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名師工作室研修日誌(通用5篇)

名師工作室研修日誌(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7K 次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日誌吧,不知不覺中一天又要結束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需要認真地爲此寫一篇日誌了。日誌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名師工作室研修日誌(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名師工作室研修日誌(通用5篇)

  名師工作室研修日誌1

很榮幸參加了“名師成長工程”——開發區名師工作室學員北師大高級研修班的培訓,非常感謝管理中心爲我搭建了一個如此好的平臺,使我得以有如此珍貴的機會從各方面提升自己。總的來說,這次的培訓短暫而充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專家們的講座或高屋建瓴,或高瞻遠矚,或深入淺出,展示出不同的風格,讓我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尤其是國家教育部原基礎教育司王文湛司長和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現代小學教育研究中心張梅玲主任,廣渠門中學“宏志班”管委會主任,全國著名班主任、全國優秀教師高金英老師,他們雖都已經退休多年,本該在家享受晚年,卻仍然致力於教育教學研究,獨到精闢的見解讓我由衷地佩服之餘,更是萌生了深深的敬意與感動。

通過培訓,專家們講授的內容我雖不能立刻全部消化吸收,但確實從一定程度上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提高了理論認識,更重要的是爲我以後的`發展道路指明瞭方向,讓我對做好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認識。下面是我參加此次培訓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爲人師表,做學生生命中的貴人

這幾天的培訓中,我不僅佩服着各位專家、教授的講課藝術、教育智慧,更感動於他們爲人師的人格魅力。他們無不在踐行着北師大“學爲人師,行爲世範”的校訓。

“立師先立德”,“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足以看出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育人。這一點上,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北京市廣渠門中學的高金英老師,一個看起來很慈祥、很普通的女老師,她從她坎坷的經歷講起,從河北農村的知青,一個普普通通的教師,到北京的重新開始,由於教學成績的不凡,再到擔任“宏志班”的第一屆班主任,爲了自己的學生,節假日和家人團聚的機會也放棄了,沒時間去教育自己的子女,期間的酸甜苦辣可以想象。高老師不平凡的教師經歷給我增添了幾分佩服和理解,因爲我也是一個普通的一線教師,教育教學的一些經歷和高老師有着共鳴。她的故事讓我知道

“如何做平凡的事,成爲一個不平凡的人”,也使我感受到當好一個教師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教得不僅僅是書,而更重要的是學會育人。

高老師說我們要“做學生生命中的貴人”,要“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靜下心來收益的是學生,而最終收益的是教師自己。她的一句“把學生看做魔鬼,您會生活在地獄裏;把學生看做天使,您就會生活在天堂中”,真正體現了我們老師在對待學生上,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高老師三個小時的培訓課,我感覺特別短暫,她用詼諧生動、簡潔易懂的語言,把當老師的真諦講得淋漓盡致。一句句平凡樸實的話語給了我不平凡的感觸和思考。類似的話太多了,我雖不可能立刻達到高老師那樣的高度,但我會好好體會她的理念和心得,慢慢的融入我的課堂我的人生。

  二、堅持讀書,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

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只有提高自已的人文素養,纔可能在工作中成爲學校的“能師”。要提高自已的人文素養,就必須善於讀書、學會,與時俱進。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還有三分學不

了。”通過培訓,使我懂得在平凡、瑣碎的工作中更要忙裏偷閒地靜下心來讀書。專家在作講座時的旁徵博引、信手拈來,甚至有的專家,比如已經70多歲高齡的王文湛司長,從頭到尾連講稿也不拿,不看,坐下就侃侃而談,三個小時的講座思路明確,條理清晰。由此可見,他們的文學功底是多麼的深厚,沒有成年累月的積累、缺乏博覽羣書的能力是很難達到如此之境界的。同時也知道了專家成功的祕訣之一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

古語說得好:“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老師只有多讀書、讀好書、和書交朋友,才能從書中找到方向,積累知識,獲得經驗,才能站在教育教學理論的高度反思自己的行爲。正如高金英老師所說“我們要時常讓自己有些東西。要想背有用的東西,就要靜下心來讀書,讀各種書籍,從各種書籍中精心摘取更有用,更有價值的進行背誦。一方面豐富了自己的知識,便於口頭表達更流暢,另一方面也使自己的頭腦得到更好地鍛鍊。同時也讓學生更佩服和喜歡你。”

  名師工作室研修日誌2

4曰14日,在學校領導的精心安排下,我們一行6人有幸赴西安參加了“名師之路”之“聚焦核心素養,關注課堂轉型”第十四屆全國小學教學研討會。會上,專家們科學、巧妙且富有創意的教學設計,簡單、務實、高效的教學活動,切適、有效的課堂激勵評價,深厚的教學素養自然地展示於課堂,贏得在場教師一次次掌聲,一次次的感動,一次次的心靈震撼,使所有教師享受其中,受益匪淺。兩天半的研討會是短暫的,而留給我們的思索卻很深很長。他們對新課標準確深入的領悟、對教材獨特而細緻的理解、深入淺出的課堂讓我們看到了新課改的有一次華麗的轉身,看到了語文“洗盡鉛華見本色”的自然美,生態美。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行萬里路,需名師指路。此次去西安“取經”,收穫是豐碩的,領略了名師的風采,感受了他們對學生、對教育那深情的愛,感受到了他們身上所透露出來的無窮的知識力量,感受到他們對學生身心發展以及教育瞭解之廣、鑽研之深。在此,我粗淺談談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與大家共勉。

  一、獨具匠心、充滿智慧的課堂

我們分別聽了全國名師劉飛耀和程翔教學不同學段的《故鄉》,陳延軍老師的《挑山工》、薛法根老師的《半截蠟燭》、以及趙志祥老師的《三笑》等課。課堂上他們用獨具磁性的聲音、充滿激情的動作、風趣幽默的語言,把課堂掀上一個又一個高潮,也讓我們一線老師呼吸到了語文教學的新鮮空氣。靈動的課堂,親切和諧;活躍的學生,真誠自然。與其說學生在學語文,不如說在享受語文。讓我感受最深的是趙志祥老師的文言文《三笑》讓我們見識了優秀語文教師應該具有的功底和素養,讓我們見證了小古文羣文閱讀教學範式的成功實踐。亮點一:基於傳統文化和傳承的目標意識。“三笑”分別選自三國魏國邯鄲淳的《笑林》、明代馮夢龍的《笑府》和趙南星的《笑贊》,三則小古文都是文質兼美的文言精品,而且“找奶奶屬牛”文本更能爲學生所津津樂道。亮點二:基於由淺入深編排體系和剝筍探新教學策略的過程意識。步步爲營、環環相扣,特別是“屁頌”這則小古文,教學過程更是精彩紛呈,韻味無窮,整個課堂處處洋溢着笑聲,使學生在輕鬆、愉悅、書聲琅琅的吟誦中感受文言文的樂趣。亮點三:基於師生靈活互動的評價。在趙老師的引領和策動下,學生的狀態始終高昂投入、趣味盎然,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之間的補充完善,更多的是趙老師妙語連珠的點評與激勵,都激發學生的進入到“更上一層樓”的境地。趙老師設計的《三笑》小古文教學卻踏入了“天上人間”的境界,“天上”指能很好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人間”指能對接學生當下的生活,推陳出新,古爲今用。

  二、解讀文本理性迴歸

本次教學研討圍繞各學段(小學、初中、高中)的不同教學側重點,緊扣語文課堂的轉型展開研討觀摩。我們的課堂之所以會把握不準教學的重難點,是因爲對文本的解讀不到位,領會不了編者的意圖,對教材缺乏正確的理解。所以,今後我們想上一節好課,就應該理解教材,領會課標的實質,要知道,教材只是例子,教材只是引子,我們要通過例子挖掘出經典背後的內涵所在。

  三、真實、紮實、樸實的課堂教學

聆聽了大師的課,正可謂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飾。”尤其是何捷老師的《晏子使楚》,環節設計雖簡約但紮實,在輕鬆自然教學環境中紮實有效地訓練好學生的語言,同時又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語文品質。他們課堂中的語文教學,已走向平實與質樸,紮實和簡單。專家的教學課堂告訴我們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傳遞,更多的是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因此,我們要給孩子一個“開放的課堂”。讓孩子在中學會展示自己,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語文。毛玲霞老師、趙昭老師、張龍老師的詞語教學,紮實到位:或歸類,或以點帶面,或圖片猜字等方法,深入淺出的引導學生理解詞語。在趙昭老師的課堂上,老師精心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片,在文中找詞。接着在通過觀察圖片使學生能從中對比詞語的不同,從而達到理解詞語的目的。這樣的教學設計,讓我覺得詞語教學新穎,有趣,紮實。

  四、輕鬆愉快的課前互動

在課前創設這種輕鬆愉快的談話,拉近師生的距離,激發學生興趣。老師們用聊、猜、玩的方法,儘可能的瞭解學生,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爲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奠定基礎。此刻,使我深深認識到想讓孩子們喜歡上你的課堂,前提就是要孩子們喜歡上你。如:趙昭老師在課前讓學生猜猜自己的名字,以此來拉近與學生距離。趙志祥老師與孩子交流談話,我與圖片上的三位老人比帥,來逗樂學生,吸引學生的注意。

  五、讀中感悟,培養語感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師把閱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潛心讀書,深入思考,讓學生真正與文本對話,與文本交流。這十幾位老師,都是在學生展開朗讀的基礎上進行探究,並且讀的形式多種多樣,讓人深切感受到朗讀在閱讀教學中的重新定位並有效運用。老師們詮釋了教學不是“告訴”而是引導。從閱讀文本入手,引導學生大膽猜測,去發現,去感悟。

總之,感受頗多,讓我的精神在思想中得以洗滌。“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很多東西要慢慢回味,在工作中慢慢體驗、總結、運用。要上好課,需要教師深厚的文化底蘊,博學的知識積累。在今後的教學中向專家看齊,向同事,以專家和同事的引領、輻射,不斷充實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聚焦核心素養,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嚴格要求自己。

  名師工作室研修日誌3

暑假時間,有幸參加了新羅區名師工作室成員研修班的培訓,作爲一名一線教學的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是不成熟的,教育、教學理論上的嚴重匱乏,期間聆聽了福建教育學院黃麗萍專家的《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福建教育學院林藩專家的《走向卓越:爲什麼不?——感悟中學教師專業標準》;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王振中專家的《值得想清楚的幾個問題——兼談教育常識的堅守》以及溫州市各學校精英老師們的成長曆程講座,他們精彩的講座都使我受益匪淺,我相信自己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是將有所收穫的。

黃麗萍教授的關於《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方面的講座給我很大的啓示,作爲一個教師,課題研究與論文的寫作功夫是必不可少的,由於自己接受先進教育理念知識少,教學中的教學經驗無法形成自己的觀點,存在着一些的不足。這次聽了黃教授的講座之後我明白了要想做好自己的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首先處理好幾個方面的問題:一、關於課題和論文的選題方面,必須選擇感興趣的;選擇有研究積累人、具有知識背景的與專業教學相關的;選擇可以小題大做的,但必須要有全局意義的;選擇擁有第一手資料的;選擇有新話題、新觀點、新方法、新視角的;選擇能夠進行研究合作的;選擇可以持續進行研究的等多個可選擇的對象。在選題方面我過去就只跟着別人的腳步走,沒有自己的思維能力,研究起來也就空洞,所以說選題是關鍵。二、研究的開展和成果的形式方面她談到的是在研究成果常常遇到幾個典型問題如:停留在例子,分析總結工作不足;停留在經驗,理論依據不足;停留在反思,展望預見不足;停留在個別,普遍借鑑不足;停留在判斷,實證研究不足;這幾個問題是我們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在以後的研究過程中我們應該避重就輕,多閱讀一些先進的現代教育教學理論,與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結合起來,把現代教育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育實踐中,形成有一定理論作依據的教學研究。黃教授除了給我們講解課題研究方面的知識外,還給我們帶來了學術論文方面的研究,讓我們真正理解了一篇正規專業的學術論文的基本範式、結構、格式等幾個具備的條件,懂得了報告、論文的結論是最終的、總體的結論。

林藩教授的《走向卓越:爲什麼不?》讓我理解了《教師專業標準》的意義,作爲一個教師,要有專業化的強化國家的教育意志知識;強化教師專業的法的意志和強化教師專業的規律意志,突出了四個理念:學生爲本、師德爲先、能力爲重和終身的理念。在理解中強調的是我們是教育工作者!而不是教學工作者。在教書育人的同時,我們要有自己的個人規劃,發展自己,走向卓越。在過去的十幾年的教學生崖中,我對自己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長久的規劃,只認爲我認真上好我的每堂課就行了,三尺講臺,能成就偉大的事業嗎?聽了林教授的講座,讓我明白了原來作爲一個教師,只有突破自己的思想理念,多讀書研究,改造自己的不良行爲,才能起到示範引導作用。只有規劃好自己的目標,纔能有所成長,有所作爲,才能讓自己在多個方面上一個新的臺階。講座裏,林教授提出了要想發展自己,首先必須要安心,這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基本級,是始點,是前提條件,那麼怎樣才能安心呢?第一,克服浮躁,堅守崗位做好每一份工作,這是良心、尊嚴的需要;第二,克服困難,求變求發展成就願望,也是完善自我的需要;第三,克服依賴,出智慧出思路出方法,創造“財富”,也是價值實現的需要。安心,才能理解爲什麼大山深處兩個的學校,每天照常升起五星紅旗;安心,才能理解走向成功。其次必須要有責任;教師要對自己的發展負責任,解放自己、發展自己。給自己提出明確的目標,要有自己的名課、名文、名記(主張)、名言(思想)、還要有自己的名徒;朝着明確的目標前進,相信不久的將來,我一定會有一個飛越的進步。除了對自己負責外,教師還應對學生、對教育負責,使命——是不斷培育新思想、新觀念;使命——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最高級別,是一種境界、是一個覺悟)。

王振中專家的《值得想清楚的幾個問題》講座中,讓我明白了我們的教師必須學會思考,必須用自已的腦袋去思考。少了思考,不用自己的腦袋思考,缺乏自主、自由和理性的思考,這是我們盲目跟風,失之膚淺的一大原因,也是我們的教育多年來跌跌跌撞撞,缺乏精神定力的根源所在。正如北師大趙希斌博士所說得“沒想清楚就做了,這導致了教師們的忙與累”.

聽了溫州實驗小學的林樂珍老師、溫州潛龍學校的林志超老師以及溫州二中的吳莎莎這同幾位老師的講座,這幾位老師的`共同之處就是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有着自己明確的規劃目標,從歷時性的視角,從各個階段的關聯,不斷地深化,從共時性視角,工作中的種種因素來進行系統的規劃。懂得了怎麼實踐、怎麼發展、怎麼形成自己的理想,人就是在梳理中不斷進步。成長就是在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又是在發現問題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積澱。

通過這些天的,我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給自己將來的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幫助。

  名師工作室研修日誌4

20xx年8月13日10時30分,聊城市經濟開發區首屆名師帶徒全體學員在宋主任和雷老師的帶領下踏上了赴京研修的列車,將在北京師範大學進行爲期5天的研修。這無疑是開發區教育管理中心領導高瞻遠矚下的重大舉措。

熱情洋溢和富有個性的開班儀式使我深刻了解了北京師範大學的成長曆程,校訓精神和育人理念;知道了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培訓中心是國內校長,教師培訓的領跑者,懂得了本次培訓的必要性和現實意義。

整整一週的在京研修,很多國家級、重量級的專家、教授,博士給學員們分別從國家教育綱要、教師的價值、教師的專業發展、教育科研、教師研修和課堂教學等方面進行了培訓。像充滿激情與個性的兒童心理研究專家張梅玲;極其幽默風趣但懷才不遇的知名博士趙希斌;多才多藝、信手拈來的北京市模範班主任高金英;知識淵博、對教育綱要爛熟於心的教育部原司長王文湛;有高尚人格魅力,推廣團隊研修並建立工作站的特級教師吳正憲;經驗豐富理論性強的心理學博士張焰;對課堂教學瞭如指掌、學校管理經驗極其豐富的北京光明小學校長劉永勝……

白天培訓,晚上研討交流。我忙碌着、充實着、幸福着、快樂着。專家、教授們的精彩報告如同一份份的精神大餐紛至沓來,讓我經歷了一次次頭腦的風暴、一場場心靈的啓迪、一次次情感的昇華。使我明確了教育綱要的重要性;認識到了教師的自身價值;給我指明瞭教師專業發展的方向;增強了研修、科研意識;豐富了自己的理論知識;學會了課堂教學和管理的策略。每晚的研討交流學員們都爭先恐後、各抒己見、據理力爭、暢所欲言。常常爲了專家、教授們的一個觀點爭的面紅耳赤,時而鴉雀無聲;時而喋喋不休;時而掌聲四起;時而讚歎不已……確切地說這次培訓成爲了我教育生涯的加油站。

華盛頓兒童博物館的牆上的那句格言:“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又油然在我耳畔升起,這次的培訓與衆不同,給我很大的震撼、觸動和鼓舞。具體感受如下:

  一、教師要具有陽光心態。

教師要有狀態,有精氣神,展現給學生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由於學生的向師性,同樣會精神煥發、朝氣蓬勃、奮發向上。

  二、教師要尊重學生。

我們每個班中都有一部分學困生,其實學生之間只有差異,沒有差生。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把更多的愛灑向學困生。有句話說的好,“微笑若給優生,如同錦上添花,微笑若給學困生,如同雪中送炭。”課堂上教師要敢於讓回答問題的孩子毫無遺憾地坐下,學生回答的好要表揚,回答的不好也要變換方式表揚,以培養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課堂上教師鼓勵學生每次回答問題都舉手,可以給學生私下結祕,特別是學困生先祕密約好,“如果不會回答,舉起左手,老師不叫你回答;如果會回答,舉起右手,老師叫你回答。”這樣讓學困生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三、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俗話說:“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教師要讓每個孩子都會理直氣壯的說:“我是重要的、我是有所作爲的、我是最棒的!”校園裏、教室的牆壁上都可以張貼培養孩子自信的名言警句,像“我能行”相信自己行,纔會我能行。別人說你行,努力才能行。你在這點行,我在那點行。今天若不行,明天爭取行。能正視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幫助別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爭取全面行,創新我最行。……此外,班級的各項工作中都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四、教師要提高自己的學科底蘊。

學科底蘊是專業化發展的關鍵,教師的學科底蘊的豐富程度決定了自己專業化發展的高度。如果學科底蘊不足,那你的專業化發展肯定是有限的。北京市廣渠門中學優秀班主任高金英說過:“一個優秀的教師至少要有二三百個故事,還要會講笑話,會變魔術。”也就是要求教師多才多藝,必要時信手拈來。那教師怎樣提高自己的學科底蘊呢?

1、多讀書。世界上人均讀書最多的是猶太民族,每年人均讀書64本,而我們中國人均讀書僅4.5本。一個沒有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創造力的民族,一個沒有創造力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我們的確都應該靜下心來讀讀書了。要讓讀書成爲習慣,此外讀書還要取法乎上,要讀一流作者的書,不讀大師的書,就無法站在教育的最高點。

2、交高人。和平庸的在一起你會更平凡,和大師、名師在一起你會更智慧。

3、勤反思。現在我們教師缺少的就是工作後的反思,有的人說:“一個教師堅持寫3年反思就能成爲名師”,這句話充分體現了反思的重要性。

4、每天改變自己一點點。我們每天都在習慣中行走,缺少的是教學中的再創造。北京市特級教師吳正憲說過:“每節課改變一點點,3年後你會有驚人的改變”。

  五、教師要用心工作。

全國勞動模範李素麗說過:“認真做事能把事做完,用心做事能把事做好”,也有人說:“積極的人像太陽,消極的人像月亮,態度決定一切”。作爲教師不能僅僅把教育事業看作生存的一種需要,而應該看作體驗人生價值一種追求。教師只有用心工作,纔會感到不累,纔會感到幸福和快樂。

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和誰一塊同行。在有名師相伴的道路上,我充滿了信心和希望。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不辜負領導期望,培養良好的心態、保持3分熱度、尊重學生差異、提高自己的學科底蘊、在反思中進行教學再創造、給學生留下能帶得走的素質、起到輻射作用。同時堅信自己會越走越遠,開發區教育的明天也會更加美好!

  名師工作室研修日誌5

名師培訓心得體會篇帶着一份對的渴望、對教學的執着,我很榮幸地參加了20xx年固始縣第二屆名師培訓。本次的培訓,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難得的機遇。縣教育局爲我們搭建了一個高層次的平臺。藉助這個平臺,我們能與一些優秀教師、專家們有了零距離接觸。非常感謝各級領導給我這次的機會。本次培訓我們認真聽取了10位專家教授的報告,經歷了理論、現場觀摩、評課互動等等的系統培訓,使我的思想受到了強烈的衝擊,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本次培訓所給予我的啓發和經驗是我人生中一筆最珍貴的財富。

這次培訓給我們提供了再、再提高的機會。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集中培訓、有學員間的互動交流,專家進行講座。專家的教育教學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學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們所講內容深刻獨到、旁徵博引、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發人深省。這次聽了他們各具特色的前沿講座,先進的教育理念、獨到的教學思想、全新的管理體制,對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無不起着引領和導向作用。這次培訓之後,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爲科研型教師的信心,給了我們強烈的感染和深刻的理論引領。下面是我在培訓中的幾點心得體會:

通過培訓,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必須更新觀念。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廣泛運用,“教書匠”式的教師已經不適應時代的需要了,這就要求教師不斷的研究,必須具有現代教育觀念,並將其運用於教育工作實踐,不斷思考、摸索,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努力。以教師爲本的觀念應當轉爲以學生爲本,自覺讓出主角地位,讓學生成爲主角,充分相信學生,積極評價學生。

聽了吳勝龍老師講的慕課微課教學法與課程設計,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作爲一名教師,要堅持不斷地,積極進行知識的更新。隨着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教育現代化工程的不斷推進,當前以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爲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的迅速興起,正猛烈地衝擊着各學科的教學。在網絡理論下知識突破,使教學觀念,教學主體,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和教學形式都發生根本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爲中心,靠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課程“主動、探究、合作”方式,傳統觀念下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的觀點,也將被基於新課程教學提出來的“教育要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合作,學會實踐,學會創新”的理念所取代。教師應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的發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網絡環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教與學的改革深化。,教學相長、共同進步。

鄭曉邊老師的《教師職業生涯和幸福力》和王后雄老師的《成爲卓越教師的十項修煉》,讓我能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的教育工作,讓我學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方法和捷徑。“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我們知道了怎樣更好地去愛我們的學生,怎樣讓我們的學生在更好的環境下健康的成長。作爲一名教師,我們要以紮實的作風潛心實踐,保持積極而健康的心理品質,逐步形成巧借外力的綜合素養,讓自己的工作、生活與始終處於一種研究的狀態,讓自己的生命處於不斷探索與追求的過程之中。

通過培訓,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必須積極加強課程改革,做課程改革的實踐者。課程改革現在雖然還處於探索階段,許多未知的領域需廣大教師去進行認真摸索和總結。認識到每一位教師都應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觀者,而應去推動它朝正確方向發展。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將不斷地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具有所教學知識方面的前瞻性。這樣,才能培養出新時期“發現型、發明型、創造型、創新型”的學生。相信本次培訓對自己今後教育教學工作中會有所幫助。我將繼續努力,更好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