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端午節趣事日記

端午節趣事日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1W 次

一天的時間眼看就要結束了,這一天裏,大家身邊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見聞吧,是時候用心地寫一篇日記了。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趣事日記,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趣事日記

端午節趣事日記1

今天,端午節到了,想必大家都過了一個難忘的節日,而我也過了一個難忘的節日。

我和媽媽提着禮物,高興地去二外爺家。一開門,發現哥哥也在,太好了!我立刻跑過去,像一隻箭離弦似的,哥哥也很歡迎我,跑到冰箱拿了一瓶牛奶,就遞給我,我十分愛喝牛奶,迫不及待地把吸管扎到盒裏,津津有味地喝起來。

我和媽媽準備聊會兒天就走了,可是我和媽媽被迫留下來吃飯,當時我以爲是我最不喜歡吃的食物麪條,等到開飯時,我一看頓時就傻眼了,好傢伙,滿滿一桌子美味佳餚,有雞排,雞腿等各種肉類,讓人看了就想吃呀!

品嚐完美味佳餚,當然還要在二外爺家待一會兒,這一點時間我還不知道要幹什麼,哥哥立即拿出來了他新買的樂高積木和我一起拼裝,哥哥一直在分類,讓我更好拼,可是哥哥漸漸地睡着了,那時我還沒發現,等到媽媽叫我回家了,我才注意到,哥哥睡的真香啊,我推推他,撓撓他,都無動於衷。哥哥真像一位天蓬元帥,叫都叫不醒。

這就是我的端午假期,真讓人印象深刻。

端午節趣事日記2

今天是端午節,我可快樂了,尤其是早晨吃飯時的那一幕。

也許你們會問我:“吃飯那有什麼有趣的?”我的回答當然是最能使你們信服的。是的,吃飯也許並沒有什麼好玩的,但是這不是平常的吃飯,而是一場“惡戰”。

今天早上,我剛下一樓,就有一股飯香撲鼻而來,聞得我“口水飛流三千尺”。到了吃飯的時候,我更是按挎不住了,想一下子撲過去,把飯搶來。可正在這時,我遇到了我吃飯時的勁敵——我的二姐。這時,我倒吸一口涼氣——糟糕,得趕快吃完飯才行。

我們的“惡戰”開始了,我先下手爲強,一個“筷子前撲”給我放了一個豆角、兩個菜花,可就在這節骨眼上,二姐一下了把菜搶了回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放入口中。這使我十分生氣,馬上我便轉移目標,又給我放了三個茄子,可她又故伎重演,想再搶走我的菜,但是這回卻沒有那麼容易了,我給了她一記“小李飛刀”,把菜打了下來,可她並沒有就此罷休,再來了一次,我招架不過來,只好與她“講和”了。

這就是我的端午趣事。

端午節趣事日記3

端午節,想必大家都知道,它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等。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在這一天,我們都會吃糉子、賽龍舟。可是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那就讓我來給你講講吧。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屈原而來的。古代屈原爲楚國投江而死,人民很同情他。因爲想盡快把屈原打撈上來,人民爭先恐後地划船尋找(後來形成了划龍舟);因爲怕江裏的魚餓了會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裏投米團餵魚,逐漸就發展成爲了糉子。後來,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爲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糉子,賽龍舟,以此來紀念屈原。

可我卻不這麼認爲,我覺得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一是爲了填飽我們的肚子,二是爲了使我們的身心得到放鬆。至少我是這麼認爲的,因爲我在端午節的時候就很快樂。記得上一次端午節的時候,我吃了好多糉子,雖然已經吃飽了,但是我還是沒有停下來,到最後,我硬撐着把每一個味道的糉子都吃了一遍,我撐得都站不起來了,可是,我必須起來,因爲我吃得太多了,必須起來活動一下,於是我猛地一站,終於站了起來,想走兩步,剛邁開腿,由於重心不穩,我一下趴在了地上,全家人都笑了起來,我也笑了起來,因爲我給家人帶來了快樂,儘管摔得很痛,但是心裏卻很開心,這不就是痛並快樂着嗎?

端午節,一個快樂的節日,一個充滿着歡笑的節日,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趣事日記4

每年的陰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

去年過端午節時,早上一醒來,我家的樓上樓下吵吵鬧鬧,爸爸媽媽也不知道去哪了?到了中午他們回來了,他們手裏拿着許許多多的糉子和一些五色絲線,我問你們拿這麼糉子和這麼多五色絲線是怎麼回事,媽媽說:“今天是端午節,當然吃糉子和做花花繩了。”哦,我知道了,怪不得今天早上外面這麼熱鬧,原來是過端午節啊!媽媽說:“今天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糉子是由米和餡做。媽媽說:“要想把糉子煮熟,得先把水燒開,然後再把糉子放入鍋內煮,這樣糉子才能熟。”我按媽媽的方法做了,最後糉子出鍋了,我發現,糉子各種各樣,有肉的、素的、甜的、鹹的,並且糉子又粘又黏。我、媽媽、爸爸都吃了一口挺好吃的。吃完糉子,媽媽把我的手上和腿上繫上花花繩,表達對我的祝福。

端午節真有趣,我真希望每天過端午節!

端午節趣事日記5

今天是六月六日,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說起“端午節”,我還知道它有另外的幾個名字呢!如“端陽節”、“女兒節”、“詩人節”。你知道它們的來歷嗎?讓我來告訴你。由於在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孃家來探望自己的父母親而得名“女兒節”;“詩人節”當然是要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現在知道了吧?

早上,我吃過早飯,媽媽和奶奶帶我出去玩。一路上,我嘻嘻哈哈、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別提有多開心了。不知怎麼的,我發現今天大街上有好多人,他們都買了樹枝拿在手裏。我很奇怪準備問媽媽,卻發現媽媽和奶奶手裏也各拿着一捆樹枝,就連忙跑過去問:“媽媽你們買樹枝幹啥?啊!真香!”媽媽笑着說:“傻孩子,這是‘艾枝’。艾枝可以驅蚊子和蒼蠅,還可以避邪呢!我們把艾枝掛在自己家的門上、窗戶上,不是很好嗎?”我點點頭。

中午,我們家的飯菜有豐盛又香甜,除了家常菜外,還有漂亮的`三角糉子、雞蛋和鴨蛋,香氣撲鼻。我立刻拿起一個較大的糉子,剝開糉葉,津津有味地吃着白嫩的糯米,好吃極了!爺爺告訴我,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及崇高人格。其實這個我已經知道了,嘻嘻……

端午節真快樂,真有趣!又可以學到知識,增長見識。過端午節,真好!

端午節趣事日記6

你們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當然是端午節了。一起來聽聽吧!

誘人的糉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裏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着,可愛極了。一口在糉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別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滿嘴小鬍子,媽媽見了笑我是隻大臉貓。我卻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頭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會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動步子於牀前,從枕邊的針線筐中取出幾個香囊。這些香包各式各樣,在我記憶中,似乎沒有重樣兒的。外婆那時手還很巧,會做很多種圖樣。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陽、月亮、星星的;還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無論做什麼,就像什麼,雖說沒達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絕不比路邊買的那些差。

雖然我並不怎麼喜歡香包的那種味道,但那無疑是我那時的最好飾品。我自豪地把香囊掛在胸前。阿姨看着我,笑我臭美。我纔不管她說什麼,依然孤芳自賞,跑去媽媽面前玩了。

懷念我親愛的飾物——外婆充滿愛意的香!

端午節趣事日記7

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這個節日,本是古人爲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而咱們現在,只記得端午可以休閒,可以吃喝玩樂……因而忘記了設立端午節的本質。就算有人記得端午節的本質,那人數據多還是據少呢?

屈原――一代愛國詞人,中華歷史上一朵絢麗的奇葩,爲文壇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活力。知識淵博,深受重用,但只因楚懷王聽從了上官大夫和子蘭的一面之詞,而錯過了這個人才,最後也導致國家的衰敗。

然而,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屈原創作了《離騷》、《國殤》、《九章》、《九歌》、《天問》等大作。抒發了自己的一番愛國情懷,與一番對國君無能的悲嘆。

最終,他看見國家日益的衰敗,國君的無能,自己的一番愛國情懷無法抒發等等原因,最後導致他無奈,投江自殺。

這樣一個愛國,傑出,深受人民喜愛的大詞人,人們怎能忘記他呢?因此設立了端午節。

而就在這樣端莊嚴肅,富有意義的節日裏,咱們一心只想着要吃什麼,喝什麼,玩什麼……應該嗎?不應該。難道咱們不應該爲咱們的行爲感到羞愧嗎?

如果你真的忘了端午節的真正意義,請趕快覺醒,你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