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端午節的日記700字

端午節的日記7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W 次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我們對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何不趁現在趕緊寫一篇日記。如何把日記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日記7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的日記700字

端午節的日記700字1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如:元旦節、清明節、母親節、勞動節、端午節、兒童節等其他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因爲我端午節過得最快樂。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聽爸爸說:“戰國時期有個愛國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學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便抱着石頭自投舊羅江自盡。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直行洞庭湖,終不見屈原屍體,老百姓爲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家家戶戶包糉子,然後把糉子投入舊羅江,讓魚兒吃飽,這樣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屍體。端午節就這樣慢慢的傳下來。端午節還要賽龍舟、帶綵帶線和掛香包等形式來紀念屈原。”爸爸說完,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快過來吖,包糉子咯!”媽媽喊道。我們連忙跑出去,我拿了兩片糉葉,學着媽媽那樣包,可包來包去一點都不像媽媽包的那樣,反而把糯米灑了一地。我氣地把糉葉丟在地上。媽媽說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來,首先要把糉葉繞成一個三角行的樣子,然後把糯米放進去。”我按照媽媽說是那樣做,包成第一個糉子我很高興的說我會包糉子了啊,後來連續包了好幾個。這時,媽媽邊說邊包地說:“在我們老家過端午節要插艾葉草、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等習俗。”包好了糉子,我們就煮起來了。過了半個多鍾糉子也煮熟了,媽媽就拿給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這是我們包的糉子,不由也不膩。”幾分鐘過去了,一吊糉子被我們吃完了。

哇!今天過得真快,讓我明白了很多知識,也知道了許多民間風俗,讓我感到很開心很快樂地過完這個端午節。

端午節的日記700字2

端午節過去了,相信每個人對端午節的印象各不相同,就從學做糉子到吃糉子,向讀者娓娓道來。

過端午節,一定少不了糉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糉子呢!你瞧。

做糉子一定要有準備的。原來,姐姐已準備好浸泡了3個小時的糯米,同時也買好了糉葉,這樣準備就讓我大吃一驚了。

我把米放在葉子裏,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氣極了。姐姐對我說:“你要把葉子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再把米放進去啊!”

於是,我按照姐姐說的步驟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邊那個盤子中間放的是什麼原來是肉餡哦!我在糯米中間挖了一個小洞洞,把肉餡弄成圓狀,塞入糯米中,讓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麼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翹起來的一片葉子按下來,並用繩子用力的紮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個。現在就要下鍋了,先是把水燒開,然後把糉子放下去。

過了一會兒,糉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糉子。

我把繩子解開,正想把葉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燙着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來。我吹着吹着,把讓熱氣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吃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糉子來——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間,包着一團鮮汁可口的肉餡,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太好了!

端午節就這麼過去了,嘴裏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想着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日記700字3

我們的祖國曆史悠久,有許多傳統節日,例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等,都是我喜歡的節日。唯有春節是我最最喜歡的節日。

每逢春節,是我最開心的日子,因爲我們都要回老家。在老家,家家張燈結綵,在街上許多人在置辦年貨,南來北往的人川流不息,人聲鼎沸,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熱鬧極了。我最期盼春節還有一個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春節有好吃的,好看的新衣服穿,長輩還會給我們晚輩發紅包。

過春節時,人們燃放五顏六色的煙花,彷彿像一朵朵美麗的鮮花在空中綻放。對了,爺爺還給說了關於燃放煙花還有一個傳說:在很早很早以前,每逢過年就會有年怪會出來吃人。有一年,要過年了,大家爲了躲避年怪都躲進了深山老林裏,當他們經過一位老爺爺家門口時,看那位老爺爺還沒有要走的意思,有一位好心的人便停了下來對他說:“老爺爺,你快進山吧,大家現在都在爭先恐後的跑,馬上年怪就要出來了,小心它把你吃了。”老爺爺說:“我不怕,謝謝你小夥子。”小夥子沒有勸走老爺爺,獨自走了,老爺爺關上門睡到了傍晚,穿上紅色的衣服,用打火石點燃竹子。就這樣,年怪一來,就嚇跑了,原來年怪怕響聲,於是,到了過年大家都會貼紅色門對,燃放炮竹來驅趕年怪。

中午,爸爸幫爺爺貼年畫,那年畫畫的繪聲繪色,栩栩如生,美麗極了;奶奶和媽媽忙着包餃子,急得我在廚房轉來轉去。到了吃飯的時候,奶奶張羅了一桌子好菜都是我最喜歡吃的菜,熱氣騰騰的,終於可以開吃啦!我狼吞虎嚥吃了起來,飯後爺爺、奶奶給了我一個大大的紅包,我開心得不得了。

春節已經過去好幾個月了,但那春節熱鬧喜氣的場景還在我的腦海盪漾。春節快快來吧!我期盼……!

端午節的日記700字4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端午節。“汨羅江,長又長,外婆接我過端陽。一不要你的餅,二不要你的糖,只要你的黃殼糉子給我嘗。”就是端午節的民間兒歌。

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五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地臘、龍日等等。端午節的來歷有很多,比如說:紀念屈原;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等,其中影響最深最廣,佔主流地位的是紀念屈原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是賽龍舟、吃糉子。相傳是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的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屈原。每年的五月五日,我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棕葉、包糉子,其花色品種繁多。

吃糉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我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我們現在過端午節主要是吃糉子。到端午節的時候,媽媽就會買來好多糉子,糉子裏的餡有很多,如芝麻、肉、豆沙等等,糉子形狀有三角形的、枕頭形的,六角形的、四角形的等等。我外婆喜歡買來青青的棕葉,自己動手包糉子。我覺得外婆包的糉子不但好吃,而且還有濃濃的棕葉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