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五月五端午節手抄報設計內容

五月五端午節手抄報設計內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W 次

導語:五月五,是端午,民俗節日不能忘;蕩起漿,推開浪,龍舟下水喜洋洋;艾草青,糉米香,快樂祝福冠羣芳;戴香包,喝雄黃,驅邪防病保健康。

五月五端午節手抄報設計內容

  【端午節手抄報資料:有關屈原的傳說】

農曆五月初五那一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早在周朝,就有了“五月五日,要吃糉子、賽龍舟”的習俗。但端午節的衆多活動都和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在這一天裏,家家戶戶都吃糉子,南方人賽龍舟。同時,端午節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喝雄黃酒,激清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應出我國的優良傳統。

戰國時期,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後來屈原的主張受到了某人的反對,並且不斷在楚懷王面前詆譭屈原。楚懷王聽了,漸漸疏遠了屈原。有着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着難以抑制的憂鬱、悲憤,便寫了《離騷》、《天問》等不少詩篇。公元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去請楚懷王到秦國議和。屈原看穿了秦王的詭計,進宮陳述,不料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了城都。議和那一天終於來臨了,楚懷王如期赴會,結果一到秦國就被囚禁了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鬱成疾,三年後死於秦國。楚衰王即位不久,秦國又來攻打楚國,楚衰王一見,嚇得倉惶逃離京城,秦兵攻佔城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死於秦國和城都失守的消息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便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中。

江邊的村民得知屈原投入汩羅江中,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還拿來糉子、雞蛋投入江中,好讓魚蝦不傷害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手抄報資料:有關糉子的民間傳說】

從南北朝以後,民間開始有糉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說法。話說當年屈原投身汨羅江之後,百姓莫不感嘆哀傷,空有抱負的屈子就這樣離開了楚國,實乃國家損失。所以百姓爲免讓魚蝦侵蝕屈子,就紛紛將米糧投入江中,希望魚蝦只顧吃這些米糧而不損傷屈子肉身。

而後,據古書記載,是屈原託夢百姓說,米糧投入江中實則被江中的蛟龍所食,如果用艾葉包裹,再綁以五色繩,則可以免遭蛟龍吞食;這纔有了後來的糉子。

另有民間傳說:包糉子其實是暗示屈原是被綁着扔到水裏害死的,並不是自殺的。

食品沿革

春秋時期:用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糉”。

東漢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廣東鹼水糉。

晉代:糉子被正式定爲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糉子的原料除米外,還添加中藥材益智仁,煮熟的糉子稱“益智糉”。

南北朝:出現雜糉。品種增多,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裹成的糉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唐代:糉子用米已“白瑩如玉”,糉的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糉子”。

宋代:有“以艾葉浸米裹之”的“艾香糉”,還有“蜜餞糉”,見蘇東坡“時於糉裏見楊梅”的詩名。這時還出現用糉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糉子已很時尚。

元代:糉子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爲箬葉,突破菰葉的季節侷限。

明代: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糉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松子仁、棗子、胡桃,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清代:出現“火腿糉子”。

如今糉子更是千品百種,璀璨紛呈。現今各地的糉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涵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糉、肉糉、水晶糉、蓮蓉糉、蜜餞糉、板栗糉、辣糉、酸菜糉、火腿糉、鹹蛋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