麋鹿是一種僅限於第四紀中後期的動物,從已知的190多個麋鹿化石出土地點確認,歷史上麋鹿的分佈區西至山西的汾河流域,北至遼寧的康平,南到浙江餘姚,東到沿海平原及島嶼。到了晚更新世,麋鹿種羣迅速發展,到全更新世中期達到鼎盛,但商周以後麋鹿迅速衰落。原始人類由於人口密度低、生產力水平低,不構成對麋鹿的威脅。而商周以後,由於自然變遷、麋鹿自身的原因和人爲干擾等因素,造成了麋鹿的不斷減少。

從自然因素看,由於麋鹿是一種喜愛溫暖溼潤的動物,而中國近5千年來的氣溫是在逐漸變冷,沼澤和水域也明顯減少,自然環境的變化對麋鹿有較大的影響。從自身因素看,麋鹿主要採食水生和陸生的禾本科及豆科植物,食性狹窄也是麋鹿生存受到威脅的自身因素。

人口增長和農業的發展,侵佔了麋鹿的生活地域。人類的捕殺,嚴重影響了麋鹿的生存。考古學發現,1萬年至4千年前人類遺址中出土的麋鹿骨骼的數量,與家豬骨骼的數量相當。可見當時麋鹿是被人類當作食物而遭到大量獵殺的。甲古文中記載,古代一次獵獲麋鹿的數量達348只。另外麋鹿還被製成治病和強身的各種藥品,《本草綱目》中記載,“麋茸功力勝鹿茸……麋之茸角補陰,主治一切血癥,筋骨腰膝痠痛,滋陰益腎……”《彭祖服食經》、《家藏經驗方》及現代的《中醫方劑大辭典》中,用麋鹿茸、角、骨等做配方的方劑就有幾十項。麋鹿由此也就成爲人類爲治病而追殺的對象。

自然因素、麋鹿自身的因素是麋鹿分佈區逐漸縮小、數量減少的原因,而人類活動的干擾是麋鹿走向野外滅絕的決定因素。

史料記錄

從春秋戰國時期至清朝,古人對麋鹿的記述不絕於書。它不僅是先人狩獵的對象,也是宗教儀式中的重要祭物。《孟子》中記述,“孟子見梁惠王,王立於沼上,顧鴻雁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這證明至少在周朝,皇家的園囿中已有了馴養的麋鹿。漢朝以後,野生麋鹿數量日益減少。元朝建立以後,善騎射的皇族把野生麋鹿從黃海灘塗捕運到大都(北京),供皇族子孫們騎馬射殺。野生麋鹿逐漸走向滅絕。到清朝初年,中國已只有一羣約二三百隻的麋鹿圈養在210平方公里的北京南海子皇家獵苑。

物種命名

1865年秋季,法國動植物物學家兼傳教士阿爾芒·戴維德(Fr Jean Pierre Armand David),亦稱“大衛神父”在北京南郊進行動植物考察,無意中發現了南海子皇家獵苑中的麋鹿。他立即意識到,這是一羣陌生的、可能是動物分類學上尚無記錄的鹿。戴維德以20兩紋銀爲代價,買通獵苑守卒弄到了兩隻麋鹿,製作成標本。1866年,他將標本寄到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被確認爲從未發現的新種,而且是鹿科動物中獨立的一個屬。爲了紀念大衛神父,阿爾方斯·米爾恩·愛德華茲(Alphonse Milne-Edwards)將麋鹿命名爲“大衛神父鹿”(Père Davids deer)(學名:Elaphurus davidian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