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家經典日誌

家經典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家經典日誌1

知道,家是冬日的陽光,能在寒風中帶來溫暖,但別忘了,你也是家裏一抹陽光。

家經典日誌

知道,家是夏天的涼風,能在炎熱中驅散煩躁,但別忘了,你也是家中一縷清涼。

知道,家是溫馨的港灣,能給疲累去勞解乏,但別忘了,你也是家裏依賴的堅強。

知道,家是黑暗的燈火,能讓黯淡融入光亮,但別忘了,你也是家人心頭的燈光。

知道,家是沙漠的綠洲,能讓荒蕪生長希望,但別忘了,家人也有艱辛和困惑。

知道,家是心靈的創可貼,能安撫褶皺的心,但別忘了,家人也有受傷的時候。

知道,家是心靈的樂園、是生活的動力、是幸福的源泉、是人生海洋裏一個綠意蔥蔥的小島,但別等到累了纔想到家,別等到受傷了才依戀家;也別把家當成心的垃圾桶,別把家作爲身的棲息地。

家,是愛的共同體,只有情的支撐,才能枝繁葉茂;家,是不絕的風景,只有深情的回眸,纔有沁人心脾的感受;家,是多味的小詩,只有用心去讀,才能悟出其中的味道;家,是瑰麗的城堡,只有傾心鑑賞,才能品出深奧的內涵。

愛家,就要傾心自己家中的角色,不計較主次,不分彼此……。

愛家,就要對家多一份牽掛,多一份疼惜,多一份愛護……。

愛家,就要多回家看看,多與家人溝通,多接納家人的情感,多欣賞家的美麗,多享受家的溫馨……。

愛家,就要時刻珍惜,不要等到失去才懂得家的重要……。

愛家,就要時刻銘記:有家,就有幸福!

家經典日誌2

人過花甲退休之後,常常會回憶童年的往事。我老家青陽楊田屋前的那棵老杏樹,在記憶的深處永遠思念,牽動着我的夢……

老杏樹生長在記憶的深處,樹的年輪就像大腦的溝回一樣,儲存着世間的風和雨、雪和霜、人和事。老家緱山村裏人,自古到今戶戶都有栽杏的習慣,一到春天,村莊便爲“杏花村”。一提到楊嶺腳下張家老杏樹,方圓十里人人皆知。我家屋前那棵老杏樹,根深葉茂,綠蔭如雲,幹粗枝壯,果大味美。從我記事起,就見它每年果實累累。初春,杏花爭妍,而後青果滿枝。夏初,紅透了的杏兒笑臉迎客,近百里的果販登門相爭批購。老杏樹上時有知了的陣陣叫聲。嗨!真是看也喜人,聽也醉人。

人離不開樹。那棵老杏樹總是在我們不經意間生長着,樹在與人的守望中間閱盡人間的滄桑。我在小學讀書時,家境貧寒。祖父、祖母和二伯、大伯相繼去世後,父親挑起養活十幾口人的重擔。雖然起早摸黑拼命地幹活,家裏還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我有時便餓着肚子去上學。春天,杏兒雖未熟酸溜溜的,但還可以填肚皮。閒空時,我高興地光着腳,穿着短褲,脫下外褂,赤裸膀臂爬樹,甜美地邊摘邊吃。吃飽了,又摘一點放在褂中紮緊帶下,在上學路上和同學們一道吃。杏兒黃了,每天爬樹摘杏充飢。不過,若不小心,碰着“洋辣子”,可苦了。在樹上一觸碰此蟲,頓時疼痛難忍。即使如此,爲了吃杏充飢,往往忍着被它傷害。老杏樹是救命樹。

古人云:盛德在木。木之盛德就在於給人類以生命、家園、未來。人之盛德就在於珍惜和愛護樹木。初夏,端午節前杏兒熟了,父親早晚上樹摘,或用竹竿打,媽媽、姐哥和我在下面用舊被單接,時有杏兒掉在頭上,掉在被單外邊的杏兒被砸成兩瓣,杏核濺在地面上,每日放學後拾杏核,砸杏仁賣錢交學費。掉在稻田裏的杏兒,我們便赤腳下田摸。下杏後,我們相爭搶破杏兒吃。無傷的紅杏,第二天早上父親便挑到鎮上或縣城裏賣,然後買些油、鹽、火柴、農具之類東西。說也奇怪,此樹杏核種後,小杏樹結的杏兒仍然小,唯有老杏樹結出大而圓的沙杏,這難道是古人嫁接的嗎?因此,父親特別愛護這課老杏樹,冬季培土,還把樹幹外部包一層稻草,平時不允許我們爬樹。

家鄉屋前的那棵老杏樹,總給人以滄桑之嘆、蒼勁之美、古詩之韻。它常常在我的.記憶裏顯現,是那麼刻骨銘心,難以忘懷。老杏樹是一棵救命樹,你曾填飽了一個飢餓孩子的肚皮,你曾給童年的我帶來希望和愉悅,至今我還在深深地懷念你……

家經典日誌3

那天看了自己的日程表,發現要做的事情已經排到20xx年去了,可即使那樣了,自己希望完成的事情還有大半沒有做完。 我已經一遍又一遍地在提醒自己了,你不要着急。守得住,慢慢來。你依舊有大把的時間握在手上。 可是,我做不到啊。 我不是抱怨,只是,我們從一開始就是落後的,落後了太多太多了。那些不自知的人,可以在被整個國度統一的催眠中沾沾自喜,覺得我們是這個星球上擁有最強最久遠的偉大文化的國家,覺得我們如何如何了不得,如何如何先進,如何如何幸福,我們的血統如何如何高貴,如何如何。。。 沉醉於其中,而不自知。我覺得和清末的閉關鎖國沒有什麼區別了已經。

我想,我們首先要承認的是,我們從一開始就是落後的。 爲什麼我要這麼說呢?舉個例子,就說歐洲國家吧,幾乎每個孩子都可以輕鬆說出幾國語言,因爲可能他的爺爺是葡萄牙人,奶奶是奧地利人,媽媽是法國人,爸爸是英國人,這在歐洲幾乎是常態。所以,幾乎這四個國家的語言就被孩子以母語的形式吸收了。而我們,留在這片大陸的人,我們組成的家庭都清一色是中國人,中文是我們唯一掌握的語言。我們可以想象,學一門語言如果是三年時間的話,四門語言就是十二年的時間了。也就是說,我們已經落後了十二年了。我知道,也許有人會說,我幹嘛要學語言,我呆在中國很好,讓那些外國人來學習中文好了,我只需要會中文就好了。當然,你要是想一輩子就這樣閉着眼睛度過一生的話,也挺好的,如果現在是沉睡着,那就永遠的沉睡好了。畢竟,清醒是痛苦的。一個人清醒,周圍人沉睡着,更是一種痛苦。 不大出國的話,你可能感覺不到那種差異,在不同世界的國家,社會福利、硬件設施的區別。我們享受的國民待遇在對比之下,所謂的幸福生活,就會變得很可笑了。不然,你以爲爲什麼中產階層和上層社會打破頭地要離開這個國度是爲了什麼?爲了無聊?因爲錢太多了?我想,他們只是看見了外面的世界,他們只是認清了一些事實,他們只是懷着一種爲將來子女考慮的本能,所以,選擇離開了。 我以前也很不服氣,我總是把很多的事情想得很勵志,我相信雞窩裏面出金鳳凰的神話,可是,後來的後來,我明白了,這只是下層社會人羣的一廂情願。這不是一個消極的思想觀念,也許我說的很片面,歡迎指正。因爲也有窮人堆裏出現一個偉人的現象,哪怕是在太平盛世。 “下層社會人羣”這個詞,我並沒有任何貶低的意思,其實上,我說這句話的時候,內心充滿了敬意。有很多普普通通的農民守着一畝三分地,爲了孩子日夜操勞,一心只爲他們的孩子,這真的是令人感動和敬佩的。我們見證了父愛和母愛的偉大,農民們的淳樸以及對孩子的不求回報。

我想說明的是,你的思想決定你的高度,決定你所在的社會層次。這和看一眼你身邊的朋友是什麼層次,你的層次也八九不離十是一樣的道理。物以類聚,人以羣分。 試想,如果你身邊都是思想頑固、只看重眼前的人,很難想象你會在其中成爲一個思想開明、眼光長遠的人。當然,你也可以變成這樣的人,但是,你要付出的努力便不是一星半點而已。你要頂住的壓力也絕不是一絲一毫罷了。 更重要的一點,也是最具有爭議的一點。很多人從來沒有意識到,或者是意識到,也不敢去承認,我們的父母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對我們思想的形成,具有多麼大的影響力,有一小部分人是幸運的,他們的父母帶給他們的影響是優先的、有益的。而實際上,大部分人的父母,帶給他們孩子的影響卻是畸形的、落後的。他們對他們的孩子充滿控制慾、甚至在孩子在自我啓蒙中想要衝向更廣闊遠大的世界的時候,出於他們已無能力去控制自己孩子的自私心理,會以愛的名義來扼殺你。記住,是以愛的名義。 我有時候真的想大喊一聲,醒醒吧,年輕人,不要被所謂的道德感綁架了!!你不是爲你的父母而活,你活着是爲了你自己!!擦亮你的眼睛,好好想想吧!!好好看看吧!!看看你的父母到底是出於真的愛你,還是以愛的名義來堂而皇之地把你據爲已有。 勇敢的在世俗眼光中穿梭,做自己。很難,真的很難。這要看你想成爲怎麼的人,你的夢到底有多大。人的本性就是懶惰的、追求安逸的。所以,這個世界上成功的人才那麼少。

當然,成功是不可以被定義的。世俗的成功固然是成功,但你自我定義的成功更爲重要。但這就牽扯到另外一個更深奧的問題了,總結起來就是保安大叔們那深沉的幾句話:你是誰?你從哪裏來?你要到哪裏去?所以, 這是後話了。 我現在想說的是,我們從一開始就是落後的,從一開始就是輸在了起跑線。 前段時間,有一則新聞很奪人眼球。年輕父母們紛紛在自己未出生的孩子掛QQ,聲稱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我啞然失笑。 如果,如果你是真的愛你的孩子,如果,如果你是真的不想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那就好好地、抓緊一切的時間、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提升你自己吧。只有你的眼光變高了,你的內在涵養提升了,你的眼界開闊了,纔可以真正讓你的孩子不會輸在起跑線,你可以在一開始的時候,就給了你的孩子用再多的金錢也買不到的東西--開明而又先進的思想。這是他這一生最根本的源泉,他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源於他的思想,不管他察覺或是不曾察覺。

家經典日誌4

現在越來越怕回到自己住的地方了

怕,那裏是我和他最多回憶的地方

開心不開心都是在這裏

就連分手也是在這裏

不想在江陰了,不想面對了

好累·也許放不下的只是我一個人

只想麻痹自己讓腦袋空空

不在想你

永遠都是你要我懂你,不要恨您,我們曾經相愛過,

那誰來懂我心裏的痛

現在的我們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那些流逝的時間

那些快樂的笑聲

那些往日的回憶

那些往日的依舊

那些來不及的從前

那些來不及的如果

那些沒有選擇的選擇

那些不可離去的離去

無奈的遺忘

永遠的過去

那些謊言的謊言

那些不變的謊言

那些該死的誓言

那些謊言的誓言

那些衝動的承諾

那些謊言的承諾

剩下的結果

路人甲 路人乙

陌生的陌生

陌生的劉小豔

陌生的你