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正月十五元宵節日記三篇

正月十五元宵節日記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5W 次

一天即將完結,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讓我們今天做個總結,寫一篇日記吧。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正月十五元宵節日記三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正月十五元宵節日記三篇

正月十五元宵節日記三篇1

昨天,是元宵節,吃完湯圓後,我們一家人興致勃勃來到街上賞煙花,看花燈。

街上的人可真多啊!老的少的都出來了,每個人都喜氣洋洋的,迎接這與國同歡的時刻。聽,那咚咚的響聲是象徵着和平,國泰民安,繁榮富貴,祖國日益昌盛的聲音。陣陣響聲震耳欲聾,讓人心花怒放,對新的一年充滿鬥志,充滿信心,有意志迎接新的挑戰。看,那五彩斑斕的煙花,如孔雀開屏般美麗,像千萬朵盛開的鮮花,展現出迷人的美麗。像一把把展開的扇子,揮舞着,如銀光揮灑在空中,像天女散花一樣充滿奇特,充滿幻想。有的`煙花像皎潔的月亮一樣圓,綻放在黑色的天幕上,展現出圓的美麗。在煙花周邊還有一些孔明燈,它帶着人們美好的願望,對新的一年的期望,飛在天空中,如果飛的遠點,就像一隻只螢火蟲那麼小,發出淡淡的亮光。這一切讓我不由得想到“舉杯邀月,與世同歡”的景象。

今年的花燈又是怎樣的呢?我帶着好奇,走進人羣中,欣賞花燈。哇!一個個花燈讓人目不暇接。看,第一個就是有幾個精神飽滿,生氣勃勃的小兔子,今年是鼠年,這幾個小兔子就象徵着新的一年的到來,我們要接受新的挑戰,迎接新的自己。咦,看那個,幾個小燈籠圍着一個大燈籠轉,那個大燈籠上寫着“新年好”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充滿着新年味兒。再看看那個,有一隻帆在大海上,與海浪搏鬥,告訴我們,只有經過艱難險阻,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取得勝利。看看前面那個,一隻大肥魚嘴裏含着一顆明珠,魚鱗閃閃發光,嘴巴一張一合,象徵着人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年年有餘。嘿,那有三隻憨態可掬的小熊正向大家拜年咧!在三隻可愛的小熊前面,有一對金童玉女手拿一幅春聯上面寫着“喜氣洋洋迎春到,歡歡喜喜過大年。”還有很多花燈如:魚躍龍門,孔雀開屏,城市風光……大家都讚不絕口的誇道,有些人拿着手機,照相機和花燈合影,小弟弟,小妹妹則拿着小燈籠玩,老奶奶,老爺爺,也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元宵節真熱鬧啊!它象徵着新的一年的開始,我們要迎接新的生活,新的挑戰,新的自己和新鮮的事物。祝大家在新的一年中,學習事業更上一層樓!

正月十五元宵節日記三篇2

“正月十五鬧元宵”,每年春節過後的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元宵節,又叫“燈節”和“上元節”,是中國自古以來就在民間流傳的另一個已有20xx多年曆史的傳統佳節。

元宵節在各族人們心中,應該是紅紅火火,熱熱鬧鬧,院外呼聲,笑聲、炮聲與院內的笑聲連成一片。

元宵節起源於西漢王朝。相傳漢惠帝死後飛揚跋扈的呂后篡權,任用了大量呂氏親信,宦官當權。呂后死後,公元前179年,漢文帝在老忠臣協助下登基,在正月十五這天,一舉掃除了諸呂殘餘勢力。因古代“夜”與“宵”同義。正月又叫“元月”,爲了紀念正月十五這一天,漢文帝就將此日定爲“元宵節”。從此,經隋至唐,到唐玄宗李隆基時,爲顯示大唐興盛,國泰民安,逐沿用舊俗,每到“元宵節”這天,張燈結綵,歡慶狂歡。

到近代,這一習俗代代流傳,至今仍經久不衰。老百姓家家戶戶都在門前和屋內懸掛彩燈、大紅燈籠,全家團圓,圍坐一起,觀花賞燈吃元宵,熱熱鬧鬧過完了“元宵節”,纔算是真正過完了春節。

你們覺得元宵節有趣嗎?

正月十五元宵節日記三篇3

傳統節日元宵節到了,我約了我們小組去我外婆家做糟羹。

早一天前,我就打電話給外婆,跟她說了這事,外婆聽了,可能是不放心,忙說:“行,但得聽我的。”

下午,組員們到了,外婆召集大家,給我們做示範。“先將胡蘿蔔洗淨,削皮,再切,切的時候要注意,小心不要切到手,要切成小顆粒,就這樣,對,你來切。”徐警妍乖乖地接過刀,小心翼翼地切着。“哦,不錯不錯。”“外婆,是所有的菜都切成小顆粒嗎?”“對!”我選擇了筍。其它兩位同學也選好菜開始切了,“篤,篤,篤。”菜刀發出的聲音此起彼伏,挺像音樂節拍嘛。

“油泡、芥菜、芋頭、胡蘿蔔、筍、蘑菇、川豆、豆腐乾,切完畢,外婆大人。”“齊心協力,好快,拿來拿來。若中,你去灌水。”

外婆把切好的菜放入鍋中,用鏟子翻過來,翻過去。鍋底“滋啦滋啦”響,廚房交響樂,開始了。“啪啪”,油時而蹦出來,時而平靜。

“炒好了,加水!”我急忙把準備好的水倒入鍋中。“等五分鐘吧,等水燒開。”過一會兒,外婆叫我們過去,“同學們,接下來要放麪筋啦!”只見外婆一手拿出國麪筋,一手拿鍋鏟,用鍋鏟撥麪筋,動作嫺熟,她手把手教我們,讓我們感受一下。我們輪流攪拌,最後一樣菜進入鍋裏後,外婆宣佈可以開吃。

嘗着自已做的糟羹,體驗着臨海的民俗,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