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6.26國際禁毒日禁毒手抄報資料

6.26國際禁毒日禁毒手抄報資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8W 次

導語:在禁毒隊伍中,有這樣一羣人,他們但行好事,不求聞名,或是默默地從事義務禁毒宣傳,或是毅然擔當起吸毒人員迴歸社會的幫教工作。他們的辛勤付出讓人們遠離毒魔,讓毒品受害者重歸社會。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美麗和善良,感受到了溫暖與希望……下面分享有關禁毒日的手抄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6.26國際禁毒日禁毒手抄報資料

 【國際禁毒日手抄報資料】

  耿永康:

  “毒品一日不絕,禁毒宣傳一日不停”

家住遼寧瀋陽的耿永康今年50歲,身高只有1.3米,體重只有44公斤,因爲患有股骨頭壞死,行動非常不便。從2000年起,老耿開始進行義務禁毒宣傳活動,13個省、市、自治區都留下了他孱弱而堅定的身影。

是什麼讓老耿走上了義務禁毒宣傳這條路呢?老耿向記者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朋友經過幾年拼搏擁有了殷實的家底,但卻偶然染上了毒癮,百萬家財很快被揮霍一空,因吸毒而身染重病的朋友在彌留之際囑託老耿:“以後你就替我多宣傳一下毒品的危害吧,哪怕是少讓一個人重蹈我的覆轍,也算是補償我今生的罪孽了!”

朋友臨終前無望的眼神和鄭重的囑託,深深地觸動了老耿。不久,老耿拿出自己多年攢下的錢買了一輛麪包車,開始了義務禁毒宣傳中國行的征程。從此,“吃住在車上,單身走天下”就成了他生活的真實寫照。餓了,就泡碗麪,或者吃個饅頭配鹹菜,晚上就睡在車上。

宣傳的路上,老耿接觸了不少吸毒人員家庭,這些家庭有的由殷實到破敗,有的妻離子散、支離破碎。老耿感慨,如果不是因爲毒品,他們的生活原本不至如此。這也更加堅定了老耿做好禁毒宣傳的決心。

爲了宣傳禁毒,家境並不寬裕的老耿已經花費了10多萬元。曾經有人關心地問他:“你這麼辛苦,也不賺錢,值不值啊?”面對這樣的疑問,耿永康總是回答:“個人的家庭是小家庭,社會纔是大家庭。我以自己的這點付出,幫助更多的人遠離毒品,讓大家庭和諧美滿,不是很值得嗎?”

多年來,妻子崔英傑一直支持耿永康的工作,沒有一句怨言。“雖然我和妻子生活得並不富有,但我的心裏卻很滿足,因爲我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妻子如此支持我,我很感激她。”耿永康對記者說。

因爲股骨頭壞死,老耿的行動不便,搬動那些鐵架製成的展板越來越困難。爲不影響宣傳活動,他製作了很多輕便簡易的布質材料展板。“毒品一日不絕,禁毒宣傳一日不停。再苦再累也要堅持。”耿永康說。

如今,耿永康除了開展義務禁毒宣傳,還辦了一個集禁毒宣傳、技能培訓爲一體的小機構,爲戒毒康復人員順利迴歸社會提供幫助。老耿說:“我希望能爲他們點亮一盞指引回家的燈,讓他們有更大的可能重返社會、開始新生活。”

楊建華:

  “我們就是一座橋”

楊建華,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戒毒康復社工。從2007年6月起,他響應建設“無毒社區”的號召,自願報名當上了戒毒康復社工,從此開始了他的禁毒生涯。

作爲最早的一批戒毒康復社工,老楊的擔子可不輕,需要銜接、溝通公安、司法、民政、社保、勞動就業、醫療、教育和社區居委會、企業等相關部門和單位。“什麼都管。”楊建華說,“總是在路上奔波,跑來跑去的。”

對於戒毒康復社工所發揮的積極作用,社區民警由衷地讚揚:他們是一所沒有圍牆的戒毒所,跟涉毒人員沒有隔膜。

“戒毒康復社工就是一座橋,是橋就要發揮橋的作用,要在吸毒者和家人、政府、社會之間起到溝通協調和幫扶的作用。”老楊告訴記者,“吸毒人員回來後,最需要的是家人和社會的理解。但在現實中,很多人會對他們抱有偏見,這顯然不利於他們融入社會,甚至可能使他們產生‘破罐破摔’的心理。所以,這就需要我們用自己的力量,設身處地地爲他們辦一些實事,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老楊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彭某,曾經的百萬富翁,因吸食毒品耗費了全部家產,最後淪爲偷車賊。戒毒後他找到老楊,想讓老楊爲他找份工作。老楊很快想到,社區的證券公司門前自行車流動量大,經常被盜,何不在證券公司門前建一個自行車棚,讓彭某去管理。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老楊的一番努力,證券公司和當地派出所同意了老楊的想法,並決定讓彭某去看守自行車棚。當老楊告訴彭某爲他找到一份看護自行車的工作時,彭某有些擔憂:“讓我去看自行車,車主放心嗎?會讓我幹得久嗎?”老楊耐心開導他,打消了他的顧慮。工作第一個月,彭某還沒有開工資,沒有生活來源。老楊便每天讓他到自己家吃飯。一個月下來,車棚的車一輛都沒有丟。彭某得到了車主和證券公司的認可。

“吸毒人員迴歸社會後,需要得到尊重和認可,這樣他會尊重自己,同時也會尊重社會。”老楊說,“對於他們,我們不能抱有偏見,應該給他們機會,因爲他們也是毒品的受害者。我們要幫助他們重新校正自己的人生航向。”老楊告訴記者。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7年來,老楊直接幫教274人,不少人經過幫教後都有了自己的事業,有了幸福的家庭。7年來,老楊自辦禁毒宣傳黑板報上百期,受衆達萬人,讓人們對毒品的危害有了更爲深刻的認識。

這條路,61歲的老楊走得不容易。“這是功在當代、造福子孫的事,再苦再累我也不會放棄。”楊建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