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推薦】養蠶日記模板彙編8篇

【推薦】養蠶日記模板彙編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不知不覺中一天又要結束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那麼日記有什麼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養蠶日記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養蠶日記模板彙編8篇

養蠶日記 篇1

不知在什麼時候,我班掀起了一陣“養蠶熱”,當然我也不例外。這不,我向同學討了三條剛從卵裏孵出來的蠶寶寶,來過過我的“養蠶”癮。

小蠶又細又小,樣子像螞蟻,黑乎乎的,很“弱不經風”的樣子。當我買回桑葉要把蠶寶寶放到“新家”的時候,一隻頑皮的小蠶從高處“墜樓而亡”。第二天當我去換桑葉時我發現只剩下一隻蠶了,還有一隻也不見了蹤影。我很傷心,怪自已沒照顧好蠶寶寶,於是我下決心一定要把剩下的一隻養得白白胖胖。

果然這隻蠶好像知道我心思似的,每天放學回家,它總是把桑葉吃了個千蒼百孔,看見我來了,就把頭擡得高高的,像在對我說:“我還要吃桑葉,還要。”當然我總會很大方地“招待”它嘍!

每當這時,我總會很仔細地觀察起這個小昆蟲來:

小蠶爬起來可慢了,樣子有點像海蔘,身子一縮一伸,很有意思。它看見桑葉可高興了,爬過來就吃,咀嚼着桑葉,那沙沙沙沙的聲音像秋天細雨的聲音,不一會,就把桑葉啃成一個個的'小窟窿,吃完了,身體一弓一弓地爬走了。

蠶慢慢長大,顏色由黑灰白,再變白。它齧食着桑葉,卻吐着細絲,度盡了一生的辛勤,便化成蛹,變成飛蛾,產下自己的後代,就死去了。蠶的這種奉獻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養蠶日記 篇2

最近,我們班開始流行養動物了。養蠶的、養倉鼠的、養海螺螃蟹的……其中養蠶的最多,班裏的大部分同學都有了可愛的蠶寶寶,這些蠶寶寶對我富有誘惑力,我決定養一隻蠶。

張思遠說:“呵呵!楊政真好!送我兩隻蠶!小蠶,乖。”嗯?楊政給張思遠兩隻蠶?不行!我得找楊政要一隻去!我說:“楊政,你能給我一隻蠶嗎?”呵呵,楊政很大方地說:“拿個盒子來,我給你一隻!”我急急忙忙地拿出盒子,楊政往裏放了一隻非常瘦小的.青綠色的蠶,還給我了許多桑葉。雖然是一隻比較瘦小的,但也算人家的一片心意嘛,我一定要好好地對待它。我拿着盒子一蹦一跳地回到了座位,仔仔細細地觀察蠶寶寶。

我發現班裏每一個同學的蠶都比我的大,我的蠶才1.5釐米,看着它這麼瘦小,我想我更應該精心照顧它了。就這樣我對蠶寶寶更感興趣了。中午我把蠶寶寶帶回了家,把蠶放在桌子上,去洗了個手,回來發現蠶寶寶不見了,我急的團團轉,我對爸爸老媽說:“老爸老媽,蠶寶寶不見了。”老媽不急不忙地說:“呵呵,蠶可能藏在桑葉下了。”我撥開桑葉一看!的確,蠶寶寶在桑葉裏面,它卷着身子,好像非常冷,但是仔細一看,它原來在吃桑葉。

從有蠶寶寶後,我每天便有事可做了,要不看看它長大沒有,要不看看它的葉子新不新鮮。一天,我給蠶喂桑葉的時候把桑葉立了起來,以防它找不到葉邊。“悅悅!悅悅!悅悅,你過來看看蠶寶寶都快爬出來了!”老媽說。我連忙跑過去,一看蠶寶寶好像今天過度興奮,它好像在作登山運動,又好像準備跳高!真像一個運動員。其實它是爬到了葉杆上,如果不是我把桑葉立起來,它還不會有這麼好的“運動器材”呢!我聰明吧!

這幾天,我看蠶寶寶有些不舒服,沒有前幾天的精神樣了。我問蠶寶寶:“蠶寶寶你怎麼了?告訴我,讓我幫你吧!”蠶寶寶使勁的滾動,也不到桑葉上去,也不聽我說的話,我很難過,我心裏有一絲陰影,蠶寶寶快要死了。沒想到第二天一大早起來,再去看蠶寶寶時,蠶寶寶卻一動不動了……

蠶寶寶離開了我,我心裏非常難過。都怪我沒有照顧好蠶寶寶,蠶寶寶祝你一路走好!再見了!

養蠶日記 篇3

5月11日晴

今天,科學老師讓我們把蠶寶寶帶去,因爲今天科學課要觀察蠶寶寶。我把我的二毛帶去了。在科學課上,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仔細觀察了蠶寶寶。

我第一個觀察,在觀察中,我發現蠶寶寶儘管比我剛拿到的時候大了許多,但它還是非常小,我估計它的長度有1釐米多,經過我的仔細測量,發現它的身長是1.5釐米,它的.鼻子是黑色的,身體是灰色的,頭是白色的,背上和身體的兩側都有一些小黑點兒。

老師告訴體的兩側都有一些小黑點兒。老師告訴我們那是蠶寶寶的氣門。

蠶寶寶活動起來非常慢,它先把前身向前爬一下,再把後身往前爬一下,就向前挪動了一截。我把一片桑葉放進它的房間裏,過了一會兒,桑葉就被吃掉了幾塊。

最後,我戀戀不捨地把蠶寶寶傳給了下一個同學。

5月12日晴

今天,蠶寶寶都已經長到2.5釐米左右長了。不過大毛和二毛都沒什麼明顯變化,他們兩個是最早變成白色的。三毛和四毛蛻皮了。現在它們每天要換兩次葉子,我還要經常給它們清理房間。

養蠶日記 篇4

星期五中午,下班回家的媽媽抱着神祕的鞋盒子。我剛想問,媽媽就招呼我過去,媽媽打開盒蓋讓我看,並且告訴我這裏面是今天剛剛出生的蠶寶寶。我還是第一次見到蠶寶寶呢,於是,我認真的觀察起來。

我看見一隻只像螞蟻一樣的蠶寶寶,突然,我大叫起來:“媽媽,快看哪,有一隻蠶寶寶快要出生了,蠶寶寶的半個身體都出來了,大約過了五分鐘,那隻蠶寶寶破殼而出,它慢慢地爬到桑葉上,和夥伴們聚在一起。我親手量了量,有的蠶寶寶長1.5毫米,有些是2毫米。

蠶寶寶最喜歡吃桑葉,沒過五分鐘,桑葉上就被蠶寶寶挖了一個小洞,它們可真貪吃呀。

我不知道蠶的一生是怎麼樣的.,我只知道蠶吐的絲可以做衣服,蠶吐完絲,它的一生就要結束了。

養蠶日記 篇5

最近,班的同學們開始養蠶了。我也有5只蠶,個個白白胖胖的。

記得星期一的時候,我剛從小店裏買了5條蠶,他們長得又黑又小,我都不敢去碰他們,生怕一不小心把他們捏死了!看着身邊的同學們蠶養得白白胖胖,我就下決心,一定要把自己的蠶也養得白白胖胖。

我每天按時餵它們,它們吃起桑葉可快了。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有一天,我發現其中一條蠶突然把身子側了過來,定在那裏不動了,我又着急又害怕,找來了我們班的養蠶大王來問個明白。她對我說:“不用擔心,這隻蠶是要蛻皮了,你看他嘴巴那裏黑黑的,是嘴巴空了,他要換一下皮膚。”這下我放心了.

現在我的'蠶個個白白胖胖的。吃桑葉的速度很快。馬上,他們就要變成飛蛾了······

養蠶日記 篇6

時間過得真快呀,一轉眼,一個星期就過去了,媽媽又把蠶寶寶帶回來了。

我急忙打開盒蓋,往裏一看,不由得叫了起來:“這就是我上次看到的蠶寶寶嗎?它們的變化怎麼這麼大呢?”它們身體的顏色從黑色變成了灰白色,而且,胃口也更大了,剛放上去的桑葉很快就被蠶寶寶啃了一個大大洞。蠶寶寶從1.5毫米長到了5毫米.媽媽告訴我:“蠶寶寶們長大了,它們從黑色變成了灰白色是因爲剛剛出生的蠶寶寶未免有一層黑色的.表皮,它們的表皮不能隨着它們一起長大,所以,長到一定的時候,就要脫一次皮。它們一共要脫4次皮!”

我睜大眼睛認真觀察,竟然發現有幾隻蠶寶寶不吃不動正在脫皮,過了一會兒,你就可以看到蠶寶寶到過的地方留下了一段灰色的硬皮,蠶寶寶的顏色也淡了很多。

在紙盒的底部,我還發現了一些黑色的顆粒,我問媽媽這是什麼,媽媽說:“這是蠶拉的屎,聽說還可以作藥用。”

我向媽媽要了一些蠶寶寶,因爲我想親眼看看蠶寶寶長大。

養蠶日記 篇7

昨天,冉老師通知我們讓我們今天把自己的養的蠶帶到學校去,和同學們一起觀察。

現在我只剩下大毛、二毛和三毛了,因爲老師很早以前就讓我給張蕾一隻蠶,可是她一直沒來拿,我懷疑她一定是忘記了。昨天,她終於來了,恐怕是怕今天會被冉老師訓吧。我把經過認真仔細的考慮,把我的四毛給了張蕾,因爲它最喜歡獨來獨往,我想一個人生活可能會比其它幾隻單獨生活要好一些,至少它不會因爲思念生活要好一些,至少它不會因爲思念它的同伴而死去吧。其實,從內心來講,我真的不想把它們中的任何一個送給別人,畢竟我已經養了它們半個多月了,對它們還是很有感情的。可沒辦法,這是冉老師的命令,不得不服從啊,我只好戀戀不捨地把我的四毛送給了張蕾。

今天早上我把我的三毛帶去了,我一直把它當成了我的四毛,沒當同學問我的,我給這隻可愛的蠶寶寶取的美名是什麼的時候,我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是四毛。”可回到家裏我才發現,這原來是我的三毛。我把蠶寶寶帶到班上,班裏的同學看了都說我的蠶寶寶像豬兒蟲,又大又胖。我也去看的別的同學養的蠶,他們的都小得可憐。看來我的辛苦還是沒有白費,我真的是盡心盡力地在照顧它們。通過我和同桌的仔細觀察,還發現了蠶是怎麼排泄分糞便的,它先從尾巴里擠出糞便的一個頭,接下來它不停地搖尾巴,這樣就把糞便給搖了出來,看起來,它們排完糞便都輕鬆多了。

放學回到家,我把我的蠶寶寶都放在了一起,大毛、二毛一定是很想三毛了,一看見三毛就爬到了它的身上。大毛已經有筷子頭那麼粗了,身長估計有4。5釐米了;二毛比大毛微微瘦一點兒,不過長度跟大毛可是不相上下。儘管它們差別不大,我還是有辨認它們的方法,每個蠶寶寶的尾巴上都有個像針一樣的東西,大毛的“針”比二毛的長一些,大毛戴的“黑眼鏡”的顏色比二毛戴的要淺一些。它們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做祈禱的動作。三毛最好人,因爲它的顏色是淺灰色的,吃東西的時候也表現的比較斯文。我還發現每隻蠶寶寶身體的第四節兩側都有一個像耳朵一樣的東西,不知道是什麼。另外,它們吃過的桑葉上有很多亮亮的絲,還有幾片葉子都被它們的絲連起來了,恐怕它們在練習吐絲吧。

我多麼希望能儘快看到它們吐絲啊,可我有怕它們吐絲,因爲這樣的話,我就永遠見不到我那可愛的蠶寶寶了。人們都說“春蠶到死絲方盡”,也就是說,蠶寶寶吐了絲以後就死了。那樣我會難過的。

養蠶日記 篇8

你若問問小朋友,“你爲什麼要養蠶呢?”他們十個裏有八個都會回答:“培養耐心和愛心唄!”確實,自家養蠶就是要培養小孩的愛心和細心。可是,是不是蠶養的越多,起到的效果才大呢?結果是否定的。

看似蠶樣多一些,小朋友們就會更下功夫的飼養,會加大效果。可是,經過我兩年多對自己的試驗和總結,結果並不是這樣的。三年前,我還是二年級的小孩子,非常喜歡養蠶。爸爸老媽也很支持我,給我搞到了不少蠶卵,大概有150多條呢!我是說不出來的激動和高興,蠶孵化出來了,一條條的黑線,把盒子地都遮住了一大片。剛開始的幾天,由於蠶還小,比較好管理。我就把葉子小心地剪成細條,鋪在蠶羣的上面,每次都要忙乎半天,但是我還很樂意。爸爸老媽見了,覺得還挺有效果,就更支持我養蠶了,每天都給我劃出時間來管理蠶寶寶。

可是,隨着蠶的長大,食物量和排泄量翻倍增加。不到三天,盒子裏面就是垃圾成堆。我一次次偷懶,不想清理,垃圾也就約堆越高。清理這些垃圾,談何容易?不僅要不能傷到蠶,而且那刺鼻的味道就讓人受不了。所以我的管理漸漸疏忽,除了每天撒兩把桑葉,就什麼也不管了。最後,因爲我的照顧不周,稍微小一點的蠶被壓在下面,吃到了發黴的桑葉,導致集體拉稀,一死就是80多條。這絲毫沒培養起我的.耐心和愛心,反而浪費了不少時間。

但去年,我只養了15條蠶寶寶。這次雖說少些,但是我一開始就精心的照顧着它們。每天喂桑葉,還把桑葉放好,能讓它們吃到。由於工作量減低,我勤快了不少,三天清理一次它們的小屋,在清理時還不忘數一數蠶的數量,看看少不少,少了就趕緊去找。最後,它們結出了15個五顏六色的蠶繭,讓我感到欣慰,無形中也又培養起了我的耐心和愛心。

這就說明什麼呢?粗枝大葉地養多一些蠶到還不如認認真真地養少一些。如果把這個道理轉化到做人上來,那就是做事不要貪多,要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的向前走。如果過於求成,那往往會造成相反的結果。

做事要認真,而不是求多。做很多粗糙的無用功,還不如老老實實地做幾件實事。這就是養蠶給我的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