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2016迎新年手抄報內容資料

2016迎新年手抄報內容資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6W 次

  【中國新年的來歷】

2016迎新年手抄報內容資料

中國新年的日期,在各朝代並不相同。夏朝定在一月初一,商朝定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定在十一月初一,秦朝定在十月初一。到西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漢武帝接受司馬遷等人的建議使用《太初曆》,恢復了夏曆即農曆,以正月爲歲首,把二十四節氣訂入曆法。後來歷朝歷代雖對曆法有過修改,但基本上仍然以《太初曆》爲藍本,以夏曆的孟春正月爲歲首,正月初一爲元旦、元日,即新年的第一天。

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清朝統治被推翻,孫中山在南京建立中華民國政府。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開會議,討論曆法問題。會上達成了“行夏曆,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的共識,決定使用公曆,把公曆1月1日定做“新年”,把農曆正月初一稱做“春節”,但並未正式命名和推廣。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曆紀年法”,將公曆1月1日定爲“元旦”,把農曆正月初一定名爲“春節”,並規定春節放假三天,讓人們熱烈地慶祝農曆新年。

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我國的新年禮俗經歷了萌芽、定型、裂變、轉型的發展過程。

先秦時期,新年習俗處於萌芽階段。此時的慶祝活動主要是在一年農事完畢之際,爲報答神的恩賜而舉行的“臘祭”。《詩經·七月》中記載了西周時期舊歲新年交替時的節慶風俗。詩中所謂“朋酒斯享,日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觥,萬壽無疆”,是說人們將美酒和羔羊奉獻給諸神,以酬謝一年來神的保佑和賜福。這時的歡慶活動因各諸侯國採用的歷法不一樣而沒有統一的日子,大致在冬天農閒之際,它是後來新年習俗的雛形。

新年習俗定型於漢代。經過戰國和秦朝末年的社會大動盪後,西漢初期推行“休養生息”政策,社會生產得到了恢復和發展,社會秩序比較穩定,人們的生活情趣高漲,一系列節日習俗形成了。《太初曆》推行後,曆法長期穩定,正月初一作爲新年的日期也因此得到確立。這樣一來,原來各地區分別在冬末春初不同日子舉行的酬神、祭祀和慶祝活動便逐漸統一在農曆正月初一這一天進行。隨着社會的發展,從漢朝到南北朝,正月初一過新年的習俗愈演愈烈,燃爆竹,換桃符,飲屠蘇酒,守歲卜歲,遊樂賞燈等活動都已出現,新年成爲我國第一大節日。

新年習俗在唐代發生裂變。唐朝是思想文化昌明的時代,同時也是內外文化交流頻繁的時代,新年習俗漸漸從祈禱、迷信、攘除的神祕氣氛中解放出來,轉變成娛樂型、禮儀型節日。元旦的爆竹不再是驅鬼辟邪的手段,而成了歡樂、喜慶的方式;慶祝新年的重點由祭神轉向了娛人,轉向了人們自己的娛樂遊藝,享受生活。所以,可以說,也只有在唐代以後,新年才真正成爲普天同慶,億民歡度的“佳節良辰”。

新年習俗到明清時期轉型。這種轉型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禮儀性、應酬性加強。人們在新年相互拜謁,達官貴人互送名帖,或者登門叩拜;平民百姓也講究“禮尚往來”,饋贈禮品,互相拜年。二是遊藝性進一步加強。新年期間,玩獅子,舞龍,演戲,說書,高蹺,旱船等各種娛樂活動五彩繽紛,絢麗奪目。北京人逛廠甸,廣州人遊花市,蘇州人聽寒山寺鐘聲,上海人遊城隍廟……各地遊藝活動自具特色,各種娛樂活動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這時的新年習俗將中國傳統文化完美地融合起來,成爲集中展示我國幾千年風俗文化的民俗博覽會。

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國的新年風俗盛行赤縣神州,滲透到了每個人的生活之中,也鑄造了每個炎黃子孫的靈魂。過大年,每到陰曆年底趕回家與親人團聚,祭祖宗,吃餃子,拜年,賞燈,這些已成爲炎黃子孫共同的習慣。

中華過年習俗還輻射到周邊其他國家,如日本、越南、朝鮮、韓國等國家,他們與我們以相似的方式慶祝新年。

相傳在很久以前,有個叫“萬年”的青年,以打柴爲生。他十分聰穎,看到當時節令很亂,決心把節令定準,可是又不知從何着手。

一天,他上山砍柴,休息時又想起節令的事來,他苦思苦想着,兩眼望着那樹影直髮呆。忽然,他從那移動的樹影中受到啓發。回到家裏,他設計了一個專門測日影計天時長短的“日晷儀”。可是,當天氣出現雲陰霧雨時,怎麼辦呢?後來在山上打柴時,他到泉邊喝水,看見那崖上的泉水很有節奏地往下滴,引起他的興趣。他望着那滴噠滴噠的泉水出神。回家後,他就動手做了五層漏壺。用漏水的方法來記時。就這樣,他通過測日影、用漏水記時的方法,慢慢地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複一次。最短的一天在冬至。

由於節令的失常,影響到農業的生產,老百姓叫苦不迭。天子祖乙也很憂慮,他召集百官尋找節令失常的原因。節令官阿衡說是人們得罪了神造成的。要想節令正常,就得祭拜天神,請求寬恕。天子信以爲真,帶領百官去天壇祭祀天神,並詔渝全國,設臺祭天。

萬年認爲,祭祀是徒勞的。他帶着自制的日晷儀和漏水器去見天子,講明由於節令沒有定準而使節令失常的道理。並根據自己多年測定的結果,說明了冬至點,講清日月運行的週期。天子聽後,感到萬年說得有道理,於是就把萬年留下,並在天壇前築起日晷臺、漏壺亭,又派十二個童子給萬年服侍聽用。

過了一些時候,天子派阿衡去向萬年瞭解制歷情況。

萬年拿出自己製作的草歷說:“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榮枯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嫉妒心的阿衡聽後,感到忐忑不安,心想:如讓萬年把節令定準重,就會得到天子的重用,那時我將會怎麼樣……。他橫下一條心,要把萬年幹掉。

於是,他以重金收買了一個刺客去暗殺萬年。可是,萬年從早到晚都在辛勤地工作,從不離開日月閣。而日月閣周圍又守備森嚴,刺客找不到下手的機會。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刺客心裏很着急,最後決定用箭來射萬年。

一天中午,當萬年到日晷臺觀日影時,刺客躲在一個牆角時,拉弓搭箭向萬年射去。只聽“嗖”的一聲,飛箭落在萬年的胳膊上。萬年應聲倒下,童子大叫捉拿刺客。

衛士聞訊趕來,捉住刺客,扭送去見天子。

天子從刺客那裏獲悉這次暗殺萬年一事原來是阿衡策劃的,便將阿衡處以刑法,並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

萬年指着申星道:“現在申星追上了蠶百星,星象復原,子時夜交,舊歲已完,時又始春,希望天子定個節吧。”

“春爲歲首,就叫春節吧。”天子說,“你到這裏已三年多了,嘔心瀝血,製出太陽曆,勞苦功高。今天反而遭暗算,負了重傷,現就隨我到宮中療養好了,跟我共度春節。”

萬年答道:“承蒙天子厚愛,只是太陽曆還是草歷,尚不準確,還要把歲末尾時潤進去,否則,久而久之,又會造成節令失常。爲了不負衆望,我必須留在這裏,繼續把太陽曆定準。”

寒來暑往,春去冬來。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終於把太陽曆定準了。當他把太陽曆獻給天子時,天子見他滿頭白髮,深爲感動,就把太陽曆命名爲“萬年曆”,封萬年爲日月壽星。今天,人們把春節稱爲“年”,過年掛上壽星圖,據傳說就是爲了紀念功高德重的萬年。

更多熱門文章推薦:

1.2016迎新年小學生手抄報

2.小學生2016元旦的手抄報

3.2016年小學生五年級元旦手抄報

4.小學生關於閱讀的手抄報

5.2016年小學生四年級元旦手抄報

6.2016年小學生六年級元旦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