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精選39篇)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精選3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1W 次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想必大家都學習了不少新知識,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日記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冬至吃餃子的日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精選39篇)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1

早晨,我剛起牀,看見姥姥買回了許多的菜:香菇、白菜、蔥、羊肉……我好奇地問:“姥姥,買這麼多的菜乾什麼呢?”“後天就是冬至了,我們先包餃子啦。”姥姥說。我一聽高興得一蹦三尺高。以前,雖然常常吃餃子,可從來沒有親手包過餃子,今天正好讓我小試牛刀一把!

吃過早飯,全家人就開始忙了起來,姥姥調好餃子餡就開始和麪、擀皮。等一切準備就緒,爸爸媽媽開始包起餃子,只見他們先拿起皮,放在手掌上攤平,然後夾了一些餡放在上面,把兩邊對齊輕輕一捏,一個餃子就做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學着媽媽的樣包了起來,結果剛上“戰場”就敗下陣來。我把我包好的和媽媽包的一比,真是“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媽媽包的餃子飽滿、結實、整齊,像一隻只栩栩如生的大雁,而我包的餃子卻像一個個“傷兵”,有的“子”、有的“肚皮受傷”、有的……實在是有天壤之別。我只好向媽媽虛心求教,媽媽看了看我包的餃子,告訴我:“你之所以包得不好,是因爲餡放得過多或過少,包的時候又用力不均。不用急,熟能生巧。”

聽了媽媽的話,我又重新開工了,根據媽媽指出的原因,終於親手包成了一個“神氣十足”的大餃子。

在包餃子的過程中,爸爸給我講了冬至吃餃子的來歷。相傳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爲經典。當他毅然辭官回鄉,爲鄉鄰治病時,正值冬季。他看到鄉親們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餃子”。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聽了爸爸的講述我才恍然大悟爲什麼人們說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了。

第一次包餃子,不僅使我學會了包餃子,而且讓我明白了冬至吃餃子的由來,真是一舉兩得呀!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2

聽說冬至要吃餃子,耳朵就不怕凍。今天是冬至,我們吃了美味的餃子噢!

早上,奶奶去清美店裏買了一些餃子皮,還有一些芹菜。回家後,奶奶又從冰箱裏拿出了她去浙江玩時買的黑豬肉。這時,媽媽拿出了前幾天買好的絞肉機。她說“有了這個絞肉機,絞肉餡兒可快了,我們今天就來試着用用看。”

於是,把豬肉洗淨後,切成小塊,然後把芹菜也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再把豬肉和菜放進絞肉機。開始絞肉了,剛過去七八秒,就成了肉泥,這速度真是好快呀!我們把絞好的餡兒裝在大碗裏,準備好餃子皮,要包餃子啦!

先把餃子皮放在左手,右手放肉餡兒,然後在餃子皮的邊沿抹上一點水,對摺,用手親親按壓下,一個餃子就出來了。我們包了很多形狀的餃子,有三角包,金元寶,胖子餃子等。其實,我剛開始包的時候,總是包不好,媽媽鼓勵我說一定可以包好,要有耐心,一步一步來,每一步穩一點,聽了媽媽的話,我真的包的越來越好了,媽媽表揚了我,我高興極了,不一會兒,我們娘兩個就包了六七十個餃子。

我們蒸了一盤餃子,蒸餃有嚼勁,吃起來特別香,我們還下了水餃,裏面放了一些粉絲,青菜、肉丸等,真是色香味俱全,全家一起吃餃子真幸福啊!

希望下次吃餃子,我能包的更好,通過這個包餃子我知道了只要努力,就能把事情做的更好。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3

轉眼間,快到冬至了,這個節氣,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爲了慶祝,我們舉行了包餃子的活動。

話不多說,我們已經坐在了位置上,和同伴們討論怎麼包餃子,雖然表面很鎮定,卻也掩飾不了內心的激動,我雙手緊握,坐立難安,躍躍欲試。

我一拿到餃子皮,便迫不及待地拎起一張,平鋪在手掌心,挑起一筷子餡,倒翻在餃子皮上,用筷子壓實,然後用手指蘸一點水,在餃子皮邊緣抹一圈,看準銜接處,“啪”地一合,一個像樣的餃子完成了,可似乎缺了點什麼,對,是花邊!我在餃子邊緣,揉揉捏捏,一個餃子完工了。雖說不是很精緻,但我覺得好不好吃才重要。

要說最好看的,玫瑰花餃是我的傑作。我把三塊餃子皮拼接在一起,把肉餡放在中間壓扁,好似一塊有餡的薄餅,然後把皮相對摺平捲成了一個玫瑰花的形狀,把花瓣往下按,一個好看能吃的玫瑰花誕生了。

餃子下鍋了,我們在教室裏焦急等待着,那短短的幾分鐘,似乎變得與幾個小時一般漫長。“吃餃子了!”不知誰喊了一聲,我們像脫了繩的小野馬奔向了鍋旁,掀開鍋蓋,餃子如同天鵝浮在了水面上,個個飽滿神氣,我們領到餃子,迫不及待地找了個位置坐下來,準備“大幹一場”,餃子冒着熱騰騰的氣,可我們卻不知燙,紛紛吃了起來,肉香夾着粉香,芹菜香夾着蒜香,不愧是大家都愛的食物。

東至——一個寒冷的節氣,可是有美味的餃子,我們的心裏暖和着呢!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4

每到冬至,大人們都會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隨後他們便在廚房裏忙開了,我多想嘗試着自己包餃子,可大人們總是不讓。老師彷彿看出了我的心思,今天上午給我們上了一堂包餃子的課。

一上課,老師端來一個盆,盆裏裝着餡兒,還有一個面板和菜刀。老師首先把一個又細又長的長條條切成了一小塊兒一小塊兒的小麪糰,然後把小麪糰按成一個個小扁圓。開始擀麪皮了,當老師擀麪皮時,有些同學沒經過老師允許,就要去洗手,回來後都爭着擀麪皮。老師便讓我們每人都包兩個餃子,我聽後,開始擔心起來:讓我吃餃子可以,但是包餃子可能有點難。

有的同學躍躍欲試,有的同學則驚訝地站在那兒,然後,老師開始給我們發麪皮,只見喬同學熟練的把餡包在餃子皮裏,她又用手一捏,就成了一個餃子。看到這裏,我也跟着包了起來,不一會兒就包好了兩個餃子。於是,我向老師申請擀麪皮,沒想到老師爽快地答應了。

最後還剩下五個麪皮沒人包,老師把那五個餃子皮拿過來迅速地包了起來。一轉眼,那五個餃子皮在老師的手裏變成了一個又一個形態奇異的餃子,好看極了。

老師把餃子放在了鍋裏蒸一下,蒸好後,老師給每人發了兩個,我咬在嘴裏,油油的、滑滑的,真好吃!

吃着自己包的餃子,心裏暖暖的。教室裏不時飄來陣陣餃子香,今年的冬至太難忘了。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5

今天是冬至,又正趕上是星期天,按照傳統習俗我們一家興致勃勃包起了餃子。

媽媽早早和好了面,在盆裏醒着。我和哥哥從盆裏抓出一小塊,在案板上把面搓成細長的一條,哥哥拿菜刀把面切成均勻的小塊。我用手把面塊在案板上輕輕一摁,麪糰便成了圓圓的像柿餅一的面塊。接着,我拿起擀麪杖想學媽媽的樣子把餃子皮擀開,可是手怎麼也不聽使喚,要麼把面擀成了長方形,要麼就是一面厚一面薄,怎麼也擀不均勻。看起來簡單的事情做起來其實都不是那麼容易的。最後媽媽手把手教我要兩隻手配合,一個手擀一隻手轉,終於我成功地製作好一張薄厚均勻的餃子皮。

我把擀好的麪皮放在左手裏,右手拿起筷子把餡放在麪皮中間,小心翼翼地把皮折回來用兩手一握,哈!哈!哈!一個像新月亮一樣的餃子終於包成了,雖然沒有媽媽包的漂亮,但畢竟是自己第一次單獨完成的作品,我感到很開心。回頭再看哥哥包的餃子,歪歪扭扭更沒有形狀,爸爸媽媽都被他的作品逗笑了。就這樣在笑聲中我一邊學習大人們的做法,一邊自己認真地做,我們一家人很快包好了一大盤漂亮的餃子。

吃着香噴噴的餃子,回味着勞動的過程,我明白了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學習,用手去實踐才能做好。否則,看似簡單的事情,想做好其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6

今天是冬至,奶奶從商場回來,剛進門,我就迫不及待地迎上去,接過她手裏的菜藍子。仔細一看,菜藍子裏有芹菜、羊肉、雞蛋和火腿腸。我問奶奶:“今天要包餃子嗎?”奶奶說:“沒錯!”

我又問奶奶:“可以在餃子裏面放硬幣嗎?”“可以。”奶奶邊掏菜邊回答。

擇菜,洗菜,切菜,做餡,好大一會兒功夫,奶奶把餃子餡準備好了,面片是現成的,我們可以開始包餃子了。

奶奶包餃子很熟練,幾秒種就能包一個,我和哥哥笨手笨腳,奶奶嫌礙事,讓我們出去。哥哥悄悄地問我:“你猜,誰能吃到帶硬幣的餃子?”我不客氣地說:“要吃嘛,肯定是我先吃到。”哥哥不服氣:“當然是我吃到了。”我們爭來爭去沒個結果,只好等餃子熟了。

過了一會兒,聽爺爺喊我們進屋,進門一看,哇!餃子剛出鍋,熱氣騰騰的。我對奶奶喊:“我要30個餃子。”奶奶說:“好嘞!”順手給媽媽遞過來的碗裏盛滿了餃子。媽媽把餃子端上桌,我和哥哥搶着吃,爺爺笑眯眯地說:“別搶,別搶,還多着呢!”媽媽又端了兩碗,我們也不搶了,等大家都坐好後再開始吃。

每個餃子碗都冒着熱氣,我們一家人大口大口地吃着,突然,我感覺牙齒好痛,原來,我吃到了一個硬幣。接着,哥哥一聲尖叫“啊!”也吃到了一個硬幣。我們相視一笑,哈哈!同時吃到硬幣。

冬至的餃子,吃起來別提有多高興了。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7

“一個扁食兩頭尖,下到鍋裏成萬千。金勺舀,銀碗端,放到桌上敬老天……”你猜這是什麼?這就是聞名中外的美食——水餃。餃子是北方人冬至和過年必不可少的美食,是南北朝張仲景發明的。

“去包餃子嘍,去包餃子嘍!”我們滿懷期待地來到食堂包餃子。因爲今天,就是這個傳統節日——冬至。我迫不及待坐下,桌子上放着雪白雪白的皮子,紅紅的胡蘿蔔餡,綠油油的韭菜餡和一大碗清澈的水。我先拿出一張薄薄的皮子,再把皮子放在手上,然後拿起一雙一次性木筷,接着夾上韭菜餡,最後把餃子的半成品對摺、按緊,按出精美的花紋,一個餃子就做好了。

真是人多力量大。那兩大疊皮子被我們這羣毛孩子“三下五除二”地揉捏後,霎時間成了一個個形態各異的娃娃。有的皮開肉綻,像小白娃的頭上帶了一朵小紅花;有的鼓鼓囊囊,像快撐破肚子的小妹妹;有的矮子看戲,像三天三夜沒吃東西的小寶寶;還有的玲瓏剔透,像一條美麗的裙子。

“哇,蒸餃可以吃啦!”大家爭先恐後地都拿了一碗,這餃子粘滿了水珠,一股迷人的香味飄進我的鼻子裏,我連忙咬了一口,甜甜的味道在嘴裏迴盪。咦,這裏面是什麼?哦,原來是紅棗。

一陣陣香氣迎面撲來,“煎餃,”我猜,“這一定是我最愛吃的煎餃!”我猛一回頭,哇,好一鍋金燦燦的煎餃呀!我拿了兩隻就往嘴裏放,蔥的香味和肉的鮮味一起涌進嘴裏。

冬至離不開餃子,餃子離不開冬至。這個冬至,我真開心!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8

大家身邊的大事小事處處都是,我親生經歷了一件小事,我想這個小事人人都做過。這是一個吃的,冬至這天人人都要吃的,是什麼呢?魚、可樂還是西瓜……答對了是餃子。

我告訴大家一件事,我本來就在課堂上坐不住,聽老師一說週五下午包餃子,就更加坐不住了。

盼啊盼啊,冬至這一天終於來了。週五下午第一節課老師給我們講了餃子的來歷之後讓我們去洗手,然後去活動室包餃子。在包餃子的時候,我一隻手拿着一張餃子皮另一隻手用勺子挖餡正包起來的時候可哪餡兒就是不聽我使喚,不是從左邊冒出來就是從中間冒出來。我擡頭看了一下其它家長和同學他們都包了那麼多餃子了,那些餃子形態各異,讓人看了不流口水纔怪呢!我看着家長們包出的餃子這麼精緻就對一位阿姨說:‘阿姨,請教我包餃子吧?’阿姨一邊示範一邊給我講包餃子的方法和應該注意的事項。我又重新拿起一張餃子皮按照阿姨的方法去做果然真有效。不一會兒大家把餃子包完了,各種各樣的餃子讓我看着直流口水。

水開了,煮餃子啦!爺爺說:大家趕緊把餃子放到水裏,等餃子出鍋的時候我心裏美滋滋的。終於等到熱騰騰的餃子出鍋了,我一口氣吃了很多,品嚐到自己包的餃子,感覺快樂極了。

冬至快樂!感恩老師,讓我學會了包餃子、讓我在學習中不斷成長!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9

中國24節氣大家應該都十分熟悉,這算是中國上下5000年凝聚出的文化瑰寶之一,而今天是24節氣中的冬至。

冬至最重要的一個習俗便是要吃餃子了,這到還是有一段有趣的故事。相傳張仲景在冬至歸鄉時,發現很多貧民們露宿街頭,耳朵都給凍壞了。他見狀便心生可憐,用羊肉辣椒等做成餡,再用白麪皮包起來包成耳朵的樣子,稱爲焦耳,也就是現在的餃子。然後人們一吃着焦耳,耳朵就都好了,於是在冬至時節,吃餃子的這個習俗便一代代地傳了下來。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雖然這從科學方面來看,實在有些不切實際,但這是我們的民族文化,是把所有中國人串在一起的重要因素。不穿秋褲,是對這個冬天的不尊重,而冬至不吃餃子,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不尊重。一個失去傳統文化的民族就像失去了靈魂。

所以今天中午媽媽給我做了餃子吃。可惜的是因爲時間不夠,我們是從超市裏直接買來的水餃。雖然品嚐起來味道十分的不錯,讓人很有食慾,但又總感覺少了點什麼,吃起來感覺怪怪的,大概就是因爲這餃子並非我們自己動手做的,我只吃了五六個也就不再想吃了。

現在想來,似乎明白了什麼。冬至的餃子,元宵的湯圓,端午的糉子,中秋的月餅,這一切並非是人們想去品嚐美味,而是以這些食物爲載體,裝載了那些大家聚在一起團圓的幸福與快樂。

總之,這些食物是讓人們在製作的過程中享受唯美的親情。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10

冬至馬上來臨,今天便是接冬至,應該吃餃子,不然會凍耳朵,這雖然只是諺語,但吃餃子是我們不會改變的習俗。所以媽媽和姥姥就開始包餃子,我也來幫忙。

包餃子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餃子餡,一部分是餃子皮。餃子餡兒已經有姥爺攪拌好了,我們只需要做好餃子皮就好。媽媽用一個大盆裝了許多面粉,再加上水就可以開始和麪了。我在一旁看着媽媽和麪,原本又溼又粘的面,被媽媽一拳一拳砸硬,砸光滑了。我也來試了試,挺費力的,手砸下去後會被黏住,不好拔出來。

好不容易和好了面,姥姥說:“和麪講究三光,手光、面光、盆光,你這樣還不行。”媽媽就幫我和麪,麪糰變光滑了,這纔算和好了面。媽媽把麪糰分成了八個球狀麪糰,再把它們分別搓成環狀,用刀割開,切成小塊。我拿到了一小塊,用擀麪杖擀成麪皮。可我不會擀麪皮,麪餅粘在擀麪杖上面,皮成了長條,這些都是我做出的。

媽媽在一旁指點我,擀麪皮要一手推一手拉,麪皮就會轉起來,就能擀成圓形了。雖然經過了一番周折,但麪皮還是擀好了。接下來的包餃子就簡單一些了,有姥姥和媽媽來做,她們包的餃子,又快又好看。餃子放鍋中,用開水煮,煮好了,一道美味的食物就出來了。

吃着自己參與包的餃子,心中十分開心,果然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吃自己的勞動果實,心裏感到驕傲與快樂。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11

每年冬至節氣來臨的時候,我就會想起這麼一句諺語: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今年冬至我們作文班組織了一次令人興奮的活動,就是所有師生一起動手包餃子。因爲我們要親手包餃子過冬至,也讓今年的冬至顯得很特別,所有的同學內心都有一種按捺不住的激動!

到達目的地後,我們先和麪,接着把面揉成又長又細的長條,再一點一點的切成小圓球。只見孫譽鑫拿起擀麪杖,把圓球粘在了擀麪杖上,怎麼弄也弄不下來,看他那絞盡腦汁、手忙腳亂的畫面,可真是擀麪杖吹火一竅不通。老師見狀,過來給我們做了示範,頓時我們才恍然大悟。我拿着擀麪杖,在小圓球上撒點兒麪粉,用手按壓一下,再將擀麪杖放在上面輕輕地來回滾動,一個餃子皮就做好了。接着,我挖了滿滿一勺肉餡兒放在皮裏,把餃子包好了,不過肉餡兒像頑皮的孩子一樣,好像永遠不要進去,唉!我偷偷地把這個失敗品扔掉了。可我不肯服輸,又拿起勺子,挖了一小勺餡兒放在皮上,將兩邊對摺,再把沒有粘住的粘住,一個餃子就這樣包好了,它胖胖的,就像是一個小乒乓球,看起來十分誘人!

最後把餃子放到鍋裏開始煮了,餃子在沸騰的水裏來回滾動,像在跳着歡快的舞蹈唉,我們忙了一上午,總算可以吃上我們的勞動果實了。一鍋香噴噴熱騰騰的餃子出鍋了,我嚐了一個,吃起來香噴噴的,非常好吃。

這個冬至過得真有意義!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12

杜甫曾經有這樣一句詩: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冬至。一大早我就起來,準備和媽媽一起包餃子。

媽媽一進廚房就開始和麪,並且說道餃子面和好後要多省一會,包的餃子纔會光滑勁道。我連忙過去幫媽媽剁餃子餡。首先把韭菜葉子的黃葉子摘掉,洗乾淨後控幹水分後切成小段。媽媽又讓我去剁豬肉,我拿起刀,有模有樣的學着電視裏廚師的樣子,結果剁了一會,手就酸了。媽媽告訴我要堅持並且用力剁肉,好不容易做完了餃子餡,我的手都直不起來了。

一切準備就緒,我們開始包餃子了。媽媽把面嫺熟地擀成餃子皮,再把一張餃子皮放到手上,包上一點餡,兩邊一合,手一捏,一個餃子就新鮮出爐了。我也拿了一張餃子皮放到手上,可是不管怎麼捏,都包不出媽媽那的那種樣子。兩個一對比,媽媽包的餃子,就像一位打了勝仗的大將軍,而我的呢?還沒上戰場,就已經倒下了。媽媽看見了說:剛開始學包餃子時,可以稍微少放點餡,像我這樣做。包餃子和學習一樣也要多練習,熟能生巧。媽媽又給我做了幾個示範,我漸漸的學會了,不久包了一個跟媽媽的一模一樣的餃子,我高興地大喊:我會包餃子了!我會包餃子了!

餃子包好後,我們把它放入燒開水鍋中,不久就煮好了。我吃了一大碗,這香噴噴的餃子讓我回味無窮。

在今天,我不僅吃了餃子,還學會自己包餃子了,媽媽的話也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下一個冬至,你什麼時候才能來呢?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13

“冬至餃子夏至面”,又快到冬至了,我不由想到了美味的餃子。

餃子是深受中國漢族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餃子也是北方的年節食品,在中國北方很多地方都有冬至吃餃子的習慣。當然我們這裏更加流行包餃子。

星期天,正好表妹也在我家,媽咪買回肉餡、韭菜,開始做餃子餡。媽咪麻利地拌好餡、和好了面,包了起來。我洗乾淨手對媽咪說:“媽咪,我幫您包好嗎?”媽咪笑着說:“你還是幫我擀皮吧。”我挽起袖子,正準備擀皮,妹妹跑了過來,不由分說從我手裏搶過擀麪杖,擀起了餃子皮。“媽,你看。”“你讓着點妹妹,那你包餃子吧!”

我更高興了,學着媽咪的動作,把一個餃子皮放在手上,用筷子夾起一小塊餡,放到餃子皮中間,將兩頭對摺,貼在一起,兩手用力一捏,可餃子開了一個大洞,餡漏了出來,我趕快交給媽咪處理。我又拿起一個皮,心想,這次少放點餡,可不知咋的,皮對摺後,捏不到一起,“算了,不包了。”我泄氣地說。媽咪看了看說:“做事要有耐心,遇到困難要找原因。”聽了媽咪的話,我又包了兩個,雖然樣子不好看,但成功了,我得意地說:“妹妹,看我包的餃子咋樣?”妹妹擡起頭來,只見她臉上、衣服上粘滿了麪粉,真像個聖誕老人。媽咪望着我倆,笑得前仰後合。

包完了,餃子熟了,吃着熱騰騰的餃子,真的開心。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14

冬至,一年最冷的季節。

我長吁一口氣,終於到了。

賣家是位四十左右的中年婦女,很貼心的爲我準備了紅色的袋子,並介紹羅列着的金銀財寶。這裏是金光閃閃,最受歡迎的金元寶,那裏是財源廣進,意義深遠的長銀條。她細心告訴我祭祀的步驟——先把名字寫在紅袋子上,再在周圍散一點紙錢,最後就着燃着的火星把紅袋子從底部燒起。這樣紙錢燒了,別人家不會搶。

我在心底記下步驟,謝過她便離開了。一路上,陸陸續續有人開始燒紙,嘴裏唸唸有詞。三五成羣,也有一個人。人們佇立着,安靜的看着火苗,嘴裏唸唸有詞,時不時用小棍將即將暗淡下去的火苗撥地更旺。那明亮的火焰伴隨着嫋嫋青煙既有淡淡的傷感,也是對已故先人一種深深的緬懷。

我按照心裏記下的步驟將祭祀做完,又把灰燼整理在一起。並在心裏祈願——家人健康平安。我想太太能夠聽到我的聲音,我也會爲了整個家族的興旺而更加奮發努力。

到家了,身體漸漸暖了起來。我將買好的餃子放進鍋裏,嫩白堅硬的它們撲通撲通的一個個跳進鍋裏,發出清脆的聲音。不一會兒,噴香的餃子就出鍋了。湯水白白的,餃子餡兒的油零星地浮在湯麪上,一大口喝下去,心裏滿滿的。

冬至,是一年最冷的時候。死者已矣,活着,要懂得珍惜。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15

今天是冬至,學校舉行“熱乎的餃子,溫暖的心”活動,老師讓我們回家幫助爸爸媽媽包餃子,我高興極了。

上午一放學,我就迫不及待想回家,生怕媽媽把餃子包好了。踏進門一看,媽媽正在包餃子。我叫道:“媽媽,讓我學一學,這是今天中午的任務,你教教我,順便你也歇一歇。”媽媽高興地說:“太好了,你今天真是懂事。”於是,在媽媽的指導下,我取一張餃子皮並放入餡料,用手沾一點水,沾在皮最外圈,將右端邊角捏住,右手拇指向外輕推內側皮,食指將外側皮形成褶折,右手拇指將褶折捏緊,這樣餃子就做好了。不過,我包的和媽媽包的大有不同,媽媽包的一個個圓鼓鼓的,能站起來;我包的扁扁的,站不起來。於是,我決定多放點餡,誰知,這次一個個餃子都露了餡。我趕緊取出一些餡,這回不大也不小,正合適。我連續包了五六個,媽媽說“你包的餃子真可謂是像模像樣的,彷彿是個小月牙。”我和媽媽都笑了。

包好了餃子,媽媽就把包好的餃子放在鍋裏蒸。在餃子煮的時候,我們商議好了,自己吃自己包的餃子。餃子蒸熟了,媽媽一打開鍋蓋,肉餡的香味撲鼻而來,開始品嚐了,不知道爲什麼,不管是包得像月牙的餃子,還是包得“皮開肉綻”的餃子,味道還是那樣鮮美。

今天我學會了包餃子,參與到家長的日常生活中,才能體會父母的忙碌與辛苦,媽媽摘了一上午香菇,還要給我包餃子,真是太辛苦了,今後我一定要多幫助媽媽幹家務。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16

雖然冬至這天非常冷,但李溪溪班裏這一次過冬至的方法很暖和——在班裏辦餃子宴!

和上次美食大會一樣,同學們一到校便迫不及待地相互打聽,你的餃子是什麼餡的?他的餃子是什麼餡的?如果有韭菜餡的,大家便會做出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因爲,雖然好吃但太平常了。如果有什麼特別的餡,大家臉上便會寫出“驚訝”二字,隨即便躍躍欲試想嚐個鮮。李溪溪的餃子是甜品餃子,有巧克力餡的,有火龍果餡的,有玫瑰花餡的,可想而知效果有多轟動。

老規矩,先觀形色,再品嚐。四人小組裏餃子包的最漂亮的要數李溪溪了,李溪溪的餃子包的很精緻,皮上捏出來的花紋井井有條,像一組花邊鑲在餃子上,很有新意。而顏色最好看地便是昊鑫的餃子了。他用胡蘿蔔、青菜、紫甘藍的汁和麪,餃子有黃色的、綠色的、紫色的,五彩繽紛,好看極了。

開吃了!李溪溪和昊鑫的餃子被哄搶,李溪溪的甜品餃子自己都沒沒吃到,便被秒殺。而且不停的還有人來問,還有沒?還有沒?

李溪溪兩手空空,就到班裏晃悠,去吃其他同學的餃子。梧桐組長的餃子味道不錯,小魚兒的餃子也很好吃,但總感覺味道有些雷同。李溪溪品嚐了好多同學的餃子,肚子吃得圓鼓鼓的,她覺得最好吃的要數梓菡的餃子,說不上是什麼餡的,只是覺得非常入味,肉吃着香又不油膩,非常贊!

李溪溪想,這次冬至餃子宴太別緻了!不僅吃飽了肚子,保護了耳朵,而且感受到了分享的樂趣,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真想天天過冬至啊!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17

冬至到,吃餃子,剛到家看到姥姥正在弄餃子,可能是猜到我中午沒有吃上餃子吧,我趕快洗洗手來幫忙。

姥姥把已經和好的面拿出來,在案板上揉勻,然後揉成細細的長條,切出了一個個的小劑子。這時,爸爸媽媽和我“上場”了。我把一個個的小劑子用手掌壓成扁扁的圓片,太簡單了,一會兒,我就完成了任務。

接下來我該幹什麼呢?我四處看看,該做下一道工序了———擀餃子皮,我從爸爸的手裏奪過擀麪杖,開始“教訓”一個個小圓片,受過我“教訓”的餃子皮不是這兒“缺了一塊肉”,就是那兒“鼓起了一個大包”,簡直就是“四不像”。大家看着我的“傑作”都捧腹大笑,我“敗下陣”來,灰溜溜地去嘗試下一道工序———包餃子。我先把一個餃子皮放在手心,舀了一小勺餡小心翼翼地放在餃子皮的正中央,然後將餃子皮對摺後,很細心地把邊捏好,最後學着大人的樣子用兩手的虎口一擠,一個餃子包好了。正當我興高采烈之時,這個剛誕生的“小生命”似乎很不聽話,裏面的餡兒漏了出來,我又趕忙拿了一個餃子皮“補洞”。這時,再看我包的餃子:又白又胖、油光滿面,身上還裹着一件厚厚的棉衣,結果又引來全家人的笑聲一片。

吃着自己包的餃子真香啊,同學們,你們有沒有吃餃子呢?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18

今天是冬至,我們上學的時候,姚老師讓我們自己嘗試下包餃子,我聽了,可興奮了。

一年一度的冬至就要到了,冬至吃餃子是我們這每家每戶都有的習俗。要吃餃子當然要包餃子啦,老師讓我們都去嘗試包餃子。聽完老師的話,我心裏可開心了,包餃子一定很有趣。

放學,回到了家,我打開電腦看要求是什麼?看完老師提出的要求後,媽媽對我說:“笑笑,你有沒有聽說這樣一句話呀?”我急忙說:“是什麼呀?”媽媽笑着說:“這句話就叫,冬至餃子,夏至面。”看來冬至天吃餃子是一個老傳統了,我要去和麪了。

我在面盆裏放上面,倒上水把面和成團,讓它醒一會,我先去拌餃子餡,把韭菜切碎,和上絞好的肉餡,放上些鹽和油,一聞啊:真香。接下來就該擀皮了,我用小勺挖上餡放皮裏,在姥姥的指導下,把餃子沿邊一點點的捏在一起,這樣一個餃子就包好了,雖然不好看,但我想,只要多包幾個就會好的,餃子包完了,就該下餃子了,我在鍋裏添上了水,待水燒開了,我把餃子慢慢的放到鍋裏,下餃子的時候,一定要慢,要不然會被開水燙傷的,下到鍋裏的餃子,要用勺子輕輕的攪着,等開鍋後倒上三次涼水,再開鍋後,餃子就可以出鍋了。盛在盤子裏的餃子,個個水靈靈的,看看就誘人,吃上去一定很香,當然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添加上些蒜泥和醋。

冬至包餃子真有趣,雖然包的過程並不是特別順利,但是我覺得很有收穫,也很開心!我相信下次再包餃子,我一定可以包的更好!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19

放學了,我回到家。媽媽對我說:“今天是冬至,要吃餃子,你要自己做餃子哦!”

我們來到廚房,我跟媽媽就忙了起來,媽媽把麪粉用勺子舀了一些放進盆裏,又給盆裏倒了些水。用她那大大的手掌捏起了麪粉,不一會兒,那麪粉就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蛋。”我看見了,趕緊拿起面團團,玩了起來,我心想:這真好玩好像橡皮泥呀!媽媽又把大面團在案板上揉搓了很久很久,切成一小塊兒一小塊兒的,用那擀麪杖擀了起來。擀啊檊,不一會兒,那些可愛的小塊塊就變成了一張薄薄的餃子皮。

我知道我自己該做什麼了,於是就拿起黃瓜削了起來,媽媽又把肉從大冰箱的“肚子裏。”拿了出來解凍後迅速剁了起來,不一會兒肉剁好了。媽媽把我削好的黃瓜拿刀切成黃瓜沫沫和肉末混在一起加了好幾種調料,又放了幾顆雞蛋,緊接着,我拿起筷子攪拌了起來。攪得我真累呀!終於拌好了。

我和爸爸坐到桌子旁,開始包起餃子來,爸爸教我左手拿起餃子皮,右手挖了一小勺肉選,放進了餃子皮的中間,左右對摺,然後使勁擠壓,一個餃子就包好了,我反反覆覆的試了好多次,剛開始一點也包不好,最後反覆嘗試,我終於成功了,媽媽誇我真棒!……

看着媽媽端出來熱騰騰的餃子後,我的心裏樂開了花,自己包的餃子吃到嘴裏,可真香呀!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20

爲了更好的讓孩子們體驗傳統文化,增長知識,同時也爲期末複習減壓,在家委會的倡導,老師的支持下,三年級十班利用12月20日週末時間組織了一次“迎冬至,包餃子”的活動。

週六一早,大家都大包小包按照事先的分組分工,帶來了包餃子、煮餃子的工具、材料,孩子們興奮的歡蹦亂跳,媽媽們擺好鍋碗瓢盆開始揉麪、活餡兒,爸爸們幫着擀皮、燒水……利用家長們包餃子的時間,孫晨翔爸爸還通過圖文、視頻,給同學們介紹了冬至的成因、由來、古今習俗和各地冬至美食。同學們知道了冬至爲什麼白天最短,瞭解了傳統冬至風俗,還見識了古人有趣的畫九、寫九文化。

當看到最後大大的餃子圖片時,孩子們已經急不可耐了,家長就帶領同學們分組進行包餃子比賽:同學們看了家長的演示後,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和動手能力,包出了形態各異的餃子,看着自己展示的作品,大家就更饞了。這時熱騰騰的餃子出鍋了,大家吹着熱氣爭先品嚐,還不時點評“這個胡蘿蔔的好吃”“白菜的也不錯”“還是香菇的香啊”……結果爸爸們煮餃子的速度都趕不上孩子們吃的快了。

屋外冬日暖陽,屋內餃子飄香,大家歡聲笑語,其樂融融,2012級十班的大家庭通過這次活動進一步增進了交流,孩子們學到了傳統文化知識,增進了友誼,也增添了快樂的記憶。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21

“冬至餃子夏至面”,又快到冬至了,我不由想到了美味的餃子。

餃子是深受中國漢族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餃子也是北方的年節食品,在中國北方很多地方都有冬至吃餃子的習慣。當然我們這裏更加流行包餃子。

星期天,正好表妹也在我家,媽媽買回肉餡、韭菜,開始做餃子餡。媽媽麻利地拌好餡、和好了面,包了起來。我洗乾淨手對媽媽說:“媽媽,我幫您包好嗎?”媽媽笑着說:“你還是幫我擀皮吧。”我挽起袖子,正準備擀皮,妹妹跑了過來,不由分說從我手裏搶過擀麪杖,擀起了餃子皮。“媽,你看。”“你讓着點妹妹,那你包餃子吧!”

我更高興了,學着媽媽的動作,把一個餃子皮放在手上,用筷子夾起一小塊餡,放到餃子皮中間,將兩頭對摺,貼在一起,兩手用力一捏,可餃子開了一個大洞,餡漏了出來,我趕快交給媽媽處理。我又拿起一個皮,心想,這次少放點餡,可不知咋的,皮對摺後,捏不到一起,“算了,不包了。”我泄氣地說。媽媽看了看說:“做事要有耐心,遇到困難要找原因。”聽了媽媽的話,我又包了兩個,雖然樣子不好看,但成功了,我得意地說:“妹妹,看我包的餃子咋樣?”妹妹擡起頭來,只見她臉上、衣服上粘滿了麪粉,真像個聖誕老人。媽媽望着我倆,笑得前仰後合。

包完了,餃子熟了,吃着熱騰騰的餃子,真的開心。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22

冬至代表團圓。古代,窮苦的老百姓十分重視這個節氣,因爲它寓意這一年最艱苦的日子要來了,就是糧食短缺,天氣越發的寒冷。這一天,人們會包餃子,圍在一起吃一頓熱熱乎乎的餃子,祈願在接下來的艱苦日子裏,一家人齊心協力共度難關!爲什麼吃餃子呢?因爲餃子的形狀就像一家人緊緊地團結在一起。

如今,時代的發展,國家的富強,我們再也不愁吃穿用度了。不過,我們卻從來沒有忘記這樣的文化傳統節日!

冬至,我和媽媽趁爸爸還沒有到家,便包了好多餃子。媽媽的老家冬至的習俗雖然不是吃餃子,但是爸爸的老家是的,媽媽第一次包餃子想給爸爸一個驚喜。看着笨手笨腳的媽媽在廚房狼狽不堪的樣子,我竟然笑出聲來。我想:既然我們都是第一次包,乾脆和媽媽來一次比賽。沒想到,最後我居然在時間上大獲全勝。不過,可能是我太急功近利想要戰勝媽媽,最後煮出來的餃子有個別開口的,很明顯是我包的,看來呀,慢工出細活是有道理的,應該是媽媽贏了。

爸爸到家的時候我們已經結束了比賽,所以,爸爸以零個餃子的成績獲得這次家庭包餃子大賽的最後一名。我和媽媽罰他吃掉全部開口的餃子,爸爸一開始不知道那些都是煮的開口了的餃子,樂呵呵地說:“這算什麼,我可是大胃王。”爸爸說完便開始大口地吃起來,吃一個臉色痛苦一點,吃一個臉色再痛苦一點,到最後,爸爸哭喪着臉說:“這些餃子顏值不夠啊,還是放過我吧……”

這次的冬至包餃子大賽令我印象深刻!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23

隆冬,北風凜冽,銀灰色的雲塊在天空中奔騰馳騁,寒流滾滾,正醞釀着一場大雪。從嘴裏、鼻孔裏噴出來的團團熱氣便凝成了一層層霜花,凍結在皮帽四周,恰似一頂銀色的頭盔戴在我那小小的、圓溜溜的腦袋上。冬至盼來了,可以吃餃子了,冬風哥哥傷不到我們的耳朵啦!

餃子皮、餃子餡還有煮鍋已各就各位,準備行動了。我見媽媽輕輕的捏起一塊餃子皮放在手心,道上,倒上一點餡,用水在餃子皮周邊抹上一圈,摺紙一樣對整齊,兩手迅速捏幾下,一個可愛的小餃子就變出來了,我一本正經的學着,還挺有模有樣的。

餃子士兵昂首挺胸,整整齊齊排成一個威武的戰隊,時刻準備進入鍋中探險。媽媽忙裏忙外,我跟着媽媽裝腔作勢地走來走去,不料卻撞上了滾燙的水鍋。

這幅驚險快速的畫面彷彿在我的眼前慢動作播放:鍋的蓋子掉落,燙水隨即也從鍋中灑出來,霎時間,媽媽一把將我推開,熱水無情的撲向媽媽的手臂,還留下了抹不去的火紅的足跡。

姍姍來遲的餃子晚餐擺上了桌,媽媽沒去醫院,也沒去擦藥,而是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陪我們吃餃子,她把衣袖拉了拉,遮住受傷的胳膊,可是我的目光依舊離不開那道傷口,即使有衣服的遮擋,但我還是看到了,看到了傷口在哭泣;即使媽媽沒有露出痛苦的表情,但我還是看到了,看到了媽媽的心在忍受。

媽媽現在不在我的身邊,但每天還會給我打電話,又一年的冬至來了,我想念媽媽,想念媽媽做的餃子,想着媽媽和我之間每一個美好的瞬間,突然媽媽來電話了:“優優,冬至到了,你有沒有吃餃子啊?”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24

餃子是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每逢冬至,北方人家家戶戶都能吃上美味可口的葷餃子或者素餃子,冬至那天我們家就舉辦了包餃子的活動。

餃子是由被稱爲“醫聖”張仲景創造的。那一年冬至那天,張仲景看到白河兩岸的鄉親們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張仲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煮,最後用麪包住,做成耳朵的樣子分發給每人,治好了許多人。後來,人們學着這個樣子,做成了餃子。

冬至那天,我就向媽媽學習包餃子。我洗好手,慢慢地走向廚房,穿上小圍裙,有模有樣地開始做起餃子來。首先我把板子都撒上面粉,其次拿着一片餃子皮放上,往手上沾上一點水均勻的抹在餃子皮上,,接着用勺子挖餡兒,就在這時出現了問題,我挖了一勺子餡兒,向餃子皮上一撒,餡都弄到地上了。我清理完以後,又挖了半勺子餡,又向餃子皮上一撒,餡又弄少了。這時媽媽走過來一指導,我茅塞頓開挖了四分之三勺餡,剛好合適。餡弄好了以後就只剩包了,但我學着媽媽包的時候又出現問題了,我包完以後,餃子就變成癟的了又醜又扁,真不好看。爸爸看了以後哈哈大笑,說:“根本就不是你這樣包的,先從中間慢慢捏,兩邊捏完以後在隔着餡那麼一握,就成了。”我試了好幾次,終於成功了。我爲了鞏固技藝,然後又多包了幾個餃子,雖然樣子不算好看,但總算是合格了。最後,我包了一盤子的餃子,腰都站酸了二話不說,直接躺到牀上休息了。

晚上,我哭笑不得的看着碗裏的餃子,一個個都是癟的,大的大,小的小,還有的都快沒餡了。但是沒關係,因爲這是我那一上午的勞動成果。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25

今天是冬至,是24節氣中重要的一個節氣。這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日子。冬至有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風俗。傳說這個風俗是爲了紀念醫聖張仲景治病救人而流傳下來的。

今天我們全家想包三鮮餡的餃子吃。中午,我和母親先把韭菜擇乾淨又用水洗乾淨放在籃子裏晾乾,用泡上了木耳和凍蝦。下午放學的時候發現木耳大得填過了碗,他變得可真快!大大的木耳有的像我們的耳朵一樣。

在母親的指導下開始了準備工作之一——和麪。我一邊用左手加水,一邊用右手和麪。不一會兒,乾乾的面成了一個個小溼麪糰。我又左右手開攻把面往一個方向揉終於和成了一個大面團。母親高興地說:“兒子,你學會和麪了!”

在母親的鼓勵下,我又拿了兩個雞蛋打在碗裏,我一敲它就碎了,黃澄澄的蛋黃流了出來。我拿着筷子使勁攪拌,母親在鍋裏放上了油,我倒了進去,用筷子攪拌了一下就好了。原來雞蛋就是這樣炒出來的呀!

木耳、蝦仁在我的刀下粉身碎骨,母親在盆裏把所有的餡放到一起加上了油、鹽調好了餡。準備包餃子了,母親擀皮,我包餃子。我先把麪皮平攤在左手掌上,用勺子把先放到中間,再兩面對摺,把邊捏嚴實就好了。看着母親包的餃子又圓又鼓,我包的又瘦又小我不甘心又連續包了十來個。看着他們一個個站好隊排在那裏,好像要急着下鍋呢!

鍋裏的水等得不耐煩了,咕咚咕咚翻起了滾兒。我和母親把餃子一個個放到水裏,蓋上鍋蓋,等了幾分鐘水開了,餃子也在快樂的跳舞。母親說:“接一勺涼水倒進去,等水開了,餃子就可以出鍋了。”於是我就依照這樣,餃子被我盛到了盤子裏。

吃着自己包的餃子真香啊!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26

過冬至啦!人們在這一天會包餃子、吃餛飩,臺灣人喜歡用糯米捏成雞、狗、鴨、牛、羊……象徵吉祥。爸爸媽媽工作平時很忙,我們很少在家包餃子,但是唯獨在冬至這天,媽媽會早早地準備好各種肉餡和素餡在家裏包餃子。

今年的冬至,媽媽像往年一樣早早地準備好了各種餃子餡。中午放學後,我邀請了兩個好朋友——王俊清和趙芊芊來我們家一起包餃子。一路上我們像一隻只歡快的小鳥,蹦蹦跳跳,不一會兒就來到了我們的家。

“孩子們,快去洗手,準備包餃子啦!”我們剛一進門,媽媽就高聲叫道。我們把手洗得乾乾淨淨,飛快地奔向廚房。

媽媽負責擀麪皮,我們負責包餃子。包餃子可是我的拿手絕活。首先,我先給她們倆做個示範。我先拿了一張麪皮,放了一些餡,把皮對摺,左手托住麪皮,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一頭,然後左裹一下,右裹一下,順勢再把麪皮往上提一下,手不斷往前走,頃刻間,一個帶花邊的小餃子就出來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面板上,心裏樂滋滋的。兩個好朋友看了也羨慕不已,拿起麪皮開始學習包餃子。

我們每人拿了一張麪皮,我怎麼做,她們就怎麼做,我是一步一步地教,她們是一步一步地學。剛開始讓她們少放些餡,這樣容易包,否則,菜容易出來,包不住。在我和媽媽的指導下,她們一次比一次有進步,越來越熟練,從最開始花花綠綠的“小圓球”到白白胖胖的“長餃子”,她們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啊!

吃着自己包的餃子,雖然大大小小,有的餃子由於包的時候用力不均還煮爛了,但是我們還是開心極了,每人吃了一大碗。

今年的冬至,能和好朋友一起包餃子,我感到非常快樂。經過一次次的努力,我教會了好朋友包餃子,她們也感到非常快樂,真是一舉兩得啊!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27

今天是冬至,是24節氣中重要的一個節氣。這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日子。冬至有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風俗。傳說這個風俗是爲了紀念醫聖張仲景治病救人而流傳下來的。(https:///)

今天我們全家想包三鮮餡的餃子吃。中午,我和媽媽先把韭菜擇乾淨又用水洗乾淨放在籃子裏晾乾,用泡上了木耳和凍蝦。下午放學的時候發現木耳大得填過了碗,他變得可真快!大大的木耳有的像我們的耳朵一樣。

在媽媽的指導下開始了準備工作之一——和麪。我一邊用左手加水,一邊用右手和麪。不一會兒,乾乾的面成了一個個小溼麪糰。我又左右手開攻把面往一個方向揉終於和成了一個大面團。媽媽高興地說:“兒子,你學會和麪了!”

在媽媽的鼓勵下,我又拿了兩個雞蛋打在碗裏,我一敲它就碎了,黃澄澄的蛋黃流了出來。我拿着筷子使勁攪拌,媽媽在鍋裏放上了油,我倒了進去,用筷子攪拌了一下就好了。原來雞蛋就是這樣炒出來的呀!

木耳、蝦仁在我的刀下粉身碎骨,媽媽在盆裏把所有的餡放到一起加上了油、鹽調好了餡。準備包餃子了,媽媽擀皮,我包餃子。我先把麪皮平攤在左手掌上,用勺子把先放到中間,再兩面對摺,把邊捏嚴實就好了。看着媽媽包的餃子又圓又鼓,我包的又瘦又小我不甘心又連續包了十來個。看着他們一個個站好隊排在那裏,好像要急着下鍋呢!

鍋裏的水等得不耐煩了,咕咚咕咚翻起了滾兒。我和媽媽把餃子一個個放到水裏,蓋上鍋蓋,等了幾分鐘水開了,餃子也在快樂的跳舞。媽媽說:“接一勺涼水倒進去,等水開了,餃子就可以出鍋了。”於是我就依照這樣,餃子被我盛到了盤子裏。

吃着自己包的餃子真香啊!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28

“冬至大如年”。按通常習俗,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吃豆腐、吃餃子、喝老母雞湯,迎接就要到來的數九寒天。

小時候的那個年代,物質條件差,生活艱苦,吃上一頓餃子可是件歡喜事,也是件難事。寒風凌冽,家裏的老人早早起來去菜市場,捏着肉票排隊買肉。即便低聲下氣,營業員也是將頭擡到天上,隨便賞一塊。那一塊肉基本見不到瘦肉,白花花的,得用力抓住纔不至於滑落。順便買些蔬菜,回家後擇好洗淨瀝乾切碎,和那已經剁好的肉泥混合在一起,再加上蔥、姜、油、糖、鹽、醬油等,攪拌均勻。餡料準備好了,大人們又開始和麪,一遍一遍地揉,一拳一拳地揣,直到面不軟不硬方纔滿意。

一切準備就緒,一家人便在桌面上清理出一塊位置開始包餃子。根據年齡和能力,家裏人各有分工:母親搓面切面頭,我擀皮,外婆包餃子,年幼的'弟弟將包好的餃子整理到竹匾中,高齡的曾外祖父負責下餃子。一家人忙得不亦樂乎。當時,看着外婆拿過一張餃子皮,放入適量的餡兒,轉眼一個漂亮的餃子就呈現在面前,感覺像變魔法一般。

餃子包到一定數量時,便燒開水下餃子了。那一隻只白胖的餃子在沸水中上下翻滾,煞是可愛。水開三遍之後,餃子熟了。揭開鍋,香氣撲鼻,饞得人直咽口水。盛出兩大盤,一盤送給沒空包餃子的左鄰右舍,一盤自家老老小小共同分享。吃着,說着,笑着,繼續包着。那餃子裏包入了溫馨、幸福,吃餃子更多的是享受濃濃的親情。

歲月流轉,兩位老人已仙去,而現在的我們又忙於工作和家務,很少再有時間和母親圍在桌邊包餃子。即使調配的餡兒再好,只要是用那買來的餃皮包裹,總少了那一份餃子香,卻又多了一份思念、一份渴盼。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29

冬至有一個習俗就是吃餃子,每年這個時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包餃子,然後等熱騰騰的餃子撈出過,一起吃,是一件幸福 的事。你冬至包過餃子嗎?

冬至,吃餃子就我們這邊的習俗。以前我都是隻管吃餃子,而今天我就要親身體驗一下包餃子的樂趣。

一大早,媽媽就去菜市場買來了餃子皮、豬肉和青菜。一回到家裏我們一家人都開始忙活起來了,媽媽拿買回來的豬肉和青菜用炸肉機粉碎,而我則在一旁當媽媽的小助手,很快青菜肉陷就做好了,媽媽又把這些東西在鍋裏炒了一炒,就這樣我們一家人開始包餃子了。

爸爸先示範了一下,先把餃子皮平平地放在手上,用筷子夾一小點兒肉餡,放在餃子皮的中央,然後將餃子皮慢慢地一層一層地包上,像是摺扇子一樣,使我意外的是爸爸的動作是那麼地熟練,似乎絞子皮像他的乖寶寶,非常聽他的話。

看着爸爸做好餃子,我也好奇地拿起餃子皮,學着爸爸的模樣包起餃子來,結果,餃子皮在我手中到處跟我作對,像是調皮的娃娃,包上這邊,那邊就露出了餡,後來我問了問爸爸:“爸爸,您在哪兒學的,這麼快就包完一個餃子,教教我吧!”爸爸帶着笑容說:“這是我當兵時候在部隊裏學的。”我再一次用懇求的目光看着爸爸,爸爸便爽快地答應了。在爸爸的精心指導下,我終於包了一個和爸爸差不多一樣的餃子,爸爸對我說:“瀟尹,你包得真漂亮。”聽了爸爸這句誇讚我的話,心裏像吃了蜜一樣甜。我一個一個的包好餃子放在一旁,最後越包越好,俗話說得好:“熟能生巧,巧能生精”。

包好了餃子,被媽媽拿走了去煮熟,中午我們吃了一頓熱騰騰的佳餚——餃子。我吃着自己包的餃子,心裏別提有多高興,自己的勞動果實真甜啊!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30

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今天正好是冬至,媽媽要教我包餃子,我一聽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我可從來沒包過餃子,今天正好學一學。

中午一放學,我趕緊跑回家。首先我幫媽媽摘韭菜,我一根一根仔細地摘着綠油油的韭菜,把上面的黃葉子。壞葉子全摘乾淨,然後拿到水管沖洗乾淨控幹水。媽媽把牛肉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我又幫着媽媽剁餡,剁了沒幾下,我的手就開始發酸,只好叫媽媽來剁。媽媽剁好陷找來一個大盆,把陷和韭菜放在一起,放上調料調好陷。

接着我和媽媽一起和好面,開始擀皮。媽媽叫我把面搓成圓長條,切成小塊,用手按平,用擀麪杖擀平。可是擀麪杖在我手裏一點也不聽話,來回亂滾,費了半天勁擀的一點也不圓。媽媽告訴我說:“要邊擀邊轉餃子皮才行。”開始包餃子了,媽媽說:“要把餃子皮攤平放在手掌上,夾起一些陷子放在上面,把兩邊對齊輕輕一捏就行了。”

我試着包了一個,可餃子怎麼也豎不起來,像個歪脖子一樣老躺着。媽媽告訴我說:“不用着急,慢慢來,熟能生巧。餃子餡不能放得太多,也不能放得過少,要對稱捏緊。”聽了媽媽的話,我又重新開始包,終於包了幾個站着的餃子,真開心。

包完餃子,爸爸燒好水準備下餃子。爸爸神氣地說:“這下餃子也有學問喲!餃子下鍋要用鍋鏟來動一動,要不然會粘鍋的,水開了以後還要往裏加幾次涼水,那樣餃子才能煮熟。”不一會兒爸爸端上來熱氣騰騰的餃子,全家人圍在一起吃水餃開心極了。

吃着美味的餃子,我們三人會心地笑了。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31

冬至(WinterSolstice),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吃南瓜的習俗,諺語:“冬至到,吃水餃。”關於該節氣的詩詞和影視作品還有很多。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爲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爲良相,亦當爲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爲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出國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32

冬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這一天爲什麼要吃餃子呢,尤其是在北方,你像我們老家河南,到了冬至,要包餃子,每個人都得吃,你要不吃,耳朵可能就得被凍掉。這是一個習俗,怎麼傳下來的呢?

據說在東漢末年,在河南地界兒,有一年冬天,天兒特別冷,天寒地凍,寒風刺骨,大雪封門,那年頭也沒有空調沒有暖氣,吃不飽穿不暖,很多人都得了凍瘡,剛開始是凍手,後來凍腳,凍手凍腳,怎麼這麼不老實啊!啊,把手和腳都給凍壞了。後來耳朵、臉,以至於全身都生了凍瘡,是疼痛難忍,不光是疼,它還癢,你說這多難受啊,苦不堪言!有的人耳朵都給凍沒了,全身潰爛的也有。你說,這老百姓碰到這個天災,政府不管嗎?管?沒法管。當時是什麼個情況,兵荒馬亂,諸侯紛爭,沒人顧得上黎民疾苦。

就在這個時候,活菩薩出現了,醫聖張仲景回鄉祭祖,張仲景他是河南南陽人,這一路上看到這樣的情景,心急如焚。這怎麼得了,我得治病救人哪。他就在當地搭起了一個醫棚,支起了一口大鍋,把白菜、羊肉切碎,加入花椒胡椒和一些祛寒提熱的藥材,放在鍋裏煎熬,完了之後用麪皮兒包起來,包成耳朵的形狀。再放到鍋裏煮熟,連湯帶食,免費發放給窮人,老百姓吃了之後,你還別說,發現不光抵禦了傷寒,還治好了凍傷的耳朵。從這兒之後,鄉親們就模仿製作這種食品,稱之爲餃耳,又叫它餃子。發放餃子這天恰好是冬至,後來人們爲了紀念這位聖人,每到冬至這天就吃餃子,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天到了,吃一碗熱騰騰的餃子,這是家裏人對親人最貼心的關懷了。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33

昨天是冬至,也就是三九天的開始,媽媽叫我們所有人都回家吃餃子,以前在黑土地時流傳說冬至吃餃子,夏至吃麪,也就是冬至吃餃子凍不死,夏至吃麪熱不死,其時這只是一種說法,但我們還是回家一起包餃子了。

媽媽早就把餡、面準備好了,只等我們到了在包,現在人們都吃不多了,圖得只是個熱鬧、那個氣氛,每次包餃子都是媽媽擀皮,我們大家包,今天包到一半,妹妹說她擀皮,讓媽媽休息一下,也是,快七十的人了,每次她都搶着擀,因她不願意包,這次我們說你還是上一邊休息去吧,這麼多人用不着你的,我們邊說邊包,一會就包好幾大拍子,只是吃飯的人還沒有到齊,於是我們邊看電視、邊聊着天,等着那些閒人們的回來。

一年一年真快呀,過完冬至這個節氣,今年又快過去了,在過完小寒、大寒一年就完了,人們感嘆日子的流失,人們感嘆時光的無情,以前貧窮的年代,人們溫飽都成問題,只有逢年過節才能改善一下火食,所以大人、孩子都盼望着過年,那時人們覺得過年真好,“吃好的、穿好的,跟着老孃趕腳去”,這句話大多數人都會說,都會記得,而如今別說過年,就是平時人們吃得如同以前的過年,所以我們包餃子時還得分三樣,因爸爸不喜歡吃肉的,小侄不喜歡吃芹菜的,弟弟不喜歡吃白菜的,更是衆口難調,回到從前他們什麼都吃了。

今天是雙休日,我想大多數人家一定都在包餃子,而且也會說着同樣的話題吧,也會爲吃、爲時光而感嘆吧,時光匆匆,歲月無情呀,但願人們在不缺吃、不缺穿的今天,能開開心心過好每天、每一分鐘。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34

昨天是冬至。北方人有吃餃子的習俗。

下班的時候,聽很多朋友說,中午回家吃餃子。我聽着,感覺挺饞人的,因爲很久沒有吃餃子了。可是,近段時間,忙來忙去,一直沒有時間做。所以,想起來,總感覺虧欠愛人和孩子。於是,在回家的路上,我買了現成的水餃。

快要到家的時候,碰見了愛人,只見他手裏拎着一個大包,沉甸甸的樣子。

“你手裏提的什麼?”我走近他,問道。

“人家不是說,今天是冬至,該吃餃子了嗎?我買了兩袋速凍水餃。”愛人把手裏的包提得高高地,讓我看。

“哦。”

“這段時間,因爲父親住院,你一直比較勞累,沒大有時間;我又不會做,所以,我就想幹脆來點現成的,這樣省事。”愛人說完,還顯出不好意思的樣子。

“我也買餃子了,你看。”我把包提起來,給愛人看。

“哈哈……”

“哈哈……”

我們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

“這樣也挺好啊,放在冰箱裏,我們可以多吃一頓呢。”愛人笑着說。

“只能這樣了。”

我們兩個一人提着一大包,並肩走着,愛人還不時地跟我說着話。

回到家後,我對愛人說,“今天中午的飯由我來做,你歇歇吧。”

“真的?”愛人調皮地笑了笑,“那好吧。”

我一邊做飯,一邊在想:近段時間,尤其是自從父親住院以來,自己天天往醫院裏跑,所以,家裏的事就操的少了些。愛人除了照顧孩子外,還主動買菜、做飯等,把大部分家務活都做了。想到這些,我的心裏熱乎乎的。我擦了擦眼睛,繼續想着:待父親好些了,自己一定多抽點時間陪陪愛人和孩子,親手做些他們喜歡吃的,來好好補償補償他們。

“溢鍋了。”愛人喊了一聲。

我立馬清醒過來,“呵呵,差一點啊。”

不一會兒,兒子放學回來了。

開飯!熱騰騰的餃子上桌了!

今年冬至的這頓餃子,我們都吃得特別香,特別有滋有味。一盤餃子下肚,我感覺心裏更熱乎了。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35

冬至到了,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有句民謠是“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所以,今天中午一放學,媽媽就說包餃子,並且牟星宇媽媽也一起過來包餃子。我高興的說:“我們也學包餃子,媽媽同意了。

我們先學第一步,媽媽教我們把面放在盆裏,然後一邊往麪粉裏澆水,攪動麪粉和麪,我照媽媽說的做,可是一會兒兩隻手就被粘住了,媽媽往我手上撒了一些乾麪粉才把面弄乾淨。原來看媽媽和麪時覺得很簡單,現在覺得真難啊!在媽媽的指導下,我們笨拙的把面終於揉到一起。

第二步是切餡,今天的餡是藕和胡蘿蔔的,我們先把藕和胡蘿蔔插成細條,又剁成沫,然後阿姨放上較好的肉和佐料,餡就弄好了。

第三步是揉麪和擀皮,首先媽媽在面板上把面揉勻,切成四小塊,又把一小塊面拉成長條,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再把小段壓扁,擀成一個一個小面片。我們也學着媽媽的樣子做起來,可一到我手上,它們就變得不聽話了,尤其是擀麪片,我右手拿着擀麪杖,左手拿着麪餅,可是怎麼擀也擀不圓,不是粘在麪杖上,就是不聽使喚地擀成各種各樣的形狀。我說:“唉,真難”。媽媽和阿姨包着水餃說:“挺好,挺好”。聽着她們的鼓勵,真希望擀得一個比一個好。

第四步就是學包水餃了,我把面片放在手上,又用勺子弄了一點餃子餡,可是這邊捏好,那邊漏餡了。我想:我再包一個,要少放一點餡,我捏好一看,沒漏餡,可放在那,就像一個半圓的麪餅,真難看。媽媽看我泄氣的樣子,就手把手教起來,他讓我拿起一個面片,放上餡,然後把皮合起來,先再中間一捏,在向兩邊一捏,直到沒有縫兒,我包了一個又一個,媽媽說我有進步,我心裏美滋滋的。

在我們共同努力下,餃子終於包好了。這時,鍋裏的水也燒開了,我還學着大人的樣子煮水餃,一會功夫,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就端了上來,我吃了一個水餃,覺得今天的餃子格外香。我第一次包餃子,真開心啊!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36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37

“熱騰騰的餃子出鍋了,大家趕緊趁熱吃吧!”

隨着媽媽的一聲喊,我蹭的一下從沙發站起來,一路小跑來到餐桌前,拿起筷子就衝着目標——盤中的餃子而去,也顧不得燙了,慌忙夾起一個餃子就往嘴裏送去,咬下一口,嘴裏還沒品出餃子的香味,一股韭菜的清香味倒是搶先一步進入到了我的鼻子中,真香呀!鼻子聞着餃子的香味,手上和嘴可不能停,要不我的肚子可要跟我發脾氣了,可要狀告我它了。

一個,兩個......我才吃了四個,這一大盤餃子可就沒了。這不奇怪,因爲我們家人多呀!爺爺、奶奶、大伯、大娘、爸爸、媽媽、哥哥、弟弟和我,叔叔嬸嬸有事今天沒有回來,這一人一個,一大盤餃子很快就被大家消滅了。我是一次往我跟前的小盤裏多夾了幾個,要不我還吃不了這麼多呢。大家可不要說我嘴饞,不懂事呀,這都怨我的肚子,早上老早就餓了,所以就什麼也不顧了。

“妞妞、源源、奇奇,今天可要多吃點,這可是冬至的餃子,吃了耳朵就不會凍了。”奶奶生怕我和哥哥、弟弟吃得少,一邊吃,一邊還對我們三個人進行勸吃。奶奶的這個行爲我們都非常習慣,也都非常樂意接受,每次吃飯的時候我們都是吃的飽飽的。

又一大盤餃子上來了,三雙筷子同時伸了上去,咦,怎麼回事,怎麼這個餃子夾不動呀?一看,原來是我和弟弟同時去搶同一個餃子了。算了,我大,不和你爭,我再去夾另外一個。不對吧,我瞄準的那個餃子怎麼又沒有了,再一看,原來是被爸爸夾走了,餃子也已經進到他的嘴裏了。不能再看了,得趕緊下手了,要不一會這一盤餃子也沒了。沒過一會兒,這一盤也空了。這一盤我吃了三個。

“再上十盤餃子來!”我忍不住喊了起來。我的這一聲喊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熱熱鬧鬧、團團圓圓的冬至餃子終於吃完了。我自己計算了一下,我今天一共吃了二十一個餃子。我的肚子吃的那個飽呀!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38

每年的除夕夜,就像在舉行一場盛大的演出,而餃子,則是演出的壓軸大戲。因爲啊,它是最能體現年味,也是最吸引我的菜品了。

三鮮、白菜、大蔥、蝦仁、瞧瞧這些餡料,簡直就是百吃不厭啊,想到白花花、圓滾滾的餃子冒着熱氣,整齊地躺在盤子裏,在燈光的照耀下,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咬上一大口呢。

大家都知道很多地方包餃子都喜歡包白菜餡的,這是爲什麼呀?是因爲它最好吃嗎?當然不是,這個也是有原因的——白菜和“百財”是諧音,所以到了新年時,人們尤其愛包白菜餡的餃子。都希望未來能發財吉祥。白菜,自然也就成了餃子餡兒的最佳人選。

提到餃子,你們一定會想到新年,不過可不光過年的時候會吃餃子。還記得那句俗語嗎?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記起來了嗎?冬至也要吃餃子,不過話說,吃餃子真能治耳朵嗎?那就要從這個傳說說起了。

你們知道張仲景嗎?他是漢朝的一位神醫。相傳,他有一年冬至這天回家鄉,看到窮苦的老百姓們又冷又餓,很多人的耳朵都凍傷了,很是難過。於是他就支起一口鍋,煮了很多羊肉、辣椒,還有一些驅寒的中藥材。哇!簡直是香飄十里呀。吸引了很多老鄉過來。張仲景非常聰明,他爲了節省時間,也爲了大家吃的方便,就用麪皮把這些料包起來,煮熟了給大家吃。面捏成的形狀就像耳朵一樣,這個祕方就叫“嬌耳湯”,又好吃有效,大家吃完之後渾身發熱,耳朵也不疼啦。然後大家就把這種做法流傳下來,“嬌耳”也就變成“餃子”了。

那麼稱爲“國食”的餃子,真的是全民都在吃嗎?沒錯,不過還是北方人吃得比較多。我們北方還流傳着一句話:好吃不過餃子。雖然現在的我們可能覺得比和餃子好吃的美食多了去了,不過,在舊社會能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餃子,對很多人很多人來說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呢。

冬至吃餃子的日記 篇39

冬至來到了,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重要的節氣。這一天是一年當中白天最短,晚上的時間最長的一天。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的驅寒嬌耳湯之恩流傳下來的習俗,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諺語。

今天中午奶奶說:“冬至了,我們也要包餃子,你來幫奶奶擇菜吧。”我抓起韭菜一根根擇起來,我把韭菜外面的黃葉子摘掉,然後把韭菜梢的黃葉子也摘下來,摘了好久才摘了一小把。

下午放學回到家裏,我就洗乾淨手學着奶奶的樣子包起餃子來。先是揉麪,我拿起一小塊麪糰,在案板上面先是使勁揉,等差不多了就把麪糰搓成一個長條,可麪糰總是被我搓地扁扁的,怎麼也弄不圓,還是奶奶幫我搓成了長條,我拿起刀把面切成小塊,在麪粉裏滾了滾,這是爲了防止它們粘成一團。我拿起一小塊面,放在案板上,兩個手推着擀麪杖壓麪皮,費了好大勁,麪糰不是粘在擀麪杖上就是被我壓成了長條,總也不能壓成圓圓的樣子。

麪皮終於擀好了,接下來就是包餃子了。我把麪皮放在桌子上,弄了一些肉餡放在麪皮中央,然後小心翼翼地把麪皮對摺,壓緊中間的地方,然後把兩邊也都慢慢壓緊,一個餃子就包好了,可是它卻怎麼也站不起來,就躺在案板上,我又接連包了幾個,肉餡放的太多就會把餡漏在外面,放少了卻又扁扁的,弄了好久纔算包好了10個餃子,看看我包的餃子,各式各樣的都有,好玩極了。

餃子包好了,奶奶燒開了水,我們準備下餃子了。奶奶告訴我:“煮餃子的時候,要等餃子浮上來以後,要加點涼水進去,等到再開鍋的時候,餃子就熟透了。”看着餃子一個個浮在水面上,像是一隻只小豬,真是可愛。

今天的餃子格外香,我吃了整整一盤,看來,自己動手做的飯纔是最好吃的。

經過這一次包餃子我知道了什麼事情都不是一學就能學會的,只有刻苦地去練習才能真正學會每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