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2016年海洋日手抄報設計內容

2016年海洋日手抄報設計內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4W 次

導語:海,能容納百川,它胸懷的博大;海,有潮起潮落,它沸騰的理想;海,有波峯濤谷,它引傲的作品;海,有驚濤駭浪,它對生命極限的考驗。

2016年海洋日手抄報設計內容

 【世界海洋日手抄報資料:中國海洋資源現狀】

中國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油氣資源沉積盆地約70萬平方公里,石油資源量估計爲240億噸左右,天然氣資源量估計爲14萬億立方米,還有大量的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即最有希望在本世紀成爲油氣替代能源的“可燃冰”。中國管轄海域內有海洋漁場280萬平方公里,20米以內淺海面積2.4億畝,海水可養殖面積260萬公頃;已經養殖的面積71萬公頃。淺海灘塗可養殖面積242萬公頃,已經養殖的面積55萬公頃。中國已經在國際海底區域獲得7.5萬平方公里多金屬結核礦區,多金屬結核儲量5億多噸。

中國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研究歷經"七五""八五""九五"攻關,在海水淡化與反滲 透膜研製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現已建成反滲透海水淡化項目13個,總產水能力日產近1萬立方米。目前,中國正在實施萬噸級反滲透海水淡化示範工程和海水膜組器產業化項目。

蒸餾法海水淡化技術研究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天津大港電廠引進兩臺3000立方米/日多級閃蒸海水淡化裝置,於1990年運轉至今,積累了大量寶貴經驗。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 技術經過"九五"科技攻關,作爲"十五"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正在青島建立3000噸/日的示範工程。

海水直接利用,是直接替代淡水、解決沿海地區淡水資源緊缺的重要措施。海水直接利用技術,是以海水直接代替淡水作爲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等相關技術的總稱。包括海水冷卻、海水脫硫、海水回注採油、海水衝廁和海水衝灰、洗滌、消防、製冰、印 染等。

海水直流冷卻技術已有近百年的發展歷史,有關防腐和防海洋生物附着技術已基本成熟。目前中國海水冷卻水用量每年不超過141億立方米,而日本每年約爲3000億立方米,美國每年約爲1000億立方米,差距很大。

海水循環冷卻技術始於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等國家已大規模應用,是海水冷卻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中國經過"八五""九五"科技攻關,完成了百噸級工業化試驗,在海 水緩蝕劑、阻垢分散劑、菌藻殺生劑和海水冷卻塔等關鍵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十五"期間,通過實施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正在建立千噸級和萬噸級海水循環冷卻示範工程。

海水脫硫技術於20世紀70年代開始出現,是利用天然海水脫除煙氣中SO2的一種溼式煙氣脫硫方法。具有投資少、脫硫效率高、利用率高、運行費用低和環境友好等優點,可廣泛 應用於沿海電力、化工、重工等企業,環境和經濟效益顯著。目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水脫硫產業化技術亟待開發。

海水衝廁技術20世紀50年代末期始於中國香港地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處理系統和管理體系。"九五"期間,中國對大生活用海水(海水衝廁)的後處理技術進行了研究,有關 示範工程已經列入"十五"國家重大科技攻關技術,正在青島組織實施。

海水化學資源綜合利用,是形成產業鏈、實現資源綜合利用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體現。海水化學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是從海水中提取各種化學元素(化學品)及其深加工技術。主要包括海水製鹽、苦鹵化工,提取鉀、鎂、溴、硝、鋰、鈾及其深加工等,現在已逐步向海洋精細化工方向發展。

中國經過"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關,在天然沸石法海水和滷水直接提取鉀鹽、製鹽滷水提取系列鎂肥、高效低毒農藥二溴磷研製、含溴精細化工產品及無機功能材料硼 酸鎂晶須研製等技術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十五"期間正在開展海水直接提取鉀鹽產業化技術、氣態膜法海水滷水提取溴素及有關深加工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利用海水淡化、海水冷卻排放的濃縮海水,開展海水化學資源綜合利用,形成海水淡化、海水冷卻和海水化學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鏈,是實現資源綜合利用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本 體現。

海水資源開發利用,是實現沿海地區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發展方向。展望未來,增強海水是寶貴資源的意識,制定海水資源開發利用政策、法規和發展規劃,建設國家級海水資源開發利用綜合示範區和產業化基地,強化海水資源開發利用裝備研發 和生產基礎,培育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資源綜合利用技術、裝備和產品體系,是推動中國海水資源開發利用朝陽產業形成、發展、成爲中國沿海地區的第二水源、並走向世界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