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畫水墨畫日記(精選22篇)

畫水墨畫日記(精選2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96K 次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過去了,想必大家都學習了不少新知識,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日記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畫水墨畫日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畫水墨畫日記(精選22篇)

畫水墨畫日記 1

今天下午,有一節美術課,要畫水墨畫。可是我什麼東西都沒帶,只帶了位洞裏留着的一支狼毫毛筆。不過,我是誰了,我可是大名鼎鼎的於奕淼先生。我召集我的朋友,左藉藉,又藉藉,一會兒就借到了一些東西。張珈碩送給我一個一次性罩衣,王偉傑給我兩張報紙和三張宣紙,花道涵給我兩張宣紙,姜子晴送給我一張宣紙,付奕鬆借了我一點墨汁,張可盈借了我一點墨汁,孫一鳴借我調色盤還有抹布,水桶。哈哈,我強吧?

開始畫水墨畫了,老師講了一會兒,我就沒大有興趣了。老師講的太本末倒置了,一點趣味都沒有。又什麼水破墨,墨破水,我都沒大聽清楚。老師讓畫第一張畫的時候,我隨隨便便畫了幾筆,邵祺軒還老是撕我的畫,我乾脆就直接扔了。畫第二張畫,是讓花一個瓶花,我畫的很好,老師嫌我水放的太多了,就讓我放地上。但是來來往往的人老踩我的'畫,也快爛完了,我乾脆又給扔了。畫第三幅畫,我畫的極其的好,我放到老師那,哈哈,這回踩不了了吧!

畫完水墨畫,我發現地上都是墨汁,今天我還拖地,怎麼拖啊?唉,爲我們默哀三秒吧!太倒黴了!

畫水墨畫日記 2

今天我去上睢寧兒童畫課,學習畫了水墨畫。

剛上課,老師首先教我們洗好毛筆、調好顏料,接着我們先在紙上畫了一棵大樹,又畫了一座房子,然後,老師又教我們在樹上補畫樹葉,我在畫紙上補畫了許多形狀各異的樹葉,整幅畫頓時變得飽滿起來。但總感覺畫紙上有的地方還很空,於是老師讓我們在空白的地方畫了好多好多橫線和點,並對我們說:“這些橫線表示地面,這些點表示石頭。”我們按照老師的指導把橫線和點畫到了紙上的空白的'地方,這時的畫雖然只加了這麼簡單的幾筆,但頓時顯得生動了許多。看着自己的作品,我彷彿到了畫中的大自然,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氣。

這時,爸爸正好來接我放學,他看了我的畫,對我翹起了大拇指:“有進步,畫得太好了!”聽了爸爸的話,我心裏可興奮了,我一定會努力學習,爭取畫得更好,早日實現我的畫家夢。

畫水墨畫日記 3

第一次聽到水墨畫這個詞時,覺得很新鮮,但因爲沒有接觸過,所以只能憑想象來滿足我那貪婪的好奇心。於是我思緒萬千,水墨畫到底是什麼樣的畫呢?絞盡腦汁,只能想象它應該是以墨汁調配水來畫畫的這麼一種畫法,可它究竟是什麼樣的呢?看來只有等到今天的美術課謎底才能揭曉了。

第一節數學課前所未有地長,好像度日如年一般。“叮叮叮......”,“啊!”我意味深長地感嘆到。本以爲接踵而來的`是美術課,可廣播操卻如晴天霹靂樣響了起來,出乎我的意料,我只好極不情願地去做操了。

漫長的十幾分鍾像是煎熬着我,如果我有翅膀的話,真的想馬上飛過去看看水墨畫。“終於結束了。”我鬆了一口氣。一想到馬上就能參加畫水墨畫了,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還不知道,我能畫出什麼樣的水墨畫呢。

一進門,十幾位老師出現在我眼前,有校內的,也有校外的,他們個個談笑風生。“我一定要表現好,爲實小爭光!”我心中暗下決心。

我找到位子後就進入了狀態。老師講得十分精彩,我聽得也很認真,尤其是老師用水墨畫法畫竹子的時候,我聽得格外認真,幾乎目不轉睛。深思熟慮後,我終於有點弄懂了水墨畫的畫法。老師快要講完時,個別同學已經開始摩拳擦掌,蠢蠢欲動了,當然,我也在其中。

寫生,我已經是司空見慣了,而對於水墨畫,我還是第一次嘗試。我先學着老師的樣子,蘸一點水,再蘸很多墨,結果顏色有點深了,我用筆畫了一枝竹子,竹身畫得還不錯,可竹葉就不怎麼像了。雖然自認爲畫的不錯,可與老師的相比真是天壤之別了。於是我開始了第二次,第三次......可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最後還是前功盡棄了。

凡事都有第一次,我相信,只要孰能就一定會生巧。

畫水墨畫日記 4

童年是一幅水墨畫,將成爲我們珍貴又美好的回憶。童年是一幅水墨畫,用多彩的畫筆裝點我們童年的生活。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打開我的童年“水墨畫”,細細的品味,慢慢的欣賞我天真、幼稚的童年生活畫面。

看,看那裏。那是我在外婆果園中的趣事。那一年我6歲,我媽媽帶着我到外婆的.果園裏過暑假。因爲是夏天又是鄉下,所以特別熱,每次外婆看我熱得在地下打滾,就會帶我在櫻桃樹的躺椅上,讓我吃着櫻桃慢慢地入睡。有一次,我看見外婆手裏的櫻桃葉上有一條毛毛蟲。於是我就嚇得尖叫:“啊!啊!”“怎麼了,怎麼了?”外婆也被我嚇了一跳。“外……外婆,你……你手裏的……的葉子上有一……條毛毛蟲。”我膽怯的說。外婆往手裏一看,就哈哈大笑起來,這不是毛毛蟲,這只是天太熱,櫻桃樹的葉子捲起來了,你看後面是空的,“哦!”這時我才稍微放了點兒心,不過一看到毛毛蟲,我還是怕的要命。

外婆的果園裝滿了我天真、多幼稚的童年生活,也成爲我的水墨畫上多彩的一筆。同學們,你們的童年,說不定你們的童年比我更多彩!

畫水墨畫日記 5

水墨畫是中國的一種歷史文物,更是象徵着中華民族的文化和發展。爲了感受這文化氣息,我參加了水墨畫興趣班。

每天早上10點我都準時到達教室,只見桌子上擺滿了畫畫的工具,有毛筆、水墨、白色的宣紙,全部都擺放得整整齊齊的,這濃濃的書香氣息迎面撲來,頓時讓我感到很清淨、舒心。老師說:“畫畫之前先把毛筆喝飽水,畫的時候要注意用筆的力度和速度,要畫出濃、淡、幹、絲的層次感,這樣畫出來的畫纔好看。”剛開始連拿毛筆都不會的我感到十分懊惱,後來經過老師耐心的教導,再加上不停的`練習,我感覺好像找到了一點感覺,後來就越畫越順、越畫越好看。作爲初學者的我畫了很多幅畫,有:丹頂鶴、兔子、荷花、樹木、石頭……這些全都受到了老師的表揚。我把所畫的畫拿給媽媽看,媽媽都讚美我畫得漂亮又生動。我感到非常開心且自豪!

通過這次興趣班,不僅讓我學會了畫水墨畫和發掘了我的畫畫天賦,還從中讓我感受到了一份堅持,永不放棄的精神及對畫畫的喜愛。

畫水墨畫日記 6

生活就像一個袋子,裏面裝滿了我們的酸甜苦辣,也裝滿了意想不到的驚喜。

前幾天,我正在抄英語連詞成句。忽然,一大滴墨水從筆尖上落到了紙上。看着好不容易抄滿英文單詞的紙成了大花臉,我心疼極了,用力向那討厭的墨水吹了一大口氣。沒想到奇蹟出現了,那墨水被我一吹,變成了張牙舞爪的一條“巨龍”。之後又隨着我的氣息迅速變化,變成了一棵枝丫彎曲而蒼勁的槐樹。

我吹意大發,故意在紙上滴墨汁,然後使勁吹。一幅幅“吹畫”出來了,有彎彎曲曲的小河,婀娜多姿的柳樹,也有挺拔剛勁的松樹。看着這一幅幅形態各異,拙樸而不呆板的圖畫,我越吹越上癮,結果半夜十點,才突然想起英語作業還沒寫完,急急忙忙地拿紙重新寫起來。

從那以後,我便一“吹”而不可收拾,一有空閒時間就開始吹,家裏的廢紙也被我利用了起來,變成了一幅幅生動的圖畫。其實吹畫不用事先構思,完全順其自然,有時想吹一棵樹卻吹成了一條河,種瓜得豆,吹出了意想不到的收穫,給人意外的`大驚喜。吹畫充實了我的課餘生活,陶冶了我的情操;培育了我的藝術細胞。

這就是我課餘生活中新愛好——吹墨畫,一個充滿樂趣與驚喜的世界,也讓我發現了不同的自我。

畫水墨畫日記 7

當陽光照射到裝滿水的玻璃上時,玻璃旁邊的桌子、椅子、牆壁和人都像碎玻璃一樣凌亂而夢幻。看那個杯子裏的水,它是靜止的。看那個杯子裏的.水。它正在洶涌澎湃。我不知道什麼是真的或假的。一滴純黑色的水,瞬間變成一縷一縷,無數,它們在水中涌動,涌動,也在水中靜止,停留。生活就像一場夢,像魔法,像朝露,像日落,像彩霞。

筆尖輕輕優雅地混合在黑色顏料的圓圈中。然後,提起筆,放在水面上。輕觸之後,黑色突然分離成幾縷黑絲,潛入水中。它們相互交錯,揮之不去,是那麼頑固,堅持不入水。看着他們相互碰撞和分離,我感到有點震驚和悲傷。最後,毛筆在水中鬧事,水的顏色變得一樣,沒有黑色和透明的交織,完全變成了一杯淡黑色的水。

這種黑色顏料是污染了透明的水,還是看似純淨的水稀釋了純黑色?這是一個註定的問題。作爲一名水墨畫家,當我們融入社會、奮鬥、奮鬥時,我們還能保持本色嗎?社會是一個大染缸,不一定是黑色,但也可以是任何甚至透明的顏色,因爲不管怎樣,我們都會改變,就像一杯水。真與假,假與真,幻覺,紅塵。

畫水墨畫日記 8

孩子們脫下鞋子,走下江,他們像一羣鴨子一樣,揮動小手拍水玩耍。

他使勁拍打水面,水花濺在我的臉上,立馬轉過身子。我悄悄捧起水,“譁”的一聲,水正好淋在他的`頭上,洗了個頭。

“哈哈……”大家都笑起來。

我心想:想弄我,沒門。

他突然說道:“你們竟然敢笑本大爺,我要讓你們,吃不了,兜着走。”

他原本想來個反擊,可是不料,腳一滑,身體一斜,把站我邊上的一位姐姐弄個溼透。現在他又多了個“敵人”。我和那位姐姐商量好,待他起來時,我們一起用水潑他。

過了一會兒,他慢慢悠悠地起來,其他人看見他半邊身子都沾上了泥土,鬨堂大笑。不過我和姐姐,眼神交流,準備——發射。我用最大的力氣和最快的頻率向他潑水。

只見他突然來了個90度的鞠躬,並說道:“兩位大俠,饒命,饒命啊!”我停止潑水,問他:“你不是很強嗎?”

他腦子轉得飛快,還找了個臺階給自己下:“男子漢大丈夫,能屈能伸嘛!”

突然,一個小孩鑽入水中,出水時,激起一陣水花,露出兩對虎牙。就在我們轉移注意力的時候,他也不見了……

畫水墨畫日記 9

走在街頭,一個小男孩輕輕地坐在馬路邊的椅子上。他拿起了一本書,是《水滸傳》他翻開書,靜靜地看着。馬路上的汽車一輛輛飛馳而過,而這樣並沒有影響小男孩。街頭的廣播也響起來,而小男孩似乎沒有聽見,依舊靜靜的`坐着。書一頁一頁地翻着,小男孩嘴角不時閃過一陣陣微笑。陽光隨着時間的流失一點一點地從他的腳尖慢慢地爬上了他的膝蓋,看一看“黑旋風”“水戰”“浪裏白條”

走在溪邊,溪邊一顆剛冒出新芽的垂柳,立在溪邊,此時的小溪平靜的像一面鏡子,而垂柳正是拿着鏡子的少女,正看着“鏡子”專心致志地給自己化妝,溪邊正靜靜地坐着一位手拿魚竿的釣魚人,他那高大的身影,落在了碧綠的溪面上,似乎也變成了翠綠色。此時一隻紅蜻蜓飛過來,它好像把魚竿當成了樹枝,緩緩地落在了釣魚竿尖上。一會兒過後,水面上漾起了微波,鏡子似乎被打碎了,一條銀光閃閃的大魚跳出了水面,人影也被打碎了,湖中的一切都動了起來,魚在草地上蹦着,人在草地上笑着。

走在江邊,一羣小孩子正在水中玩耍,一雙雙小手反覆地撥動着,激起了一陣陣浪花,猶如一羣下水的鴨羣,扇動着稚嫩的翅膀拍水戲耍,一會兒你把水濺在我身上,一會而我又弄你。傳來了一陣陣笑聲。

畫水墨畫日記 10

山上靜悄悄的,沒有一點兒聲音。小鳥臥在鳥窩上,不動了;小狗趴在樹下,不動了;昆蟲躺在葉子上,也不動了,它們都在這山清水秀、安靜和諧的環境裏,慢慢地進入了夢鄉……溪水平靜得像一條綠色的玉帶,旁邊在釣魚兒童的影子也給染綠了,西邊的垂柳靜靜的梳着頭髮。在那兒童的釣魚杆上正立着一隻紅色的蜻蜓。

釣魚的兒童舉着釣魚杆一動不動,沒發出一點兒聲音,彷彿針掉下來的聲音,都能聽得一清二楚。一分鐘過去了,十分鐘過去了,半小時過去了……他絲毫沒動過一丁點。只見他雙眼緊盯着釣魚竿,緊鎖眉頭。

忽然水面上泛起了波浪,釣魚竿開始晃動起來,有魚上鉤了!兒童急忙站了起來,將力全部聚集到了雙手上,用力一甩,只看見一條在太陽的照射下銀光閃閃的魚被他給甩了出來,水花四射,原本安靜的環境被打破了。小鳥從鳥窩飛了出來,“嘰嘰”亂叫;小狗從樹下跑出來,“汪汪;大叫;昆蟲從葉子上飛走了,“嗡嗡”不停響,溪上漾起了波紋,垂柳的`枝條也不停地搖擺……一切變得熱鬧了。

兒童在草地上捉着正活蹦亂跳的魚兒,他的臉上露出了收獲的喜悅,一聲聲此起彼伏的笑聲也響了起來。啊,真是熱鬧哇!

畫水墨畫日記 11

國畫不比素描,素描那精緻的線條,清晰的輪廓,栩栩如生。而國畫朦朧的墨跡隱隱嵌於紙上,一切彷彿籠罩在一層雲霧之中。

模糊的山水之間,幾筆勾出的小舟似乎向前行進;濃墨點下的樹木與倒影相融,層層山巒伸向遠方;那原野上的駿馬,儘管不是每一根線,每一縷毛髮都細緻描出,馬兒卻似乎即將飛馳向原野的盡頭;梅樹上燦若朝霞的花兒並非細到一粒花粉都不放過,小筆淡淡勾出花瓣,還有幾片羞答答地躲在枝後,小小的.梅樹上閃爍着生命的光芒;日落時分,一名女子依靠着修長的翠竹,彷彿貪戀樹林的美麗,不肯離去……

一幅幅水墨畫將我深深迷住,而墨與水的相溶,又是何等美妙。墨筆輕輕點過水麪,一個“小黑圈”立即現身於水面,它被越拉越長,直至突然斷開,在水面上遊歷數秒,才沉入水底。最奇妙的要數將筆猛地扎入水中,大團“烏雲”立刻衝向水面,如火山噴發一般。不出幾秒,烏雲消散,留下一碗烏水。

國畫不知有多少美麗之處,它們深藏於墨間,筆間,一幅幅水墨畫之間。

畫水墨畫日記 12

天氣晴朗,太陽照着我的臉熱烘烘中帶着一些刺痛。我來到池邊,換上泳衣,戴上眼鏡,一切準備就緒,準備下水!

過了3分鐘,我還在泳池的扶梯上站着,不管朋友們怎麼勸說,我都不敢下去。萬一我下去被水淹沒了可怎麼辦?要是濺起的水花到我眼睛裏去了怎麼辦?萬一在憋氣時嗆到了怎麼辦?一連串的問題在我腦海裏徘徊,但是看着他們嬉戲玩耍,我也好想去參加,所以我鼓起勇氣把腳伸進水裏,等兩隻腳站穩了,我才半個身子浮在水上。喲!還挺簡單的`嘛!我真爲我的膽小而羞愧。

接下來,要做憋氣比賽。我的隊友給我喊着加油,我一鼓作氣,深吸一口,鑽入水中!1秒、2秒、3秒……嘩啦,我從水裏出來,大喘了一口氣,最終我的成績是35。0秒,比對方多了十幾秒呢!因爲這事兒,我的心裏開始變得不那麼害怕,反而還有些洋洋得意呢!

“哧啦!”是誰在我背後潑了一把水,回頭一看,大家正在玩潑水大戰呢!我也加入到他們的隊伍中,你潑我濺,玩得不亦樂乎。

太陽從西邊落下,該回家了,別的小朋友都走了,我卻還立在池邊回憶着剛纔嬉戲的景象……

畫水墨畫日記 13

觀賞完了我家的金銀花,我們再看一看花棚下池子裏的錦鯉。你們看,一條錦鯉的頭上有一個個紅紅的斑點,魚背是白色,一簇一簇的墨色大約長十釐米,好像在白芒芒的雪中畫水墨畫,它的名字叫“丹頂三色”。

還有一條和“丹頂三色”很不一樣的.魚,它的顏色是墨色和紅色多,兩種顏色相互照映着,白色很少,它頭上的墨色像雷電一樣,這條叫“昭和”,它是爸爸的最愛。

媽媽最愛的魚叫秋翠,是德國的種。它的背中間是墨蘭色的,兩邊是兩條紅色的花紋。

它們在我家的池子裏過了五年,已經從小魚苗長大了,爸爸說:“池子的邊像畫框一樣,幾條魚在裏面遊,像一幅鮮活的山水畫。”

我還聽說過一個故事:很早很早以前龍門還未鑿開,河水流到這裏被龍門擋住了,就聚成了一個湖。在黃河裏的鯉魚聽說龍門風光好,想去觀光,它們通過洛河又順着河來到龍門,終於跳過了龍門。但有些鯉魚沒成功,最終沒有成龍,還落了個黑疤。

這就是我們家的錦鯉。

畫水墨畫日記 14

媽媽的生日到了,我按照她平日的愛好,畫了一幅精美的水墨畫。

我準備好了筆墨,就開始構思水墨畫的'風景:江面的水很靜,靜得像一面鏡子;江面的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魚兒;江面的水很綠,綠得像一塊綠寶石發出耀眼的光澤。畫好江水後,又開始想象山怎麼畫。可是這麼想也想不出來,於是我叫來了爸爸,爸爸跟我一起構思,他先起頭:山真高,高得直衝雲霄;山真秀,秀麗得讓你如癡如醉;山真險,危峯兀立,怪石嶙峋。

構思好了整張水墨畫後,我提起筆,開始畫山,可一不小心在紙上濺了一滴墨水,我想這可怎麼辦,媽媽要回家了。突然我靈機一動,把墨點變成房屋,過了不一會兒就畫好了。媽媽一回家我就給她了一個驚喜:"生日快樂!"媽媽看了滿心歡喜。

畫水墨畫日記 15

童年是一曲動聽的歌,是串串花叢中傳出的歡樂笑聲,更是一段小溪裏打鬧,嬉戲的記憶……

在溪邊,長滿了青青的小草。溪水很靜,靜得就像一面鏡子;溪水很綠,綠得就好像一塊碧玉。溪邊的楊柳樹擺動着婀娜多姿的身姿,甩着光滑翠綠的長髮,正對着“鏡子”欣賞着自己的美麗呢。忽然,傳來一羣孩子的歡笑聲,打破了這裏的寧靜。孩子們在溪邊跑着、鬧着,還時不時坐在岸邊,用小腳丫拍打着溪水,褲子上,衣裙上,滿是濺起的水花。垂柳的影子和孩子們的.笑臉碎了,留下的是一灘水花花。孩子們玩累了,開始在溪邊釣起魚來。溪邊又恢復了寧靜,孩子們眼睛直愣愣地盯着魚竿,他們太專心了,連一隻紅蜻蜓飛過來站在了魚竿上他們都沒發現。忽然,魚上鉤了,“嘩啦”一聲,一條魚躍出了水面,孩子們的影子碎了,在草地上跳着魚兒和孩子們的歡呼聲。

多麼美好的情景!多麼美麗的水墨畫!

畫水墨畫日記 16

雖然我學水墨畫的時間沒有多久,但已經深深地愛上了水墨畫。水墨畫千變萬化,有時變成威武的老虎;有時變成茂密的森林;有時變成綠綠的翠竹;有時又變成了神氣的大公雞;變成了可愛的水鳥。

我學水墨畫大部分都是在學校中,看着電視中的錄像畫的,雖然我沒有電視上的老師畫的那麼美麗,那麼栩栩如生,但是我每當畫好了一張“大作”之後,我都會高興不已。

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畫水墨畫是在前幾個星期畫水鳥的時候。那天,鈴聲一響,電視錄像便開始播放。我們認真的看着電視中的老師是怎麼畫的,錄像中的老師仔細的講解着各個部分的畫法,我們也仔細的學着。錄像中的老師畫好了。我們開始自己畫了,我先用小筆,畫出了水鳥的頭,用濃墨點上了眼睛,再畫出了水鳥的脖子。然後在畫羽毛,但是因爲墨太濃,水鳥的羽毛變成了一塊一塊的.了。我沒有因爲一次失敗就放棄了,重新畫了起來,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訓,我讓墨幹了一點再畫,果然效果好了很多,終於到了畫腳的時候,我格外仔細,因爲一旦畫錯,那我之前的努力就白費了。終於腳也畫好了,有了二次的經驗,我馬上又畫了一隻水鳥,在紙的下邊畫上水,這樣我的“大作”就完成了。看着自己的“大作”我心中美滋滋的。

水墨畫千變萬化,讓我更加快樂,真正感受到了水墨畫的魅力!

畫水墨畫日記 17

有人說,城市是覆着濃重色彩的油畫,厚重又絢爛,對所有的細節不遺餘力地加以臨摹,是一種人工精心雕琢的美。很多時候,城市是鄉里人嚮往的童話,城市華麗的外衣令人着迷嚮往,但隨着這幅油畫變得愈加絢麗,城市帶來的問題與日增多。這個時候,不妨回過頭,看看我們可愛的家鄉,你會發現,遠離喧囂之外的,是一幅淡定從容的水墨畫,不加雕琢,渾然天成。

背上揹包,踏上了回鄉的旅途。

若隱若現的土路,停在幾株新生的葦草之間。嫩綠的'葦葉,在晨曦中散發着泥土清新的氣息。微風拂來,一張閃着絲光的蛛網,在這被露水打溼的清晨,闖進我的眼球。蛛網上,一隻碧色小蟲的抖動,讓我駐足。靜下心來,如此貼近,如此寂靜地觀察,一隻即將被捕獲的昆蟲生命的抗爭。是多麼的悄靜與微弱,而又是多麼的驚人心魄。時間磨損的歲月,讓我們忽視了許多,想那隱蔽的深處,總有許多卑微的生命在移動它們韌性的肢爪。或許,這總能給予我們多少傷感和莊嚴。凝神的片刻,不知是在什麼時候,心中的那些無形的網已消逝殆盡。輕輕地彈動了下蛛網,小蟲解放似的飛去,深吸了口泥土的芳香,繼續前行。

遙望遠處蒼鬱的青山與天空洗過雨水的雲朵,凝神諦聽山野的潤啞與幽靜。時而,響晴的天空有燕子輕巧地掠過,恰合此時的心情,恬淡而充滿生氣。

畫水墨畫日記 18

在我的記憶中,最美的地方不是有着“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黃山,也不是被蘇軾所稱讚的“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西湖,更不是有着萬里長城的北京,而是我的故鄉——河曲。

清晨,隨着一聲公雞鳴叫,農民開始了一天的勞作,遠處的山坡因爲雲霧的遮擋而若隱若現給人一種神祕的感覺。不一會兒,太陽出來了,強烈的陽光將雲霧驅散。所有的`一切都因爲太陽的照射而變得清晰起來,廣闊的大地伴着幾聲清脆的鳥鳴,一切都顯得生機勃勃。孩子們都紛紛來到了小溪邊捉魚。湖水清澈見底,就像面未經打磨的鏡子一樣。而其他孩子則在地上摔跤,翻跟頭,玩得不亦樂乎。而這所有的一切僅僅是這幅畫卷的開始。

到了中午,農民伯伯完成了農活回到家中,孩子們則互相告別,匆匆地回到家中。美味的飯菜早已做好,那香味早已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人們覺得這時的太陽是最毒的,而植物卻不這樣認爲,它們拼命地伸着自己枝葉,希望得到更多的陽光。

下午,落日的餘輝照在剛從田地裏回來的農民身上,樹木也因爲光線的變化而變幻自己的顏色。孩子們則剛從外面玩回來,一切都是那麼和諧、安寧。只見煙囪又一縷炊煙升起,那又是婦女們在做一家的晚飯吧。看到這裏這幅美麗的水墨畫就這樣結束了。

那山那水,那故鄉的一切我永遠不會忘記。

畫水墨畫日記 19

清新的筆墨,清麗的色彩,時不時拂動我的心絃。每當我看見牆上掛着的幾幅中國畫,心中就會涌起有些心酸卻充滿快樂的學畫之路。

“你看好了,學習工筆畫最重要的就是畫好線條。”此時,王老師拿着筆,輕輕一帶,輕鬆得沒有一點兒多餘的動作,一條細而流暢的線便躍然紙上。雖然僅僅是一條線,卻讓我感受到無窮的美感,它柔弱得像一條柳枝,輕盈得彷彿要在風中飛起來;它嬌美得似少女婀娜的身姿……的確,僅僅一條線就能讓人浮想聯翩,這也正是國畫的魅力所在。我拿起筆,學着老師,略顯笨拙地畫起來,幼小的臉上充滿了認真和執着,這讓我至今想起都不禁感動。一條線畫好,也許稱不上什麼漂亮,卻足以讓我快樂一陣子。

我勤奮練習着,卻不知什麼時候沒有了當初的那份熱情。我畫得更漂亮、更優秀了,畫中卻沒有了靈魂,變得毫無生氣。當我再次欣賞國畫,才明白我不是爲畫而畫,而是因爲喜歡而畫,如果已經不再熱愛,畫畫又有什麼意義?

此後,我帶着那份快樂去學習國畫,家裏那幾幅畫正是我多年來的成果。看,那隻雄雞正高昂着頭顱,好像一位勝利者俯視着芸芸衆生,那高高翹起的`尾巴,好像一位凱旋的戰士,宣誓着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這是我熱愛的國畫,正是這一幅幅美麗的畫,對它的追求和熱愛,伴我走過了多年。

畫水墨畫日記 20

今天,我到洪老師的家裏去學習水墨畫,他給我的題目是:畫麒麟。

走進洪老師的書房,一股書香味兒撲面而來,筆、墨、紙、硯樣樣俱全,我一下子就來勁了,鋪開紙躍躍欲試。洪老師先讓我把昨天在家裏畫的麒麟拿出來給他看。他看了一會兒,就說:“這隻麒麟的下面加一朵雲會更好,背景要用淡墨暈染一下,雲的外框用淡墨勾一下。”我按照洪老師的指點先改這幅畫,接着就進入了今天的主題。

洪老師先給我講解,他說:“麒麟是一種象徵吉祥的神獸,身體像鹿,頭上有角,尾巴像牛,全身有鱗甲。麒麟一般用來比喻優異出衆的人才。”他讓我模仿的兩隻麒麟陳列在泉州文廟,是人們用來祈求它保佑士子讀書奪取功名順利如願的。

聽了洪老師的'一番話,我對麒麟有了一個清晰的輪廓。我開始畫畫了。

我用洪老師給我的炭筆先畫了一隻麒麟的外形,再在它的左上方畫了一個太陽,太陽周圍加了一些雲朵。接着又畫了第二隻麒麟,在右上方畫上月亮。我猜這應該是一雄一雌,正好一對。輪廓畫出來後,就要上墨了,我蘸了蘸墨,畫了他們的鱗甲,然後畫尾巴,再畫飄飄的雲彩。

快到中午了,我來不及上色,洪老師讓我下週再繼續。

回到家裏,媽媽告訴我,洪老師已經在微信羣裏發了我畫畫的視頻,奶奶和媽媽都誇我畫得不錯。其實洪老師在我畫畫時就誇我像個小畫家。長輩們誇我,其實是在鼓勵我,我學畫畫只是剛起步,路還很長,我希望我有恆心,有毅力堅持下去,越畫越好。

畫水墨畫日記 21

我一直以來都不怎麼喜歡畫畫,除水墨畫例外。

西洋油畫的顏色,華麗而乾燥,因爲那顏料和紙張無法相融和,經過風乾,絢麗的顏料早已經變成粗糙的沙石,粘附在紙上。水墨畫不同,水墨水墨,如水柔和的墨色,揮灑在宣紙上,墨色立即滲入紙中,於是我們看到的'水墨畫,就有一種清淡、柔和、水潤、自然地感覺,雖說線條或許不精細,立體感也許不強,但真正讓人親身體會到畫中的奇妙意境。

其實,這兩種畫的筆法無多大區別,只不過水墨畫的顏料多注入更多的象徵着純真的清水罷了。

生活如畫,爲了讓這幅畫更美好,我們自然要抹上最美好的顏色。

再看看現在那些象徵美好事物的色彩,諸如象徵歡樂的嫩黃,象徵溫馨的粉色,象徵自然地淡綠等等,皆是淡色,那些淡色從何而來?很簡單,用純真的清水調出來的。

看來,純真,是世界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礎,我終於知道爲什麼有那麼多的人懷念童年了,因爲童年充滿純真,有了純真,就會有歡樂、溫馨、自然等等美好的事物,相信每個人都願意甚至渴望得到這些美好的事物。

有人說純真相當於愚蠢、幼稚,可是如果我們把最後一絲純真拋棄。這世界會怎樣,沒有歡樂,沒有溫馨,沒有自然,沒有一切美好的事物。這樣可怕地生活,你受的了嗎?

畫水墨畫日記 22

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幾個調皮可愛的小孩子拎着小水桶,舉着一根釣魚竿,抱着一卷毯子,走到山邊的小溪旁,開始了他們的“釣魚之旅”。

一個男孩子把毛毯放到地上,又打開用袋子包着的水桶,擺到溪邊,便叫上另外幾個小夥伴開始釣魚。剩下的幾個小孩子則在一旁散步,看風景。瞧,岸邊的幾棵柳樹,在微風的吹動下,把自己的柳枝浸入水中,搖擺着,好像在看自己是有多麼的美麗。那可愛的山溪,是那麼綠,綠得像一條碧玉帶;它又是那麼靜,靜得像一面大鏡子;它也是那麼清,清得都能看見水裏的小魚小蝦在嬉戲。而另一邊,幾位“垂釣士”已經上場了。一位年紀稍大的孩子提議:“我們得去做些小東西當做誘餌,引魚上鉤。”“誘‘耳’?難道是用我們的耳朵引魚上鉤嗎?”一個看上去五六歲的`孩子天真地問。這一問,所有的小朋友都笑彎了腰。經過解釋,那位小孩子立馬鑽入叢中,捉來一隻蚯蚓,穿到魚鉤上。大家都拿着魚竿,期待着小魚兒上鉤。

過了一會兒,有幾個孩子不耐煩了:“這算什麼誘餌啊?過去15分鐘了,連個魚影都沒見到!”另外幾個孩子依舊握着魚竿,耐心地等待着。又過了一小會兒,杆子動了動,大家的眼睛迅速亮了起來,猛地一甩——“啪嗒”——魚被甩到草地上。大家看着被甩出的魚,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