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推薦】過年日記四篇

【推薦】過年日記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1W 次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過年日記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過年日記四篇

過年日記 篇1

過年回家是一件多美好的事啊!過年回家,我們可以見到久違的親人,過年回家,我們可以幸福,悠閒的給自己放鬆;過年回家,我們可以和家人,朋友在一起聊聊天;過年回家,......

快過年的,肯定會出現以下幾種形象:第一,火車站的擁堵,候車廳人滿爲患,取票處長長的隊伍,......學生提前在網上購票,因爲他們知道回家的具體時間,所以只需在取票處排隊取票就可以,他們不用擔心買不到票,不用擔心座位問題;可是農民工他們不是,他們不知道具體回家的日期,

他們不會在網上購票,他們只有去車站排隊買票,即使買到了說不定還是站票。

所以當我們大家在回家的火車上,看到過道里站着躺着的農民工,你是否很有感覺呢?在過年回家的路上,希望我們不要因爲擁擠而不高興,而又對他們抱有怨言。

他們買的站票和坐票是一樣的價格。但因爲他們不會上網訂票,也不懂怎麼電話訂票,買票的時候,他們離家那麼遠,在外面又這麼辛苦奔波,年關了,他們也和我們一樣都急切的想着回家過年,希望我們能多一些體貼,少一些埋怨。

過年了,我們都想回家,我們都渴望早一點到家。可是往往不能如願,路上人多,再加上有時候天氣也不好,往往會造成堵車;在車上人也多,到處都堵。我們都想過年回家,都想早一點到家,每個人家裏都有人在等待。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自覺一點,都可以多一年體諒,在路上不要有那麼多的不高興,開開心心的回家,不要把過年回家這件值得高興的事,弄得都不開心。

過年日記 篇2

擠在人羣裏排了好幾個小時的隊,終於買到了回家的火車票。雙腿都有些麻木了,但是心裏很高興,認爲很值得。看着周圍質樸的人們,他們的臉上一樣有掩飾不住的喜悅,是啊,外面的天空再寬廣,終究還是想家的。

曾經年少時,並不很理解“鄉愁”這個詞。我終於以求學的方式離開了家鄉,到了更爲廣闊的城市,可以無牽無掛地過新的生活。我漸漸融進了城市裏的生活節奏,學習,打工,和同樣年少的朋友暢談着理想。大學畢業後,我又輾轉到了另一個城市,離家鄉更爲遙遠,地圖上那麼點距離竟然相隔了三千里。只是那時的我雄心勃勃,只想着大展拳腳,對於電話中父母的叮囑是那樣不耐煩。

心高氣傲的年輕人,總是會碰很多壁,我漸漸在各種挫折中沮喪了。漂泊的感覺一襲來就無法停止,我開始思念着父母,思念着那個小鎮的一切。我想回去,卻還是在電話中報喜不報憂,我的自尊越發不能觸碰,即使面對的是最親愛的父母,我依然選擇了獨自逞強。或許這是年輕人必經的路程,當我終於走過了那些泥濘,在城市裏站穩了腳跟,透過寫字樓的落地玻璃窗看到一小片天空時,我就會在心裏一遍遍地默唸着家鄉小鎮的名字

但是我依然很少在過年的'時候回去,儘管父母的聲音總是充滿了期待,而後又遺憾地表示理解,我還是嫌春運時人太多,買票太辛苦,坐車太麻煩。我寧願在“五一”或“十一”時回家看看,父母很高興,也催我到各親戚家走走。當假期過完,我又要離開家時,父親拍着我的肩膀說:“兒子,過年還是要回來啊,一家人團聚才叫過年。”

我也和很多人一樣,感嘆着年味越來越淡,我卻不知,不是年味變淡,而是遊子身處異鄉,無法感受到一家人圍着火爐的那種暖烘烘的氣氛。因爲我的自私,讓家中年邁的父母和奶奶常常過一個有缺憾的年。我決定回家,再辛苦再麻煩,也是值得的。我從人羣中那些面帶憧憬的表情裏更是讀懂了,在外面無論你做什麼活兒,對於家中白髮父母都是驕傲;在外面受再多的氣,對於年幼的子女都是心中的英雄。春節的團圓,是所有人的信念,因爲聚集了太多的等待、期盼、牽掛。異鄉的遊子,都回家過年吧,因爲家纔是心靈憩息的港灣。

過年日記 篇3

過年啦!過年啦!過年時要幹什麼?當然是吃餃子,放煙花,拿厚厚的壓歲錢啦!

今年過年時,我與別人與衆不同,我去鄉下的姑媽家過年了,姑媽家在農村安徽,那裏景色秀麗,油菜花黃湛湛的,每一棵花草都鬱鬱蔥蔥,彷彿知道新年到了,在一起大合唱“新年到”呢!姑媽家有一張圓桌子,姑媽在除夕夜的晚上煮了很多可口的飯菜。讓我回味無窮!

過年日記 篇4

春節來了,春節來了!

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團聚在一起過春節。 吃完晚飯後,我問奶奶:“奶奶,您小時候是怎樣過春節的”奶奶說:“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我們小時候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

屋裏張貼色彩鮮豔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爲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奶奶喝了口水接着說:我們春節一般以吃年糕、餃子、餈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九、全魚、美酒、福橘、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餚饌爲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貼剪紙、貼福字、點蠟燭、放鞭炮,守歲、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衆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如年夜飯,尤爲講究:一是全家務必聚齊,因故未回者必須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體現團圓之意;二是飯食豐盛,重視“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餃子叫”萬萬順”,酒水叫“長流水”,雞蛋叫“大元寶”,金魚叫“年年有餘”;這條魚準看不準吃,名爲“看餘”,必須留待初一食用.北方無魚的地區,多是刻條木頭魚替代;三是座次有序,多爲祖輩居上。

孫輩居中,父輩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飲酒。吃飯時關門閉戶,熱鬧盡興而止。現在不準放鞭炮了 哎!真可惜。

童年的生活,一代比一代好啊!你們比我們幸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