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初中家風家訓手抄報

初中家風家訓手抄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下面給大家分享了家風家訓手抄報,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家風家訓手抄報

家風家訓手抄報圖片1

初中家風家訓手抄報 第2張

家風家訓手抄報圖片2

初中家風家訓手抄報 第3張

家風家訓手抄報圖片3

初中家風家訓手抄報 第4張

家風家訓手抄報圖片4

優良家風家訓格言

1、一個詞,一句話,一個家裏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記憶,都是家風的載體。

2、建家規整家風,固守國風本色。

3、休存猜忌之心,休聽離間之語,休作生分之事,休專公共之利。

4、孝敬老人,嚴教子孫;尊老愛幼,親穆存心。

5、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

6、提倡勤儉持家,節約光榮,浪費可恥。

7、進家門前丟掉不愉快的情緒,讓家只存放快樂的記憶。

8、家,心靈的守護地;家,溫暖的港灣處;唯天下間最美麗的地方!

9、成功的開端,在於年幼之時,而年幼的優秀,則在於家訓端正。

10、自己的事自己幹,自己的天地自己闖,靠天靠地靠祖宗不如靠自己。

11、子不教,孰之過?子不孝,怨者誰?好的父母,決定好的將來。好的子女,決定一家的未來。

12、子有過,應訓之。

13、人生最大的祕密和財富是健康,快樂。

14、孝道當竭力,忠勇表丹誠;兄弟互相助,慈悲無邊境。

15、富貴是無情之物,你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增廣賢文》)

16、媳婦的意思是平息一家的不和,做和睦一家的吉祥使者,對人人平等、和氣,齊滿一家的福氣。

17、漢之袁氏累世忠節,吾心所尚,爾等宜以之爲師,時時訓誡自己。

18、女人要柔和,安祥笑容,和一家的`人緣。

19、遠山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增廣賢文》)

20、整個家庭的建立都是以愛爲根,沒有愛無法建立的家庭,愛是成家的第一條件。

家風家訓名人故事

1、司馬光教子有方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歷史學家,官至宰相。

司馬光雖官高權重,但嚴於教子,很注重培養子女自律自立意識。他寫了了篇傳誦至今的《訓儉示康》。他在總結了歷史上許多達官顯貴之子,因受祖上蔭庇不能自強自立而頹廢沒落的教訓,告誡其子:"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儉以立名,侈以自敗"。

由於教子有方,司馬光之子,個個謙恭有禮,不仗父勢,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見容止,雖不識皆知司馬氏子也"。

2、吉鴻昌不忘父訓

吉鴻昌,字世五,河南扶溝人。察綏抗日同盟軍領導人之一。早年在馮玉祥部隊當兵,以英勇善戰升爲營長、師長,寧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歲的吉鴻昌,當時任營長,父親吉筠亭病重。他對前來探視的吉鴻昌說:"當官要清白謙正,多爲天下窮人着想,做官就不許發財。否則,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鴻昌含淚答應。

吉鴻昌父親病逝後,他把"做官不許發財"六字寫在瓷碗上,要陶瓷廠仿照成批燒製,把瓷碗分發給所有官兵。在分發瓷碗大會上說:"我吉鴻昌雖爲長官,但決不欺壓民衆,掠取民財,我要牢記父親教誨,做官不爲發財,爲天下窮人辦好事,請諸位兄弟監督。"

吉鴻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謙正,處處爲民衆。當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他反對的投降政策,奮起抗日。遭殺害,犧牲時年僅39歲。

3、總統教子自立

曾任過美國總統的里根,不僅有名望而且富有。但他嚴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絕不讓他們依賴父母。兒子失業後,一邊尋找工作,一邊靠領取救濟金度日。

4、魯迅教子順其自然

魯迅和許廣平僅有一子,即周海嬰。兒子出生時,許廣平出現難產跡象,當醫生向魯迅徵求意見是留大人還是留孩子時,他果斷回答:“留大人。”結果母子平安。

在兒子成長過程中,魯迅基本按照《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的思想來實行,讓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說:“我現在心以爲然的,便只是愛。”據周海嬰所著《魯迅與我七十年》介紹,魯迅的教育方式是“順其自然,極力不多給他打擊,甚或不願拂逆他的喜愛,除非在極不能容忍,極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內”。有一天,周海嬰死活不肯去上學,魯迅用報紙打他屁股。後來,魯迅向母親寫信解釋道:“打起來,聲音雖然響,卻不痛的。”

5、錢基博對兒子管教極嚴

錢基博乃一代國學大師,是學者、作家錢鍾書的父親。

錢基博對兒子管教極嚴,錢鍾書十六歲時,還痛打一頓。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錢基博北上清華任教,寒假沒回無錫。此時的錢鍾書正讀中學,沒有溫習課本,而是一頭扎進了小說的世界。等父親回來考問功課,錢鍾書過不了關,於是捱了打。

1929年,錢鍾書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後,錢基博還時常寫信給他。一封信中說:“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隨後一封信則表示:“現在外間物論,謂汝文章勝我,學問過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稱汝篤實過我,力行過我,我尤心慰。”希望錢鍾書能“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我望汝爲諸葛公、陶淵明;不喜汝爲胡適之、徐志摩”。

錢基博對當時的新文化運動保持距離,埋首國學,他這樣告誡錢鍾書,不過出於一個儒者的文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