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2016過小年日記

2016過小年日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7W 次

 日記一:

2016過小年日記

上午,我在家寫作業;下午,舅舅帶我和姐姐去看了電影。看完電影回到家的時候,爸爸對我說:“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晚上我們去奶奶家吃飯。”我問爸爸:“什麼是小年?”爸爸說:“小年又被稱爲祭竈節、竈王節。小年是過年的開始。”

在去奶奶家的路上,爸爸給我講了關於小年的民間傳說:竈王爺本來是天上的一顆星宿,因爲犯了錯,被玉皇大帝貶到人間,當上了“東廚司命”。他端坐在各家各戶的廚竈中,記錄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臘月二十三,竈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竈時,把祭竈糖塗在竈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了。

到了奶奶家後,發現桌上真的放了一包芝麻糖,看來奶奶是準備塗在竈王爺的嘴上了。看到伯伯、娘娘和哥哥都在,大人們進廚房幫奶奶做飯,我和哥哥在客廳玩。吃飯前,爸爸放了花響炮和閃光雷,我們一大家八口人圍着桌子開開心心地吃着“小年飯”。

奶奶說:“過完小年,大年也就不遠了,趁着天兒好,我要準備年貨了。”

大家的年貨都準備了嗎?

 日記二:

2016年陰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也就是今年的2月1日,是傳統的小年,小年之所以被稱爲小年,是因爲在大年初一的前一週的一天要做好過年的準備啦!大多數人們都要買好春聯,準備年貨,要乾乾淨淨過個好年。

今年,我在信陽過年過年,2月1日,我早早地起了牀,走到陽臺,只見大街上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年味”愈加濃重,媽媽帶着我來到商業中心區域,只見商業中心“人頭攢動”、“車水馬龍”,街道兩側隨處可見迎新春標語,市民們紛紛進入商場、超市購買年貨。信陽整個城市洋溢在一派喜慶氣氛中。

逛了半天的街,我們在街邊攤上買了一些過年必需品,聽媽媽說好像是把竈王的的嘴黏上,讓他只說好話,不說壞話。聽義取意,竈糖是一種很黏的糖,我打開袋子,拿出一根,由於信陽現在很冷,所以竈糖變得很脆,我一咬:“咔嘣”!竈糖進入了嘴裏,馬上融合了,變得很黏,而且甜極了。

回到家,爸爸已經做好了一桌子讓人垂涎的飯菜,我們打開電視,觀看春節聯歡晚會,一家人其樂融融。

今天,真是個不眠之夜,既幸福又開心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